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01)民四終字第8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融發投資(香港)有限公司。住所地:香港特別行政區九龍健康街2-6號之一室。
法定代表人:蕭燕芳,該公司董事。
委托代理人:張弦,該公司法律顧問。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黑龍江省電影發行放映公司。住所地: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新陽路14號。
法定代表人:蒼曉策,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王建國,該公司副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許梅,北京市天元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融發投資(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融發公司)因與被上訴人黑龍江省電影發行放映公司(以下簡稱電影公司)合資經營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2000)黑經初字第14 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由審判員王允擔任審判長,代理審判員陳紀忠、任雪峰參加的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查,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2001)黑行終字第26號行政判決書確認了如下事實:1993年6月12日,融發公司與電影公司簽訂了一份《中外合資哈爾濱銀都歡樂園有限公司經營合同》,其主要內容為:1、合營公司投資總額為3,200萬元人民幣;雙方出資額1,666.7萬元人民幣,為合營公司的注冊資本,其中融發公司占70%,電影公司占 30%;2、出資方式,電影公司以哈爾濱市道里區石頭道街69號1, 350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權并三通一平后,作價500萬元人民幣〈3,700元人民幣/平方
米〉,現金460萬元人民幣,合計960萬元人民幣,作為出資;融發公司以2,240萬元人民幣〈含在國外購買設備、材料投入70萬美元〉作為出資;3、從營業執照下發日起,融發公司在三個月內將第一期180 萬元人幣匯入合營公司的銀行帳戶,電影公司將上述房地產證移交給合營公司工程建設和經營準備工作所需資金,根據基建辦公室提交的資金使用劃,由雙方按注冊資金比例〈不能突破總技資額〉保證依時投入;雙方注冊資本在首期投入后,其余部分按中外合資的法規規定分期投入;4、合營公司的期限為二十年;董事長由融發公司委派,副董事長由電影公司委派;5、由于一方違約,造成對方損失或造成工程延誤,由違約方按照違約金額的10%承擔違約賠償責任;如造成本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時,守約方有權提出終止本合同,由此造成的一切損失由違約方承擔責任;6、本合同的訂立、效力、解釋、履行和爭議的解決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管轄;7、因執行本合同所發生的或與本合同有關的一切爭議,合營雙方應通過友好協商解決,如果協商不能解決,應提交北京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對外經濟仲裁委員會進行仲裁或向中國法院提出起訴。 1993年11月26日,融發公司與電影公司設立的合營企業領取了工商企合黑字01235號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其名稱為哈爾濱銀港娛樂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港公司)。同年12月18日、22 日、29日,融發公司委托深圳市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分三次匯入銀港公司180萬元人民幣。同年12月30日,電影公司向銀港公司投入75萬元人民幣。1993年12月30日,融發公司致函電影公司稱:“因我公司經營原因,金饋乏,難以履行合同。經公司董事會討論決定,將我公司在該項目合資企業的股份(1,166.7萬元人民幣)、總投入2, 240萬元人民幣,全部轉移給香港成泰國際技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泰公司)。”同日,成泰公司致函電影公司稱:“同意接收融發公司在銀港公司的全部股份,并履行合同規定的各項權利、義務與責任。”