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知識產權判決書
(2005)滬一中民五(知)初第字96號
原告上海弘奇食品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浦東新區合慶鎮益華路88號。
法定代表人林世熙。
委托代理人谷東燕,該公司職員。
委托代理人顧惠民、吳斌,上海諾盛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泰金餐飲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婁山關路390號。
法定代表人毛仁德。
原告上海弘奇食品有限公司與被告上海泰金餐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金公司)、上海西門町服裝有限公司商標侵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05年3月15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同年5月1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委托代理人、被告泰金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到庭參加了訴訟。庭審中,原告要求撤回對被告上海西門町服裝有限公司的訴請,本院以口頭裁定的方式予以準許。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永和”豆漿是臺灣弘奇食品有限公司自1982年以來創立的知名品牌。“永和”及圖商標(注冊號第730628號,核定使用商品:豆漿、米漿、茶、豆花、冰淇淋)由該公司于1995年在中國大陸注冊成功。2001年12月30日,此商標轉讓給永和國際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和國際),由國家商標局核準轉讓并生效。2001年12月,原告與永和國際簽訂商標許可合同,取得在中國大陸地區享有“永和” 及圖注冊商標的獨占使用許可權和在被許可地區內將商標許可第三方使用的權利。后原告陸續與全國各地近百家經營者簽訂商標許可使用合同,許可其在經營豆漿等餐飲商品時使用該商標。經過商標權人、原告和諸多使用者長期的努力,“永和豆漿”迅速成為中式餐飲商品和服務的知名品牌,深受全國各地消費者的青睞。被告系經營中式快餐服務的企業,向顧客提供包括豆漿在內的食品外賣和店堂服務。近來,原告發現被告未經原告許可,擅自在其所經營的營業場所的店面招牌上使用 “永和豆漿”、“永和鮮豆漿”、“永和新一代”等字樣;在其店前廣告燈箱、價目表及外賣便利袋、筷套等多處使用“永和豆漿”。原告認為,被告的上述行為已足以使消費者對商品的來源產生混淆、誤認,已嚴重侵犯了原告的注冊商標專用權及該注冊商標的聲譽,故訴至本院,請求判令被告:1、立即停止侵權;2、在《新民晚報》上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3、賠償原告經濟損失人民幣5萬元。
被告泰金公司辯稱,“永和”是地名,其使用這兩個字并未侵犯原告的權利,且其使用的是“永和”兩字,與原告的注冊商標完全不同;被告所從事的服務和原告注冊商標的核定范圍不屬于同一類別,故請求本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原告為證明其訴稱事實,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
1、 商標注冊證(商標注冊號為第730628號)及核準轉讓注冊商標證明、續展證明;
2、 《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備案通知書》;
3、 《商標使用許可合同》;
4、 《民事判決書》兩份。
證據1-4證明原告在中國內地享有系爭注冊商標的獨占使用權。
5、原告許可他人使用商標情況資料;
6、上海連鎖經營協會出具的證明;
7、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出具的證明。
證據5-7證明原告自獲得授權后,長期許可全國各地的經營者使用系爭注冊商標,經過原告的努力,上述商標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社會評價。
8、公證書及封存的實物,證明被告侵犯原告的注冊商標專用權。
9、律師費及調查公證費用憑據,證明原告為調查和制止被告的侵權行為而支付的合理費用。
被告泰金公司對上述證據的真實性均不持異議,但認為證據5-7與其無關;證據8中吳中路933號的“鮮和尚永和豆漿店”不是其所開設。
對此,本院認證如下:原告證據4與本案無關;證據6、7不能證明“永和”注冊商標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社會評價,故對上述證據本院均不予確認。證據5中的加盟商列表為原告公司自行制作,但加盟商“厲琦”、“汪九寧”、“王曉紅”、“彭衛娟”有《特許經營合同》、《商標授權證書》及加盟費發票相印證,故對該四名加盟商本院予以確認;被告泰金公司認為證據8中的吳中路店并非其所開設,但沒有提供相反證據,且該店出具的餐飲發票上加蓋有被告泰金公司的發票專用章,故被告的上述辯解不能成立,對該公證書,本院亦予以確認;對原告提供的其他證據,本院均予以確認。
綜合上述確認的證據,本院查明以下事實:
弘奇食品有限公司于1995年2月21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以下簡稱商標局)核準,注冊了文字“永和”、拼音字母“YUNG HO”及圖形“草帽臉”構成的組合商標,商標注冊證為第730628號,核定服務項目為第30類:豆漿,米漿,烏龍茶,豆花,冰淇淋。有效期至2005年 2月20日。2001年12月30日,經商標局核準,永和國際受讓上述注冊商標。2001年11月29日,以永和國際為甲方、原告為乙方簽訂《商標使用許可合同》一份,合同約定永和國際將系爭的“永和”及圖注冊商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獨占使用權授予原告,許可使用費為人民幣6,000元,許可使用期限自 2001年12月30日起至2006年12月30日止,同時永和國際授予原告在商標使用許可地域將上述商標許可第三方使用的權利。2003年1月23日,商標局對上述《商標使用許可合同》予以備案。2004年11月9日,該商標有效期續展為自2005年2月21日至2015年2月20日。
