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公布(2002)第2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00)民終字第115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反訴原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建筑木材加工總廠,住所地烏魯木齊市錢塘江路27號。
法定代表人:陳長星,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呂向輝,該廠職員。
委托代理人:關勇,新疆元正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原告、反訴被告):中國民主同盟新疆實業發展總公司,住所地烏魯木齊市南昌路1號。
法定代表人:王鴻年,經理。
委托代理人:吳仁海,董事長。
委托代主人:吳穎,新疆方舟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建筑木材加工總廠(以下簡稱木材總廠)與上訴人中國民主同盟新疆實業發展總公司(以下簡稱實業公司)房屋租賃糾紛一案,不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l999)新民初字第1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木材總廠的委托代理人呂向輝、關勇,實業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王鴻年、委托代理人吳仁海、吳穎到庭參加訴訟,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1992年10月6日,木材總廠與中國民主同盟新疆烏魯木齊現代文化交流站(以下簡稱交流站)簽訂《營業大樓租賃合同書》,約定:交流站租用木材總廠辦公樓左側的營業大樓共四層(包括地下室),建筑面積3,054平方米,作為辦公室、賓館、餐廳、舞廳等,租期為20年。營業大樓續建的工程費用,交流站投資l00萬元,應在合同生效后半個月內支付給木材總廠20萬元,1993年3月底前再支付 40萬元,其余投資款在工程竣工前全部交清。交流站支付的續建費用100萬元,抵扣租金,扣完后依合同約定繼續向木材總廠支付租金。按建筑面積計算,每平方米每月租金20元;每年度分四次支付,一次按年租金的25%付清,每次付款時間為該季度的第一個月。租金價格在合同生效后三年內不變,逾期后在市場平均水平上另行調整。水、暖、電費用按規定分季度向木材總廠交納。如實業公司拖欠租金,按日千分之五交納滯納金。營業大樓正式交付實業公司使用之日為起租日。木材總廠負責辦理營業大樓租賃手續。除交流站投資的100萬元,續建大樓所需的其他費用由木材總廠承擔。在不影響整體結構前提下,可按交流站需要設計。木材總廠保證承租房內的水、暖、電的正常供應。木材總廠在使用期限內,不干預交流站對承租房的使用權、經營權。雙方必須嚴格遵守合同約定的各項條款,任何一方違約,必須向對方賠償合同額25%違約金及一切相關的經濟損失。
1993年7月26日,交流站向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工商局申請將交流站更名為實業公司,以后工商局給實業公司核發了營業執照,注冊資金80萬元。
簽訂合同后,實業公司于1992年11月2日向木材總廠付款20萬元,1993年5月18日付款10 萬元,5月29日付款40萬元,6月25日付款15萬元,9月30日付款30萬元,以上共計115萬元。此后從1994年5月至1995年12月實業公司又付給木材總廠款項274,847元。關于付款問題,一審判決還認定:訟爭的營業大樓原由長城建筑公司所屬史錫寶工程隊施工,后變更為烏魯木齊市天鎂建筑公司(以下簡稱天鎂公司)施工。經實業公司、木材總廠與史錫寶協商,由實業公司支付給史錫寶前期工程費用4萬元,史錫寶收款后向實業公司出具了收條并向一審法院出具了證明。1994年5月1日營業大樓l-3層由天鎂公司施工完畢后交付給實業公司,地下室于1995年1月1日交付給實業公司。施工中木材總廠共支付給天鎂公司工程款984,081.17元,其余款項由實業公司支付。1998年7月,實業公司與木材總廠在《建筑與安裝工程審核情況說明書》中最后審定的營業大樓工程造價2,235,789.81元,實業公司實際直接支付給天鎂公司工程款為1,251,708.64元。實業公司付給木材總廠、史錫寶、天鎂公司款項共計2,716,555.64元。實業公司為建設營業大樓實際超付資金1,716,555.64元。對一審判決認定的這一事實,雙方在二審期間中均未提出異議。一審期間,雙方于1999年11月16日簽署了兩份付款清單,對帳結論為實業公司支付給木材總廠的款項為l,424,847元,雙方無爭議。另付給史錫寶40,000元和搬遷費l0,000元雙方有爭議,由法庭確認。木材總廠支付984,081.17元雙方無爭議,另有四筆費用計 95,230元,雙方有爭議,由法庭確認。同日,雙方還簽訂了《中國民主同盟新疆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欠新疆建筑木材加工總廠款項清單》,確認實業公司欠木材總廠64,005元。
