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行 政 判 決 書
????(2006)一中行初字第532號
????
???? 原告鄒新建,男,漢族,1953年4月23日出生,
上海三彩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住上海市上寧區長寧路712弄4號。
???? 委托代理人朱世東,北京金言誠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專利代理人。
???? 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區北四環西路9號銀谷大廈10-12層。
???? 法定代表人廖濤,副主任。
???? 委托代理人張田勇,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審查員。
???? 委托代理人王偉艷,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審查員。
???? 第三人上海凱迪科技實業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浦東新區川沙新川路428號。
???? 法定代表人穆金鵬,總經理。
???? 委托代理人陸飛,男,漢族,1947年11月14日出生,上海正旦專利代理有限公司專利代理人,住上海市楊浦區國年路135弄6號601室。
???? 原告鄒新建不服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簡稱專利復審委員會)2006年1月25日作出的第8071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簡稱第8071號決定),于法定期限內向本院提起訴訟。本院于2006年4月20日受理本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并按照法律有關規定通知上海凱迪科技實業公司(簡稱凱迪公司)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于2006年7月13日公開
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鄒新建及其委托代理人朱世東,被告專利復審委員會的委托代理人張田勇、王偉艷,第三人凱迪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穆金鵬及其委托代理人陸飛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 專利復審委員會第8071號決定系就凱迪公司對鄒新建擁有的第97234643.0號實用新型專利(簡稱本專利)所提出的無效宣告請求作出的。專利復審委員會在該決定中認定:1、關于新的無效理由和證據。凱迪公司在無效程序中提出新的無效理由和證據,提出時間不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六十六條及審查指南的相關規定,我委對此不予考慮。2、關于證據。鄒新建對于對比文件1、2、3的真實性和凱迪公司提交的對比文件1的使用部分的中文譯文的準確性沒有異議,且對比文件1、2的公開日期都早于本專利的申請日,對比文件3的出版日期早于本專利的申請日,因而對比文件1、2、3可以作為有效證據適用于本案,并且其上記載的內容,可以構成本專利的現有技術,其中對比文件1的內容以其提交的中文譯文為準。3、關于創造性。凱迪公司認為本專利權利要求1和2分別相對于對比文件1和3的組合、對比文件1和2的組合不具備創造性。(1)關于對比文件1和3組合評述本專利權利要求1、2的創造性。本專利權利要求1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與對比文件1所公開的內容相比,區別技術特征在于,在塑料薄片上規則排列著凹槽。而對比文件3公開的技術方案證明在塑件上設置多條排列有序的加強筋/凹槽以減小塑件的翹曲變形是本領域的公知常識,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將其應用于對比文件1中的基礎底板22上,在基礎底板22的反面上構成凹槽,減小基礎底板22的翹曲變形,從而不需要創造性的勞動就能得到與本專利權利要求1的技術方案相同的產品。此外,我委認為增大相互粘接的兩個粘結面的面積從而增加相互之間的聯結牢度也是本領域的公知常識,本專利中由于凹槽的存在必然增大模板與面層混凝土之間的接觸面積,從而在提高模板自身強度的同時,也提高了模板與混凝土面層之間的聯結牢度;而且,由于本專利權利要求1的技術方案中并未限定該模板的凹槽是與面層連接的,并不能達到鄒新建所述的增強了混凝土面層強度的技術效果。綜上所述,在對比文件1的啟示下結合本領域公知常識得出本專利權利要求1的技術方案,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權利要求1不具備專利法第22條第3款規定的創造性。本專利權利要求2是權利要求1的從屬權利要求,其附件技術特征為“柱孔上口與平面轉角部位呈圓弧型”,從對比文件1中的附圖4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柱孔上口與基礎底板22的平面轉角部位呈圓弧形,同時在對比文件1中的附圖1A中也可以得出上述技術特征,并且其所起作用與在本專利中所起作用相同。因此,在其引用的權利要求1不具備創造性的情況下,從屬權利要求2也不具備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規定的創造性。鄒新建提交的反證1、2與本案被證事實間缺乏關聯性,不能證明本專利具備創造性。鑒于本專利權利要求1、2相對于對比文件1和3的組合不具備創造性,因此本決定不再對本專利權利要求1、2相對于對比文件1和2的組合不具備創造性的無效理由進行評述。綜上所述,我委認為,本專利權利要求1、2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的規定。據此,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第8071號決定,宣告本專利權無效。
