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東民三終字第3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東營山水水泥有限公司。住所地:東營市開發區渭河路北、青年渠東。
法定代表人:杜長菊,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劉福利,山東誠公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王志杰,男,1970年11月13日出生,東營山水水泥有限公司化驗室主任,住該公司。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劉金國,男,1965年12月1日出生,漢族,淄博市高青縣木李鎮橋家村人,住東營市黃河花園4號樓2單元202室。
委托代理人:康友信,男,1947年6月24日出生,漢族,東營市君安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住東營市東營區新區。
上訴人東營山水水泥有限公司因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東營市東營區人民法院(2005)東民初字第50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劉福利、王志杰,被上訴人劉金國,委托代理人康友信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期間,原告為證實其主張,提供以下證據:
證據1、被告出具的發票2份。原告擬證明原告施工所用的水泥是被告生產的水泥,每噸價格為205元,共計80噸。
被告質證認為,對發票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對原告委托代理人對發票的解釋有異議,只證明原告曾經向被告購買過水泥80噸。
證據2,2005年3月7日東營市東泰管道保溫有限責任公司通知1份。原告擬證明原告使用了被告的水泥出現了大量的質量問題,并通知原告退出工地。
被告質證認為,該通知的真實性無法確認,這份證據只能說明原告施工的混凝土有問題。
證據3,錄音磁帶一份(原告與被告工作人員王華國2005年2月20日的對話)。原告擬證明被告方承認水泥有質量問題。
被告質證,王華國是公司的普通銷售業務員,對產品無權進行評價。
證據4,2005年3月8日、3月19日協議書2份(復印件)。原告擬證明被告銷售給臨沂一建公司及濱州建筑公司的水泥出現了質量問題,并進行了補償。
被告質證認為,對真實性沒有異議,但是協議書中也寫明了施工過程中實施可能使用了地表水,再加上冬天保溫不當等問題,不是單純的賠償協議。
證據5,不合格材料檢測情況反饋單(復印件)8份。原告擬證明被告與2004年11月所生產的水泥不合格。
被告質證認為,對這八份單據真實性有異議,這八份檢測單沒有質檢站的章,看不出原告方所使用的水泥有質量問題。
證據6,2004年9月9日原告與東營市東泰管道保溫有限責任公司簽訂的協議書、修繕土建工程預(結)算書(工程造價32485.61元)、建筑裝飾工程預(結)算書(工程造價74331.11元)及 2005年4月25日東營市東泰管道保溫有限責任公司通知各1份。原告擬證明原告所購買被告生產的水泥所施工的項目、原告購買被告的水泥所建工程總的造價、拆除所用的費用及因被告的水泥出現質量問題原告被扣罰50000元。2005年通知一份,證明扣罰了原告50000元。
被告質證認為,該證據均系本案原告與第三人簽訂而發生的,與本案中原告、被告質量糾紛案無關系。
原審法院審理查明,2004年9月9日原告與東營市東泰管道保溫有限責任公司簽訂協議書,約定由原告承包東營市東泰防腐保溫廠內道路工程,工程造價為131400元。2004年11月10日原告向被告購買80噸水泥,每噸205元。2005年3月3日東營市鑫友企業服務有限公司分別給原告出具修繕土建工程預(結)算書、建筑裝飾工程預(結)算書,其中修繕土建工程預(結)算書主要載明:“施工單位:劉金國,工程名稱砼地面拆除,工程造價32485.61元”,建筑裝飾工程預(結)算書主要載明:“施工單位:劉金國,工程名稱砼地面新建,工程造價74331.11元”。2005年4月25日東營市東泰管道保溫有限責任公司給原告發出通知,該通知主要載明: “劉金國施工隊2004年10月至11月份在我公司施工的硬化路面和硬化場地大部分出現嚴重質量問題,我公司在2005年3月7日通知你施工隊在2005 年4月10日前拆除后重新建好,可你施工隊現在還沒有返工,經我公司領導研究決定,在給你施工隊支付工程時扣罰你施工隊50000元”。
原告與被告銷售人員王華國2005年2月20 日的錄音資料中王華國陳述“這些水泥我給周老板說過了,就是進了一批熟料不行、不穩,牽扯到關系,當時知道熟料不行,就這一批,你正好延上了這一批,牽扯到一個領導的關系,以前考核不是那么嚴,是不合格,因為這個事把化驗室主任一抹到底,損失太大了;現在沒有事了,領導全換了,都做了承諾,再出現質量問題用戶要求怎么賠償就怎么賠償;東城質檢站八個公司的水泥都是這批,都不行,都去找了,化驗了都不行”。
原審法院認為,針對原、被告雙方爭議焦點一:被告的水泥有無質量問題:依據原告提供的證據1、證據3,因為王華國系被告方工作人員,對其與原告錄音對話的真實性予以確認,可以認定原告向被告購買的水泥存在質量問題,故對原告稱其購買被告生產的水泥有質量問題的主張,予以支持。關于原、被告雙方爭議焦點二:原告要求被告賠償的損失有無事實與法律依據:依據原告提供的證據2及2004年9月9日原告與東營市東泰管道保溫有限責任公司簽訂的協議書,結合原告提供的證據1、證據3,可以確定原告購買被告的水泥用于原告承包東營市東泰防腐保溫廠內道路工程,因為原告購買的被告生產的該批水泥不合格,給原告造成的損失應包括原告因對用該批水泥施工的不合格工程的價值及因水泥不合格而造成工程拆除的價值,依據原告提供的證據6中修繕土建工程預(結)算書、建筑裝飾工程預(結)算書,因該證據均與本案有關聯性,可以確定原告的損失為砼地面拆除(32485.61元)與砼地面新建(74331.11元)的價值,故原告要求被告賠償因水泥不合格造成損失 106816.22元的主張,予以支持。被告稱水泥不存在質量問題且不承擔責任的主張,不予采信。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一條、第一百一十三條的規定判決:被告東營山水水泥有限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因其生產的水泥不合格給原告造成的損失106816.22元。案件受理費3646元,由被告負擔。
上訴人不服原審判決上訴稱,原審判決僅依據一個人的錄音證言就認定水泥產品質量有問題違反了相關法律,請求二審法院查清事實,依法改判。
被上訴人答辯稱,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充分,請求維持。
二審法院與原審法院查明的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的買賣水泥合同,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一致,合同合法有效,雙方均嚴格履行合同義務。上訴人依約應提供符合要求的水泥,綜觀被上訴人提供的以下證據:一是東營市東泰管道保溫有限公司通知一份,二是上訴人與臨沂一建公司、濱州建筑公司之間的補償協議,尤其是王華國的錄音資料,能夠證實因上訴人提供的水泥不符合要求,給被上訴人造成了損失。依照法律規定,上訴人應予賠償;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準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3646元,由上訴人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梅雪芳
審 判 員 鞏天緒
代理審判員 侯政德
二OO六年一月十日
書 記 員 柳洪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登記授權委托書
2020-10-14刑事附帶民事裁定書(二審發回重審用)
2020-10-14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核準死刑用)
2020-10-14高級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根據授權核準死刑用)
2020-10-14上訴答辯書
2020-10-14回避復議申請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通知書(單處剝奪政治權利用)
2020-10-14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送達犯罪嫌疑人)
2020-10-14鑒定人聘請書
2020-10-14刑事起訴書
2020-10-14檢查證
2020-10-14扣押物品清單
2020-10-14取保候審申請書(樣式三)
2020-10-14接受刑事案要件登記表
2020-10-14×××公安局立案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不予立案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補充偵查報告書
2020-10-14×××看守所刑滿釋放證明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逮捕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