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富訴
佛山市禪城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工傷認定一案
廣東省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行政判決書 (2004)佛中法行終字第14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李茂富,男,漢族,1953年7月4日出生,現住佛山市禪城區南莊鎮廣東興發鋁型材廠有限公司宿舍五區229房。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佛山市禪城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地址:佛山市原石灣政府二號樓二樓。
法定代表人:曾添祥,局長。
委托代理人:霍永堅,該局干部。
委托代理人:黃文鋒,該局南莊分局干部。
被上訴人(原審第三人):廣東興發鋁型材廠有限公司。地址:佛山市南莊鎮人和路23號。
法定代表人:羅 蘇,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王肖偉,廣東天爵
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戴漢樓,廣東天爵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李茂富因訴佛山市禪城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工傷認定一案,不服佛山市禪城區人民法院作出的(2003)佛禪法行初字第20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認定的事實:上訴人李茂富是被上訴人廣東興發鋁型材廠有限公司的臨時工,在該司動力部從事機修工作。由于連續加班、工作勞累,于2002年2月4日在從事搬鋼管工作期間,突然身體不適,肢體無力。次日請
病假,并到西樵第五人民醫院就診。同日轉診到佛山市南海區人民醫院,經醫生診斷為腦干梗塞,并收入院治療至2002年3月2日出院。2003年6月10日,上訴人向被上訴人佛山市禪城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下屬的南莊勞動分局申請工傷認定。同年7月22日,經佛山市禪城區中心醫院診斷為腦梗塞后遺癥。同年8月5日,上訴人申請
工傷鑒定。同年8月12日,佛山市禪城區
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
鑒定結論為:大部分
喪失勞動能力。同年8月18日,被上訴人佛山市禪城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作出禪勞社認A(2003)第113號《工傷認定書》,認為上訴人是因突發病造成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不符合《廣東省社會
工傷保險條例》第七條第(九)項的規定,認定上訴人的疾病不屬工傷,并于同年8月25日送達該《工傷認定書》給上訴人,上訴人拒絕簽收。后上訴人不服該工傷認定,向佛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申請行政復議。該局于2003年10月14日作出佛勞社復決字(2003)第032號《行政復議決定書》,維持了原工傷認定。上訴人不服,于2003年11月3日向法院提起訴訟。
原審認為:被上訴人佛山市禪城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是勞動行政主管部門,根據《企業
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第七條第一款的規定,具有作出工傷認定的主體資格。本案中,訴訟雙方爭議焦點可以歸納為:第一,造成上訴人患腦干梗塞,喪失大部分勞動能力的原因是突發疾病引致腦干梗塞,還是工作勞累引致腦干梗塞。對此,訴訟雙方各執一詞。鑒定人在出庭接受詢問時也認為:目前醫學上對腦干梗塞的病因尚未完全弄清。雖不排除工作勞累、摔倒而引致的可能性,但認為這樣的機率很小。而病人身體的自身因素是導致的主因,工作、環境、精神等因素是導致的誘因,并認為上訴人是患疾病所致。因此,被上訴人佛山市禪城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認定上訴人是因患突發疾病引致腦干梗塞理據充分,法院予以采納。上訴人并無證據推翻鑒定人的上述意見,也無證據支持自己主張是因工作勞累引致腦干梗塞,故法院對上訴人的主張不予支持。第二、被上訴人佛山市禪城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認定上訴人患疾病不屬工傷是否合法。根據《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第八條第(三)項:“在生產工作環境中接觸職業性有害因素造成職業病的”以及第(四)項:“在生產工作的時間和區域內,由于不安定因素造成意外傷害的,或者由于工作緊張突發疾病造成死亡或經第一次搶救治療后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規定,上訴人尚無足夠的證據證明其符合上述情形,故上訴人主張其屬工傷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另外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佛山市禪城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作出認定的事實不清,沒有全面調查取證,有遺留證人和事實。經法院審查,上訴人所指僅屬執
法人員工作作風粗細、認識水平高低的反映,是工作上的瑕疵,并不影響其認定主要事實的成立和認定結果的有效性。同樣,本案被上訴人佛山市禪城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受理上訴人的申請后,沒有在法定期限內作出工傷認定,雖不排除受區域調整等因素的影響,在程序上有瑕疵,但也尚不足以影響其作出認定結果的有效性。綜上所述,被上訴人認定上訴人是因突發性疾病造成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并適用《廣東省社會工傷保險條例》第七條第(九)項的規定,作出禪勞社認A(2003)第113號《工傷認定書》,認定事實基本清楚,證據確鑿,
