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東中經(jīng)終字第19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周國梁,男,一九七五年八月九日出生,漢族,東營市東升植物油廠職工,現(xiàn)住該廠。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殷建新,男,一九七一年四月九日出生,漢族,墾利縣城建委勞動服務公司下崗職工,現(xiàn)住墾利縣建筑安裝工程公司院內(nèi)。
委托代理人郝建光,山東魯北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周國梁因與被上訴人殷建新買賣車輛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山東省墾利縣人民法院(2000)墾經(jīng)初字第185號民事判決,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二○○一年三月二十九日、二○○一年四月二日兩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周國梁,被上訴人殷建新及其委托代理人郝建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經(jīng)審理查明,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原、被告在“擔保人”之一的張軍家簽訂了協(xié)議書,雙方約定:周國梁為甲方,殷建新為乙方,甲方將自有的京EA8164桑塔納轎車以51000元的價格賣給乙方,甲方在30天內(nèi)負責辦理該車的過戶手續(xù);乙方付20000元做為定金,車輛交由乙方保管;車輛過戶完畢,乙方將剩余車款一次性付清,協(xié)議期內(nèi),如甲方未辦理過戶手續(xù),甲方應將定金歸還乙方,乙方將車輛交還甲方。在協(xié)議書上簽字的還有“擔保人”張軍、董海濤。當日,原告將車提走。后被告未能辦理車輛過戶手續(xù),原告曾找被告協(xié)商還車退款未果。另查明,京EA8164桑塔納轎車系周國梁在李初敏處購買的,因李初敏未給其辦理車輛過戶手續(xù),周國梁向墾利縣人民法院起訴,二○○○年八月二十二日調(diào)解結案。周國梁與李初敏達成協(xié)議,周國梁將車退還李初敏,李初敏于二OOO年八月二十九日退還周國梁車款52000 元。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周國梁出具證明一張,載明“京EA8164車已由殷建新交給李初敏,車款等協(xié)商定數(shù)目后歸還。”后原告訴至法院。庭審中,被告對協(xié)議書和“證明”都無異議,但否認其收到原告的定金(車款)20000元。原告提交了(2000)墾民初字第610號民事調(diào)解書一份、杜海軍出具的證明一份,被告對(2000)墾民初字第610號民事調(diào)解書無異議,但對杜海軍出具的證明有異議。法院依法對擔保人張軍、董海濤進行了調(diào)查,原告對張軍的筆錄無異議,對董海濤所說有異議。
以上事實由原告提交的協(xié)議書一份、周國梁出具的“證明”一張、 (2000)墾民初字第610號民事調(diào)解書一份、杜海軍出具的證明一份,法院調(diào)取的張軍、董海濤的調(diào)查筆錄各一份、法庭審理筆錄在卷為憑。
原審法院認為,原、被告簽訂的買賣京EA8164 桑塔納轎車的協(xié)議書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予以支持。被告否認收到原告的定金(預付車輛)20000元,法院對“擔保人”張軍、董海濤進行了調(diào)查,張軍在簽協(xié)議時在場,并證明原告當時將定金20000元交給被告;董海濤也是擔保人之一,但其表示簽協(xié)議時他回家一趟,即交定金時他未在場,“殷建新交沒交定金,我沒看見,也不清楚”。原告對此有異議。董海濤的證明,態(tài)度不明確,不能作為判決依據(jù)。張軍的證明予以采信。 (2000)墾民初字第610號民事調(diào)解書中第二條,已確定了周國梁與李初敏之間車款的數(shù)額與還款時間,被告在庭審中所說“車款等協(xié)商定數(shù)目后歸還中的 ‘車款’,系其與李初敏之間的車款”,與(2000)墾民初字第610號民事調(diào)解書記載的內(nèi)容等不相符,不予采信。被告出具的證明“車款等協(xié)商定數(shù)目后歸還”中的“車款”應為殷建新與周國梁之間的車款。買賣車輛協(xié)議書、調(diào)查張軍的筆錄、 (2000)墾民初字第610號民事調(diào)解書與被告出具給殷建新的證明相互印證,形成一個完整的證據(jù)鏈,足以證明被告確實收到原告的車款20000元。雙方買賣關系尚未成立,原告已將車退還給被告,被告應退還原告買車定金20000元。被告拖欠車款不還是造成本案糾紛的主要原因,對此應負全部責任。被告關于未收到原告20000元車款的主張不成立,不予支持。杜海軍出具的證明,因被告有異議,不予采納。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之規(guī)定,于二 ○○○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作出一審判決:被告周國梁退還原告殷建新預付車款(定金)20000元,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通過本院向原告付清。案件受理費810 元,由被告周國梁負擔。