???? 鄒新建不服,在法定期限內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其訴稱:一、我在無效程序中提交的反證證明本專利具有創造性,與本案有關聯性。二、本專利與對比文件1所屬的技術領域不同,解決的技術問題和施工方法均不同,而專利復審委員會認定兩者屬于相同的技術領域是錯誤的。三、對比文件1使用熱塑性塑料,而對比文件3使用熱固性塑料,兩者的生產工藝沒有組合的可能。對比文件1在施工過程中要求有盡量多的粘接面,而本專利是使用在建筑層面下的模板,沒有粘接面,并設有凹槽,層面材料澆搗在模板上時,既進入孔柱也進入凹槽。因此本專利權利要求1具有創造性,其從屬權利要求也具有創造性。請求法院
撤銷第8071號決定,判令專利復審委員會重新做出審查決定,并維持本專利有效。
???? 被告專利復審委員會辯稱:一、由于鄒新建在無效宣告程序中提交的反證與本案被證事實間缺乏關聯性,因此不予采信。二、關于本專利的創造性判斷的問題。本專利與對比文件是否為相同的技術領域,兩者在國際專利分類表中可能分入的最低位置并非唯一依據,應當從兩者的技術方案、所能解決的技術問題等方面綜合判斷技術領域是否相同或相近。我委認為,兩者的技術領域實質上相同。在此前提下,在進行創造性判斷時,在與本專利技術領域相同的對比文件1的基礎上,再考慮對比文件3中所公開的本領域的公知常識,從而得出本專利全部權利要求不具備創造性的結論是符合專利法的規定的。綜上所述,第8071號決定認定事實清楚、
適用法律正確、審理程序合法,鄒新建在提起訴訟的事實和理由不能成立,請求法院駁回其訴訟請求,維持我委做出的第8071號決定。
???? 第三人凱迪公司述稱:同意專利復審委員會的意見,請求人民法院依法駁回鄒新建的訴訟請求,維持第8071號決定。
???? 本院經審理查明:
???? 本案涉及國家知識產權局于1999年6月23日授權公告的名稱為“一種在建筑面層下形成空隙的塑料模板”的97234643.0號實用新型專利權(即本專利),其申請日為1997年5月28日,專利權人為鄒新建。本專利授權公告的權利要求書如下:
???? “1、一種在建筑面層下形成空隙的模板,其特征是:在塑料薄片上規則排列著柱孔和凹槽。
????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模板,其特征是:柱孔上口與平面轉角部位呈圓弧型。”
???? 本專利的說明書中載明:“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公開一種定型塑料模板,將其作為建筑物在平、側面層下的底模。…當本實用新型應用于廚房、衛生間地坪時,可讓地面水從空隙層中排流,使地面不打滑;當應用于電化室、實驗室、展廳、辦公樓時,再配些地坪接線盒、插座,可在地坪夾層中任意穿電線而不影響地表面使用;當用于墻面內襯時,先用鋼釘將塑料模板與墻體固定,再做粉刷面層,可達到保溫、隔熱、防潮作用;當用于屋頂時,可以隔熱和保護屋面防水層;還可以用于地下室排水、屋面花園等等用途。”附圖1的文字說明內容包含凹槽具有提高模板平面剛度和模板與面層材料的聯結牢度的內容。
???? 針對本專利,凱迪公司于2004年6月28日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無效宣告請求,其理由是本專利不具備新穎性和創造性,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和第三款的規定。其提供了三份對比文件:
???? 對比文件1為US4840515號美國專利說明書及其中文譯文,公開日為1989年6月20日。譯文的“文摘”部分載明:“這是一種通過阻隔表面之下的液體流動來保護建筑物結構的地下排水組合,它是由一層基礎構件組成的,該構件上具有平行的第一(正面)和第二層(反面)平坦的表面,有規律隔開的不連續的截頭圓錐體的突臺從第一層平坦的表面向外突出,形成了相互交叉的排水溝層,使的側面的和垂直方向的流體得以連續地流動和排出;第二層(反面)平坦的表面被粘合到受保護建筑物的表面上,過濾煤質由該突臺支撐,以保持一個充分牢固的表面,該表面(在交叉的排水溝槽上)不會妨礙流體的流動。…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輕薄平板層面,這層平板(物質)上具有一些有規律地隔開的、不連續的截頭圓錐體突臺(構件),它們從排列過濾器構件處向外突出。這層材料上沒有突臺(構件)的一側是平整的,因此很容易將其與受保護結構的表面粘合起來。在突臺(構件)一側的那個層面也是平整的,流體可以在突臺(構件)之間進行連續的流動,接近于層流。在安裝期間,各個層面之間的接縫可以采用連鎖的方式來進行。”
???? 對比文件3為1985年12月出版的《塑料壓注成型加工》一書的封面、版權信息頁以及第76、77、80~85頁的復印件共6頁。其中第三章《塑料制件的工藝性》中載明:“塑件為減少翹曲變形而增加的加強筋”。
???? 針對上述無效宣告請求,鄒新建于2004年8月23日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交了意見陳述書,同時提交了兩份反證:反證1為2003年11月25日上海市建材業管理辦公室核發的、編號為RD-09-003的上海市新型建設工程材料認定證書復印件1頁,其中僅記載了建設工程材料名稱為“建筑夾層塑料成型板”,并無相應的技術方案披露;反證2為上海三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
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的復印件1頁。
???? 在專利復審委員會進行的口頭審理中,凱迪公司明確放棄新穎性的無效理由,表示使用對比文件1與3結合、對比文件1與2結合評價本專利權利要求1、2不具有創造性,其中對比文件1為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凱迪公司當庭提交了加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文獻部科技圖書館”章的對比文件3的復印件。鄒新建對對比文件1、2、3的真實性沒有異議,對對比文件1的使用部分的中文譯文的準確性沒有異議。
???? 專利復審委員會于2005年9月30日收到凱迪公司提交的補充意見陳述書,該公司再次陳述了本專利不具備創造性的理由;同時該公司提交了用于證明本專利的產品在其申請日前已在國內、
香港、國外公開使用的附件1~9。專利復審委員會于2005年11月24日又收到該公司提交的附件10。
???? 2006年1月25日,專利復審委員會針對凱迪公司的無效宣告請求作出第8071號決定。
