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佛中法民一終字第1136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麥麗開,女,1964年5月25日出生,漢族,住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羅洞北山村。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羅文安,男,1965年4月19日出生,漢族,住址同上。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梁娜,女,約27歲,住址同上。
委托代理人彭全江,廣東正明揚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麥麗開因房屋使用權侵權糾紛案,不服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法院(2003)南民三初字第4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己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 原告麥麗開與被告羅文安原是夫妻,結婚后居住在南海區獅山鎮羅洞北山村(舊屋),雙方于1999年4月協議離婚,離婚時對財產約定為,“夫妻住屋的歸乙方(麥麗開)所有,甲方(羅文安)一次性補償人民幣5萬元給乙方(麥麗開)”。位于佛山市南海區獅山羅洞北山村的訟爭房屋(新屋),建于1998年8月, 11月建成使用,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所載的土地使用者為已故的羅紹中,沒有房屋產權證。另,羅紹中是羅文安之父于1996年去世。兩被告是夫妻。
原審判決認為:原告與被告羅文安在協議離婚時約定“夫妻住屋的歸麥麗開所有”,但是沒有明確夫妻住屋的具體地址,無法認定所約定的“住房”是訟爭房屋,原告也沒有證據證明其辦理離婚手續時其與羅文安居住的房屋就是訟爭房屋。現原告請求兩被告停止侵權,并將房屋交還,依據不足,本院不予支持。至于訟爭房屋(新屋)的權屬問題,相關權利人可以另行主張。被告梁娜經本院依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院依法缺席判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條、第七十一條的規定,判決如下:駁回原告麥麗開的訴訟請求。本案受理費100元,由原告負擔。
宣判后,上訴人麥麗開不服上述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稱:1、上訴人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離婚協議中所約定的住房就是本案訟爭房屋(新屋),而原審對此認為無法認定,是錯誤的。1999年4月17日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羅文安協議離婚時,雖未明確約定夫妻住屋的具體地址,但實際上,當時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結婚后先居住在舊屋。1998年10月建成新屋后,就搬至新屋居住,由于新舊屋均位于同一村,但沒有具體的門牌,故新舊兩間屋的地址在相關房地產文件中記載是一樣的。另外,由于被上訴人羅文安對上訴人所提交的證據1、3表示無異議,而上述兩證據證明的是本案訟爭的房屋是上訴人出資興建的,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羅文安離婚協議中約定的房屋就是本案訟爭的房屋,且約定由上訴人居住,所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八條的規定:訴訟過程中,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當事人陳述的案件事實明確表示承認的,另一方當事人無需舉證,本案中盡管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羅文安協議離婚時沒有明確夫妻住屋的具體地址,但被上訴人羅文安對兩證據表示無異議,故可以明確其約定的“住房”就是本案訟爭房屋(新屋),故原審法院的認定是錯誤的。二、原審認為上訴人沒有證據證明自己辦理離婚手續時與被上訴人羅文安居住的房屋就是訟爭房屋,從而不支持上訴人的請求,上訴人認為原審的判決沒有法律依據。由于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羅文安結婚后擁有新舊兩間屋,盡管新屋土地證中所載的土地使用者為已故的羅紹中,但從獅山羅洞村委會出具的證明中可知,該房屋的實際出資人是上訴人及被上訴人羅文安,況且本案庭審中亦沒有第三人對本案訟爭房屋的權屬提出異議,另外,被上訴人羅文安對此亦無異議,故可認定上述兩間新舊房屋均是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羅文安婚姻存續期間的共同財產,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羅文安的離婚協議約定夫妻住屋的歸乙方(上訴人)所有,由此可以推定,上述新舊兩間房屋均屬上訴人所有,被上訴人羅文安均無權居住,現上訴人在一審明確請求被上訴人停止侵權,將新屋的使用權交還給上訴人,而被上訴人羅文安對此事實亦表示無異議,且沒有證據證明其與上訴人離婚協議中約定是一間屋而不是兩間屋歸上訴人所有。綜上所述,經過原審的庭審及有關證據,可以明確認定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羅文安離婚協議中約定的住房就是本案訟爭房屋,上訴人的請求合法有理,既有事實依據,又有法律依據,故一審法院的判決是錯誤的,請二審法院撤銷原審判決,依法改判,本案訴訟費由被上訴人承擔。
