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
(2005)滬高民三(知)終字第146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上海振興鋁業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華涇路195號。
法定代表人周秋芳,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江中杰,上海市東高地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上海惠愷鋁業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寶山區錦秋路48號C51.
法定代表人陸惠玉,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黃,上海市華通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魯燦,上海朱妙春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秦明,男,漢族,1967年6月26日生,住上海市楊浦區周家嘴路3531號(上海冶煉廠)。
委托代理人黃,上海市華通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詹銳,上海市天宏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潘明山,男,1982年9月1日生,漢族,住上海市寶山區陳太路1518號葑村加工區內。
上訴人上海振興鋁業有限公司、上海惠愷鋁業有限公司、秦明因侵害商業秘密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04)滬二中民五(知)初字第10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經審理查明:原告上海振興鋁業有限公司(下稱:振興公司)自1998年開發并生產“內孔免切削變形鋁合金電機外殼”(下稱:“免切削電機殼”),并于1999年制定該產品的生產技術規程。同年6月16日,該產品獲得上海市新產品鑒定證書。2002年4月19日,原告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就“免切削電機殼”生產工藝申請發明專利,并于2003年10月29日公布于第19卷第44期發明專利公報,但該發明專利申請尚未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實質審查。 2003年3月3日,原告開始實施其制定的“免切削電機殼”技術檢測標準。自原告生產“免切削電機殼”之日起至訴訟止,原告共設計、繪制283張“免切削電機殼”產品設計圖紙(以下簡稱為:“振興產品圖”),開發使用該產品的客戶191家。在原告提供的客戶名單及相應發票中,記載了使用“免切削電機殼”客戶的名稱、地址、產品、聯系人、聯系方式等具體信息內容。
上海橫沔五金電鍍有限公司(下稱:橫沔公司)、奉化市溪口金屬制品廠(下稱:溪口制品廠)是原告與被告上海惠愷鋁業有限公司(下稱:惠愷公司)“免切削電機殼”的外協作單位。其中橫沔公司與被告惠愷公司的交易時間自2003年11月起至2004年3月止。
2001年9月,原告對外散發《“免切削電機殼”介紹專版》,在該專版上記載了原告“免切削電機殼”參考報價。該參考報價中“臥前蓋”、“后端蓋”、“立前蓋”的報價,大幅低于原告主張的銷售價格。而ZX56-L130、ZX56-90-130的報價比原告主張的銷售價格每毫米提高人民幣0.005元,其余報價均與原告主張的銷售價格相同。該參考報價并載明:“本系列產品凡訂購批量大于500只,價格可優惠5%”。且該參考報價與上海市靜安區公證處 2004年5月21日公證的原告網站上公布的“免切削電機殼”的參考報價完全相同。在原告提供的《“免切削電機殼”成本及利率表》上蓋有上海鋁業行業協會的公章及“情況屬實”的說明。
被告惠愷公司自2003年9月10日成立起至2004年4月止,共計與70家客戶發生“免切削電機殼”交易。其中有68家客戶曾與原告發生過“免切削電機殼”的交易,且被告惠愷公司確認其中大部分客戶在其處訂購的“免切削電機殼”產 品規格與原告的相同。
被告秦明系原告股東,自1999年8月1日起在原告處擔任經營部銷售員,并長期負責“免切削電機殼”的銷售工作。2003年1月27日,原告與被告秦明續簽了《勞動合同》,根據約定被告秦明應遵守原告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生產工作程序及保密規定,并應在與原告終止勞動合同2年內不得從事與原告相同相似的經營業務及工作,不得向其他企業或個人泄露有關原告的商業秘密。2003年9月19日被告秦明從原告處離職,并于同月25日至被告惠愷公司從事“免切削電機殼”的相關工作。庭審時,被告秦明確認在原告工作期間,接觸過原告當時所有的“振興產品圖”,也接觸了原告191家客戶中的絕大部分,其中包括與被告惠愷公司交易的68家客戶。
被告潘明山自2001年8月起至2003年9月25日止在原告處從事“免切削電機殼”質量檢驗工作。2003年1月1日,原告與被告潘明山續簽了《勞動合同》,約定被告潘明山必須遵守原告各項規章制度及工作程序和保密規定等。2003年10月底,被告潘明山至被告惠愷公司工作。庭審中,被告潘明山表示其僅接觸過原告“免切削電機殼”技術檢測標準。
原告認為:被告秦明、潘明山分別離職至被告惠愷公司處工作,并向被告惠愷公司披露了上述信息。被告惠愷公司明知上述信息是原告的商業秘密,依然使用上述信息謀取利益。三被告的行為已經侵害了原告享有的商業秘密,構成不正當競爭。故請求法院判令:被告惠愷公司立即停止對原告商業秘密的侵害,被告秦明和潘明山停止披露原告的商業秘密;三被告共同賠償原告至2004年6月底止的經濟損失人民幣963,600元、商譽損失人民幣50,000元。