上訴人周國梁上訴請求撤銷原判,改判駁回被上訴人的訴訟請求。其理由是:1、原審認定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證人張軍當時確在交易現(xiàn)場,但其未出庭作證,對其關于已付20000元定金的證言不應采信;上訴人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所書“證明”是寫給法庭的,并非出具給被上訴人的,原審未查明該證據(jù)來源而認定為有效證據(jù)不當;被上訴人無任何有效證據(jù)證明其主張,原判證據(jù)不足。2、原審認定事實不清,導致適用法律及判決結果錯誤。
被上訴人殷建新辯稱,原審認定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
雙方協(xié)議過付車輛的前提是先交定金,若拿不到定金,上訴人不可能交車。被上訴人持有的由上訴人出具的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證明”,載明“協(xié)商定數(shù)目后歸還”,若未收到錢,為何要寫“歸還”?原審法院調(diào)查見證人張軍的筆錄及(2000)墾民初字第610號民事案件的審判人員杜海軍的證言均證實該款已付給上訴人。以上證據(jù)相互印證,足以證明本案事實。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期間,根據(jù)上訴人的意見,本院責承上訴人通知證人張軍到庭作證。張軍在上訴人帶領下于二○○一年三月三十日到本院接受調(diào)查,但在開庭時拒絕到庭作證。在本院對張軍的調(diào)查筆錄中,張軍認可原審法院對其所作二○○○年十二月八日調(diào)查筆錄上是其本人簽字并加蓋指印,但稱筆錄未看便簽的字,否認其關于看到交付定金20000元的陳述。上訴人主張應以張軍在二審中的證言為準,被上訴人則主張,張軍在一、二審作證前后不一,其在二審的證言不應采信。
本院認為,本案當事人爭議焦點是被上訴人主張已交納20000元定金證據(jù)是否充分。從雙方訂立的購車協(xié)議內(nèi)容看,雙方約定“乙方(被上訴人)付20000元做為定金,車輛交由乙方保管”,被上訴人支付定金是車輛交付的前提條件。而上訴人已于協(xié)議當日領取車輛并長期管理該車,由此可見被上訴人已支付了定金。上訴人主張其于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所書 “證明”是寫給法庭而非出具給被上訴人的,從被上訴人持有該“證明”并提交法庭的情節(jié)看,該主張不能成立,“證明”中所述“車款等協(xié)商定數(shù)目后歸還”中的 “車款”應為殷建新與周國梁之間的車款。該證據(jù)同樣印證定金已付的事實。張軍在原審法院向其調(diào)查時,肯定地陳述其親眼目睹定金20000元交付的過程,而在本院調(diào)查時又以沒看筆錄為由予以否認,并且拒不出庭作證,其在二審調(diào)查中的陳述與一審陳述相互矛盾,本院不予采信。故上訴人關于被上訴人已支付定金證據(jù)不足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其關于原判適用法律及判決結果錯誤的上訴理由不當,本院亦不予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810元,由上訴人周國梁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員 來慶云
審 判 員 李愛群
代理審判員 侯政德
二○○一年四月二日
書 記 員 任艷琳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當事人對案件事實沒有爭議的,民事簡易程序訴訟文書樣式(試行))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量刑建議書格式樣本(試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原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補正裁判文書失誤用)
2020-10-14宣判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傳票(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zhí)行通知書(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用)
2020-10-14卷內(nèi)目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退還、返還扣押(調(diào)取)物品、文件決定書
2020-10-14糾正不當暫予監(jiān)外執(zhí)行決定意見書
2020-10-14刑事賠償復議決定書
2020-10-14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違法所得意見書
2020-10-14詢問證人筆錄
2020-10-14沒收保證金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延長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
2020-10-14換押證
2020-10-14×××公安局起訴意見書
2020-10-14×××公安局未成年證人/被害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