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黃先金訴被告廣漢市建設局、被告廣漢市四方房地產開發公司房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0-14 · 208人看過

四川省廣漢市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03)廣漢民初字第705號

  原告:黃先金,女,84歲,漢族,四川省廣漢市人,居民,住廣漢市雒城鎮中山小區36棟2單元2樓。

  委托代理人:陳棟均,男,54歲,漢族,四川省廣漢市人,居民,住廣漢市雒城鎮縣府街27號。代理權限: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廣漢市建設局。

  法定代表人:常波,局長。

  委托代理人:曾祥龍,四川德陽雒鵬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廣漢市四方房地產開發公司。

  法定代表人:蔣建新,經理。

  委托代理人:張勇,男,43歲,漢族,四川省廣漢市人,該公司辦公室主任,住廣漢市雒城鎮上南街26號1院附26號。代理權限:特別授權代理。

  原告黃先金訴被告廣漢市建設局、被告廣漢市四方房地產開發公司(以下簡稱四方公司)房屋拆遷補償糾紛一案,于2003年6月25日訴來本院。本院受理后,由審判員王長軍獨任審判,于2003年7月2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庭審后,鑒于案情復雜,本院依法由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由王長軍擔任審判長,審判員潘后祥、袁國貴組成合議庭,于10月16日、11月25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黃先金的委托代理人陳棟均、被告廣漢市建設局的委托代理人曾祥龍、被告四方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張勇三次開庭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黃先金訴稱:我在廣漢市雒城鎮下南街89號有私產鋪面正房三間。2000年3月,廣漢市建設局拆遷辦公室(以下簡稱拆遷辦)在私房附近張貼了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以下簡稱《91條例》),同時張貼出該地段要進行商品房開發的拆遷《公告》。2000年11月,拆遷辦給我寫了一張便條,即所謂的協議,之后,拆遷辦便很快將我的房屋拆除。2001年8月,廣漢市建設局在我家鄰居湯某私房大門上貼出《公告》,叫開發商要根據《四川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對被拆遷人“依法進行拆遷安置”。顯然,拆遷辦2000年11月與我寫的協議是違規的,而建設局的這一《公告》才符合國務院305號令。拆遷辦拆除了我的房屋,補償、安置也應由拆遷辦負責,既合法又合理。但我找到拆遷辦時,拆遷辦卻叫我去找開發商,當找到開發商時,回答是與他無關。在此情況下,我只好向當時的廣漢市委書記劉守培反映此事,劉書記于2002年9月23日作了批示。三天過后,拆遷辦根據開發商的意見于2002年9月26日給我出了字據。雖然如此,仍不依法給予補償、安置。當我再次找到拆遷辦時,拆遷辦又向我提供了其與開發商簽的委托“拆遷協議”和“拆遷補充協議”。原告本著解決問題的態度,同意調解解決,可雖經調解,被告四方公司仍不按建設局的要求“依法”給予安置。綜上所述,原告的房屋在2000年就被拆遷辦拆除,至今得不到補償和安置,給原告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根據國務院305號令和《四川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特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判令被告: 1、賠償原告原地段、原區位營業鋪面正房三間,臨街面寬度9.9米,每間開間不低于3米,進深6.3米;2、按《四川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從2000 年3月—2003年6月賠償原告臨時安置補助費及搬家費12.11萬元;3、賠償原告從2002年9月—2003年6月的誤工費7660元。庭審中,原告又增加了兩項訴訟請求:4、賠償因拒不“依法進行拆遷補償”而致原告2003年3月打官司用去的訴訟費5180元;5、賠償被告新建房屋中2 —5層侵占原告的49.89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權。