???? 另查,鄒新建在庭審中表示,如不考慮技術領域,本專利的技術方案與對比文件1所公開的內容相比,區別點在于本專利塑料薄片上規則排列著凹槽。
???? 上述事實,有本專利權利要求書及說明書、第8071號決定、凱迪公司在無效程序提交的對比文件1和3、鄒新建在無效程序提交的反證1和2、當事人陳述等證據在案佐證。
???? 本院認為:
???? 一、鄒新建提交的反證1和2與本案是否存在關聯性
???? 鄒新建在無效程序及本案中提交反證1和2用以證明本專利技術屬于新技術,得到國家的廣泛推廣和應用,具有創造性。但根據查明的事實,反證1中載明的技術方案名稱與本專利名稱不同,也未公開相應的技術方案內容。反證2僅僅是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與技術方案也無關。上述證據無法證明與本案爭議的本專利技術方案存在對應關系,因此,鄒新建關于反證1和2與本案存在關聯性的主張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 二、對比文件1是否與本專利屬于相同的技術領域
???? 本院認為,《國家專利分類表》并非區分否屬于相同技術領域的唯一依據。專利分類的目的是為了便于檢索及系統地向公眾公布或公告專利文獻,不能僅僅在專利文獻的國際分類號的基礎上倒推出專利的技術方案。應當從兩者的技術方案、技術啟示以及所能解決的技術問題等方面綜合判斷是否屬于相同的技術領域。本專利說明書載明,本專利可以作為建筑物面層的底模,實現排水、隔熱、穿線等功能。對比文件1公開了一種建筑物地下排水系統,可以實現排水功能。兩者雖然在《國際專利分類表》最低分類位置不同,但兩者應用的領域均包括地下排水,均解決與排水有關的技術問題,并給本領域技術人員帶來相應的技術啟示。因此被告在第8071號決定中認定本專利與對比文件1屬于相同技術領域并無不當之處,本院予以支持。
???? 三、本專利權利要求1的創造性
???? 根據我國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的規定,創造性是指同申請日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該實用新型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對比文件1和3的公開日早于本專利的申請日,構成了本專利的現有技術,可以用于評價本專利的創造性。
???? 基于查明的事實,對比文件1公開了本專利中除凹槽外的其他技術特征。而對比文件3公開了塑件為減少翹曲變形而增加加強筋的技術內容。本院認為,在塑件上使用加強筋提高塑件強度是本領域的公知常識。這與本專利附圖中載明凹槽具有提高模板平面強度的表述相同。且在平板上設有凹槽必然增大接觸面,有利于提高層面材料的牢固程度,也是本領域的公知常識。雖然兩者的生產工藝不同,一個為熱塑性塑料,一個為熱固性塑料,但對比文件1和3的結合并非其生產工藝的結合,而是上述技術方案所帶來的相關技術啟示。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結合對比文件1和3得出權利要求1的上述特征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且本專利保護客體是一種模板,是一種產品,并不對生產方法進行保護,權利要求1中沒有對該產品的使用方法進行限定,建筑面層是上位概念,包括多種材料,不僅包括澆搗的材料,凹槽特征也沒有給權利要求1帶來意想不到的技術效果。因此,在對比文件1所公開的技術方案的指引下結合對比文件3得到權利要求1的技術方案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的,權利要求1不具備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規定的創造性。
???? 四、本專利從屬權利要求的創造性
???? 本專利權利要求2是權利要求1的從屬權利要求,其附件技術特征為“柱孔上口與平面轉角部位呈圓弧型”。從對比文件1中的附圖4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柱孔上口與基礎底板22的平面轉角部位呈圓弧形,同時在對比文件1中的附圖1A中也可以得出上述技術特征,并且其所起作用與在本專利中所起作用相同。因此,本院認為,在其引用的權利要求1不具備創造性的情況下,從屬權利要求2也不具備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規定的創造性。
???? 綜上,被告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的第8071號決定程序合法,證據充分,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原告鄒新建請求撤銷該決定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之規定,本院判決如下:
???? 維持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第8071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
????
案件受理費1000元,由原告鄒新建負擔(已交納)。
???? 如不服本判決,各方當事人可于本判決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本院提交
上訴狀及其副本,并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1000元(開戶行: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黃樓支行,戶名: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帳號:144537-48),上訴于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
????
????
????
???? 審 判 長 儀 軍
???? 代理審判員 侯占恒
???? 人民陪審員 陳 源
????
????
???? 二 ○ ○ 六 年 九 月 二 十 日
????
????
???? 書 記 員 朱 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