此外,交流站與木材總廠在1993年3月簽訂了《協議書》約定:木材總廠同意為交流站向銀行貸款 150萬元提供擔保。交流站同意在銀行貸款落實到位時,提前將租賃營業大樓合同書中約定應支付的續建工程款80萬元一次付清,并同時付足50萬元,作為信譽保證金。1997年4月,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稅務局(以下簡稱沙區稅務局)無償使用承租房二樓約325.32平方米房屋作該局辦公室,二上訴人均未與沙區稅務局簽訂允許該局無償使用部分訟爭房的書面協議。一審判決認定,1996年1月l日至1999年5月18日,木材總廠反租實業公司兩間房,每間每年按1.8萬元計算,木材總廠應付實業公司租金121,500元;1997年3月18日至1998年2月16日,木材總廠又租實業公司房屋一間,每間每年 1.8萬元,應付租金1.65萬元;1998年7月17日至1999年5月18日,木材總廠又租實業公司房屋一間,每間每年仍為1.8萬元,應付租金 1.5萬元。木材總廠反租實業公司四間房屋,共應支付實業公司租金15.3萬元。對上述認定,雙方當事人在二審期間均未提出異議。
1997年6月10日,木材總廠與實業公司簽訂《關于收交金三角租金的協議》,約定:根據雙方簽訂營業大樓租賃合同,經雙方充分協商,既考慮到原合同生效之日起三年內租金不變,逾期后在市場平均價水平上另行調整的條款,又考慮到實業公司存在困難的實際情況,同意對實業公司按優惠方案計算租金,即1996年應收租金3,054平方米×50元×9個月=137.43萬元,1997年應收租金3,054平方米 ×50元×12個月=182.24萬元,1996年的租金于1997年7月底前交清,1997年的租金于12月底前分三期付清。不再按期付清,按原合同第 7條辦理,即違約拖欠租金以日按千分之五計滯納金。對于這份協議的效力,一審判決認定木材總廠清算小組寫給該廠的清算報告中并未出現和涉及該協議,說明在 1998年8月以前雙方未就租金價格調整達成一致意見。清算小組負責人俞新元證實報告真實。木材總廠反租實業公司的四間房自1996年至1999年租金價格未作調整,也說明雙方未就調整租金價格達成一致。實業公司認為,木材總廠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才要求與其簽訂該協議,該協議是虛假的,不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應無效。木材總廠清算小組負責人俞新元向一審法院提供的書面《補充說明》稱:清算報告反映的是個人觀點,未經集體討論,未形成領導班子集體意見,報告文本上未加蓋單位公章。該報告不具備法律效力,一審法院以該報告作證據不尊重客觀事實。木材總廠參與合同簽訂的工作人員向一審法院提供書面證言證明該合同真實、合法。
另查明,雙方在1998年6月28日簽訂了實業公司欠木材總廠水電費清單。實業公司已支付水電費 163,710.5元,共欠441,631.54元,尚欠441,631.54元-163,710.5元=277,921.04元。1998年11月,木材總廠在訟爭房一側臨窗采光處不足5公分間距處另建一棟樓,影響營業大樓部分場地采光、通風,影響承租房屋的正常經營使用。1982年9月15日木材總廠取得廠區占地的《國有土地使用證》,土地性質為行政劃撥,用途為生產和生活用地。承建訟爭房屋先后取得立項批文、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新疆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發文同意木材總廠建立屬社會服務性大型綜合市場商貿城。烏魯木齊市市場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發文同意實業公司開辦“金三角大市場”,并到工商、消防、稅務等部門辦理開辦登記證。
又查明,1997年1月6日實業公司給烏魯木齊市鑫源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源公司,以后更名為烏魯木齊市海闊商貿有限公司)出具了委托書,記明:鑫源公司代理實業公司在承租樓內收取租金、水、電、暖費、物業管理、還貸。受托方與木材總廠簽訂租賃合同如與實業公司、木材總廠簽訂的合同相抵觸,以后一個為準。代理期限為1997年1月6日至2000年1月5日。以后代理期限延期至2005年1月4日。 1997年1月6日,木材總廠與鑫源公司簽訂《營業大樓租賃合同書》約定:自簽字蓋章生效后,租金按建筑面積每月每平方米20元計,三年內不變,逾期后在市場平均水平上另行調整。同日,雙方簽訂的《補充合同》約定、上述協議如與1992年10月6日木材總廠與交流站簽訂的《營業大樓租賃合同書》相抵觸,則以后一協議為準。實業公司以木材總廠、鑫源公司簽訂的二份協議作為證據否認實業公司、木材總廠簽訂的《關于收關金三角租金的協議》中有關提租的內容。
