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行 政 判 決 書
????(2006)一中行初字第85號
????
???? 原告
威海東田設備有限公司,住所地
山東省威海市
青島路東
海南路南。
???? 法定代表人曲獻波,董事長。
???? 委托代理人鞏同海,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專利代理人。
???? 委托代理人時惠平,男,漢族,1957年1月24日出生,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職員,現住山東省青島市
香港中路6號世貿中心A座309室。
???? 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區北四環西路9號銀谷大廈11層。
???? 法定代表人廖濤,副主任。
???? 委托代理人宋鳴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審查員。
???? 委托代理人耿博,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審查員。
???? 第三人王忠安,男,漢族,1952年6月17日出生,無業,住山東省威海市田村鎮萬家疃村。
???? 委托代理人馬良悅,男,漢族,1964年2月16日出生,威海科星專利事務所職員,住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少年路1號。
???? 原告威
海東田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田公司)不服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簡稱專利復審委員會)做出的第7470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簡稱第7470號決定),于法定期限內向本院提起訴訟。本院于2005年12月26日受理本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并依法通知王忠安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于2006年3月6日公開
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東田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鞏同海、時惠平,被告專利復審委員會的委托代理人宋鳴鏑、耿博,第三人王忠安及其委托代理人馬良悅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 2004年12月22日,原告東田公司就第三人王忠安獲得的第98221359.X號“加力管鉗”實用新型專利(以下簡稱本專利)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無效宣告請求,理由之一是:本專利說明書中的“在套管尾端采用自緊定位堵環定位”表述不清楚,導致說明書內容不清楚、不完整;說明書中未記載權利要求1中的“在套管尾端設一定位堵環”的技術特征,并且說明書中也無法直接得出權利要求1所保護的技術方案,導致該權利要求1得不到說明書的支持;權利要求1中含有“在套管尾端套設一定位堵環”這一不清楚的文字表述,導致其所保護的范圍不清楚,綜上,本專利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第四款和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條第一款之規定(注:不符合創造性不作為本訴訟理由)。
???? 被告專利復審委員會于2005年8月31日作出第7470號決定,該決定中認為:1、關于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鑒于專利復審委員會在2003年2月20日作出的第4806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簡稱第4806號決定)中已經對此進行了評述,認為:本專利說明書中對有關作為加力拉桿定位裝置的自緊定位堵環定位的描述是清楚的,本專利說明書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的規定。而本次審理中東田公司的主張依然是“本專利說明書中的‘在套管尾端采用自緊定位堵環定位’表述不清楚,導致說明書內容不清楚、不完整”,這屬于基于相同事實和理由再次提出的無效宣告請求,依照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六十五條第二款及《審查指南》第四部分第三章第3.3節之規定,不予審查,對其主張不予支持。2、關于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四款,本專利說明書的文字部分描述了作為加力拉桿定位裝置的自緊定位堵環定位由定位堵環和卡簧兩個部分組成,將說明書文字部分與附圖結合即可得出該定位堵環和卡簧的相互位置關系和結構形式,以及定位堵環和卡簧與所連接部件――加力拉桿和套管之間的相互位置關系和連接關系。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這樣的描述可以概括出權利要求1中“在套管尾端套設一定位堵環,定位堵環中設有一卡簧,卡簧徑向夾緊加力拉桿”這一技術特征,符合“權利要求書應當以說明書為依據,說明要求專利保護的范圍”,故權利要求1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四款的規定。3、關于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條第一款,本專利權利要求1中包含的“在套管尾端套設一定位堵環”這一技術特征,對該權利要求所保護的技術方案限定是清楚的,其中清楚地限定了該定位堵環所設位置――在套管尾端,也清楚地限定了套管與定位堵環的位置關系――定位堵環套在套管上,還清楚地限定了該定位堵環的形狀和功能――能夠起到定位作用的環狀件,故本權利要求1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條第一款的規定。據此,被告決定:維持本專利權有效。
