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達建材廠訴新益公司專利侵權糾紛案
最高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05)民三提字第1號
原審上訴人:大連新益建材有限公司,住所地:大連開發區董家溝街道。
法定代表人:孫長福,該公司經理。
委托代理人:王瑾,該公司職員。
原審被上訴人:大連仁達新型墻體建材廠,住所地:大連市西崗區博愛街32號。
法定代表人:劉喜平,該廠經理。
委托代理人:周志艦,大連智慧專利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齊航,該廠職員。
原審上訴人大連新益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益公司)與原審被上訴人大連仁達新型墻體建材廠(以下簡稱仁達廠)侵犯專利權糾紛一案,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于2004年4月19日作出(2004)遼民四知終字第67號民事判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新益公司認為該判決有錯誤,于2004年7月向本院申請再審。2004年12月27日,本院以(2004)民三監字第27號民事裁定,決定對本案進行提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審上訴人新益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孫長福、委托代理人蔣洪義、王瑾,原審被上訴人仁達廠的委托代理人周志艦、齊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查明:1999年10月13日,“混凝土薄壁筒體構件”被授予實用新型專利權,專利權人為王本淼,專利號為ZL98231113.3。
2001年2月16日,仁達廠與王本淼及其授權的湖南省立信建材有限公司簽訂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合同約定涉案專利的實施范圍為遼寧省,使用費為20萬元,并約定了雙方的其他權利義務。2001年6月9日,合同雙方又簽訂了一份補充協議書,補充約定仁達廠的實施為“獨家使用”,即雙方所簽的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為獨占實施許可合同,又規定“因該專利產品在生產經營中所產生的法律問題與湖南省立信建材有限公司無關”,即出現問題由仁達廠獨自處理。使用費變更為 10萬元。仁達廠據此兩份協議取得了該專利在遼寧省的獨家使用權。
該實用新型專利權利要求書的內容為:一種混凝土薄壁筒體構件,它由筒管和封閉筒管兩端管口的筒底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底以至少二層以上的玻璃纖維布疊合而成,各層玻璃纖維布之間由一層硫鋁酸鹽水泥無機膠凝材料或鐵鋁酸鹽水泥無機膠凝材料相粘接,筒底兩側板面亦分別覆蓋有一層硫鋁酸鹽水泥無機膠凝材料或鐵鋁酸鹽水泥無機膠凝材料。同樣,所述筒管以至少二層以上的玻璃纖維布筒疊套而成,各層玻璃纖維布筒之間由一層硫鋁酸鹽水泥無機膠凝材料或鐵鋁酸鹽水泥無機膠凝材料相粘接,筒管內腔表面與外柱面亦分別覆蓋有一層硫鋁酸鹽水泥無機膠凝材料或鐵鋁酸鹽水泥無機膠凝材料。
2002年初,仁達廠發現新益公司生產與專利相類似的產品并投入市場。該產品的主要技術特征為:筒管由一層玻璃纖維布夾在兩層水泥無機膠凝材料中,封閉筒管兩端的筒底亦由水泥無機膠凝材料構成,其中沒有玻璃纖維布。與涉案專利相比,新益公司的被控侵權產品的筒管部分少一層玻璃纖維布,筒底部分沒有玻璃纖維布。
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仁達廠是涉案專利在遼寧的獨占實施許可合同的權利人,享有獨占使用權。根據法律規定,獨占實施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可以單獨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且專利權人對此也有明確授權,故仁達廠可以單獨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新益公司的被控侵權產品與涉案專利雖有不同,但不存在本質上的區別。被控侵權產品也是由筒管和封閉筒管兩端的筒底組成,與專利的前序部分相同。被控侵權產品筒管管壁的內部結構為兩層水泥無機膠凝材料夾著一層玻璃纖維布,筒底壁不帶玻璃纖維層,這與涉案專利關于筒管、筒底的構造在字面描述上雖有不同,但涉案專利的主體部分是筒管,其采用水泥層間隔加有玻璃纖維布層,就使得管壁既堅固又薄,其內腔容積增加,從而大幅度減輕其構成樓層層面的重量。