實業公司以木材總廠違約、影響其正常使用和經營房屋為由向一審法院起訴,要求木材總廠承擔違約金,賠償損失和利息。木材總廠提起反訴稱:依租賃合同約定,實業公司投入的100萬元折抵完租金后應按約定繼續交納租金,但事實上自1994年該樓竣工交付使用后,未交納分文租金,截止到1998年8月31日已累計欠租6,641,972元,拖欠水、電、衛生費計331,683.34元。實業公司承租期間將承租房一層窗戶全部改造成門面,造成該樓嚴重安全隱患。承租期間,實業公司在承租房內從事色情表演,被社會傳媒披露因此嚴重損害了木材總廠的名譽。據此請求:解除雙方簽訂的《營業大樓租賃合同書》。實業公司支付拖欠房屋租金6,441,972元,水、電、暖、衛生費331,683.34元,利息 57,851.32元。實業公司承擔違約金3,579,159.64元。實業公司將擅自改造的樓層恢復原狀,在報紙上公開道歉,消除因從事色情表演給木材總廠帶來的不良影響。實業公司承擔全部訴訟費用。
一審法院審理認為,雙方當事人簽訂的《營業大樓租賃合同簽訂合同書》為有效合同。簽訂合同后,實業公司已依約投入100萬元的情況下,追加投入全部營業大樓建設款將房建成。木材總廠未依約履行100萬元以上的補充投資義務,己構成違約。木材總廠為實業公司貸款擔保與木材總廠和實業公司間的房屋租賃行為,是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木材總廠提出改變投資方式不構成違約的理由不成立。1998年12月木材總廠在實業公司承租的營業大樓旁另建大樓,致使營業大樓600平方米的房產不能采光,嚴重影響了實業公司對營業大樓的正常使用,給實業公司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也違反了合同約定,構成違約。木材總廠違約行為給實業公司造成的經濟損失,用支付違約金的方式即可補償,實業公司要求木材總廠賠償經濟損失的請求不予支持。沙區稅務局無償占用營業大樓325.32平方米房產而造成的損失,實業公司可另行要求沙區稅務局支付。實業公司建設營業大樓中多支付的 1,716,555.64元,應從1994年5月1日木材總廠交付房屋時起算利息,并按照折抵租金遞減本金的方法計算。實業公司應支付給木材總廠的租金 3,445,274.4元,同實業公司已付款項2,716,555.64元及多付款1,716,555.64元的利息相折抵,基本抵平。實業公司未逾期支付租金,因木材總廠反訴請求實業公司支付延期付款違約金并解除合同的請求,一審法院不予支持。實業公司拖欠木材總廠的水、電、暖費277,921.04元應予給付,同時應承擔延期付款利息56,511.28元。實業公司拖欠木材總廠的借款64,005元應一并給付。實業公司使用營業大樓中因經營需要對一樓窗戶所做的改動,符合合同要求;木材總廠以此主張實業公司違約,要求其恢復原狀,一審法院不予支持。據此判決:一、木材總廠與實業公司簽訂的《營業大樓租賃合同書》有效;二、實業公司投入款2,716,555.64元(預付租金),及實業公司多投入款1,716,555.64元的利息731,428元,共計3,447,984元;截止到1999年8月31日實業公司應付木材總廠租金3,445,274.4元,兩項折抵,實業公司尚余款2,709.6元可繼續折抵租金;三、木材總廠償付實業公司違約金3,664,800元;四、實業公司給付木材總廠水、電、暖費277,921.04元,償付利息 56,511.28元;五、實業公司給付木材總廠欠款64,005元;六、駁回實業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七、駁回木材總廠的其他反訴請求。案件受理費本訴費60,210.4元,實業公司負擔30%,即18,063.12元,木材總廠負擔70%,即42,147.28元;反訴費58,076.33元,實業公司負擔40%,即23,230.53元,木材總廠負擔60%,即34,845.80元。
一審判決主文第二項731,428元利息的計算方法是:1994年5月1日木材總廠交付出租房l-3 層時,實業公司超付資金1,716,555.64元已全部投入到出租房建設中。從1994年5月1日至1995年11月30日租金100萬元折抵完畢,這期間超付資金l,716,555.64元不分段計息,利率按當時平均利率13.95%(年利率)計息,共計431,027元。從1995年11月30日以后每季度扣除租金179,430元。本金遞減后計租,利息共計300,401元時,本金折抵完畢。兩項利息合計731,428元,一審法院對一審判決主文第三項違約金3,664,800元,是按下列方法計算出來的,即:20元(每月每平方米租金標準)×3,054平方米(實業公司承租房屋總面積)×12個月×0.25(違約金標準)×20年(合同約定的租期)=3,664,800元。