2004年9月6日,原審法院就本案相關技術問題委托科學技術部知識產權事務中心(下稱:科技部事務中心)進行鑒定。科技部事務中心分別于2005年3月 9日、5月23日、6月15日出具了《技術鑒定報告書》、《技術鑒定報告書補充意見》及《技術鑒定報告書補充意見二》,并派遣專家出庭作證。該技術鑒定報告認為:A、原告“免切削電機殼”生產技術規程記載的上述制造技術流程、技術操作規程及其整體組合技術為鋁合金加工的常規工藝技術,為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普遍了解和掌握,應認為是公知技術信息;(1)生產技術規程中的3.制造技術流程和4.技術操作規程兩部分內容重點記載了原告的“免切削電機殼”的生產方法和生產技術規程;(2)生產技術規程中3.制造技術流程中記載的生產流程是鋁合金加工工藝中的基本生產流程,在現有公開出版物中已被公開,故為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普遍了解和掌握,應認為是公知技術信息;(3)生產技術規程中4.技術操作規程中4.6整形屬于冷精整。冷精整是冷壓加工整形的一種,是鋁合金型材加工中的常用整形方法,主要針對內孔要求高的產品采用芯頭從內孔整形,在介紹鍛壓技術和冷擠壓技術的有關文章和書籍中一般都會提到。而冷精整所能達到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早在出版物中公開。原告產品整形的技術要求為一般冷精整就能達到的水平。“免切削電機殼”是應用鋁合金型材加工成形的一種產品,冷精整是采用擠壓鋁合金型材生產“免切削電機殼”必須使用的工藝,是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公知公用的工藝方法;(4)生產技術規程中4.技術操作規程中 4.1、4.4、4.5記載的技術內容為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普遍了解和掌握,應認為是公知技術信息,4.2、4.3記載技術內容系常規技術及有關參數控制,4.7、4.8、4.9、4.10、4.11記載的規程為本領域常規的生產操作規程和基本常識;(5)原告“免切削電機殼”生產技術規程中所記載的制造技術流程和技術操作規程為“免切削電機殼”的常規生產技術,上述技術信息的整體組合是將國家有關鋁合金型材加工的要求和標準與機械制造要求和標準的簡單組合,為從事生產“免切削電機殼”的普通技術人員普遍了解和掌握,應認為是公知技術信息。網上介紹已生產“免切削電機殼”的廠家有天津聚海鋁業有限公司、湖州麥馳鋁業有限公司等。B、原告“免切削電機殼”的技術檢測標準中記載的產品分類、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標簽、使用說明書、包裝、運輸及儲存的技術信息是根據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公開文獻及客戶要求制定,該技術檢測標準的整體組合技術是一般普通技術人員檢測鋁合金電機外殼產品所采用的組合技術,為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普遍了解和掌握,應認為是公知技術信息。(1)技術檢測標準中3.1分類表1和3.3主要參數兩部分內容重點記載了原告的“免切削電機殼”的技術檢測標準;(2)技術檢測標準3.1分類表1中記載的合金牌號、狀態和應用范圍,是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普遍了解和掌握的基本常識,應認為是公知技術信息;(3)技術檢測標準3.3.1、 3.3.2 記載的主要參數是“免切削電機殼”的基本參數標準,這些基本參數是電機產品所要求的基本參數,也是生產合格的“免切削電機殼”必須達到的參數標準范圍。技術檢測標準3.3.1內徑技術參數明確列在國家標準中,并為一般精度要求,其相應的生產技術為一般的機械加工技術,并不需要特殊的制造技術。技術檢測標準 3.3.2底腳參數,為該技術領域的標準規定。因此,上述技術參數及其生產技術應認為是公知技術信息;(4)技術檢測標準3.3主要參數中記載的 3.3.3外殼長度技術參數,在國家標準和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普遍掌握的技術范圍內,應認為是公知技術信息;(5)原告“免切削電機殼”的技術檢測標準中記載的產品分類、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標簽、使用說明書、包裝、運輸及儲存的技術信息是根據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公開文獻及客戶要求制定,是將上述標準和客戶要求的簡單整理和組合,不需要經過創造性勞動便可制定。C、原告“振興產品圖”中詳細記載了不同型號和規格產品的圖形設計、公差尺寸、技術要求以及產品圖紙型號等整體組合技術信息,即便能夠通過公開渠道獲得一些零散的圖形形狀、基本尺寸等技術信息,但并不能夠獲得該圖所記載的整體組合技術信息。該圖所記載的整體組合技術信息是要經過設計者的研究與思考后設計的,不同產品的圖形設計與尺寸公差的整體配合等整體組合技術信息,不同的設計人員所設計的不會相同,故認為原告上述產品圖紙所記載的不同型號、規格的產品形狀、尺寸公差、技術要求等技術信息的整體組合為非公知技術信息。D、在被告惠愷公司“免切削電機殼”生產方法和加工流程中除型材取得方式與原告不同外,其他的加工工藝流程和技術操作規程與原告“免切削電機殼”生產技術規程中記載的技術內容基本相同。E、本領域技術人員加工“免切削電機殼”,可以達到原告技術檢測標準的要求。被告惠愷公司加工的“免切削電機殼”亦可達到該標準。 F、被告惠愷公司提供下列20張“免切削電機殼”產品的設計圖紙(以下簡稱為:“惠愷產品圖”),與原告對應的“振興產品圖”上所記載的不同型號、規格的產品形狀、尺寸公差、技術要求等整體組合技術信息相似。廠家獨立設計的上述產品圖紙的上述整體組合技術信息難以相似,故認為兩者上述圖紙整體相似(詳見下列對應圖紙對比表):