???? 原告東田公司不服該決定,向本院起訴稱,我公司在請求審查本專利涉及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規定時,根據該規定,除“說明書的內容是否清楚、完整”需要審查外,還要審查“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是否能夠實現”,對此,被告未給予審查,屬于遺漏。被告以此前已有三個生效的無效宣告決定對該項內容作出審查為由,不再予以審查,但在第7470號決定中并未予以引證,至今我公司不知道三個決定所指為何,也未得到陳述的機會。關于對本專利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四款的問題,我公司認為權利要求1未以說明書為依據,且概括超出了說明書公開的范圍,被告在此所作確認沒有證據支持,在本專利說明書文字部分找不到有關“自緊定位堵環定位由定位堵環和卡簧兩個部件組成”的描述。被告也未對我公司提出的“在套管尾端套設一定位堵環”問題進行評述。關于對本專利不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條第一款的問題,我公司認為權利要求1中的“套設”一詞,無法確定套管尾端與定位堵環的連接與配合關系,屬于自造詞語,不清楚其特定含義,或可理解為定位堵環“設”在“尾端套”上,或可理解為定位堵環“套設”在“套管尾端”上。被告卻在此情況下作出“權利要求1對權利要求所保護的技術方案的限定是清楚的”錯誤認定。綜上,我公司認為被告作出的7470號無效宣告決定是錯誤的,請求法院
撤銷專利復審委員會第7470號決定,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審查決定。
???? 被告專利復審委員會辯稱,第7470號決定對東田公司意見陳述的概括并無遺漏,準確地反映東田公司的觀點及所依據的證據;對相關部分請求作出“不予審查”的決定符合有關法規、規章的規定,并不違反程序,所作決定認定事實清楚、
適用法律準確、程序合法,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維持第7470號決定。
???? 第三人王忠安同意第7470號決定。
???? 經審理查明:
???? 1998年5月29日,第三人王忠安申請了名稱為“加力管鉗”的實用新型專利,1999年8月18日,獲得授權,此后該專利經由被告作出的第4091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確定了修改后的本專利權利要求書:1、一種加力管鉗,其由活動鉗口、調節螺母、鉗體、鉗柄組成,其特征在于:鉗柄采用套管式結構,由套管和加力拉桿組成,加力拉桿可在套管中伸縮,套管上設有加力拉桿定位裝置,其是在套管尾端套設一定位堵環,定位堵環中設有一卡簧,卡簧徑向夾緊加力拉桿。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力管鉗,其特征在于所說的鉗體后端還套設一偏心調節環。在本專利說明書中第三人做出如下說明:“本實用新型套管上還可設有加力拉桿定位裝置,例如:其可以采用頂絲定位銷定位,也可以在套管尾端采用自緊定位堵環定位,定位堵環中設有卡簧10,徑向卡緊隨時拉出的加力拉桿。這樣可方便地確定整個伸縮式鉗柄的長度,便于操作加力。”各方當事人對上述事實沒有異議。
???? 2004年12月22日,原告就本專利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無效宣告請求,其理由之一是:本專利說明書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本專利權利要求1不符合專利法二十六條第四款以及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條第一款的規定。被告在第7470號決定中概括東田公司具體意見如下:“本專利說明書中所包含的文字表述‘在套管尾端采用自緊定位堵環定位’不清楚、不完整;專利說明書中未記載權利要求1中的技術特征‘在套管尾端套設一定位堵環’,并且說明書中也無法直接得出權利要求1所保護的技術方案,這導致該權利要求1得不到說明書的支持;本專利要求1中包含有不清楚的文字表述‘在套管尾端套設一定位堵環’,這導致其所保護的范圍不清楚。”
???? 2005年8月24日,被告在口頭審理中,就有關本專利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等請求,向原告告知在既往已生效的3個審查決定中進行了審查,本案不再就相同問題重復審查。在本訴訟中,原告對此表示認可,但同時提出被告當時并未明確告知具體的生效決定和案號,其始終不知是哪些生效決定,與此同時原告也承認沒有進一步予以了解。被告表示3個決定是分別針對于楊松堂提起的3133號無效請求、招遠市魯鑫工具廠提起的4091號無效請求、招遠市魯鑫工具廠與威海嘉誠工貿有限公司提起的4806號無效請求作出的。被告表示原告即使不承認其知曉也可以推知其知曉,原因在于包括本次請求在內,每次提起無效請求基本都有招遠市魯鑫工具廠的參與,且所有決定書都要對外公告,原告應當知曉。