  被告廣漢市建設局辯稱:1、我局沒有拆遷原告的私產房屋。由于廣漢市城市規劃建設的需要,2000年6月,由被告四方公司下屬的掛靠企業廣漢市實力房地產開發公司(以下簡稱實力公司)對其所開發的雒城鎮下南街的公產和私產房屋進行拆遷。2000年6月15日,被告四方公司與拆遷辦簽訂了委托拆遷辦拆除下南街73號至87號城市規劃紅線圈內的公產和私產房屋14戶,拆遷房屋面積619.26平方米。該協議書規定的拆遷范圍包括了原告在下南街87號的私產房。 2000年下半年,被告四方公司將原委托拆遷辦拆遷的房屋的范圍和面積進行了變更,拆遷辦拆遷的房屋面積由619.26平方米減少為239.40平方米。其中379.86平方米由被告四方公司自行拆遷安置,并于2001年12月31日簽訂了《拆遷補充協議》。爾后,拆遷辦和被告四方公司均完全履行了該補充協議規定的義務。根據《拆遷補充協議》規定的拆遷范圍,已將原告所屬的下南街87號私房變更由被告四方公司拆遷。據此,拆遷原告私房的拆遷人是被告四方公司,而不是我局的拆遷辦。

  2、我局不是本案的合格被告。原告的私產房是被四方公司拆除,應由四方公司對原告承擔安置補償,與我局無關,原告應該向四方公司追償拆遷安置補償費。

  被告四方公司辯稱:拆除原告房屋是依據拆遷協議進行,而拆除是由拆遷辦實施,因此,原告的補償、安置應由被告廣漢市建設局承擔。后來的《拆遷補充協議》簽定時,原告的房屋已被拆遷辦拆除了,故讓我公司對原告進行安置補償是錯誤的,我公司已經履行了相應義務。2001年11月簽訂的那份協議,實力公司與四方公司是兩個不同的公司,二者不能混同。我公司只知道2000年11月4日簽訂的協議,之前拆遷辦與原告的事我公司并不知情。對于賠償,由于原告自身原因延遲解決而造成的損失應由其自己負責。另外,我公司認為拆遷辦與原告達成的協議雖然從形式上不是很規范,有的是按廣漢的拆遷傳統來辦,但總的來說合理合法。關于拆遷的補償,法律都有明確的標準和規定,原告的臨時安置補助費和搬家費都應按廣漢的相關標準辦理。最后,我公司不承認原告有誤工費損失。

  根據當事人的訴辯,本案爭議的焦點問題是:原告的房屋被拆遷,應當由誰來補償?按照什么項目、標準補償?補償多少?

  一、圍繞本案的焦點問題,雙方當事人進行了以下舉證和質證:

  (一) 原告的舉證、兩被告的質證及本院的認證

  1、3間鋪面的房產證。證明:面積56.07平方米的3間鋪面被拆除。

  第一被告的質證意見:屬實。

  第二被告的質證意見:屬實。

  本院的認證意見:能證明原告的該項主張。

  2、第一被告發布拆遷公告的照片一張。證明:拆遷公告否定了2000年11月4日原告與拆遷辦簽訂的安置補償協議

  第一被告的質證意見:對照片無異議。

  第二被告的質證意見:對照片無異議。

  本院的認證意見:能證明2001年8月,第一被告針對83、85號房屋所有人湯榮裴與第二被告在拆遷過程中爭執不下而發布了公告。

  3、王歡章、成家容出具的關于租房租金的證詞。證明:原告的鋪面房租每月每間500元。

  第一被告的質證意見:只能證明租金,不能證明出租人是原告。

  第二被告的質證意見:同意第一被告的意見。

  4、原告與張正國簽訂的《租房合同》一份。證明:鋪面出租每月租金500元。

  第一被告的質證意見:無異議。

  第二被告的質證意見:對證據的真實性表示懷疑。

  本院對證據3、4的認證意見:第二被告對證據4的真實性懷疑,但無證據支持,結合證據3、4,能證明原告鋪面租金每月每間500元。

  (二) 第一被告的舉證,原告、第二被告的質證及本院的認證

  1、2000年6月15日,拆遷辦與四方公司簽訂的《拆遷協議》。

  2、2001年12月30日,拆遷辦與實力公司簽訂的《拆遷補充協議》。

  3、2002年1月8日,實力公司向拆遷辦出具的收條。

  4、拆遷底單。

  以上證據證明:實力公司在拆遷時,尚未進行工商登記,都以四方公司的名義對下南街73—87號的房屋進行拆遷。四方公司才是拆遷人,應當對原告進行補償。

  原告的質證意見:無異議。

  第二被告的質證意見:對證據1、3、4無異議。但證據2中四方公司的印章是拆遷辦主任鄭本剛叫我公司的司機加蓋的。

  本院的認證意見:四方公司的印章即便是司機加蓋,其行為依然代表四方公司,該證據能證明四方公司是拆遷人。

  (三) 第二被告的舉證,原告、第一被告的質證及本院的認證

  1、2000年11月4日,原告與拆遷辦簽訂的拆遷補償協議。

  2、2001年7月27日,廣漢市房地產評估事物所受四方公司的委托,對廣漢市雒城鎮下南街83號、85號的營業房、住宅房及該地段新建的營業房、住宅房進行拆遷安置提供價值依據而出具的《房地產評估報告》。

  以上兩個證據證明:2000年11月4日,原告與拆遷辦簽訂的拆遷安置補償協議合理、有效。

  原告的質證意見:補償協議是在拆遷辦主任鄭本剛的欺騙下簽訂的,拆遷辦未依法確定補償費用,不合法。評估報告存在評估單位與第二被告勾結的嫌疑,評估的價格有很大問題。

  第二被告的質證意見:無異議。

  本院的認證意見:原告與拆遷辦簽訂的拆遷補償協議,因拆遷辦主體不適格而無效。廣漢市房地產評估事物所出具的《房地產評估報告》,針對的是湯榮裴的房屋,因湯榮裴的房屋與原告居于同處,本案可作參考。

  5、2001年12月30日,拆遷辦與實力公司簽訂的《拆遷補充協議》。

  6、2002年9月28日,實力公司法定代表人劉文舫的交款收據。

  7、實力公司的工商注冊登記和2001年6月6日公安局批準實力公司的刻章許可證。

  證明:實力公司與四方公司不同,是兩個獨立的公司。2001年12月30日實力公司與拆遷辦簽訂《拆遷補充協議》,無四方公司的授權,與四方公司無關。原告的損失應由拆遷辦承擔。

  原告的質證意見:第二被告與拆遷辦簽訂有協議,房子雖是拆遷辦拆除,但四方公司是收益人,應當承擔責任

  第一被告的質證意見:2000年6月15日的《拆遷協議》和2001年12月30日的《拆遷補充協議》,實力公司都是代表四方公司,四方公司也蓋了章。四方公司允許實力公司掛靠并收取管理費。本案拆遷的房屋,都是四方公司在經營。

  本院的認證意見:實力公司掛靠四方公司并以四方公司的名義拆遷,本案的拆遷人是四方公司。

  8、廣建拆(2001)第002號裁決書;

  9、(2001)廣法執字第526號行政裁定書;

  證明:原告的安置補償標準應按上述兩個裁決書來處理。

  原告的質證意見:內容真實。但裁決書確定的補償標準違反了《四川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29條的規定,應按實際租金額來補償。

  第一被告的質證意見:無異議。

  本院的認證意見:兩個裁決書針對的是湯榮裴的拆遷補償,不能適用原告。

  (四)本院委托四川蜀源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對原告下南街89號三間鋪面的殘值及第二被告修建的雒城鎮南北大街南二段67號、69 號兩間門面重值價的《評估報告》(均不含土地價)。

  證明:1、下南街89號三間鋪面的殘值每平方米105元;2、南北大街南二段67號、69 號兩間門面重值價每平方米720元。

  原告的質證意見:對三間鋪面的殘值每平方米105元無異議。但新門面重值價每平方米720元過高。

  第一被告的質證意見:無異議。

  第二被告的質證意見:對三間鋪面的殘值每平方米105元無異議。但新門面重值價每平方米720元過低,應當在每平方米2000元以上。

  本院的認證意見:原告與第二被告雖對新門面的重值價每平方米720元都有異議,但均未在本院指定的期間內申請重新評估,該《評估報告》客觀、真實,應予采信。

  根據當事人的舉證、質證、本院的認證,本院查明以下法律事實:

