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賠償判決書
(2001)惠中法行終字第3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郝長玲,女,26歲,漢族,高中文化,遼寧省鐵法市鐵法鎮南嶺村二組人,暫住惠陽市淡水鎮曲嶺窩69號。
訴訟代理人黃國輝,男,32歲,個體戶,暫住惠陽市拾圍新屋村。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惠陽市公安局。
法定代表人邱建國,局長。
訴訟代理人蘇狄烽,惠陽市公安局法制科副科長。
訴訟代理人方少青,惠陽市公安局石橋派出所副所長。
上訴人郝長玲因行政賠償一案,不服惠陽市人民法院(2000)惠陽行初字第10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為,被告惠陽市公安局在2000年3月26日發生在淡水鎮大華路“順達”商場內的毆斗事件中,被告惠陽市公安局下屬石橋派出所警員,到達現場后,迅速平息事態,安排救治受傷人員的系列行為是恰當的,帶走在商場被服務員及圍觀群眾圍攻的涉嫌偷竊的原告,并帶回該所作進一步查明情況和取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警察法》第九條的規定,是依法行使職權的行為。原告被帶到派出所后,不配合該所工作人員調查且在派出所內大吵大鬧是錯誤的。派出所的工作人員沒有耐心傾聽原告的申請,且用掃帚擊打原告身體后又隨意將原告用手銬銬在過道樓梯鐵欄上,屬工作不當和明顯的違法行為。原告的受傷,從醫院的診斷結果和原告在醫院的自述病史綜合來看:“是從高處跳下摔傷致左足跟粉碎性骨折。”與派出所的警員將原告帶回派出所,之后又用掃帚打擊其身體和用手銬將其銬在過道的樓梯鐵欄上并沒有任何必然的因果關系。2000年3月26日惠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門診初步診斷:左足跟骨粉碎性骨折;體格檢查:神清、胸、腹部無異常發現,左足腫脹,畸形、足底叩擊痛。已充分證明了這一事實。本案賠償責任只限于被告違法事實行為存在,但這違法行為并沒有造成原告的實際損害結果。為此,原告左足跟骨粉碎性骨折的這一損害結果,被告不應承擔賠償責任。原告提起的賠償請求,事實不充分,證據不足,沒有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原告在本案庭審中提出新的訴訟請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解釋第四十五條的規定,本院不予準許。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解釋》第五十六條第四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五條第二項的規定,判決駁回原告郝長玲的訴訟請求。
上訴人郝長玲不服原審判決,上訴稱:一、原審判決在因果關系的認定上曲解法律。原審判決認定上訴人足跟粉碎性骨折與派出所的警員將上訴人帶回派出所,之后又用掃帚打擊其身體和用手銬將其銬在過道的樓梯鐵欄上并沒有任何必然的因果關系是有意曲解法律規定,導致認定事實錯誤。原審判決認定被上訴人有違法行為是正確的,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并沒要求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有必然的因果關系,只要違法行為造成了損害后果,就應承擔賠償責任。二、原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本案應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七條第(三)項、第(四)項、最高人民法院(1999)賠他字第2號《關于黃彩華申請國家賠償一案的批復》,被上訴人的違法行為雖然沒有直接“致人傷害”,但間接地“造成”了傷害后果,被上訴人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被上訴人惠陽市公安局答辯稱:一、一審判決認定上訴人跳樓造成的傷害與石橋派出所的留置行為沒有必然因果關系是正確的。答辯人對上訴人應承擔的只是涉及一般行政管理行為不當的問題,這種行為沒有造成上訴人實際損害結果,因此,答辯人不應承擔賠償責任;二、一審判決適用法律正確,本案應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五條第(二)項“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自己的行為致使損害發生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請求二審法院維持一審判決。
經審理查明,二000年三月二十六日中午,上訴人與幾個女老鄉一起去惠陽市淡水鎮大華路“順達”商場購物。她們選購了一瓶洗發精,準備離開時,在商場門口被該商場的老板娘叫住,并懷疑她們偷竊商場物品,雙方發生爭執。這時,突然有幾個東北口音的男人從外面沖進商場,與商場老板及服務員等相互毆打。“110”接報后通知其管轄區的石橋派出所干警趕去現場,當石橋派出所干警到達現場后,已有二名巡警在現場開始平息事態。石橋派出所干警發現上訴人被商場的人員和圍觀的群眾圍在中間捆綁和毆打,便將上訴人帶回派出所,并以上訴人涉嫌偷竊對其采取留置。石橋派出所干警在向上訴人做筆錄時,因上訴人不愿配合,其中一名干警隨手拿起一把塑膠的掃帚往上訴人身上打。因無法做筆錄,石橋派出所干警將其帶到一樓樓梯并用手銬鎖在扶手上。上訴人乘沒有干警看守便掙脫手銬,見一樓有民警就順著樓梯往上跑,跑到五樓后,從五樓陽臺通道跳到對面“富貴花園”西側三樓樓梯房天面陽臺,再從樓梯房的天面跳到地面上摔倒后受傷。上訴人經人護送于當天下午入住惠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經惠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入院初步診斷:左跟骨粉碎性骨折;損傷原因是高處墜落傷。上訴人住院治療至二000年六月二十三日,住院期間及門診共花去治療費用8905元,被上訴人先后付給上訴人16000元。后上訴人拒做左跟骨矯形手術,自行出院。同年五月八日,上訴人書面向被上訴人提出國家賠償,被上訴人逾期未作出答復。上訴人遂于二000年七月二十五日向原審法院提起行政賠償訴訟。