也就是說,增加空腔容積、減輕重量,主要靠筒管壁的減輕,減薄,而筒底只起到防止水泥砂漿滲入的作用,起次要作用。同時,更說明在筒管管壁增加玻璃纖維布隔層,就能達到增加強度的功能作用及減少壁厚增加空心體積的效果。被控侵權產品的具體技術特征與涉案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的必要技術特征相比,從手段上看,兩者都是在水泥無機膠凝材料層之間增設玻璃纖維布,本質都是在水泥層之間增加了玻璃纖維布結構,一層與兩層只是數量的差別,這種差別不會引起質的變化,所以,兩者的手段基本相同;從功能上看,兩者增設玻璃纖維布層都起到了增強薄壁強度的功能作用,特別是起到增加薄壁受力變形拉伸強度的功能。兩端有堵頭的薄壁筒管,受力變形主要發生在筒管管壁,所以,增加薄壁受力變形的拉伸強度的功能主要體現在筒管管壁,兩端的筒底主要起封堵作用,承受的是周向壓力,壁層之間增加玻璃纖維層,并不增加筒底的抗壓強度,只要在筒管管壁形成了水泥層間增加玻璃纖維層,就達到了增強變形的拉伸強度的功能,形成的功能就與涉案專利的功能基本相同;從效果上看,兩者都是有效地減少了筒體的重量及樓層面的重量,效果基本相同。通過上述比較,可以看出,該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根據需要選擇玻璃纖維層數量多少且不引起功能的本質變化的構造,無需經過創造性勞動就能想到,并達到基本相同的效果。所以,被控侵權產品在手段、功能和效果上,與涉案專利基本相同,構成等同侵權。該院依法判決:1.新益公司立即停止生產和銷售被控侵權產品;2.新益公司于判決生效后10日內向仁達廠書面賠禮道歉(逾期不執行,法院將在遼寧省公開發行的報刊上公布判決內容,相關費用由新益公司負擔);3.新益公司于判決生效后10日內向仁達廠賠償損失10萬元。一審案件受理費 4010元,由新益公司負擔。
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認為,被控侵權產品與專利產品是基于同行業使用形成的提高產品強度、減輕產品重量的產品,兩者在技術構思上是基本相同的,而且均由筒管和封閉筒管兩端的筒底組成,與權利要求書前序部分相同。雖然被控侵權產品與專利權利要求書載明的必要技術特征存在玻璃纖維布層數的差別,但這種差別與化合物和組合物等數值范圍的限定不同,它只是數量的替換,并沒有引起產品本質的變化。一審法院判定等同侵權成立,并無不當。該院依法判決駁回新益公司的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4010元,由新益公司負擔。
新益公司申請再審稱:
1.原審法院錯誤地解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首先,原審法院以“筒底僅起次要作用”為由,錯誤地把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所記載的“筒底以至少二層以上的玻璃纖維布疊合而成,各層玻璃纖維布之間由一層硫鋁酸鹽水泥無機膠凝材料或鐵鋁酸鹽水泥無機膠凝材料相粘接,筒底兩側板面亦分別覆蓋有一層硫鋁酸鹽水泥無機膠凝材料或鐵鋁酸鹽水泥無機膠凝材料。” (以下簡稱筒底壁層結構)這一必要技術特征排除在侵權對比范圍之外,從而將專利人本已排除在保護范圍之外的筒底不含玻璃纖維布的純混凝土單層結構又納入專利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書將筒底壁層結構列為第一項區別特征,表明專利權人認為筒底部分對于實現專利的發明目的和效果是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說明書對筒底只是描述“其構件的筒管兩端管口亦封閉,故同時又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從“同時又具有”可以看出,隔音作用只不過是筒底的第二作用,即筒底還具有隔音作用之外的第一作用。由于說明書并未具體描述筒底的第一作用,則本領域技術人員在全面閱讀權利要求書和說明書的基礎上,只能認為筒底的第一作用與筒管的作用是相同的。且說明書沒有任何地方描述筒底壁層結構是非必要的。所以,筒底壁層結構是必要技術特征。而且,在專利申請日之前,現有技術中已經出現將筒管壁層作成三層水泥中間間隔夾有兩層玻璃纖維布的五層或五層以上的結構。因此,專利區別于現有技術的特征實際上僅僅在于筒底壁層結構。本案不應適用“多余指定原則”將筒底壁層結構予以忽略。其次,原審法院以“一層與兩層只是數量的差別,這種差別不會引起質的變化”為由,錯誤地將筒管壁層中只含有一層玻璃纖維布這已被專利權人明確排除在保護范圍之外的技術方案重新納入專利權保護范圍。事實上,專利權利要求書明確使用了“至少二層”而不是“二層”這一邊界和底線十分清楚的限定條件來限定壁層中應包含的玻璃纖維布的層數。這就表明,專利權人認為壁層中所包含的玻璃纖維布不能少于二層,否則就不能實現其發明目的或與現有技術相區別,并因此使用“至少二層”這樣的限定特征將不使用或者僅使用一層玻璃纖維布的技術方案排除在專利權保護范圍之外。而原審法院顯然背離了專利權人的本意及其在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所作出的數量限定,不適當地擴大了專利的保護范圍并損害公眾利益。