  原告黃先金在廣漢市雒城鎮下南街89號有私產鋪面三間。由于城市建設需要,需對雒城鎮下南街原告鋪面所在地的房屋予以拆遷。被告四方公司從第一被告處取得了拆遷許可證,負責對該處進行商品房開發。2000年3月,拆遷辦在原告私房附近張貼了國務院《91條例》,同時張貼出該地段要進行商品房開發的拆遷《公告》。2000年6月15日,被告四方公司與拆遷辦簽訂了《拆遷協議》,四方公司委托拆遷辦拆除下南街73號至87號城市規劃紅線圈內的公產和私產房屋 14戶,拆遷房屋面積619.26平方米,包括了原告在下南街87號的私產房。2000年11月4日,拆遷辦主任鄭本剛與原告就拆遷安置補償達成協議: “雙方在原地址合建,靠南面兩間舊房30.9平方米,該給黃先金一個新門面30.9平方米,(新門面約40平方米,準確面積以實圖為準),每平方米向拆遷辦補差2500元,合計7.725萬元,新門面面積計9.1平方米,按市場價購買約5.46萬元(以當時市場價為準),總計金額約13.185萬元。靠北一間的房每平方米按600元計算,合計1.05萬元。新房在2001年10月交付使用。”同月28日,經原告對房屋面積提出異議,第一被告核實,原告房屋的建筑面積由48.42平方米改為56.07平方米,并在房產證上更正,拆遷辦隨即拆除了原告的3間鋪面。因83、85號房屋的所有權人湯榮裴與拆遷人四方公司未達成安置補償協議,湯榮裴的房屋未能拆除。2001年8月,被告廣漢市建設局特在湯榮裴的私房門上貼出《公告》,要求開發商四方公司對被拆遷人湯榮裴“在2001年8月31日前依法進行拆遷安置”。原告看到《公告》后,遂認為2000年11月4日與拆遷辦簽訂的協議違規而反悔,要求拆遷辦增加補償,雙方遂產生糾紛。

  2001年12月30日,拆遷辦又與實力公司簽訂《拆遷補充協議》,對2000年6月15日簽訂的《拆遷協議》內容進行了變更,將原委托拆遷辦拆遷的房屋面積由619.26平方米減少為239.40平方米,其余379.86平方米由被告四方公司自行拆遷安置。協議約定:“ 雙方于2000年6月15日簽定的拆遷下南街73——87號協議中稱:甲方應為乙方拆除總面積為619.26平方米14戶,甲方實際拆除了6戶 239.40平方米,具體名單見摸底表,其余379.86平方米屬乙方自行拆除,經雙方協商達成如下協議:甲方應退還乙方的面積計算為379.86× 1.5×580=313384.50元,甲方應退還乙方313384.50元,由于甲方資金緊張,用5套住房來與乙方抵帳,余額用現金退還。5套房的房號為:佛山路極宇搬遷樓8單元2號房3、4、5樓3套,8單元1號房6樓1套,合計面積356.86平方米,單價580元合計金額:206978.80元, 4套天燃氣款4920×4=19680.00元,共206978.80+19680=226658.88元,小北街創一開發70——A幢3單元5—— 2#1套77.21平方米,單價580元計44781.80元,以上5套房合計金額:226658.88+44781.80=271440.60元,用 313384.50元沖減后,甲方實際應付乙方現金41943.90元。乙方自行安置的幾戶回遷戶(包括門面及二樓)應在2002年內解決。” 四方公司也在協議上加蓋了印章。2002年1月8日,實力公司收到拆遷辦移交的“佛山路極宇搬遷樓7單元3——6樓4套,小北街創一開發70——幢3 單元5——2號1套”,五套房屋及天然氣款共計274137.60元。