在二審訴訟期間,上訴人向本院申請傷殘鑒定。本院司法技術室于二00一年三月一日作出(2001)惠中法技鑒字第03號《法醫技術鑒定書》,認為根據醫院X線拍片檢查結果和被鑒定人郝長玲受傷情況,被鑒定人郝長玲左跟骨粉碎性骨折為從高處跳下,足跟著地時力過大所致,結論為:被鑒定人郝長玲左跟骨粉碎性骨折,右大腿軟組織挫傷,其傷殘等級屬十級。
以上事實,有庭審筆錄及相關書證為證,可以認定。
本院認為,上訴人于二000年五月八日,書面向被上訴人提出行政賠償,被上訴人在兩個月內逾期未作出答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九條、第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第四條第二款、第二十二條的有關規定,賠償請求人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申請,賠償義務機關在兩個月內逾期未作出決定的,賠償請求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賠償訴訟。上訴人先向被上訴人提出行政賠償申請,被上訴人逾期未作出決定后,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程序符合法律規定。
石橋派出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警察法》第九條的規定,以上訴人有現場作案嫌疑帶回公安機關繼續盤問并無不妥。但是,石橋派出所干警在盤問過程中用掃把打上訴人,屬違法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三條第(五)項的規定,被上訴人應對上訴人造成的身體傷害負賠償責任。原審判決對此未作出認定是錯誤的,本院予以糾正。被上訴人提供了現場處理此案的干警的證明材料及商場老板高芬、黃懷坤的報案材料,上述證人證言形成一個證據鏈,可以證明上訴人在商場被商場工作人員捆綁和毆打的事實。上訴人認為其全身多處軟組織挫傷都是石橋派出所干警毆打造成的主張與事實不符,本院不予采納。由于上訴人在商場有被商場工作人員捆綁和毆打,其提供的住院資料和照片,只能證明其全身多處軟組織挫傷的損害后果,但無法證明其被石橋派出所干警打傷的損害程度。根據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執行〈人民警察法〉有關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的規定:“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批準,公安派出所、城市公安分局和縣(市)公安局可以設留置室。留置室應當具備安全、衛生、采光、通風等基本條件,配備必要的座椅和飲水等用具。在留置期間,公安機關應當保障被盤問人的合法權益,嚴禁對被盤問人刑訊逼供或者體罰、虐待。”公安機關對被盤問人采取留置,應將被盤問人關在留置室。石橋派出所干警將上訴人銬在樓梯扶手,沒有將上訴人置于安全的境界,違反了上述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第八條的規定:“人民警察依法執行下列任務,遇有違法犯罪分子可能逃脫、行兇、自殺、自傷或者有其他危險行為的,可以使用手銬、腳鐐、警繩等約束性警械:(一)抓獲違法犯罪分子或者犯罪重大嫌疑人的;(二)執行逮捕、拘留、看押、押解、審訊、拘傳、強制傳喚的;(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形。”上訴人因涉嫌偷竊被帶到派出所盤問,并不符合使用手銬的法定條件,石橋派出所干警對上訴人使用手銬,屬違法使用警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三條規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一)違法拘留或者違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三)以毆打等暴力行為或者唆使他人以毆打等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四)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五)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其他違法行為。”法律是使用“造成”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表述方法,根據最高人民法院[1999]賠他字第2號《關于黃彩華申請國家賠償一案的批復》,“造成”應當理解為只要實施了法律規定的違法侵權行為,并產生了“傷害或者死亡”的后果,就應當適用國家賠償法的有關規定。石橋派出所干警用掃帚打上訴人、違法使用警械,對上訴人采取留置措施時,沒有將上訴人置于安全的境界,依法應當對上訴人跳樓造成的損害后果負賠償責任。但是,石橋派出所干警不存在強迫、威脅上訴人跳樓的情況,且將上訴人銬在樓梯扶手上,并非置上訴人于非冒跳樓的危險不能擺脫的困境,上訴人是乘沒有石橋派出所干警看守之機掙脫手銬逃跑的。