次日,電影公司向黑龍江省計劃委員會并黑龍江省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以下簡稱省外經委)、黑龍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提交了一份《關于更換哈爾濱銀港娛樂有限公司外方合資者的請示報告》稱:“銀港公司已領取了營業執照,但因合資者資金短缺,至今未能投資,致使難以履行合同,繼續合同。經我公司多次催促并提議,合資方已同意退出合作,轉移股份。決定立即同成泰公司合作,繼續合資興辦銀港公司,請予辦理有關更名手續。”1994年1 月8日,省外經委以(94)黑外經貿(便)資字第002號文批準融發公司將其原投資1,166.7萬元人民幣全部轉讓給成泰公司,并同意變更董事會成員。同年1月l0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向銀港公司頒發了外經貿黑資字〔1993〕310號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該證書載明的合資外方為成泰公司。同日,銀港公司領取了合資外方為成泰公司的營業執照。
自1994年6月至1996年7月間,融發公司共計向銀港公司投入資金512萬元人民幣。 1994年10月,合資企業所涉項目“銀港大廈”開始建設。 1996年初因融發公司資金不到位,建筑工程停工,而后電影公司自籌資金將大廈建成。1999年9月20日,黑龍江省文化廳(以下簡稱省文化廳)向黑龍江省外資管理局(以下簡稱省外資局)提交了一份《關于對哈爾濱銀港娛樂有限公司進行清算的申請》,稱:“融發公司至今投資未能到位,造成該合資項目長期停滯,港方對于解約退出或將其股權轉讓的建議拒絕答復,現申請對銀港公司進行清算。”同年9月23日,省外資局向省文化廳發出《關于擬對哈爾濱銀港娛樂有限公司進行清算的意見》,稱:“從減少合作雙方的經濟損失出發和根據國務院頒布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營各方出資的若干規定》及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的有關規定,擬同意對銀港公司進行清算。請責成電影公司以律師見證形式再次向融發公司發函,通知其在15 天內派人前來參加清算。”嗣后,向融發公司發出的函件被退回。同年10月17日,省文化廳向省外資局提交《對哈銀港公司進行特別清算的申請》。2000年 6月29日,省外資局作出黑外資審字〔2000〕018號《關于哈爾濱銀港娛樂有限公司進行特別清算的批復》,同意依照《外商投資企業清算辦法》組織銀港公司進行特別清算并對外公告;清算結束后,將清算報告報審批機關備案,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企業注銷登記,繳銷營業執照。
本院經審理查明:1993年6月18日,本案雙方當事人就未能納入合資合同及章程的雙方一致議定的事項簽署了一份《備忘錄》,其主要內容為:1、項目投資總額為320美元(折合人民幣3, 200萬元),電影公
司投入96萬美元(折合人民幣960萬元,含以哈爾濱市道里區石頭道街69號兩棟共1,890平方米舊樓所占用的1,350平方米50年的土地使用權并三通一平后作價50萬美元);2、融發公司須在營業執照下發后,三個月內將合同規定其在注冊資本中所占比例的15.4%,即18萬美元現金匯入合營公司帳戶,完成驗資后,18萬美元暫匯存在融發公司指定的銀行帳戶,待電影公司拆樓前十日內,融發公司再將18萬美元按人民幣兌美元10:1的比率以人民幣180萬元匯到合營公司帳戶。上《備忘錄》未報合資合同的審批機構批準。 1994年1月28日、1月31日,銀港公司將融發公司180萬元人民幣投資款中的175萬元人民幣退至融發公司指定的帳戶。同年3月9日,黑龍江省北方會計師事務所為銀港公司出具黑北會驗字(94)第1 16號《驗資報告》,稱:“截止1994年1月30日實際投入注冊資本680萬元人民幣,占注冊資本的40.8%,其中電影公司投入場地使用權按合同作價 500萬元人民幣,全部到位,另投現金75萬元人民幣,作為合資企業負債;融發公司根據合同和批準證書規定投入現金人民幣180萬元人民幣,占應投額的 15. 43%。電影公司所投場地使用權,應由電影公司負擔三通一平的費用。” 1994年4月6日,成泰公司致函電影公
司稱:“銀港公司已于 1994年1月10日領取了營業執照,但因目前我公司由于人力不足,無力參與經營,加之資金的籌措尚存在一定的困難,經討論決定將我公司在該項合資企業的股份(1,166.7萬元人民幣),
總投入2,240萬元人民幣,全部轉讓給融發公司,現正式通告貴公司。“ 同日,融發公司致函電影公司稱:”我公司同意接收成泰公司在銀港公司的全部股份,并履行合同規定的各項權利、義務與責任。“次日,省文化廳向省外經委報告稱:”我廳直屬單位電影公司于1993 年6月與融發公司成立合營公司,并經批準領取了營業執照,由于外方資金遲遲不到位,我方通知其遲出,另尋合作伙伴,經與成泰公司洽談,簽訂了合同,并重新申請變更了營業執照,但融發公司堅持不退出,一再表示真誠合作的愿意,并于1993年12月打入首批驗資費180萬元,還派來人員。鑒于目前的情況,經研究,同意電影公司的意見,辭退成泰公
