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佛中法民一終字第537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黃瑞芬,女,1966年7月7日出生,漢族,住順德市大良區英路五街4巷1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黃瑞英,女,1964年4月23日出生,漢族,住順德市大良區觀光路三街2巷2號。
兩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張建華,廣東海順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龍桂珍,女,1973年8月7日出生,漢族,住順德市大良區環市路638號名雅居2座302(3B)號。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馮建華,男,1969年6月23日出生,漢族,住址同上。
上訴人黃瑞芬、黃瑞英因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廣東省順德市人民法院(2002)順法民初字第0157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03年2 月24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3年4月3日詢問了兩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張建華及被上訴人龍桂珍、馮建華。本案現己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2001年5月22日,大良鎮堅信策劃有限公司受二原告委托,將二原告所有的座落于順德市大良區環市北路名雅居(怡樂居)302(3B)出售給二被告。大良鎮堅信策劃有限公司在進行交易時代二原告向二被告收取購房款,協助被告辦理按揭手續。2001年5月22日大良鎮堅信策劃有限公司收取二被告購房款18247元后,向被告出具收據。當日,被告龍桂珍將未付的購房款40000元(不含向銀行按揭部份)向二原告出具借據,于2001年10月 11日,二被告將未付的購房款6000元向二原告出具借據,于二份借據約定借款在2002年4月30日前歸還二原告,不收取利息,如被告逾期還款,則按每日26元向二原告計付違約金。于2001年11月15日,被告馮建華向大良鎮堅信策劃有限公司支付款項35753元,大良鎮堅信策劃有限公司向馮建華出具收據復印件。在2002年3月17日被告向銀行辦理按揭手續時,大良鎮堅信策劃有限公司及被告亦向銀行提交2001年11月15日的收據復印件。因二原告認為被告未向其歸還借款,遂向本院起訴。
原審判決認為:二被告雖向二原告出具借據,但該款的由來系被告向二原告購房所欠的款項。二原告委托大良鎮堅信策劃有限公司銷售所有的房屋,二被告在 2001年5月22日、2001年10月11日向二原告出具借據確認尚欠款46000元后,被告馮建華于2001年11月15日向大良鎮堅信策劃有限公司支付了購房款35753元,二被告因向二原告購房所借的款項應為10247元,因二被告是夫妻關系,借款由來實為二被告向二原告購房未付款項而轉化而來,且二被告向二原告出具借據后未按約清還全部借款,該借款應為夫妻共同債務,二被告應向二原告承擔清還剩余借款及支付違約金的責任。二原告向本院起訴要求二被告歸還借款46000元及按每日26元計付違約金至借款清還完畢日止的主張,因借款的金額與事實不符,本院僅支持判令二被告向二原告歸還借款10247 元及按約定應支付的違約金部份,其余訴請本院不予支持。二被告辯稱一直未有與二原告聯系,只與大良鎮堅信策劃有限公司購房,沒向二原告借款的辯解,因二被告通過大良鎮堅信策劃有限公司購房并簽訂購房合同時,應清楚知道所購房屋的所有人為二原告,大良鎮堅信策劃有限公司只是二原告的代理人,且二被告又將未付購房款向二原告出具借據,因此,對二被告未欠二原告借款的辯解,本院不予采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七十一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九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四條、第九十條的規定,判決:一、被告龍桂珍、馮建華應于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10日內向原告黃瑞芬、黃瑞英歸還借款10247元及從2002年5月1日起按每日26元計至清還借款完畢之日止的違約金。二、駁回原告黃瑞芬、黃瑞英的其他訴訟請求。本案受理費1890元,由二原告負擔1300元,二被告負擔590元。