2004年8月12日、11月8日、11月24日,原告分別與王曉紅、汪九寧、彭衛娟、厲琦簽訂《特許經營合同》,授權上述加盟商使用系爭注冊商標經營豆漿等餐飲服務。
被告泰金公司成立于1999年6月28日,經營范圍:飯,菜,飲料,熟食,零售堂飲酒(涉及許可經營的憑許可證經營)。
被告泰金公司在仙霞路161號、吳中路933號開設的“鮮和尚永和豆漿店”所使用的訂餐單、價目表、筷套、外賣馬夾袋、餐巾紙上,使用了“永和豆漿”字樣,在上述兩店的店招、燈箱廣告上,均標明“永和鮮豆漿”字樣,在仙霞路店的店招上,還標明了“永和新一代”字樣。
原告為本案支付律師費人民幣3,000元,檔案資料查閱費人民幣40元,公證費人民幣2,000元。
本院認為,原告系第730628號注冊商標獨占使用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的規定,原告可以單獨向法院提起訴訟。
本案的爭議焦點在于:被告在店招、廣告燈箱、價目表、菜單等多處使用“永和豆漿”、“永和新豆漿”及“永和新一代”的字樣是否構成對第730628號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侵犯。
本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第五十條第(一)項的規定,下列行為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所稱的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即“在同一種或者類似商品上,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標志作為商品名稱或者商品裝潢使用,誤導公眾的。”本案中,系爭注冊商標由 “永和”中文文字、拼音字母以及圖形“草帽臉”三部分組成。被告在其店招、廣告燈箱、價目表、菜單等多處使用了“永和”字樣,因此,判斷被告的使用行為是否容易導致相關公眾的混淆與誤認,關鍵在于“永和”兩個文字與系爭注冊商標是否構成近似。雖然被告使用的“永和”兩個文字是系爭注冊商標的組成部分,但 “永和”為臺灣地區的一個地名,故就“永和”兩個文字本身而言,其在區別不同商品和服務來源時顯著性較弱。而且,原告也未提交證據證明“永和”兩個文字經過其使用已經產生區別于原第一含義(即地名含義)的具有顯著性的第二含義,成為系爭注冊商標的顯著識別部分。由于系爭注冊商標系圖文組合商標,與被告所使用的“永和”兩個文字有明顯的區別,而且兩者相同之處也不是系爭注冊商標中起主要識別作用的部分。因此,以相關公眾的一般注意力進行觀察和判斷,兩者在整體上并不構成近似。
綜上所述,被告雖然將系爭注冊商標中的文字部分與其出售的商品即“豆漿”一起使用于其經營的餐飲店的店招、廣告燈箱、價目表、菜單等處,在一定程度上對消費者說明了其所經營的服務內容,但“永和”兩個文字與系爭注冊商標既不相同也不近似。訴訟中,原告也未提交證據證明被告所實施的行為足以使普通消費者對被告與原告之間存在特定的經營關系產生聯想或者誤認,并對其商品、服務的來源產生混淆,從而誤導了相關公眾。因此,原告的主張缺乏事實與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第五十條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原告上海弘奇食品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本案受理費2,010元,由原告上海弘奇食品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業證號:
13204201611424582
江蘇瑞鴻律師事務所
簡介:
高柔艷律師,畢業于蘇州大學,獲得法學與工商管理雙學位,中共黨員。法學理論扎實,實務經驗豐富。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案卷目錄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二審改判用,樣式一)
2020-10-14刑事裁定書(復核死刑緩期執行發回重審用)
2020-10-14回避申請書(刑事)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原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假釋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逮捕決定書(自行決定逮捕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取保候審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關于……(被告人姓名和案由)一案的審理報告(一審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死刑的情況報告(死刑案件用)
2020-10-14報請核準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的報告(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領取骨灰通知書(告知罪犯家屬用)
2020-10-14人民法院證據收據(刑事案件用)
2020-10-14詢問通知書
2020-10-14糾正不當假釋裁定意見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詢問通知書
2020-10-14檢察意見書
2020-10-14詢問證人筆錄
2020-10-14移送案件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監視居住執行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