木材總廠與實業公司均不服一審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木材總廠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判令實業公司承擔違約責任并賠償因違約給其造成的經濟損失。事實和理由如下:一審判決認定木材總廠違約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實業公司未按合同約定的時間支付租金已構成違約。實業公司向銀行貸款支付房租,木材總廠為貸款提供擔保,雙方改變了合同約定的付款方式,不能認定木材總廠支付續建資金不足構成違約。按合同約定,三年內房租為每月每平方米20元,三年后雙方按市場價格商定;一審判決以此價格作為三年后租金標準違反了合同約定,侵犯了木材總廠權益。應認定《關于收交金三角租金的協議》有效。一審判決將實業公司多交的續建承租房的投資款抵作租金,又計算利息,違反了財務原則,而且也不知道利息數額是如何計算出來的。一審判決木材總廠承擔3,664,800元違約金,既不符合合同約定,也沒有法律依據,且不知是如何計算出來的。一審判決認定實業公司改建承租房不違約與合同約定不符,違背了意思自治原則。一審判決駁回木材總廠反訴請求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請求二審法院支持反訴請求。實業公司亦不服一審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請求:改判木材總廠承擔因其違約給實業公司造成的經濟損失3,877,894.08元;改判木材總廠承擔因其違約占用實業公司利息2,497,386.74 元。事實和理由為:木材總廠多次違約給實業公司造成巨大經濟損失,依據《經濟合同法》第31條規定:當事人一方違反經濟合同時,應向對方支付違約會。如果由于違約已給對方造成的損失超過違約金的,還應當賠償,補償違約金不足的部分。按法律規定,利息的計算應以銀行同期利率作為標準,銀行同期利率分別為月利率16.5‰、15‰、13.725‰、l2.24‰,平均利率為13.9‰,以此為標準計算木材總廠應向實業公司支付利息的數額為 2,222,076.3元,而非一審判決認定的利息731,428元。
本院認為,木材總廠與交流站簽訂的《營業大樓租賃合同書》是雙方當事人真實自愿的意思表示。出租房屋所占用的土地性質為國有劃撥用地,《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55條規定,房屋所有人以營利為目的,將以劃撥方式取得使用權的國有土地上建成的房屋出租的,應當將租金中所含土地收益上繳國家。由于房屋租賃合同成立、生效后,出租人才可能收取租金并將其中土地收益部分上繳國家;繳納土地收益并不是合同成立并生效的前提條件。木材總廠應根據法律規定將收取的房租中所含的土地收益部分上繳國家并辦理出租登記備案、領取租賃許可證。實業公司承租訟爭房屋開辦金三角大市場獲得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批準,并已辦妥營業、稅收、消防審批手續,據此,一審判決認定《營業大樓租賃合同書》有效,是正確的,應予維持。關于《關于收交金三角租金的協議》的效力問題。《營業大樓租賃合同書》約定:按建筑面積計算每月每平方米20元的租金價格在合同生效后三年內不變,逾期后在市場平均水平上另行調整。《關于收交金三角租金的協議》的內容與主合同關于三年后調整租金標準的內容是連貫的、相互銜接的,是租賃合同的補充協議。木材總廠的內部清算報告未署名、未簽章、未經廠領導討論,是木材總廠的內部材料,對外不產生證據效力,實業公司以此作為主張該協議不成立或不生效的證據,理由不成立。木材總廠反租實業公司四間房屋與實業公司承租木材總廠營業大樓是兩個法律關系,二者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實業公司上訴主張以反租房屋未提租來否認《關于收交金三角租金的協議》的效力、亦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1997年1月6日木材總廠與鑫源公司簽訂了《營業大樓租賃合同書》和《補充合同》,就《補充合同》內容看,約定如1997年1月6日簽訂的租賃合同與1992年10月6日簽訂的租賃合同相抵觸,應以1992年10月6日租賃合同為準;后一租賃合同約定按建筑面積每月每平方米20元,自合同生效之日起三年內不變,合同經雙方簽字蓋章后即生效;前一租賃合同約定營業大樓正式交付使用之日為起租日;兩份合同約定的起租日相矛盾,應以前一約定為準。實業公司以前后兩個合同約定的租金標準相同來證明《關于收交金三角租金的協議》不成立或無效,也是沒有道理的,因后一合同約定的起租日無效而不具備證明力。