上訴人黃瑞芬、黃瑞英不服上述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認為:一、本案是民間借貸糾紛,不應與房屋買賣糾紛混為一談。2001年5月1日,被上訴人因購房資金周轉困難,向兩上訴人借款46000元,并定于2002年4月30日前歸還,逾期則以每日26元計算違約金。因被上訴人逾期不能付款,上訴人即訴至法院向被上訴人主張權利。但一審法院將上訴人與被上訴人間的購房糾紛及借款糾紛混入本案進行審理是錯誤的。二、一審法院將上訴人與被上訴人間的購房糾紛混入本案,所作的判決影響到第三人的利益,但一審法院沒有依法主動追加第三人參加訴訟,明顯錯誤。被上訴人稱在2001年10月15日向順德市大良鎮堅信策劃有限公司支付了35753元用以抵扣借款,但又不能提供其向堅信公司支付35753元的收據原件。一審法院在未依法追加堅信公司參加訴訟,并對有關證據進行質證的情況下,認定堅信公司在2001年10月15日已收取了被上訴人35753元的購房款,程序不合法。第三、第一次開庭時,被上訴人沒有正當理由拒不參加開庭,也沒有在答辯期間向法院提交答辯狀及證據材料,應視為其放棄有關訴訟權利和義務,法院應缺席審理。但一審法院沒有理會以上事實,再發傳票通知被上訴人,并進行了第二、三次開庭審理。一審法院的審判程序顯屬違法。綜上所述,一審認定事實不清,程序違法,判決錯誤。據此請求:發回重審或直接改判支持上訴人的訴訟請求。
上訴人在二審期間未提交新證據。
被上訴人龍桂珍、馮建華答辯認為:本案是購買商品房拖欠余款糾紛。被上訴人并非故意拖欠購買商品房的余款。上訴人在一審期間有委托律師代理訴訟,作為通曉法律程序的律師未申請法院追加大良鎮堅信策劃有限公司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應視為上訴人自愿放棄了有關訴訟權利。上訴人將未追加第三人的責任推給法院,于法不合。上訴人在賣房過程中并未向被上訴人出示合法證件及手續,存在違法嫌疑,且上訴人未履行其在賣房期間對被上訴人所作的承諾,應向被上訴人退還稅款的余額。綜上所述,請求:1、判令上訴人向被上訴人歸還稅款余額9271元;2、被上訴人無需向上訴人給付違約金;3、本案訴訟費用由上訴人承擔。
被上訴人在二審期間提交了通知一份,證明其曾與大良鎮堅信策劃有限公司聯系歸還欠款及相關購房事宜。被上訴人所提交的新證據,上訴人經質證認為其不清楚大良鎮堅信策劃有限公司出具過該份通知,且該份通知與本案無關。本院認為,該份通知并不能反映被上訴人與大良鎮堅信策劃有限公司商議的內容,且其與本案借款糾紛亦不具有關聯性,故本院不予采信。
上訴后,經審查,上訴人對原審認定“2001年11月15日,馮建華向大良鎮堅信策劃有限公司支付款項35753元,大良鎮堅信策劃有限公司向馮建華出具收據復印件。在2002年3月17日被告向銀行辦理按揭手續時,大良鎮堅信策劃有限公司及被告亦向銀行提交2001年11月15日的收據復印件?!钡氖聦嵱挟愖h,對其余事實無異議。對上訴人無異議的部分事實,本院予以確認。
二審經審理查明:大良鎮堅信策劃有限公司受二上訴人委托,將二上訴人所有的座落于順德市大良區環市北路名雅居(怡樂居)302(3B)出售給二被上訴人。三方于2001年5月22日簽訂了《商品房銷售合同》一份,約定:房屋總價款為188247元。兩被上訴人應于2001年5月22日繳交首期購房款 18247元,并于辦理二手樓交易手續,且新房產證出具后三天內到銀行辦理按揭貸款130000元或一次性付清所欠購房款。余款40000元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均同意通過由兩被上訴人出具借據的形式予以確認。合同簽訂當日,大良鎮堅信策劃有限公司收取了兩被上訴人交付的首期房款18247元,并出具收據。被上訴人龍桂珍向兩上訴人出具了借款人民幣40000元的借據一張。后因兩被上訴人僅能向銀行獲取抵押貸款124000元,故2001年10月11日,兩被上訴人就原合同約定的按揭貸款數額與銀行實際貸款數額的差額部分6000元另向兩上訴人出具借據一張。上述兩份借據均明確約定,借款期限從2001年5月 1日起至2002年4月30日止,借款期間內兩上訴人不收取利息,如被上訴人逾期還款,則按每日26元的標準向兩上訴人計付違約金。借款期限屆滿后,兩上訴人認為被上訴人未依約還款,故訴至法院。被上訴人在訴訟中提交了大良鎮堅信策劃有限公司于2001年11月15日出具的收據復印件一份,稱其已通過該司向兩上訴人還款35753元。