  2001年9月19日,廣漢市建設局根據四方公司的申請對湯榮裴的拆遷補償作出廣建拆(2001)第002號裁決書。湯榮裴收到裁決書,既不提起行政訴訟,也不執行,廣漢市建設局遂申請本院對湯榮裴的房屋強制拆除。2001年10月19日,本院作出(2001)廣法執字第526號行政裁定書,隨后依法強制拆除了湯榮裴的房屋,四方公司方開始修建商品房。

  原告在要求拆遷辦重新解決拆遷補償過程中,拆遷辦以《拆遷補充協議》為據,叫原告去找開發商四方公司,原告找到四方公司也未能解決。原告遂向當時的廣漢市市委書記劉守培反映此事,劉守培于2002年9月23日作了批示。2002年9月26日,四方公司在圖紙上注明:“這1——3號門面我司準備交由廣漢市建設局拆遷辦安置黃先金。”拆遷辦也批注:“同意將1——3號房用于安置黃先金。”并將圖紙交給原告。其后,原告、拆遷辦、四方公司又多次協商,因在補償的范圍、標準、金額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未能達成協議。

  2003年3月3日,黃先金以房屋拆遷補償糾紛向本院起訴拆遷辦,要求拆遷辦賠償原地段、原區位鋪面房三間,補償臨時安置補助費8.34萬元,賠償樓上房屋占用的原告的土地使用權,賠償原告的精神損失費2.4萬元及經濟損失2000元。4月9日,本院以被告主體不適格裁定駁回起訴,黃先金承擔訴訟費 5180元。2003年6月25日,黃先金再以廣漢市建設局、四方公司為共同被告訴來本院。

  2003年11月17日,本院委托四川蜀源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對原告下南街89號三間鋪面的殘值及第二被告修建的雒城鎮南北大街南二段67號、69 號兩間門面重值價(均不含土地價)進行了評估,分別為每平方米105元、720元。

  以上事實,均有經庭審質證后本院認定的證據佐證,足以認定。

  本院認為,本案涉及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現分別評判如下:

  一、本案法律的適用。《91條例》于1991年6月1日起施行,2001年6月13日,國務院又頒布了新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自2001年11月 1日施行,《91條例》也自該日而失效。本案的拆遷發生于2000年,根據實體法無溯及力的原則,應適用《91條例》。同理,2001年1月1日施行的四川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也不適用于本案。

  二、原告應由誰來安置補償。《91條例》第九條第二、三款規定:“ 拆遷人委托拆遷的,被委托人應當是取得房屋拆遷資格證書的單位。房屋拆遷主管部門不得接受拆遷委托。”第一被告廣漢市建設局下屬的拆遷辦作為房屋拆遷的主管部門,明知不得接受拆遷委托而故意違反行政法規的禁止性規定,主觀上具有嚴重過錯。被告四方公司違規委托,也有過錯。2001年12月30日,拆遷辦與實力公司簽訂了《拆遷補充協議》,退出了拆遷。實力公司2001年6月方正式成立,之前皆以四方公司的名義活動,因此,本案的適格拆遷人是四方公司。《91條例》第五條規定:“拆遷人必須依照本條例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和安置”,據此,拆遷人四方公司應對原告進行安置補償。

  三、關于2000年11月4日拆遷辦與原告達成的拆遷補償協議的效力。拆遷辦與原告就拆遷補償達成的協議,因拆遷辦違法接受委托,其主體資格不適,雙方達成的協議無效。原告反悔后,原、被告進行的多次協商,也表明事實上對該協議的否定。故第二被告要求按該協議進行補償的抗辯,本院不予支持。

