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高明支行與
廣東省高明食品進出口公司、廣東省高明輕工業(yè)品進出口公司
借款合同糾紛上訴案
廣東省
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04)佛中法民二終字第190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中國銀行高明支行。住所地佛山市高明區(qū)荷城街道辦事處滄江路111號。
負責人石軍,行長。
委托代理人黃志文,該行工作人員。
委托代理人彭明兵,中國銀行佛山分行工作人員。
被上訴人(原審
被告)廣東省高明食品進出口公司。住所地佛山市高明區(qū)荷城街道辦事處滄江路101號。
法定代表人李燦光,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夏慶元,該司工作人員。
原審被告廣東省高明輕工業(yè)品進出口公司。住所地佛山市高明區(qū)荷城街道辦事處蓮花路蓮花巷5號。
法定代表人嚴建玲。
上訴人中國銀行高明支行(以下簡稱高明中行)為與被上訴人廣東省高明食品進出口公司(以下簡稱食品公司)、原審被告廣東省高明輕工業(yè)品進出口公司(以下簡稱輕工公司)因借款
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qū)人民法院(2003)明民二初字第43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04年2月17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同年3月8日公開進行了法庭調(diào)查。上訴人高明中行的委托代理人黃志文和彭明兵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1994年11月24日食品公司由輕工公司作保證,與高明中行
簽訂人民幣借款合同1份,約定食品公司向高明中行借款238.5萬元,期限自1994年11月24日至1995年2月21日。合同簽訂后高明中行依約劃款給食品公司。食品公司尚欠高明中行借款本金238.5萬元及自2002年12月21日后產(chǎn)生的利息。2003年4月25日高明中行向輕工公司發(fā)出貸款到期通知書,輕工公司在該通知書上蓋章確認收到該函。
2000年8月8日,高明中行與食品公司簽訂最高額
抵押合同,約定食品公司提供土地使用權(quán)和建筑物為其自2000年6月24日至2003年6月31日期間簽訂的所有借款合同項下的借款本金余額之和不超過1191萬元(但抵押責任的最高借款本金限額為785萬元)的借款作
抵押擔保。雙方依法辦理了
抵押物登記手續(xù),領(lǐng)取了明押證字第1-04326號高明市
房地產(chǎn)抵押登記證明書。
案經(jīng)原審法院審理認為:高明中行與食品公司、輕工公司之間的借貸關(guān)系、保證擔保關(guān)系合法成立,應受法律保護和約束。合同約定月利率16‰,并非食品公司所辯稱的月利率16%,食品公司如對已向高明中行支付的利息有異議,可另行起訴。食品公司欠高明中行借款本金238.5萬元和2002年12月21日后的借款利息及該借款由輕工公司作保證擔保,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高明中行提出食品公司還本付息、輕工公司承擔保證責任的請求,依法應予支持。高明中行主張對食品公司的抵押物享優(yōu)先受償權(quán),但未能提供相關(guān)的證據(jù)證明當事人之間存在抵押擔保關(guān)系,因此對高明中行該主張不予支持。據(jù)此,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yè)銀行法》第四十二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第二十一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食品公司須在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清償本金238.5萬元及利息(從2002年12月21日起至判決確定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規(guī)定同期流動資金
逾期貸款利率的計息辦法計算)給高明中行。二、輕工公司對本案所涉
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三、駁回高明中行對食品公司的抵押物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quán)的請求。案件訴訟費22396元,財產(chǎn)保全費12445元,合計34841元由食品公司承擔,輕工公司
承擔連帶責任。
上訴人高明中行不服原判,上訴稱:高明中行于1994年11月24日向食品公司放款238.5萬元,并由輕工公司提供連帶責任保證,但借款到期后食品公司未按時足額還本付息,后經(jīng)高明中行與食品公司簽訂最高額抵押合同,約定食品公司追加提供證號為06240900052號國有土地使用證項下的土地及證號為2905903、2905908、2905922以及2905914號房產(chǎn)作為上述貸款的抵押并在高明市房地產(chǎn)交易所作了抵押登記。因此高明中行應當對上述抵押物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quán),原審法院駁回高明中行對上述抵押物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quán)沒有法律依據(jù)。請求
撤銷原審判決第三項,依法判令高明中行對證號為06240900052號國有土地使用證項下的土地及證號為2905903、2905908、2905922以及2905914號房產(chǎn)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quán),
上訴費用由食品公司承擔。
上訴人高明中行在
二審期間提供了如下證據(jù):
1、最高額抵押合同;
2、高明市房地產(chǎn)
抵押貸款登記申報審批書及明押證字第1-04326號高明市房地產(chǎn)抵押登記證明書。
被上訴人食品公司答辯稱:一審高明中行提交的證據(jù)只能證明雙方之間的借貸關(guān)系,根本不能證明雙方之間存在抵押擔保關(guān)系。高明中行沒在舉證期限內(nèi)提交證明抵押關(guān)系存在的證據(jù),應視為其放棄舉證的權(quán)利,當然也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高明中行在一審舉證期間屆滿后所舉的證據(jù)依法不能作為定案依據(jù)。
一審判決高明中行沒有優(yōu)先受償權(quán)是因為其本身舉證不足,過錯是高明中行自己,與食品公司無關(guān)。因此本案的
訴訟費用不應由食品公司承擔。
被上訴人食品公司在二審期間沒有提供新證據(jù)。
原審被告輕工公司沒有答辯,也沒有提供新證據(jù)。
本院認為:高明中行與食品公司之間簽訂的最高額抵押
擔保合同,約定的是由食品公司提供抵押物,為其在2000年6月24日至2003年6月31日期間的余額最高限額不超過1191萬元借款作抵押擔保,而本案的借款發(fā)生于1994年11月24日,根本就不在該最高額抵押擔保合同擔保的范圍之內(nèi),因此高明中行根據(jù)該最高額抵押擔保合同主張對抵押物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quán),沒有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雙方當事人就本案其他問題沒有提出上訴,本院不再審查,均予確認。原審判決事實清楚,
適用法律正確,處理恰當,依法應予維持。高明中行上訴理據(jù)不足,依法應予駁回。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
二審
案件受理費22396元由中國銀行高明支行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黃 烈 生
代理審判員 周 珊
代理審判員 葉 仲
二○○四年三月十一日
書 記 員 鐘 煥 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