本院認為:兩被上訴人于2001年5月22日及同年10月11日向兩上訴人出具的借據,使雙方間原有的應付購房款關系轉化為借款合同關系,對此雙方當事人均無異議,應予確認。在原應付購房款關系中,存在三方當事人,即上訴人、被上訴人及大良鎮堅信策劃有限公司。其中兩被上訴人是付款方,即債務人;兩上訴人是受款方,即債權人;大良鎮堅信策劃有限公司是兩上訴人銷售本案所涉房屋的代理人,地位從屬于兩上訴人。而在其后轉化的借款合同關系中,僅存在兩方當事人,即作為借款方的兩上訴人及作為出借方的兩被上訴人。雙方當事人雖然在借款合同中未約定歸還借款的方式及地點,但依合同的相對性及交易習慣,借款合同簽訂后,兩被上訴人應直接將款項償付予兩上訴人。兩被上訴人主張其已通過大良鎮堅信策劃有限公司還款35753元,未提供確實充分的證據予以證實,且兩上訴人自始至終否認其曾收到上述還款及曾委托大良鎮堅信策劃有限公司收取借款,故對兩被上訴人的主張,本院不予采信。兩被上訴人以此主張作為抗辯理由要求抵扣向兩上訴人的借款,缺乏事實依據,本院不予支持。2001年5月22日的借據中,雖然借款人僅有被上訴人龍桂珍的名字,但因該借款關系形成于兩被上訴人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且另一被上訴人馮建華明確表示對該筆債務無異議,故該筆借款應為夫妻共同債務。兩被上訴人未依約還款,應承擔繼續清還借款本金及給付違約金的責任。本案中,兩被上訴人共向兩上訴人出具了兩張借據,形成兩個獨立的借款合同關系,兩被上訴人未按照兩張借據的約定還款,可分別按每張借據所列的借款總額計付違約金。但因兩上訴人僅訴請以46000元作為借款總額,按每日26元計付違約金,應視為兩上訴人對其民事權利的處分,該處分并未違背法律、法規的規定,亦未侵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本院予以準許。兩被上訴人要求判令兩上訴人兌現其在賣房時的承諾及退還稅金余額9271元,因該主張屬雙方在履行商品房購銷合同過程中引起的糾紛,與本案不屬同一法律關系,本院不予審查,兩被上訴人可另案主張。此外,兩被上訴人稱其并非故意違約,要求改判原審關于違約金的判項。因該項主張屬被上訴人在二審答辯中要求變更或者補充第一審判決內容,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經濟審判方式改革問題的若干問題》第三十六條的規定,本院不予審查。
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變更廣東省順德市人民法院(2002)佛法民初字第01572號民事判決主文第一項為:被上訴人龍桂珍、馮建華應于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10日內向上訴人黃瑞芬、黃瑞英歸還借款46000元,并從2002年5月1日起至清結借款之日止按每日26元的標準計付違約金。
二、撤消廣東省順德市人民法院(2002)順法民初字第01572號民事判決主文第二項。
一、二審案件受理費各1890元,合共3780元,由被上訴人龍桂珍、馮建華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楊 恩 敏
代理審判員 楊 衛 芳
代理審判員 林 煒 烽
二○○三年五月十四日
書 記 員 李 季 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裁定書(確認違法用)
2020-10-14鑒定申請書
2020-10-14律師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的函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自訴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準許撤訴或者按撤訴處理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撤銷、變更一審裁定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改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復核死刑緩期執行改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假釋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延長審限案件呈批表(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適用普通程序審理“被告人認罪案件”刑事判決書樣式)
2020-10-14刑事起訴書
2020-10-14指定管轄決定書(送達被指定管轄的人民檢察院)
2020-10-14傳喚證
2020-10-14×××公安局提訊證
2020-10-14×××公安局調取證據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搜查證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應當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見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決定釋放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