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順海與
杭州市江干區人民政府四季青街道辦事處、四季青服裝集團有限公司營業房租賃糾紛案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區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03)江民一初字第214號
原告陳順海,男,1957年1月12日出生,漢族,無業,住杭州市西湖區亞洲城黃龍閣5號401室。
被告杭州市江干區人民政府四季青街道辦事處,住所地杭州市江干區航海路103號。
法定代表人王敏,主任。
被告四季青服裝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杭州市江干區杭海路29、31、33、35、37、39號。
法定代表人祝浩泉,經理。
委托代理人錢明、田一峰,浙江天杭
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陳順海訴被告杭州市江干區人民政府四季青街道辦事處(以下簡稱辦事處)、四季青服裝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服裝公司)營業房租賃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代理審判員趙振祥獨任審判,公開
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陳順海和被告四季青服裝集團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錢明、田一峰到庭參加訴訟。被告杭州市江干區人民政府四季青街道辦事處經本院依法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審理終結。
原告陳順海訴稱,原被告在1999年9月雙方協商,被告方愿意將市場老區153號營業房拍賣給原告,原告只付給被告許可費10萬元,后被告又不將該市場153號攤位交給原告,所以原告起訴到江干法院,江干法院為被告沒有法定資格為由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2001年8月,雙方再次協商,被告愿意同意給原告集資45萬元(許可費),允許向集資股份分紅。另有
協議書同意將該市場老北區大通道改建完畢分給原告一間營業房經營服裝,被告要求原告先將三年多租金一次性付清(95584元)。原告在2001年8月8日已將45萬元與95584元全部付清(分二次付清)。在2002年5月雙方協商,被告方愿意,將原來所付10萬元許可費(153號攤位許可費)退還給原告,并賠償處罰給原告10萬元(這20萬元已通過中國銀行陳守波名字利用
貸款借款方式退還賠償給了原告)。雙方協商規定原告被被告損失100多萬元不向被告追求
賠償責任,已通過雙方多次協商處理規定很清楚,雙方款已付清,現在被告方不按原告協商規定付款集資許可投資股份分紅,不按原告所付租金許可費,將攤位交付給原告使用。現原告訴至法院,訴訟請求:1、判令二被告即按原告集資投資股份日分紅利潤300元付給原告;2、判令二被告速將四季青服裝市場老區北區北大通道七字形營業房先交一個月給原告經營服裝使用,租金2300元按國家物價規定在已付租金許可費中扣走,
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為此,原告提供了以下證據:
1、付款憑證二份,擬證明原告已向被告支付租金、許可費的事實;
2、被告法定代表人
簽字的便條一份,擬證明被告已同意按排營業房一間;
3、
借款合同一份,擬證明我已收到賠償款20萬元的事實;
4、判決書一份,擬證明被告方說153號攤位價格100萬元,我們支付給公司45萬元。
被告辦事處未作答辯,亦未提供證據。
被告服裝公司:我們認為,
起訴狀陳述不符合事實。市場從未進行過集資,原告也從未支付過集資款。原告說其支付過兩筆匯款,實際上是其弟陳守波所支付的市場153號攤位的租金,并不是原告所稱的集資款。2001年8月18日,我們將10萬元支付給了原告。原告所述通過貸款方式付款,也不符合事實。由于目前市場開辦單位已經是第二被告,故本案與第一被告無關。請求法庭查清事實,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為此,被告服裝公司提供了以下證據:
1、2001年8月18日收條一份,擬證明陳順海已經收到市場退還的10萬元許可費的事實;
2、四季青服裝市場開具的收條一份,擬證明我們收到153號攤位攤主陳守波交納的45萬元許可費的事實;
3、四季青服裝市場營業登記證一份,擬證明市場開辦單位現系四季青服裝集團有限公司的事實。
經法庭質證,本院認為:
對原告方提供的付款憑證二份,證明原告于2001年8月8日支付租金、廣告費95584元及2001年8月10日支付36萬元許可費的事實存在;
對原告方提供的被告法定代表人簽字的便條一份,被告提出異議,本庭認為,該便條已于1999年12月15日作廢,不能證明本案事實,故本庭不予確認;
對原告方借款合同一份,因與本案無關聯性,故本庭不予確認;
對原告方提供的判決書一份,經被告服裝公司質證,其無異議,本庭認為,該判決書能證明原告已支付153號攤位許可費人民幣10萬元的事實存在。
對被告服裝公司提交的2001年8月8日收條一份,證明陳順海已收到市場退還的10萬元許可費的事實存在;
對被告服裝公司提交的四季青服裝市場開具的收據一份,證明已收到153號攤位攤主陳守波交納的45萬元許可費的事實,原告提出異議,本庭認為,該證據不能證明本案有關事實,與本案無關聯性,故不予確認;
對被告服裝公司提供的四季青服裝市場營業登記證一份,證明市場開辦單位現已
變更為四季青服裝集團有限公司的事實存在。
原告當庭向本院補充提交市場登記證一份、現金支票二份、陳守波提取現金支票出具的收條一份,按照
證據規則的規定,這些材料已超過舉證期限,且被告服裝公司明確表示不愿質證,故本院不予質證。
根據以上證據,并結合雙方當事人的陳述及證人證言,本案已經查明的事實:
1999年9月,杭州四季青服裝市場與原告口頭協商,將該市場153號攤位的使用許可權拍賣給原告,原告于1999年9月17日支付杭州四季青服裝市場許可費人民幣10萬元。此后,雙方就許可費的數額發生爭議,未簽訂拍賣
許可協議,杭州四季青服裝市場于2001年8月8日退還許可費人民幣10萬元。后,原告分別于2001年8月8日、8月10日、8月24日通過中國銀行以許可費、廣告費、租金的名義匯給
被告人民幣95584元、36萬元、9萬元。此后,雙方未簽訂任何協議。嗣后,雙方就該三筆款項的用途和性質有不同理解發生爭議,協商不成,原告于2003年3月訴至本院。
另查明,杭州四季青服裝市場不具有
法人資格,其主辦單位已于2003年1月7日由杭州市江干區人民政府四季青街道辦事處變更為四季青服裝集團有限公司。
本院認為,雙方當事人設立、變更、終止
民事權利義務關系是雙方達成一致的結果,任何當事人不得強迫要求與其設立民事權利義務關系。本案中,杭州四季青服裝市場雖已收取原告三筆許可費、租金、廣告費合計人民幣545584元,但雙方未訂立任何入股協議及
租賃協議,故原告要求被告履行分紅義務及租賃營業房的訴訟請求缺乏事實依據,故本院不予支持。杭州四季青服裝市場已變更為四季青服裝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市江干區人民政府四季青街道辦事處已喪失杭州四季青服裝市場主辦單位的主體資格,故原告對其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據此,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條、第四條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陳順海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14元,由陳順海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提交
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并向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14元(開戶銀行:工商銀行湖濱分理處,帳號:1202024409008802968,戶名: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期滿后七日內仍未交納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代理審判員 趙 振 祥
二OO三年五月十三日
代 書記員 蔣 敏 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