2.原審法院錯誤地運用等同侵權的判斷原則。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司法解釋,等同是指個別技術特征的等同,而不是指整體技術方案的等同。被控侵權產品比專利在筒管壁層方面減少了至少兩層水泥和一層玻璃纖維布,在筒底壁層方面減少了至少兩層水泥和兩層玻璃纖維布,在結構上有明顯區別。原審法院卻以“被告的產品在手段、功能和效果上,與涉案專利基本相同”為由,認定被告的產品與專利構成等同,顯然違反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等同判斷的規定。關于仁達廠所稱的因技術進步導致僅使用一層玻璃纖維布就可實現專利目的,因新益公司已舉證證明在專利申請日前,耐堿玻璃纖維布已經在我國得以應用,且本案專利是實用新型專利,受保護的是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結合方面的特征,而不涉及材料特征,故仁達廠關于因玻璃纖維布技術進步導致等同的觀點不能成立。
3.原審法院判決賠禮道歉缺乏法律依據。
專利權主要是一種財產權利,不涉及人身權利。所以,專利法并未規定在處理專利侵權糾紛中適用賠禮道歉這種針對人身權利的民事責任承擔方式。原審法院判決新益公司賠禮道歉,于法無據。
綜上,新益公司認為,原審判決存在明顯錯誤,請求本院撤銷(2004)遼民四知終字第67號民事判決書,并駁回仁達廠的所有訴訟請求;責令仁達廠在《大連日報》上刊登再審判決書;由仁達廠承擔本案一、二審全部訴訟費用。
仁達廠答辯稱:
1.根據專利說明書的描述,混凝土薄壁簡體構件的主體筒管管壁采用水泥層間隔夾有玻璃纖維布層,故使得管壁既堅固又薄,其內腔空間容積相應成倍增加,從而大幅度減輕其構成樓層層面重量。可見,為實現增加內腔容積、減輕重量的發明目的,主要靠筒管管壁的減輕、減薄,而筒底減輕、減薄不起作用。增加薄壁受力拉伸強度的功能主要在筒管管壁。在筒管管壁增設一層或者二層玻璃纖維布,就起到增強拉伸強度的功能作用。筒底主要起封堵作用,壁層之間增加玻璃纖維層,并不增加筒底的徑向抗壓強度。所以,筒底壁層結構,不是專利的必要技術特征。
2.被控侵權產品筒管部分的技術特征與專利相應的技術特征是等同特征。因為:兩者都采用在水泥層之間增設玻璃纖維布層的手段,玻璃纖維布層一層與二層的差別,只是數量的差別,而不是質的差別,所以手段基本相同;兩者增設玻璃纖維布層都是起到增強薄壁強度的功能作用。受力變形主要發生在筒管管壁,只要在筒管管壁的水泥層間增加玻璃纖維層,就達到了增加強度的功能;兩者的效果都是有效增大筒體的內腔容積,減少筒體壁厚和樓板重量。而且,玻璃纖維布層數的選擇多少,無需經過創造性勞動就能聯想到。
另外,隨著玻璃纖維布技術的進步,專利申請后采用一層玻璃纖維布就能實現專利的發明目的。專利申請時,只有非耐堿玻璃纖維布的標準,1999年頒布耐堿玻璃纖維網格布標準后,才有正式的耐堿玻璃纖維布被使用。耐堿玻璃纖維布抗腐蝕性好,所以筒管部分采用一層玻璃纖維布,就可以形成很好的筒體構件產品,達到與專利基本相同的功能、效果。專利權利要求書所寫“至少二層以上玻璃纖維布”,是最好的技術方案。筒底的玻璃纖維布,可夾可不夾,但當水泥壓力大時,可在筒底夾上玻璃纖維布,這樣筒底就可以作得薄了,使重量減輕,且筒體不容易彎曲。另,被控侵權產品筒管接口部分是否重合,并不影響等同的認定。
3.新益公司所稱的已有技術方案,不是用于填充現澆樓板的封閉筒體,與涉案專利方案不是同一主題。所以,新益公司關于專利筒底壁層結構是唯一區別特征的觀點不能成立。
4.賠禮道歉是法律規定的民事責任之一。新益公司的故意侵權,必然在同行中給專利權人的聲譽造成不良影響,要求其賠禮道歉并不為過。
仁達廠在舉證期限內向本院提交的新證據有:1.1995年實施的玻璃纖維網布行業標準;2.1999年實施的耐堿玻璃纖維網格布行業標準;3.唐山恒泰玻璃纖維制品有限公司出具的證言。用以證明隨著玻璃纖維布技術的進步,玻璃纖維布的層數可以少到一層,也可達到專利的效果,被控侵權產品筒管部分采用一層玻璃纖維布,因此也構成侵權。對此,新益公司提交的反證有:1.刊登在《北京建材》1996年第1期上的文章《耐堿玻璃纖維涂膠網格布》;2.1995 年實施的玻璃纖維增強水泥波瓦及其脊瓦行業標準。用以證明在專利申請日前,耐堿玻璃纖維布已成為現有技術被應用。另,仁達廠在庭審時亦承認,申請日前國內已有耐堿玻璃纖維布,只是沒有行業標準。
本院經審理查明,原審法院認定的事實基本屬實。
另查明,專利申請日前,已出現耐堿玻璃纖維布。
本院認為:針對新益公司申請再審的事實和理由以及仁達廠的答辯,本案主要涉及以下三個問題:
一、筒底壁層結構是否是專利的必要技術特征。
首先,從權利要求書的撰寫要求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明確規定,權利要求書應當清楚、簡要地表述請求保護的范圍。權利要求書應當有獨立權利要求。獨立權利要求應當從整體上反映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記載解決技術問題的必要技術特征。應當認為,凡是專利權人寫入獨立權利要求的技術特征,都是必要技術特征,都不應當被忽略,而均應納入技術特征對比之列。本院不贊成輕率地借鑒適用所謂的“多余指定原則”。其次,從權利要求書的作用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的內容為準。權利要求書的作用是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即通過向公眾表明構成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包括的全部技術特征,使公眾能夠清楚地知道實施何種行為會侵犯專利權,從而一方面為專利權人提供有效合理的保護,另一方面確保公眾享有使用技術的自由。只有對權利要求書所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給予全面、充分的尊重,社會公眾才不會因權利要求內容不可預見的變動而無所適從,從而保障法律權利的確定性,從根本上保證專利制度的正常運作和價值實現。本案專利權利要求書只有一項權利要求,即獨立權利要求。該獨立權利要求對筒底和筒管的壁層結構分別給予了明確記載。所以,仁達廠關于專利筒底壁層結構不是必要技術特征的主張,不能成立。“筒底以至少二層以上的玻璃纖維布疊合而成,各層玻璃纖維布之間由一層硫鋁酸鹽水泥無機膠凝材料或鐵鋁酸鹽水泥無機膠凝材料相粘接,筒底兩側板面亦分別覆蓋有一層硫鋁酸鹽水泥無機膠凝材料或鐵鋁酸鹽水泥無機膠凝材料”,是本案專利的一項必要技術特征。
故此,本案專利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征為:(1)筒管;(2)封閉筒管兩端管口的筒底;(3)所述筒底以至少二層以上的玻璃纖維布疊合而成,各層玻璃纖維布之間由一層硫鋁酸鹽水泥無機膠凝材料或鐵鋁酸鹽水泥無機膠凝材料相粘接,筒底兩側板面亦分別覆蓋有一層硫鋁酸鹽水泥無機膠凝材料或鐵鋁酸鹽水泥無機膠凝材料;(4)所述筒管以至少二層以上的玻璃纖維布筒疊套而成,各層玻璃纖維布筒之間由一層硫鋁酸鹽水泥無機膠凝材料或鐵鋁酸鹽水泥無機膠凝材料相粘接,筒管內腔表面與外柱面亦分別覆蓋有一層硫鋁酸鹽水泥無機膠凝材料或鐵鋁酸鹽水泥無機膠凝材料。
與專利筒底壁層結構該項必要技術特征相對比,被控侵權產品筒底的水泥無機膠凝材料中沒有玻璃纖維布。顯然,兩者并不相同。又因被控侵權產品筒底的水泥無機膠凝材料中不夾玻璃纖維布,而專利筒底的水泥無機膠凝材料中間隔夾有至少二層以上的玻璃纖維布,兩者不屬于基本相同的手段,故亦不等同。僅被控侵權產品筒底的技術特征與專利相應技術特征既不相同又不等同一點,就足以判定被控侵權產品沒有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二、被控侵權產品筒管部分在水泥無機膠凝材料中夾有一層玻璃纖維布是否屬于與專利相應技術特征的等同特征。
首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由于本案專利權利要求書在敘述玻璃纖維布層數時,明確使用了“至少二層以上”這種界限非常清楚的限定詞,說明書亦明確記載玻璃纖維布筒的套疊層“可以少到僅兩層”,故在解釋權利要求時,不應突破這一明確的限定條件。應當認為,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通過閱讀權利要求書和說明書,無法聯想到僅含有一層玻璃纖維布或者不含玻璃纖維布仍然可以實現發明目的,故僅含有一層玻璃纖維布或者不含有玻璃纖維布的結構應被排除在專利權保護范圍之外。否則,就等于從獨立權利要求中刪去了“至少二層以上”,導致專利權保護范圍不合理的擴大,有損社會公眾的利益。其次,本案專利中玻璃纖維布層數的不同,不能簡單地認為只是數量的差別,而是對于筒體構件的抗壓能力、內腔容積以及樓層重量具有不同的物理力學意義上的作用。筒管部分含有“至少二層以上”玻璃纖維布,在增強抗壓能力、減輕樓層重量、增加內腔容積方面達到的技術效果應優于筒管部分僅含“一層”玻璃纖維布的效果。應當認為,僅含“一層”玻璃纖維布不能達到含有“至少二層以上”玻璃纖維布基本相同的效果,故被控侵權產品筒管部分在水泥無機膠凝材料中夾有一層玻璃纖維布不屬于與專利相應技術特征等同的特征,更不是相同特征。因此,被控侵權產品亦沒有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另,關于耐堿玻璃纖維布的問題,因耐堿玻璃纖維布早在專利申請日之前已出現,專利申請人對此應有預見,但在權利要求書中仍然使用了“至少二層以上玻璃纖維布”的措辭,故仁達廠關于因玻璃纖維布技術進步導致等同侵權成立的主張,不能成立。關于被控侵權產品筒管接口的問題,因仁達廠自認被控侵權產品筒管接口部分是否重合不影響等同的認定,故本院對此不再評判。
