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 東軟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沈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渾南產業區149棟。
法定代表人:劉積仁,董事長。
被上訴人:羅晟東,男,1967年2月21日出生,漢族,無職業。住址:沈陽市和平區三好街104-5-352號。
上訴人東軟集團有限公司因與被上訴人羅晟東“以勞動合同關系為前提的房屋分配協議糾紛”一案,不服沈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 [2005]沈高新法民房初字第65號民事裁定,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由審判員白云良任審判長并主審,與審判員高子丁、代理審判員曹桂巖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東軟集團有限公司委托代理人徐靜波,被上訴人羅晟東到庭參加訴訟,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認為:東軟集團有限公司與羅晟東以勞動合同關系為基礎簽訂的集資建房協議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由此產生的糾紛屬于東軟集團有限公司與內部職工之間就集資、建設和分配等問題產生的糾紛,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范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四)項之規定,裁定駁回東軟集團有限公司的起訴。案件受理費50元,由東軟集團有限公司負擔。
上訴人東軟集團有限公司不服一審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稱: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所規定的是起訴必須符合的條件,其中第(四)項規定為:“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本案中,上訴人、被上訴人雙方簽訂有“東軟集團有限公司員工集資建房協議書”,上訴人依照該“協議書”的約定,為被上訴人辦理了房屋產權證書,現在被上訴人離開上訴人處的情況下,上訴人根據上述雙方“協議書”的約定要求,將所涉房屋的產權判令歸已所有,構成雙方間的房屋產權糾紛,而房屋產權糾紛顯然歸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一審法院以《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第(四項)作為其規定的法律依據缺乏合理性。上訴人已充分注意到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2003“全省房地產案件專題研討議會紀要”(下稱省院研討會紀要)第三項“關于集資建房問題:內部職工與單位之間、內部職工之間,因所在單位集資建房的集資、建設和分配問題產生的糾紛,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范圍”的規定。但在此,上訴人認為值得指出的是:1、上訴人和被上訴人間在本案關系,形式上雖然表現為集資建房,但實際上是由上訴人將房屋建設完畢后再以成本價格和一定的條件(包括退房條件)售予被上訴人,而集資建房則如省院研講議會紀要所指出的是集資、建設、分配三個先后階段,本案的這種事實是否為集資建房,有待探講議。2、如上所述,上訴人和被上訴人已就房屋的建設、分配、給付房款事項履行完畢,現在的爭議表現為該房的產權在出現雙方約定的情形時應該歸屬何者,是產權糾紛。本案糾紛不屬省院研討會紀要所指明的集資、建設、分配三個階段中的爭議。本案不應適用省院研討會第三項規定的范圍。3、省院研講議會紀要本身已明確規定紀要內容可供全省法院在民事審判工作中參考,遇有問題及時反饋省院。以上表明,省院研討會紀要,是一種研討的結果,并不構成人民法院審理房地產案件判決或裁定依據,同樣也難以成為一審法院裁決的依據。請求撤銷一審民事裁定書,裁定一審法院進行審理。
被上訴人羅晟東答辯稱:一審法院的判決法律依據非常充分,法發[1992]38號文件明確規定不屬于人民法院主管工作的范圍,一審法院的判決法律依據充分。上訴人提出依據遼寧省高級法院的相關規定,在一審法院的民事裁定書根本沒有這方面引用。所謂產權糾紛只是上訴人主觀意思上的狡辯,整個房屋的分配正如上訴人所說前面有職工分房的內部規定,其分房范圍是在單位內部,符合最高法院規定的單位內部建房,是否是集資沒有討論的價值。請求維持一審裁定。
本院審理認為:1998年4月14日至2004年4月13日間,被上訴人在上訴人下屬企業供職。1996年,上訴人在東北大學軟件中心 071904019號土地上進行所在單位職工住房建設,建設形式為職工集資,并于1999年7月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2001年8月1日,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集資建房協議書,約定:(1)被上訴人集資房面積328.89平方米,戶型B23-1,費用標準每平方米單價人民幣1301元,總價人民幣 427919元。(2)關于產權的說明:本次集資建房在一定時間內被上訴人不論以何種方式集資繳款,在本公司工作15年內只擁有其所購房屋的使用權,不能進行房產交易。被上訴人在上訴人(包括其前身和所屬成員企業)供職滿15年后,才能擁有其所購房屋的永久產權。(3)關于產權轉讓的約定,由于集資建房本身是公司綜合性福利的一部分,因此,對所建房屋的產權轉讓有其嚴格的限制規定,雙方必須嚴格遵守附件二“關于集資建房的有關規定”。在未擁有所購房屋永久產權前,因被上訴人自身原因調離、辭職、或被辭退、開除等,必須辦理退房手續。被上訴人及其配偶呂品均在協議書上簽字,上訴人蓋章。從以約定可以看出,上訴人系以向內部職工分配福利的形式有償向內部職工進行分配房屋,且該種分配系以與上訴人存在勞動合同關系為前提。關于退房的約定,也是與勞動合同關系的終止及上訴人對職工的管理密不可分,而且雙方約定的“必須辦理退房手續”是以被上訴人“因自身原因調離、辭職、或被辭退、開除”為前提,該約定屬于勞動合同方面的約定,被上訴人現是否系因自身原因離開上訴人單位,系勞動合同爭議問題,不屬于本院受理民事案件范圍,本院無法也不能對被上訴人是否屬于自身原因對其離開上訴人單位進行民事訴訟審查并作出裁決。因此,上訴人的起訴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的受案條件,一審法院裁定駁回起訴并無不當,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第(四)項、第一百五十四條之規定,裁定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
二審案件受理費50元,由上訴人東軟集團有限公司負擔。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審 判 長 白 云 良
審 判 員 高 子 丁
代理審判員 曹 桂 巖
二0 0五年九月十五日
書 記 員 劉 振 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裁定書(確認違法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用)
2020-10-14刑事判決書(復核類推案件改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按一審程序再審維持原判用,樣式一)
2020-10-14刑事答辯狀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調解書(二審自訴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逮捕決定書(自行決定逮捕用)
2020-10-14關于對罪犯×××減刑(或假釋)一案的審理報告(減刑、假釋案件用)
2020-10-14檢查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撤銷停止執行死刑意見通知
2020-10-14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送達原持有人)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出庭通知書
2020-10-14刑事賠償復議決定書
2020-10-14支持刑事抗訴意見書
2020-10-14呈請拘留報告書
2020-10-14出入境管理監視居住/延長監視居住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回避/駁回申請回避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沒收保證金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撤銷案件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