上訴人在二審期間提交了下列新證據:
羅洞村委會于2003年4月28日出具證明一份,證實上訴人于1998年入住新房屋,于2001年1月9日一家三人被兩上訴人趕出。被上訴人對上訴人提交的證據有異議,認為該證據在原審之后才提交,對該證據表示懷疑。
被上訴人答辯認為:一、上訴人認為本案訟爭的房屋(新屋)就是離婚協議中所約定的住房與事實不符。1999年4月17日雙方協議離婚時,居住的是舊屋而非新屋。因為新屋的宅基地是被上訴人的父親的。1998年8月,被上訴人的母親在此建房,房屋建成后,一直由被上訴人的母親居住。況且該房本不屬于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的,兩人在離婚時,怎能將別人的房屋約定給上訴人居住。上訴人稱該房由其與被上訴人出資興建與事實不符,1998年上訴人不在家,其稱出資建房是不可能的,且其也未能舉證出資建房。二、本案訟爭的房屋不屬于雙方當事人,上訴人的訴訟理由不成立。該房宅基地使用者為被上訴人之父羅紹中,房屋屬于母親,上訴人要求居住案外的房屋,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綜上,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人的訴訟請求。
被上訴人在二審期間提交了下列新證據:
對被上訴人母親的調查筆錄一份,證實房屋出資及建造情況,以此證明上訴人沒有出資。上訴人對被上訴人提交的證據有異議,認為該證據是假的。
本院認為,雙方提供的證據均是在一審之后提交,不屬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十一條規定的新的證據。
經審查,本院對原審認定的事實予以確認。
經本院審理查明,上訴人于1999年在訟爭房屋居住。
本院認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于1999年4月17日簽訂的《離婚協議》第二條約定“夫妻住屋的歸麥麗開所有”。協議雖沒有明確約定夫妻住屋的具體地址。但上訴人于1999年就在訟爭的新屋居住,該事實被上訴人也予以確認。至2003年1月9日被搬出,時間長達三年多。故本院認定《離婚協議》中的“住屋”就是訟爭房屋。被上訴人違反《離婚協議》的約定,進入該屋居住屬于侵權行為,其應立即搬出、停止侵害。原審認為無法認定《離婚協議》中約定“住房”是訟爭房屋,從而駁回上訴人的訴訟請求不當,本院予以糾正。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法院(2003)南民三初字第49號民事判決。
二、羅文安、梁娜應在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后七日內搬出南海區獅山羅洞北山村的訟爭房屋(新屋),把房屋使用權交回上訴人麥麗開。
本案一審受理費100元,二審受理費100元,合共200元,由羅文安、梁娜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麥 潔 萍
代理審判員 楊 桂 明
代理審判員 麥 嘉 潮
二○○三年 九 月 二十四 日
書 記 員 羅 凱 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裁定書(復核死刑緩期執行發回重審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再審后的上訴、抗訴案件二審改判用)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撤回抗訴決定書(報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備案)
2020-10-14鑒定人聘請書
2020-10-14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違法所得意見書(回執)
2020-10-14退還保證金通知書
2020-10-14出入境管理拘留審查/延長拘留審查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不準予會見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起訴意見書
2020-10-14訊問筆錄
2020-10-14人民檢察院立案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移送案件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要求說明不立案理由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提供法庭審判所需證據材料意見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解除監視居住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換押證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案件證據目錄
2020-10-14改造積極分子審批表
2020-10-14罪犯暫予監外執行期間不計入執行刑期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