司,將合資的外方伙伴仍定為融發公司。“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于1995年3月30日、1996年5月6日、 1998年4月21日、1999年10月18日為銀港公司頒發的營業執照副本上登記的銀港公司董事長為融發公司的董事長蕭燕芳,表明在此期間銀港公司的合資外方仍為融發公司。黑龍江省人民政 府于1996年8月21日和1998年4月7日為銀港公司頒發的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上載明的合資外方亦為融發公司。銀港大廈建設期間,融發公司與電影公司就資金問題產生爭議,經電影公司同意,融發公司曾試圖轉讓其持有的銀港公司股份,但未能達成相關轉讓協議。 2000年6月19日,融發公司以電影公司違約、侵權為由向原審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電影公司繼續履行合資經營合同、判令電影公司支付違約金320萬元人民幣并賠償經濟損失2,700萬元人民幣。
另查明:1993年2月23日,黑龍江省國通資產評值咨詢公司對電影公司擬作為投資的土地使用權價值出具了評值驗證報告,評值的基準日為1993年1月 31日,評值結果為該土地使用權轉讓價格為2,235,600元人民幣。1994年12月31日,哈爾濱市地價評估事務所將銀港公司的建設用地總地價評估為6,173,300元人民幣。省外資局作出同意銀港公司進行特別清算的批復后,銀港公司隨即進入特別清算程序。融發公司不服上述批復,向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了行政訴訟,請求撤銷上述批復。本案二審期間,上述行政訴訟案經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終審認為:省外資局依據《外商投資企業清算辦法》所作出的批復,程序違法。該辦法第三條明確規定:企業對于不能自行組織清算或普通清算過程中出現嚴重障礙的,企業董事會或聯合管理委員會等權力機構、投資者或債權人可以向企業審批機關申請特別清算。因此,省文化廳無
權向省外資局申請特別清算。省外資局在申請人不合格的情況下,批準進行特別清算程序違法,應予撤銷。融發公司提出的因清算造成損失應予賠償的請求,證據不足,不予支持。“ 電影公司曾于2000年7月19日向原審法院提起管轄異議,認為本案糾紛應按合資合同的約定提交仲裁機構仲裁,原審法院于同年7月21日以(2000)黑經初字第14-1號民事裁定駁回了電影公司提出的管轄異議,電影公司對此未提起上訴。
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融發公司與電影公司簽訂的合資經營合同系共同的意思表示,且依法辦理了批準、登記手續,為有效合同。合同締約各方應按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義務。電影公司已依合同將1,350平方米土地投入,還投入75萬元人民幣,后又在融發公司未投入后續資金的情況下自籌資金建成銀港大廈。因此,融發公司稱電影公司違約應償付違約金的請求與事實不符,該院不予支持。關于電影公司在與融發公司合資的同時,又就同一項目與成泰公司合資,是否構成侵權和是否存在非法占有融發公司股權的事實的問題。該院確認的事實表明確實存在電影公司曾用同一項目分別與兩個香港公司合資的情況,但電影公司在融發公司的驗資資金匯入合資公司后,就辭退成泰公司,仍與融發公司合資經營銀港公司,因而不存在非法占有融發公司股權的事實。故融發公司訴稱的電影公司侵權應賠償損失的請求亦不能成立,該院不予支持。關于融發公司要求繼續履行合同的請求,現因銀港公司已依法特別清算,至于能否中止清算,繼續合作需雙方合意,該院不予審理。電影公司雖提出反訴,但未依法交納反訴費用,故對電影公司的反訴請求不予審理。該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并經該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判決:駁回融發公司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60,010元人民幣,由融發公司負擔。
融發公司不服原審判決,向本院上訴稱:一、原審判決認定不存在被上訴人與成泰公司非法侵占上訴人所有的合營公司股權的事實是錯誤的。1、電影公司提交的我公司于1993年12月30日出具的關于退出合資