根據以上事實,上訴人應當對自己跳樓造成的損害后果負一定的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二十七條的有關規定,被上訴人造成上訴人身體傷害,應當支付醫療費、誤工費、殘疾賠償金。對于醫療費,因上訴人跳樓造成的左跟骨畸形仍未糾正,需進行矯形手術治療,矯形手術治療的費用、住院天數和功能恢復期參考惠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外二科副主任調查筆錄計算。上訴人第一次住院的醫療費是8905元(有惠陽市第一人民醫院住院專用收據為證),矯形手術治療費用5000元,兩項合計13905元。對于誤工費,第一次住院90天、矯形手術住院需30天、功能恢復期需90天,按二000年全國職工日平均工資37.33元計算,被上訴人應支付上訴人誤工費為7839.3元。對于殘疾賠償金,根據上訴人傷殘等級屬十級和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確定,參照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的計算方法,即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9371×20×10%=18742元,以上三項費用合共40486.3元。扣除被上訴人已支付的醫療費16000元,被上訴人還應支付24486.3元。上訴人第一次住院期間,因與被上訴人協商賠償不成而拒絕做矯形手術,致使損害擴大造成的醫療費用的增加和誤工費,應由其自己承擔。故上訴人提供的惠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外二科副主任的兩份矯形手術費用分別為1萬元和2萬元的證明,本院不予采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三十四條關于賠償請求人要求國家賠償,人民法院不得向賠償請求人收取任何費用的規定,原審法院及本院向上訴人收取的一、二審訴訟費用共400元應予以退回。
綜上所述,被上訴人應對石橋派出所干警在盤問過程中對上訴人實施的違法行為負賠償責任,上訴人要求賠償醫療費、誤工費及殘疾賠償金的請求符合法律規定,本院予以采納。上訴人的其他訴訟請求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采納。被上訴人答辯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采納。原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本院予以撤銷。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三)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三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惠陽市人民法院(2000)惠陽行初字第10號行政判決。
二、被上訴人惠陽市公安局在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內賠償給上訴人醫療費13905元、誤工費為7839.3元及殘疾賠償金18742元合共40486.3元,扣除被上訴人已支付的醫療費16000元,即為24486.3元。
三、駁回上訴人的其他訴訟請求。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池志勇
代理審判員 鄧耀輝
代理審判員 劉 燁
二00一年七月十六日
本件與原本核對無異
書 記 員 盧穎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先予執行申請書(民事)
2020-10-14北京市______人民法院委托拍賣函
2020-10-14高級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核準死刑緩期執行用)
2020-10-14刑事裁定書(復核死刑發回重審用)
2020-10-14刑事附帶民事訴狀
2020-10-14保證書(取保候審的保證人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決定書(退回減刑、假釋建議書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適用簡易程序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撤銷緩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恢復審理用)
2020-10-14×××人民法院解除查封(扣押、凍結)令(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提押票(刑事案件用)
2020-10-14逮捕決定書回執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撤回抗訴決定書(報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備案)
2020-10-14退還、返還扣押(調取)物品、文件決定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終止審查決定書
2020-10-14撤銷強制措施通知書
2020-10-14終止案件調查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不予立案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釋放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