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2004)渝一中民終字第1399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重慶東和物業有限公司,住所地重慶市南岸區南坪北路5號經協大廈西江樓。
法定代表人張魯渝,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廖擁軍,重慶渝都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黃曉峰,男,1956年12月6日出生,該公司職工,住重慶市沙坪壩曬光坪64-68號。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肖復良,女,1933年6月3日出生,漢族,重慶市交通運輸公司退休職工,住重慶市江北區貓兒石宜家村277號。
委托代理人田玉,重慶天之合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重慶東和物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和公司)因與肖復良房屋拆遷安置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重慶市渝中區人民法院(2003)中區民初字第355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重慶市渝中區原千廝門大碼頭37號房屋(建筑面積38平方米,居住面積38.6平方米)的所有權屬是肖復良。1997年12月,重慶嘉利房地產有限公司經批準對千廝門大碼頭實施危改工程,肖復良所有的前述房屋被劃入拆遷改造范圍內。1998年3月12日,重慶嘉利房地產有限公司(甲方)與肖復良(乙方)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約定乙方將自己的房屋交與甲方拆除;乙方自行過渡,過渡期限從1998年1月至2001年1月;過渡期滿后在原地進行安置。同時雙方還對搬家補助費、臨時安置補助費等費用進行了約定。簽約后,肖復良在領取了搬家補助費300元、臨時安置補助費2400元及一次性獎勵費1400元后將約定的房屋騰空交與重慶嘉利房地產有限公司拆除。
2002年5月,重慶市計劃發展委員會作出《關于渝中區東和江景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同意由東和物業有限公司(原重慶利達物業有限公司)開發建設渝中區千廝門碼頭地段的東和江景項目(即千廝門大碼頭危改工程)。因此,千廝門大碼頭危改工程的拆遷人由重慶嘉利房地產有限公司變更為東和公司。
2003年6月,一位名叫鄭可的人持肖復良身份證原件、肖復良與重慶嘉利房地產有限公司簽訂的《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原件及一份“委托書”到東和公司處,要求代肖復良辦理貨幣安置手續。該“委托書”的內容為“本人肖復良委托鄭可辦理千廝門大碼頭37號房屋拆遷安置事宜”,在該“委托書”的落款人處的署名人為“肖復良”,同時在該姓名處捺有手印。東和公司認為鄭可所持證件齊全,遂與其達成了貨幣安置協議,并支付給鄭可貨幣安置款93100元及過渡費13080元,合計106180元。事后,肖復良稱其身份證及《房屋拆遷補償協議書》丟失,到東和公司詢問安置事宜,得知貨幣安置款及過渡費已被鄭可領走,肖復良遂以鄭可所持有委托書系偽造,其從未委托他人代辦房屋貨幣安置手續為由,向原審法院提起訴訟。
一審審理中,一審法院根據肖復良的申請委托重慶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對鄭可提供的“委托書”中的“肖復良”簽名字跡是否是肖復良本人所寫以及指紋是否為肖復良本人所留進行鑒定。鑒定結論為:檢材落款處的“肖復良”簽名字跡不是肖復良所寫,“肖復良”落款處的指紋不是肖復良本人所留。
同時,一審法院還對鄭可進行了詢問。鄭可稱《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系其從他人處購買而來,并承認其持肖復良身份證原件及《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原件、委托書到東和公司領取了貨幣安置款及過渡費,鄭可還承認其不認識肖復良,委托書系鄭可本人所寫,而非肖復良所寫。
原審判決認為,肖復良與重慶嘉利房地產有限公司簽訂的《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且符合法律規定,該協議合法有效,對雙方均有法律約束力。后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千廝門大碼頭危改工程變更由東和公司開發建設,故東和公司成為該工程合法的拆遷人,肖復良與重慶嘉利房地產有限公司簽訂的拆遷協議應對東和公司有約束力,即東和公司對肖復良繼續負有補償和安置的義務。東和公司抗辯當鄭可持有肖復良“簽名”、“指紋”的委托書、肖復良身份證原件和《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原件到東和公司處辦理貨幣安置手續時,東和公司無法核實委托書的真實性,只因鄭可持有的肖復良身份證原件和《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原件足以讓東和公司相信鄭可系肖復良真正的委托人,因此東和公司才將貨幣安置款及過渡費發放給鄭可,表明其已對肖復良履行了安置義務的問題。但在此貨幣安置過程中,東和公司仍存在疏忽大意的過失,沒有認真審查鄭可與肖復良的關系,也未審查鄭可取得《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原件的來源及合法性就為鄭可辦理了貨幣安置手續,造成本應由肖復良領取的貨幣安置款及過渡費被他人冒領的后果。對此,東和公司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而且,現已查明鄭可所持有的有肖復良“簽名”、“指紋”的委托書系鄭可偽造,肖復良從未授權鄭可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實際不是肖復良的委托代理人,鄭可無權代表肖復良實施任何民事法律行為,肖復良在庭審中亦未追認鄭可系其委托代理人。因此,鄭可以肖復良委托代理人名義實施的民事行為對肖復良不產生任何法律效力,鄭可的行為由其自己承擔民事責任。鑒于鄭可和肖復良沒有代理與被代理的法律關系,故東和公司向鄭可支付貨幣安置款及過渡費不能認定為是東和公司向肖復良履行了貨幣安置義務。故肖復良要求東和公司履行安置義務,對其進行貨幣安置的理由正當,應予支持。但肖復良要求按每平方米3500元計算貨幣安置款與實際不符。東和公司向鄭可支付貨幣安置款時是按每平方米2450元計算,比較切合實際,故本案亦可參照此標準計算貨幣安置款。肖復良要求東和公司支付1999年1月至2003年11月的過渡費的問題,過渡期內東和公司應按照合同約定的臨時安置補助費每月200元支付,即從1999年1月至2001年1月,共24個月,應支付4800元。2001年1月過渡期滿后,從2001年2月起東和公司應按照重慶市人民政府頒發的關于拆遷安置若干費額標準及相關配套文件規定的標準支付超期安置補償費12280元。鑒于鄭可不是肖復良的委托代理人而以肖復良委托代理人的名義在東和公司處領取了貨幣安置款及過渡費106180元,因此,東和公司可以在向肖復良履行了安置義務后通過司法程序另行向鄭可追收其已領取的費用,尋求司法救濟。綜上,肖復良要求東和公司履行安置義務的請求成立,應予支持。據此判決:1、重慶東和物業有限公司在本判決生效后立即給付肖復良一次性貨幣安置費93100元。2、重慶東和物業有限公司在本判決生效后立即給付肖復良1999年1月至2003年1月的臨時安置補助費和超期安置補助費共計17080元。本案受理費4636元,其他訴訟費2000元,鑒定費1000元,合計7636元,由重慶東和物業有限公司負擔(此款已由肖復良墊付,東和公司在本判決生效后立即將此款給付肖復良)。
