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紹娟訴
被告禹州市金海通訊部產品質量責任糾紛一案
河南省禹州市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2004)禹民一初字第1080號
原告王紹娟,女,生于1981年3月20日,漢族,住禹州市安莊平安路86號。
委托代理人李森偉,男,生于1979年3月14日,漢族,住址同上,系原告丈夫。
被告禹州市金海通訊部。
訴訟代表人殷國央,該通訊部經營者。
原告王紹娟訴被告禹州市金海通訊部產品質量責任糾紛一案,原告于2004年7月20日向本院提起訴訟,本院同日
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
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紹娟及其委托代理人李森偉,被告代表人殷國央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2004年元月份,原告從被告處購買聯想G620C手機一部。2004年4月22日,也就是原告
結婚的前一天,晚上同學們陸續來慶賀,一直到十一點多,原告和最好的三位女同學準備休息時將手機置于床頭充電,剛入睡突然一聲巨響,開燈一看,才知是手機充爆了,手機被拋出很遠,電池也只剩一個空殼。當時放置在床頭的褲子也被燒著。后來被告雖對手機予以維修,但經過一段使用,仍出現死機現象,故此提出訴訟,請求被告退回手機價款1260元或更換同型的新手機,賠償物品損失100元及精神損失費2000元。
被告辯稱;原告所訴與事實不符,2004年元月到我通訊處購買聯想G620C手機一部,同年4月份原告到通訊部時,僅是該手機禮品電池充鼓,手機出現死機記錄,其他并無任何充爆及手機損失的痕跡。被告見此情況后,就馬上與聯想
許昌售后服務站聯系,該服務站維修人員認真檢查后告知該電池是顧客充電方法不當所造成,手機部分配件可免費更換。而后向原告傳達了這個意見,并得到原告的同意。手機修復后,且附一塊新電池交給了原告使用。綜上所述,原告在被告處購買手機出現問題已得到了妥善處理且原告也予以認可,原告出爾反爾,持已正常狀態的手機要求賠償與法無據,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原告向本院提供的證據有:1、聯想移動電話三包憑證;2、聯想手機維修記錄單及許昌市鵬達通訊證明;3、被燒的褲子照片及手機電池充爆時的痕跡照片。
被告對原告提供的上述證據雖有異議,但均未提供足以反駁的證據,且對其真實性又未明確質證意見,故本院對原告上述證據的客觀存在予以采信。
本院根據當事人的陳述、舉證及訴辯意見對本案事實確認如下:2004年元月5日原告從被告處購買聯想G320C手機一部,當時該機有兩塊電池,一塊為原裝,一塊為贈品。2004年4月22日原告結婚的前一天晚上手機充電時贈品電池充爆,導致手機開機死機,并燒爛原告褲子一條。原告遂后與被告交涉,經被告與許昌市鵬達通訊聯系,將原告手修復后,且又更換一塊新電池交給原告,原告在使用時手機顯示屏仍出現不良問題,光線時明時暗等情。
本院認為,原告在使用被告銷售的手機充電時發生電池充爆現象,被告對此沒有向本院提供相關證據證明是原告非正常使用或錯誤使用所致,因而,可推定被告銷售的產品存在瑕疵,被告應對原告在使用手機過程中造成的損害承擔
民事責任,應當負責修理、更換、退貨和賠償其他財產損失。本案中原告的手機經修理后仍不能恢復正常使用,原告要求被告銷售者更換產品和賠償其他財產損失的主張予以支持,但原告要求
精神損害賠償理由不充分,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四條第二款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四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禹州市金海通訊部于本判決生效后三日內將原告聯想G620C手機予以更換。并賠償原告物品損失100元。
二、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受理費140元,其他實際費用140元,共計280元,由被告承擔,暫由原告墊付,待被告履行判決義務時一并支付給原告。
如不服本判決,可自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
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南省許昌市中級人民法院。(D)
審判員:李建武
二00四年九月八日
書記員:張東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