企業的函是偽造的。2、通過成泰公司給被上訴人的《關于退出中外合資哈爾濱銀港娛樂有限公司全部投資股份的函》可見,被上訴人與成泰公司“于1993年10 月19日在哈爾濱簽訂了關于合資經營哈爾濱銀港娛樂有限公司的文件”并隨后“領取了營業執照”,將合營公司70%的股份擅自轉讓給了成泰公司,而且就合營公司董事會組成人員及總經理人選問題出具了專門的函件。3、電影公司轉讓合營公司股份使成泰公司成為合營公司外方投資者的侵權狀況一直持續到1999年,并經上訴人報案,公安機關出面調查核實,被上訴人才與成泰公司經工商管理部門將所侵占的合營公司股權恢復為上訴人所有。4、被上訴人與成泰公司在1999年4月12日董事會決議中已共同確認:因中外雙方對有關問題“存在嚴重分歧,難以達成一致”,而且成泰公司“在資金籌措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至今一筆資金也沒有打入合資企業帳戶”。所以,不僅導致了合資項目的長期擱置,而且成泰公司不得不“決定退出其在銀港娛樂有限公司的全部投資股份”。因此,被上訴人與成泰公司非法侵占上訴人所有的合營公司股權之證據十分充分。二、原審判決認定被上訴人沒有構成違約,與事實不符。1、被上訴人于1993年10 月擅自轉讓合營公司股份之行為已經因違反l993年6月12日《中外合資黑龍江哈爾濱歡樂園有限公司經營合同》而先行構成嚴重違約。2、被上訴人對合營公司的投資未依合營合同規定足額到位,已構成違約。(1)根據1993年 6月18日《備忘錄》第1條之規定,被上訴人作為出資的土地使用年限應為50年,而實際上,所取得的土地使用年限僅為20年,顯然嚴重少于《備忘錄》中規定的土地使用年限,已構成違約。(2)按當時合營合同第九條之規定:“被上訴人以1,350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權并三通一平后,作價5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 500萬元)作為出資”。但根據黑龍江省國通資產評值咨詢公司(1993)第11號評值驗證報告書之評值結果為2,235,600元人民幣,顯然,由被上訴人出資的該塊土地實際上根本未達到合營合同規定的出資額。(3)按合營合同之規定,土地出讓金、三通一平的費用,拆遷安置費用等均應由被上訴人支付,而被上訴人實際上對土地出讓資金105 余萬元分文未付,再一次構成違約。三、原審法院對投資合同應予解除還是繼續履行的關鍵爭議不予審理,違反程序法。本案作為一宗投資合同、侵權糾紛,爭議雙方訴至法院的根本性請求是合營合同是否合法有效、應予解除還是應繼續履行,原審判決對此以 “能否終止清算,繼續合作需雙方合意”為由不予審理是錯誤的。 四、原審判決據以認定本案事實的證據即省文化廳于1994年4月 7日給省外經委的報告未經雙方當事人質證,原審判決所謂歷年年檢的營業執照上表明的外方合資人均為上訴人之相應證據亦未經雙方當事人質證,違反了我國民訴法的規定。五、原審法院在第一次開庭時,合議庭已明確告知被上訴人在七天內繳交反訴費用,但原審法院在被上訴人未繳交反訴費時仍對反訴部分進行了審理,亦屬程序違法。六、原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不當,請求撤銷原判,依法予以公正裁決。二審期間,融發公司請求判令
電影公司繼續履行合資合同、判令電影公司支付320萬元人民幣的 違約金并賠償經濟損失2,700萬元人民幣,由電影公司承擔一、二 審全部訴訟費用。
電影公司未作書面答辯。二審期間,電影公司稱:一、被上訴人及成泰公司根本不存在侵占上訴人所有的合營公司的股權的情況。被上訴人是在上訴人未按照合資經營合同的規定按時繳納出資并征得上訴人同意的情況下,與成泰公司洽談合作事宜。在上訴人向合營公司投入首期出資后,被上訴人辭退成泰公司,與上訴人繼續進行合作。合營公司1994年至1998年的繳費證明等表明,合營公司的外方投資人為上訴人。
二、合營期間,被上訴人按照合資經營合同的約定,認真履行了義務上訴人投資不到位的違約行為是導致合資經營合同無法履行的根本原因。1、被上訴人在合資公司領取營業執照后,積極履行了出資義務(包括現金投資及以土地使用權作價投資)。被上訴人向合資公司投資的土地使用權,哈爾濱市地價評估事務所評估其價值為617.33萬元人民幣,而黑龍江省國通資產評值咨詢公司的評估報告在簽訂合資合同時即已存在,雙方當事人并未采用該評估結論,而是將土地使用權作價500萬元人民幣。即使上訴人所稱的評估報告有效,我國有關法律亦準許以國有資產進行增值投資。而土地使用年限為20 年,與合資公司的經營期限是一致的,表明被上訴人已充分保證了合資公司存續期間對該土地享有使用權,如果合資公司需要,是可以申請辦理延期手續的。2、合資合同對于土地出讓金、三通一平的費用未作約定,上訴人關于該費用應由被上訴人支付的主張不能成立。三、原審判決對于本案所涉合同的效力已作出明確認定。 1、本案一審過程中,合資公司經省外資局批準已進入特別清算程序,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也已經以(2001)哈行初字第2號行政判決維持了省外資局關于合資企業進行特別清算的批復。因此,無論是行業主管部門還是人民法院均依據法律認定,由于上訴人未履行合資經營合同,致使該合同無法實際履行,應進行特別清算。2、原審判決認定,上訴人向合資公司最后一次出資的日期是1996年7月23日,此后雖經被上訴人多次催要,上訴人始終未再投入資金,根據《關于進一步加強外商投資企業審批和登記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的有關規定,上訴人的行為已構成違約,視為其自動退出合營企業。依據上述規定上訴人早已無權要求繼續履行合 同。因此,原審判決駁回上訴人的訴訟請求是正確的。四、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駁回上訴人的上訴請求,維持原審判決 .