《關于收取金三角租金的協議》上蓋有交流站的印鑒,還有實業公司董事長吳仁海的簽字,實業公司未能舉出簽訂該協議時存在意思表示不自愿、不自由的法定情形,應認定《關于收取金三角租金的協議》有效。根據《營業大樓租賃合同書》和《關于收取金三角租金的協議》約定的租金標準,實業公司投入的100萬元資金折抵租金至1995年9月12日,1,716,555.64元折抵租金至1997年4月8日。木材總廠未對實業公司履行《關于收取金三角租金的協議》是否存在違約事實以及如何承擔違約責任提出明確、具體的訴訟請求,對履行該協議涉及到的違約問題,本院不予審理。1993年3月,木材總廠與交流站簽訂的《協議書》將木材總廠為實業公司貸款提供擔保與實業公司向木材總廠提前支付80萬元聯系起來,但未約定提前付款時間,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第78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變更的內容約定不明確的,推定為未變更,據此應推定原合同的履行方式未因簽訂該協議而變更。木材總廠為實業公司向銀行貸款提供擔保而簽訂的其他合同,與本案的房屋租賃糾紛是各自獨立的兩個法律關系,且與本案合同主體亦不同,木材總廠上訴主張因簽訂貸款擔保合同而改變了《營業大樓租賃合同書》的履行方式,從而應免除木材總廠不支付續建投資款的違約責任,其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依《營業大樓租賃合同書》的約定,實業公司應于1993年10月21日前支付承租房屋續建投資款20 萬元,實際于1993年11月2日付清;應于1993年3月底前支付40萬元,實際在5月18日支付10萬元,5月29日支付30萬元,其延期付款行為已構成違約。合同中有關拖欠租金以日千分之五交付滯納金的約定,其法律性質為專項違約金,僅對拖欠租金產生法律效力,實業公司應以此為標準承擔違約責任。木材總廠未依合同約定支付營業大樓續建投資款己構成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并賠償實業公司因此造成的損失。實業公司多投入的資金產生的利息應視為木材總廠違約給其造成的損失,由木材總廠予以賠償。一審判決在計算利息上存在兩方面缺陷,應予糾正,其一,一審判決按年利率13.95%作為計息利率明顯高于國家規定的同期最高類別的利率(即固定資產貸款利率),從而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規定的利率法定原則,應以同期固定資產貸款利率計息。其二,一審判決以實業公司多投入資金折抵租金期間作為計息期間,未考慮《關于收交金三角租金的協議》生效后提租的事實。實業公司拖欠木材總廠水、電、暖費已構成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一審判決其承擔延期付款利息而不承擔違約責任,缺乏法律依據,應予糾正。《營業大樓租賃合同書》約定:任何一方違反合同約定的條款,必須向對方賠償合同額的25%違約金,即任何一方違約,按比例向對方支付違約金;由于本案雙方當事人均違約,違約金比例相同,相互抵消。木材總廠上訴主張實業公司承租期間擅自改變房屋結構、從事色情表演,因證據不足,本院不予認定。沙區稅務局無償使用營業大樓中325.32平方米的房屋是由出租人同意還是承租人同意的,雙方各執一詞、說法不一,因雙方或其中一方均未與沙區稅務局簽訂書面協議而難以查清,根據公平原則,由雙方合同約定、法院判令的租金標準,按50%的比例分攤租金。木材總廠在實業公司承租的營業大樓旁近距離建樓房,影響實業公司承租房屋的采光、通風,給其正常經營造成損失,這一行為既是違約行為又是侵犯相鄰權的侵權行為,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條規定: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實業公司已選擇追究木材總廠的違約責任,對該違約行為給實業公司造成的損失是否超過違約金,是否應對超出違約金的損失予以賠償,缺乏定量化的證據,本院難以對是否應賠償損失或應當賠償多少作出判斷;由于這一事實有相對獨立性,權利人可就此另行提起訴訟。
《關于收交金三角租金的協議》僅對1996年4月1日至1997年年底的租金標準等作出約定,對 1998年1月1日以后的租金標準沒有約定,在合同履行過程中,以致在訴訟中雙方當事人就租金標準不能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導致租賃合同難以繼續履行,木材總廠請求解除《營業大樓租賃合同書》,本院準許。本院根據《營業大樓租賃合同書》、《關于收交金三角租金的協議》的約定、當地房屋租賃的市場行情、雙方房屋租賃關系提前解除以及實業公司出資承建訟爭房屋的情況、當事人提出的上訴請求,將1998年l月1日至租賃合同解除之日的租金標準確定為每月每建筑平方米30元。據此,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1999)新民初字第13號民事判決第一、五、六項;