對比項目 ?“ 振興產品圖”型號 ?“惠愷產品圖”型號 ?結論
1 ?ZX56-L110 ?HKL110 ?相似
2 ?ZX56-L128 ?HKL128 ?相似
3 ?ZX56-63-102 ?HKYL130 ?相似
4 ?ZX56-YL130 ?HK63-102 ?相似
5 ?ZX56-80-128 ?HK80-128 ?相似
6 ?ZX56-90-130 ?HK90-130 ?相似
7 ?ZX56-90-145 ?HK90-145 ?相似
8 ?ZX56-1A ?HKL120 ?相似
9 ?ZX56-12 ?HK71-120 ?相似
10 ?ZX56-28 ?HK2 ?相似
11 ?ZX56-50 ?HK3 ?相似
12 ?ZX56-73 ?HK4 ?相似
13 ?ZX56-79 ?HK8 ?相似
14 ?ZX56-131 ?HK10 ?相似
15 ?ZX56-162 ?HK9 ?相似
16 ?ZX56-172 ?HK11 ?相似
17 ?ZX56-232 ?HK12 ?相似
18 ?ZX56-200 ?HK13 ?相似
19 ?ZX56-201 ?HK14 ?相似
20 ?ZX56-71-110 ?HK71-110 ?相似
另查明:原告系其提供的283張“振興產品圖”中所記載的具體技術信息的所有權人。根據客戶需求,原告將“振興產品圖”交客戶確認。
上述20張“振興產品圖”中,型號為ZX56-90-130、ZX56-90-145、ZX56-232、ZX56-200、ZX56-201產品圖紙上記載的出圖時間在2003年9月25日之后。但原告提供的發票反映,該兩型號ZX56-90-130、ZX56-90-145產品在2003年3月18日就已實現銷售。ZX56-L110、ZX56-12產品圖紙上雖未標注出圖時間,但該兩型號產品在2003年6月18日、19日就已銷售。另外13張圖紙記載的出圖時間均在2003年9月19日之前。故型號為ZX56-L110、ZX56-L128、ZX56-YL130、ZX56-12、ZX56-90- 130、ZX56-90-145、ZX56-63-102、ZX56-80-128、ZX56-1A、ZX56-28、ZX56-50、ZX56-73、 ZX56-79、ZX56-131、ZX56-162、ZX56-172、ZX56-71-110等17張產品圖紙的形成時間在2003年9月19日之前。
原告與被告秦明、潘明山簽訂的《勞動合同》均明確約定需遵守原告制定的保密規定。該兩份《勞動合同》與原告于2002年2月1日制定的《保密工作規定》相印證,且無相反證據。該《保密工作規定》的適用范圍包括原告各部門、科室、各生產車間、試驗場所、供產銷各環節的所有營銷、生產、管理、技術人員,保密類別包括各產品的用戶名單及相關信息、自行設計的產品圖紙等。
被告秦明接觸并掌握了原告型號為ZX56-L110、ZX56-L128、ZX56- YL130、ZX56-12、ZX56-90-130、ZX56-90-145、ZX 56-63-102、ZX56-80-128、ZX56-1A、ZX56-28、ZX56-50、ZX56-73、ZX56-79、ZX56-131、 ZX56-162、ZX56-172、ZX56-71-110等17張“振興產品圖”中的具體技術信息,原告191家客戶名單中68家與被告惠愷公司相同的客戶名單的具體信息,原告“免切削電機殼”銷售價格及利潤率。
被告潘明山接觸并掌握了原告主張的“免切削電機殼”生產技術規程、技術檢測標準及部分“振興產品圖”,但對原告與被告惠愷公司相似的20張“振興產品圖”未有過接觸。
原審法院認為: 1、原告主張的“免切削電機殼”的生產技術規程、技術檢測標準、外協作單位的具體信息、銷售價格及利潤率不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用)
2020-10-14刑事附帶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原判決用)
2020-10-14減刑、假釋申請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用)
2020-10-14關于……(被告人姓名和案由)一案的審理報告(再審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監視居住執行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取保候審申請書(樣式二)
2020-10-14拘留人大代表報告書
2020-10-14提押證
2020-10-14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指定管轄決定書(送達被指定管轄的人民檢察院)
2020-10-14勘驗/檢查筆錄
2020-10-14扣押物品清單
2020-10-14×××公安局不立案理由說明書
2020-10-14×××公安局移送案件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復議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解剖尸體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協助凍結存款通知書
2020-10-14保證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交辦案件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