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基本合法,應予維持。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十六條第(四)項的規定,判決維持佛山市禪城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作出的禪勞社認A(2003)第113號《工傷認定書》;
案件受理費100元由上訴人承擔。
上訴人李茂富不服原判,提起上訴稱:被上訴人佛山市禪城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沒有查清2002年2月4日下午事發時的具體情況,且我因工傷造成的偏癱3級應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而該局以我屬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為由不作工傷認定是錯誤的。另外,在工作中受到傷害與在工作中突發疾病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與疾病沒有關聯性,后者有因果關系。我本人身體良好,根本不存在病因,因而屬在工作中受到傷害。最后,根據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九條:“職工或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的,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時,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和第十四條:“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應認定為工傷”的規定,我應屬于工傷。綜上所述,請
二審法院
撤銷原判和原工傷認定,給工傷受害者公道。
被上訴人佛山市禪城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答辯稱:首先,上訴人現時的殘疾是疾病所致,并非工作中的人身傷害造成。醫院診斷李茂富病發的原因是腦干梗塞,并非是工作時摔倒所致。而腦干梗塞是一種疾病,并非人身傷害。而且2003年7月22日,佛山市禪城區中心醫院的診斷意見也證實,李茂富的殘疾是腦梗塞后遺癥所造成。同時經調查,沒有證人見證上訴人在事發當天有摔倒之情形,所以上訴人認為其殘疾是因工作中摔倒所引發的理由不成立。其次,退一步說,即使李茂富是在工作中突發腦干梗塞而造成現時的殘疾,但其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也不符合認定工傷的條件。再次,復議機關和原審法院都維持了我局的工傷認定,說明我局所作工傷認定是理據充分,程序合法,適用法律正確的。最后,上訴人提出其工傷認定適用2004年1月1日施行的《工傷保險條例》應屬適用法律錯誤。我局已于2003年8月18日對上訴人的申請作出了工傷認定,該條例對上訴人的工傷并無溯及力。綜上所述,請二審法院駁回上訴人的上訴。
被上訴人廣東興發鋁型材廠有限公司在二審中未作答辯。
經審查,原審法院經庭審質證而認定的證據合法有效,可以證明原審認定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根據《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第七條的規定,被上訴人佛山市禪城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作為勞動行政部門,依法有權對轄區內的
工傷事故予以調查處理,其作出工傷認定的主體適格。本案中,對于上訴人李茂富是否構成工傷的事實爭議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關于上訴人傷殘的原因。根據佛山市禪城區中心醫院的診斷證明等證據顯示,上訴人右側肢體部分偏癱的傷殘屬于腦梗塞后遺癥,即說明上訴人的傷殘是因其2002年2月4日在工作中突發腦梗塞所致,而非因工作勞累或上訴人所稱在事發當日因摔倒所致,且上訴人在事發當日是否摔倒,除了其自身的陳述外,并無其他證據可以印證。因此,上訴人的傷殘系因工作中突發腦梗塞疾病所致,故對于上訴人認為其傷殘是因為在工作中受到事故傷害造成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其次,上訴人的傷殘是否達到工傷認定的標準。根據《廣東省社會工傷保險條例》第七條第(九)項的規定,在執行本單位安排的生產工作任務中因突發疾病而造成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享受
工傷保險待遇。但根據佛山市禪城區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對上訴人的
傷殘鑒定表明,上訴人傷殘后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尚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因此,上訴人的傷殘事故不符合該條規定,亦不符合其他法定的構成工傷之情形。被上訴人佛山市禪城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在經過調查后,對上訴人的傷殘事故認定為不屬于工傷是正確的,本院予以支持。當然該局作出的工傷認定超過了法定期限,但該程序瑕疵不影響其工傷認定的實體
合法性,亦未達到因程序違法而撤銷的程度。原審法院作出維持本案所訴工傷認定的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依法應予維持。上訴人的上訴主張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Page]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
訴訟費100元由上訴人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余 品 圖
代理審判員 周 剛
代理審判員 吳 文 志
二○○四年四月九日
本件與原本核對無異
書 記 員 徐 允 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