二、撤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1999)新民初字第13號民事判決第二、三、七項;
三、解除木材總廠與實業公司簽訂的《營業大樓租賃合同書》,自本判決生效后90日內實業公司將承租房屋交還木材總廠。
四、自判決生效之日起30日內,實業公司向木材總廠支付1997年4月9日至1997年12月30日租金(其中2,728,68平方米按建筑面積每月每平方米50元計租,325,32平方米按建筑面積每月每平方米25元計租)。
五、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30日內,實業公司向木材總廠支付自1998年1月1日至本判決生效之日租金(其中2,728.68平方米按建筑面積每月每平方米30元計租,325.32平方米按建筑面積每月每平方米15元計租)。
六、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30日內,木材總廠向實業公司支付1,716,555.64元利息(自1995年9月13日至1997年4月8日,按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固定資產貸款利率計息)。
七、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30日內,實業公司向木材總廠支付延期支付租金的違約金123,500元。
八、變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1999)新民初字第13號民事判決第四項為: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30日內,實業公司向木材總廠支付水、電、暖費277,921.04元。
九、駁回上訴人的其他上訴請求。
一審案件受理費按一審判決執行。二審案件受理費118,286.73元,由實業公司負擔82,800.71元,木材總廠負擔35,486.02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馮小光
審 判 員 張 章
代理審判員 吳曉芳
二○○一年八月二十一日
書 記 員 胡曉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保全擔保書(法人)
2020-10-14高級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復核死刑緩期執行改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撤銷、變更一審裁定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按二審程序再審維持原判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立案登記表(自訴案件用)
2020-10-14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傳票(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請書—涉及國家秘密案件用(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調查取證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解除強制措施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罪犯保外就醫取保書
2020-10-14適用簡易程序建議書
2020-10-14停止執行死刑意見書
2020-10-14詢問筆錄
2020-10-14出入境管理監視居住/延長監視居住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立案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對保證人罰款/沒收保證金復核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提請批準逮捕書
2020-10-14×××公安局凍結/解除凍結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起訴意見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