???? 被告提交的第4806號決定顯示,該無效請求的提起人是第一請求人招遠市魯鑫工具廠和第二請求人威海嘉誠工貿有限公司,針對第二請求人提出的本專利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之規定,被告于2003年2月20日作出決定認為:“第二請求人所稱本專利權利要求1中提到的加力拉桿定位裝置在說明書中的相應描述不清楚,說明書未對本專利作出清楚、完整的說明,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的規定。根據說明書給出的簡單附圖和文字記載不能反映出定位裝置的結構,更不能清楚地反映出拉動加力拉桿這一運動過程和夾緊定位裝置靜止過程,不能理解定位堵環和卡簧的自緊定位方式與頂絲定位銷的定位方式之間的等同效應。合議組認為,本專利說明書中有關加力拉桿定位裝置的描述是清楚的,其中給出了兩種定位方式,一種是頂絲定位銷定位,一種是自緊定位堵環定位,兩者都可以起到將加力拉出的拉桿定位在相應的長度上的作用,其中在用定位堵環定位的裝置中,其組成部件包括定位堵環和卡簧,說明書文字部分及附圖中具體給出了該定位堵環和卡簧的相互位置關系和結構形式,以及定位堵環和卡簧與所連接部件――加力拉桿和套管之間的相互位置關系和連接關系,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這樣的描述可以做出這樣的定位裝置,所以本專利說明書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的規定。”
???? 上述事實有第7470號決定書、本專利、第4806號決定,以及當事人陳述等證據在案佐證。
???? 本院認為:
???? 綜觀原告訴訟理由,其始終圍繞本專利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在套管尾端套設一定位堵環,定位堵環中設有一卡簧,卡簧徑向夾緊加力拉桿”及說明書中有關實施例的描述一節,據以認為本專利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第四款、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條第一款等規定,由此,被告將其歸納于第7470號決定中并無遺漏,被告依照上述法律、法規予以行政審查,也確立了本案司法審查的范圍,在此本院評判如下:
???? 一、關于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
???? 原告對被告審查本專利是否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規定的根本異議在于,被告是否有
合法的依據作出“不予重復審查”的決定,根據雙方陳述,原告認可了被告如下陳述,即已經告知其不予重復審查的原因在于相同問題已在“既往生效的審查決定中審查過”,原告只是對被告同時也告知其具體案件及案號一節不予認可,被告是否“確已詳細告知”,缺乏直接證據印證。在此,本院認為,根據常理,原告作為無效請求的提起人,理當是不利后果的關注人,在得知被告不予重復審查的情況出現時,理應積極求證,其有權利且有條件要求并獲得必要信息,以便及時提出反對意見,但其怠于行使權利,由此產生的不利后果應由其自行承擔。結合第4806號決定,不難看到該決定已就與本請求相同的事由進行了審查,被告依據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六十五條第二款及《審查指南》第四部分第3.3節之規定,作出不予審查的決定正確。
???? 二、關于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四款
???? 該項法律規定:“權利要求書應當以說明書為依據,說明要求專利保護的范圍。”原告認為本專利權利要求1中確定了“在套管尾端套設一定位堵環”這一技術特征,但在說明書中卻沒有找到支持這一技術特征的解釋。然而,結合附圖,根據本專利說明書及其對實施例的介紹可見,文中講述了定位堵環、卡簧與套管、加力拉桿間的設置結構,即在“在套管尾端采用自緊定位堵環定位,定位堵環中設有卡簧10,徑向卡緊隨時拉出的加力拉桿。”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由此便可概括得出定位堵環與卡簧,以及它們與套管和加力拉桿之間的位置關系與結構形式,即“在套管尾端套設一定位堵環”這一技術特征。被告審查認定本專利符合上述法律規定,所作判定并無不當。
???? 三、關于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條第一款
???? 該項規定是:“權利要求書應當說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清楚、簡要地表述請求保護的范圍。”原告認為本專利權利要求1 “在套管尾端套設一定位堵環”一語含糊不清,“套設”一詞易生歧義,本院認為,沒有證據顯示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綜合了權利要求書全文后,還會將“套管尾端”理解為“套管尾端套”,此理解有悖常理,“套設”一詞確定了套管與定位堵環的結構關系即套裝關系,顯然后一解釋更為簡單合理,符合常規(唯一)認知。被告對該項無效請求的審查,并無不當。
???? 綜上所述,專利復審委員會做出的第7470號決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之規定,本院判決如下:
???? 維持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做出的第7470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
???? 一審
案件受理費1000,由原告威海東田設備有限公司負擔(已交納)。
???? 如不服本判決,各方當事人于本
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本院遞交
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交上訴狀副本,同時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1000,上訴于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
???? 審 判 長 劉海旗
???? 審 判 員 任 進
???? 代理審判員 周云川
????
????
???? 二OO六 年 三 月 二十 日
????
????
???? 書 記 員 王 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