本院經審理認為:本案有關銀港公司設立的基本事實已經經 過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2001)黑行終字第26號行政判決書認定。根據《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 見》第75條(4)
項的規定,當事人對已為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確定的事實無需舉證。因此,對于融發公司與電影公司合資的事實、融發公司1993年12月30日以通知的形式決定退出合資的事實、融發公司和電影公司投資的事實以及銀港公司特別清算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
上訴人融發公司主張電影公司提交的證明融發公司于1993年12月30日出具關于退出合資企業的函件是偽造的,從而認為銀港公司的外方股東曾經變更為成泰公司未得到其同意,但其并不能提供相應證據予以證實。而且,從1994年4月6日成泰公司和融發公司向電影公司出具的函件內容看,對于成泰公司與電影公司的合作事項,融發公司是了解的。實際上,銀港公司的外方股東變更已經得到了省外經委的批準,相關行政機關從1995年至 1999年為銀港公司頒發的營業執照以及外商投資企業批準書等文件亦證明在此期間銀港公司的外方股東為融發公司。因此,電影公司在銀港公司股份轉讓上沒有侵權事實的發生,對于融發公司否認1993年12月30日函的真實性以及認為存在電影公司擅自轉讓融發公司在銀港公司中股份的行為并要求電影公司承擔侵權損害結果的主張,缺乏事實依據,本院不予支持。融發公司前后共向銀港公司投資512萬元人民幣,這是本案雙方當事人共同認可的。按照合資合同的約定,電影公司是以土地使用權作價作為其應繳注冊資本,合資合同約定了該土地使用權作價500萬元人民幣。融發公司在本案訴訟期間主張該土地使用權根據黑龍江省國通資產評值咨詢公司的評值應為2,235,600 元人民幣,因此主張電影公司未達到合資合同規定的出資額。對于合資中方以場地使用權作為出資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作了明確規定,該實施條例第四十八條規定:“合營企業所需場地的使用權,如已為中國合營者擁有,則中國合營者可將其作為合營企業的出資,其作價金額應與取得同類場地使用權所應繳納的使用費相同。”第四十九條規定:“場地使用費標準應根據該場地的用途、地理環境條件、征地拆遷安置費用和合營企業對基礎設施的要求等因素,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并向對外經濟貿易部和國家土地主管部門備案。”按照上述規定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合資經營企業法》第五條第四款的規定即“以實物、工業產權、場地使用權投資的,其價格(場地除外)由合營各方評議商定”,對于場地使用權的作價不能由合營雙方自行商定,而應根據相關條件由相關政府機構作出規定如何作價。實踐中,對于中方以場地使用權出資的,往往都是由合營雙方在合資合同中直接作出約定,再經由相關人民政府和外經貿部門批準(即外經貿部門批準合資合同及章程、人民政府頒發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的行為)。因此,即使實踐中合營雙方未能嚴格按照合資經營企業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進行,但這樣的做法與合資經營企業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并不相悖,因為合營雙方對于場地使用權的作價行為已經得到了相關機構的批準。事實上,1994年3月 9日的《驗資報告》已經確認電影公司已經按照合資合同的規定完成了出資義務。因此,上訴人融發公司關于電影公司的投資未依合營合同規定足額到位、已構成違約的主
張沒有事實依據,本院不予采納。關于電影公司投入合資企業的土地的三通一平的費用問題。合資合同第九條規定了中方投入合資企業的1,350 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權并三通一平后,作價500萬元人民幣。該條規定明確了“三通一平”是電影公司的義務,即只有電影公司對該土地“三通一平” 以后才能作價500萬元人民幣作為其對合資企業的出資,因此,“三通一平”的費用應該由電影公司承擔。《驗資報告》也明確了該費用應由電影公司承擔。然而,電影公司已經完成了對該土地的“三通一平”,土地使用權作價亦是根據合資合同的規定進行的且已經得到