  四、關于原告的補償項目及標準。

  1、產權調換及補償差額。(1)原告3間面積56.07平方米的鋪面被拆除,雙方均同意采取產權調換的補償方式,被告四方公司也同意用1、2、3號3間門面安置原告,3間門面至今未出售而等待安置。但因原告堅決不同意接受1號門面,視其為“兩棟樓房山墻之間的夾縫”。國務院《91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 “拆除非住宅房屋,按照原建筑面積安置。”可見,門面的安置并非一定要間數相等,而在建筑面積。鑒于2、3號門面的建筑面積共計88.67平方米,已超過原告的56.07平方米,且被告又無其他門面可供安置原告,故被告用2、3號門面安置原告已可;(2)再據《91條例》第二十二條“以產權調換形式償還的非住宅房屋,償還建筑面積與原建筑面積相等的部分,按照重置價格結算結構差價;償還建筑面積超過原建筑面積的部分,按照商品房價格結算;償還建筑面積不足原建筑面積的部分,按照重置價格結合成新結算”之規定,56.07平方米的面積內,原告應當向被告按照重置價格結算結構差價。由于原告的房屋已于2000 年11月被拆除,無法進行實物評估,四川蜀源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只能根據原告提供的鋪面的照片,并基于原告與湯榮裴的房屋處于同地,具有可比性,參照 2001年7月27日廣漢市房地產評估事物所出具的《房地產評估報告》,估量其殘值為每平方米105元,對此,當事人均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原告與第二被告雖對新建的雒城鎮南北大街南二段67號、69 號兩間門面重值價每平方米720元都有異議,但均未在本院指定的期間內申請重新評估,故《評估報告》的結果應予采信。因此,結構差價為每平方米615元,原告應向被告補償差價34483.05元;(3)超出的32.6平方米的市場價,根據被告提供的該處其他門面的出售價5000元,及廣漢市房地產評估事務所的評估報告,“新建營業房市場價扣除各種稅費的標準單價為每平方米4400元”,本院酌情確定每平方米的市場價為4800元,原告應當給付第二被告 32.6平方米的購房款166480元。原告認為等面積相換,不應補差價的請求,不符合《91條例》第二十二條,本院不予支持。原告認為其“原來的營業房進深6.3米,做生意非常適合、夠用,6.3米以后的超面積部分對原告實屬多余和浪費,被告不能強行賣給原告,應由被告隔斷自行處分”的理由,不符合城市規劃,系不當要求,本院也不予支持。

  2、關于原告的租金損失。原告主張按《四川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從2000年3月—2003年6月賠償原告臨時安置補助費12.09萬元及搬家費 200元。對于搬家費200元被告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但臨時安置補助費源于《91條例》第三十一條第二款:“ 在規定的過渡期限內,被拆除房屋使用人自行安排住處的,拆遷人應當付給臨時安置補助費。”第三十三條:“由于拆遷人的責任使被拆除房屋使用人延長過渡期限的,對自行安排住處的被拆除房屋使用人,從逾期之月起應當適當增加臨時安置補助費。”因此,臨時安置補助費適用于居住房屋而非營業用房。營業用房因拆遷而產生的損失,適用第三十四條:“拆除非住宅房屋造成停產、停業引起經濟損失的,可以由拆遷人付給適當補助費。”補助費的數額取決于補償時間和每月租金損失額。本院酌情決定補償時間從2000年11月(拆除時)至2003年2月(即首次起訴時為界),共計28個月;房屋租金損失每間每月按500元計算,則原告的租金損失共計42000元。鑒于本案系先達成協議后反悔,以及湯榮裴與第二被告的拆遷糾紛而導致商品房的遲延修建,加之原、被告為拆遷補償的標準而爭執不下,致使糾紛遲遲未能解決,原告方也有責任,故原告與被告四方公司按二、八比例分擔,被告四方公司補償原告租金損失33600元。

  3、原告的其他請求。(1)誤工費。原告要求賠償從2002年9月—2003年6月的誤工費7660元,因原告年齡已高,喪失勞動能力,該項請求與事實不符,本院不予支持;(2)訴訟費。原告2003年3月起訴拆遷辦,因主體不適格而被裁定駁回,依法應承擔訴訟費5180元,該費用系原告不當訴訟而支出,與兩被告的行為無因果關系,應當自行承擔,要求被告承擔不符合法律規定;(3)土地使用權面積。原告基于被告新建房屋共有5層,要求被告賠償2—5層侵占原告的49.89平方米(即1層按5分之1計算 )的土地使用權,于法無據,本院也不予支持。