三、本案是否適用賠禮道歉的責任承擔方式。
賠禮道歉,主要是針對人身利益和商業信譽受到損害的一種責任承擔方式。而專利權主要是一種財產利益,故專利侵權糾紛案件一般不適用賠禮道歉。而原審法院在未有證據證明新益公司的行為造成仁達廠重大商譽損失的情況下,判令新益公司賠禮道歉,有所不妥。但因新益公司再審期間未提供相應證據證明原審判決書業已刊登及其對新益公司造成的不良影響,故新益公司關于刊登再審判決書以挽回刊登原審判決書影響的再審請求,本院難以支持。
綜上,被控侵權產品筒底的水泥無機膠凝材料中沒有玻璃纖維布,與專利筒底壁層結構相比,既不是相同特征,也不是等同特征;被控侵權產品筒管部分的“水泥材料中夾有一層玻璃纖維布”,不能達到與專利筒管部分的“水泥材料間隔夾有至少二層以上的玻璃纖維布”基本相同的效果,被控侵權產品筒管部分的技術特征,與專利相應的技術特征,不構成等同特征,更不是相同特征。故此,被控侵權產品沒有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新益公司的行為不構成對涉案專利權的侵犯。原審判決以專利的主體部分是筒管、筒底起次要作用為由,忽略筒底壁層結構這一權利要求書明確記載的必要技術特征,未將其納入技術特征的對比之列,且在筒管部分玻璃纖維布“一層”和“至少二層以上”的理解上,錯誤地認為只是數量的差別,進而判定符合等同特征的構成要件、等同侵權成立,屬適用法律錯誤,應予糾正。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一條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十七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二款、第一百八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2004)遼民四知終字第67號民事判決;
二、駁回大連仁達新型墻體建材廠的訴訟請求。
一、二審案件受理費共8020元,由大連仁達新型墻體建材廠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王永昌
代理審判員 A中林
代理審判員 李劍
二00五年八月二十二日
書記員 崔麗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破產清算組債務人到期債權執行申請書(破產清算文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量刑建議書格式樣本(試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按二審程序再審改判用,樣式一)
2020-10-14訴前財產保全申請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自訴、反訴并案審理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核準或者不核準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同意或者不同意移送管轄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報請核準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案件報告(中級人民法院用)
2020-10-14×××高級人民法院報送罪犯×××死刑案件備案材料的報告(死刑案件用)
2020-10-14刑事裁定書(駁回自訴用)
2020-10-14撤銷停止執行死刑意見通知
2020-10-14刑事申訴復查決定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院不抗訴決定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撤銷抗訴決定書
2020-10-14決定釋放通知書
2020-10-14×××看守所羈押期限屆滿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關于撤銷______號通緝令的通知
2020-10-14×××看守所刑滿釋放證明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解除扣押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