了相關機關的批準。因此,可以認定電影公司的出資義務已經完成。至于“三通一平”費用應該支付多少、如何支付,均應該由相對權利人(“三通一平”施工方)來主張,與電影公司對合資企業的出資義務無涉,電影公司未支付‘三通一平’費用并不構成電影公司在合資合同項下對出資義務的違約。因此,融發公司上訴認為電影公司未支付“三通一平”費用構成違約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該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電影公司作為出資的土地使用年限問題。首先,合資公司的經營期限為20年,土地使用年限為20年與合資公司的經營期限一致,如果合資公司需延長使用土地,完全可以按照相關規定向有關部門辦理延長使用手續;其次,合資公司對土地的使用年限應與合資公司經營期限相一致,1993年6月18日《備忘錄》將土地使用年限定為50年違背了合資合同的約定,而且,該《備忘錄》如果修改了合資合同的相關內容,也應該得到合資合同審批機關的批準,但該《備忘錄》并未經合資合同審批機關的批準。因此,在土地使用年限問題上,電影公司亦沒有違約。
電影公司提起本案訴訟時,銀港公司已處于特別清算程序中, 故融發公司請求繼續履行合資合同。本案二審期間,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已經對融發公司提起的請求撤銷特別清算批復的行政訴訟作出了終審判
決,該判決撤銷了批準特別清算的批復。因此,銀港公司目前依然合法存在,融發公司仍然是銀港公司的合法外方股東,故不存在合資合同是否繼續履行的問題。銀港公司進行特別清算是由相關行政機關批準的,并不是電影公司設置障礙不履行合資合同,而對于批準特別清算的行政行為,融發公司已經在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了相關的行政訴訟,對于因行政行為而導致合資公司被清算從而導致合資合同不能履行,相關當事人不能提起要求繼續履行合資合同的民事訴訟。因此,原審判決基于銀港公司已進行特別清算,從而對于合資合同是否繼續履行不予審理是正確的。 電影公司一審期間曾經提起了反訴,但未在規定期限內交納反訴費,原審法院亦未對電影公司的反訴請求予以審理。融發公司認為原審法院審理了電影公司的反訴請求,沒有事實依據。
關于融發公司所稱一審法院未對兩部分證據在當事人之間進行質證的問題。該兩部分證據是指1994年4月7日省文化廳給省經貿委申請變更外方股東的報告以及合資企業歷年年檢之營業執照之副本等。對于上
述證據的真實性,上訴人融發公司在二審期間未提出異議,亦未提供相反證據否認上述證據的真實性。因此,上述書面文件可以在本案中作為證據使用。綜上,電影公司并未違反合資合同規定的出資義務、亦未擅自轉讓融發公司在合資公司中的股份,融發公司上訴稱電影公司存在侵權和違約的事實沒有事實根據,融發公司要求電影公司賠償損失的請求無理,應予駁回。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判決結果正確,應予維持。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一審案件受理費按一審判決執行;二審案件受理費160,010元人民幣,由融發公司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王允
代理審判員 陳紀忠
代理審判員 任雪峰
二00二年九月五日
書記員 高曉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登記授權委托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減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減刑執行通知書(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減刑用)
2020-10-14拘留人大代表報告書
2020-10-14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送達犯罪嫌疑人)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不立案決定書
2020-10-14支持刑事抗訴意見書
2020-10-14逮捕決定書
2020-10-14取保候審申請書(樣式三)
2020-10-14×××公安局不予取保候審通知書
2020-10-14×××看守所釋放證明書
2020-10-14×××公安局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
2020-10-14提請減刑/假釋建議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撤銷強制措施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委托勘檢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拘留人大代表報告書
2020-10-14提供法庭審判所需證據材料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支持刑事抗訴意見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