東和公司不服一審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稱:肖復良稱其身份證和《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已遺失,但未舉示任何證據來證明,而且也未告知上訴人,當鄭可持有肖復良身份證原件和《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原件及肖復良的委托書到上訴人處辦理補償安置手續時,上訴人沒有理由不為其辦理,因鄭可所持證件齊全且均為原件,上訴人沒有義務也無法核實這些證件的來源是否合法;在上訴人依據《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的約定將貨幣安置款及相關過渡費支付給鄭可后,上訴人已履行了對肖復良的安置義務,不應再向肖復良支付貨幣安置款及過渡費。故原判所作的認定是錯誤的,請求本院撤銷原判,依法改判。
肖復良則答辯稱,身份證及協議書的丟失與拆遷安置無關,故無需舉證證明;上訴人因過失而將貨幣安置款及過渡費支付給他人,不能視為已對肖復良履行了安置義務。故原判正確,應予維持。
本院認為,肖復良與原千廝門大碼頭危改工程拆遷人重慶嘉利房地產有限公司簽訂的《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且符合法律規定,屬有效合同,雙方均應按約履行各自合同義務。后由于千廝門大碼頭的拆遷人經有關行政部門批準變更為東和公司,則重慶嘉利房地產有限公司對肖復良的安置義務應由東和公司繼續履行。本案雙方爭議的焦點是東和公司是否對肖復良履行了安置義務。這關鍵是認定鄭可的行為是否已構成表見代理。所謂表見代理,是指代理人雖不具有代理權,但具有代理關系的某些表面要件,這些表面要件足以使無過錯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權而與其為法律行為,法律使之發生與有權代理同樣的法律效果,即由被代理人承擔表見代理的后果。表見代理制度旨在保護善意相對人的利益,維護交易安全。縱觀本案全貌,本院認為,鄭可持肖復良的相關證件到東和公司辦理房屋安置手續的行為已構成表見代理,其法律后果應由肖復良承擔。理由如下:第一,行為人鄭可沒有代理權。因肖復良與鄭可二人素不相識,肖復良對鄭可沒有口頭委托,同時也無書面委托,因司法鑒定結論已表明鄭可提供的委托書上的落款人姓名及指紋均非肖復良本人所為。第二,相對人東和公司在客觀上有正當理由相信行為人鄭可有代理權。因為肖復良稱其相關原始證件遺失但并未及時告知東和公司,故鄭可提供的肖復良身份證原件及《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原件,同時還有一份委托書,足以讓東和公司相信鄭可具有代理權。第三,東和公司主觀上為善意,無過失。相對人善意且無過失的判斷標準是其不知道行為人沒有代理權。本案中,東和公司沒有義務去審查鄭可所持證件來源的合法性,其并不知道鄭可無代理權,故其主觀上為善意、無過錯。所以,鄭可的行為符合表見代理的基本特征,東和公司向鄭可支付貨幣安置款及過渡費,即表明其已對肖復良履行了安置義務,肖復良應承擔不能再從東和公司處獲得安置權的法律后果。當然,肖復良在承擔了不利的法律后果后,可以向有過錯的行為人追償,但此為另一法律關系,本案不予審查。
綜上,東和公司的上訴理由成立,應予支持。原判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不當,應予糾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九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二)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重慶市渝中區人民法院(2003)中區民初字第3555號民事判決書。
二、駁回肖復良的訴訟請求。
本案一審受理費4636元,其他訴訟費2000元,鑒定費1000元,二審受理費4636元,其他訴訟費1000元,合計13272元,由被上訴人肖復良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張 偉
代理審判員 申 威
代理審判員 樊仕瓊
二 ○○四 年六 月十一日
書 記 員 聶 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人或其他組織撤回上訴狀
2020-10-14公民申請執行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調解書(一審自訴案件用)
2020-10-14刑事裁定書(減、免罰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二審改判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減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核準或者不予核準有特殊情況的假釋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同意或者不同意移送管轄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關于……(被告人姓名和案由)一案死刑(或者死緩)復核的審理報告(復核死刑、死刑緩期執行案件用)
2020-10-14×××高級人民法院報送罪犯×××死刑案件備案材料的報告(死刑案件用)
2020-10-14報請核準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的報告(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適用普通程序審理“被告人認罪案件”刑事判決書樣式)
2020-10-14查詢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回執)
2020-10-14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檢察建議書
2020-10-14支持刑事抗訴意見書
2020-10-14勘驗/檢查筆錄
2020-10-14終止案件調查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處理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公安局鑒定聘請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