  綜上,拆遷人被告四方公司未依法對原告進行安置補償,釀成糾紛,應當承擔法律責任。被告廣漢市建設局已于2001年12月30日退出了拆遷,原告的拆遷安置不應當由其承擔,故原告請求廣漢市建設局承擔安置補償的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告的合法權利應當受到法律保護,但本院對其不當要求不予支持。據此,依照國務院《91條例》第五條、第九條第三款、第十九條第一款、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九條、第三十四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四方公司將修建的位于廣漢市雒城鎮南北大街南二段67號、69 號兩間門面(即前文敘述的2、3號門面)交付原告黃先金;

  二、被告四方公司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30日內為原告辦理67號、69 號兩間門面的產權證;

  三、被告四方公司給付原告黃先金搬家費200元;

  四、被告四方公司給付原告黃先金租金損失補償費33600元,

  五、原告黃先金給付被告四方公司67號、69 號兩間門面的結構差價 34483.05元,給付超面積部分的市場價款166480元;

  三、四、五項品迭后,原告黃先金給付被告四方公司167163.05元。

  以上一、三、四、五項均于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內履行。

  六、駁回原告黃先金的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收取案件受理費8500元,其他訴訟費8500 元(含評估費500元),合計17000元,由原告黃先金承擔5000元,被告四方公司承擔12000元(原告已為被告四方公司墊付5680元,四方公司在執行中給付原告),余款6320元于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5日內向本院交清。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四川省德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王 長 軍

  審 判 員:潘 后 祥

  審 判 員:袁 國 貴

  二00三年十二月一日

  書 記 員:王 小 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我有類似問題?馬上聯系律師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姚瑤

姚瑤

執業證號:

11304201311860467

河北神威律師事務所

簡介:

  姚瑤律師,女,畢業于河北大學法律專業。以優異成績通過國家司法資格考試,于2013年取得律師資格證,至今就業于河北神威律師事務所,現為本所副主任,合伙人。是邯鄲市司法局下設民商事專業委員會,公益與公共法律服務專業委員會委員,擔任多家政府、企事業單位常年法律顧問。 業務方面:法律理論功底扎實,自執業以來辦理民刑、非訴案件上千余件,有豐富的庭審辯論經驗以及辦案經歷,業務能力強,作為專職律師培養了對事物透徹的分析能力。   本人性格方面:柔中帶剛,沉穩理性,責任心強;能夠設身處地的站在當事人角度考慮問題,解決問題;有較強的溝通組織能力,善于人際交往。始終秉承“能夠打硬仗,善于打勝仗”的執業理念,盡自己所能做好每一個案件,最大限度維護好每一位委托人的合法權益,贏得當事人的廣泛好評。 ???????神威律師事務所系AAA級律師所、省級示范所、省先進律師所。 ???????地址:河北省邯鄲市人民路515號創鑫華城廣場A座904號、905號、906號、1907號、1908號 ???? 聯系電話:15832071252,辦公、傳真:0310一一5900611,電子信箱10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姚瑤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文書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峻县| 双峰县| 舞钢市| 台前县| 定安县| 志丹县| 年辖:市辖区| 光山县| 康乐县| 兰西县| 长顺县| 肥乡县| 石城县| 西林县| 宝兴县| 临夏县| 乌鲁木齐市| 武城县| 曲水县| 谢通门县| 满洲里市| 驻马店市| 萍乡市| 南城县| 长沙县| 中山市| 双桥区| 临邑县| 右玉县| 浮山县| 突泉县| 定兴县| 武安市| 离岛区| 都江堰市| 筠连县| 宜昌市| 崇义县| 乌兰浩特市| 颍上县| 阿尔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