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贛中民一終字第88號
委托代理人李力軍,江西紅土地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肖小文,(略)。
委托代理人謝小榮,江西玉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蔡蓮英,(略)。
委托代理人陳建軍,江西君實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賴鮮華因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一案,不服江西省于都縣人民法院(2005)于民一初字第43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一審法院經審理查明,2002年10月13日,被告賴鮮華個人以包工包料的形式承建于都縣貢江鎮紅旗村北街組易紹正、易紹平、易立凡、易超凡等十四戶人集資興建的一棟樓房。為此,被告賴鮮華分別與集資戶簽訂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被告賴鮮華承包后,與被告肖小文口頭約定,將該棟樓房的砌墻、澆水泥、室內外粉刷等泥工項目包工給被告肖小文承包施工。為此,兩被告約定,由被告賴鮮華提供施工所需的一臺“SS型施工升降機”,由被告賴鮮華指定其雇請的專人彭先明負責操作升降機及工地上的一些其它事務,由被告賴鮮華支付彭先明每月工資500元。開工后,被告肖小文雇請原告蔡蓮英做小工,安排在工地攪拌沙漿并將沙漿裝上斗子車后推入升降機的吊欄內。2003年6月17日上午9時許,原告和另一小工鐘小鳳,將裝沙漿的斗子車推入升降機吊欄。當時,操作升降機的彭先明因去修理一個水龍頭,已關機離開崗位。于是,原告便擅自開啟升降機起吊。升降機運行中,原告發現地面水平拉動的鋼絲繩上粘著一塊安全網碎片,就伸腳去踩掉,被鋼絲繩掛住褲腳將原告右腳絞入升降機的卷軸內,致使原告的右腳嚴重絞傷。當即,原告被送往于都縣人民醫院,爾后轉贛州東河醫院住院治療。經診斷為右脛腓骨開放性、粉碎性骨折、右踝關節開放性脫位、右內踝骨折、右足掌離斷傷。在贛州東河醫院三次住院治療209天,用去醫療費 31779.60元(其中由賴鮮華支付了2534.80元,肖小文支付了29244.80元)。原告治療終結后,經一審法院司法技術室鑒定,綜合評定為重傷乙級和5級傷殘。2005年8月22日,原告向一審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判令兩被告賠償原告的誤工費、護理費、殘疾賠償金、被撫養人生活費 175936.75元。又查明,原告在治療期間,被告肖小文支付了護理人員溫連秀工資3330元(2003年8月16日一12月22日)及付給原告用于拆內固定的人民幣400元。還查明:原告蔡蓮英有子女4個,均為城鎮戶口,其中鐘 ,男,出生于1996年3月7日;鐘,女,出生于1997年12月25日;鐘,女,出生于1999年5月2日;鐘坤萍,女,出生于2001年2月7日。這些子女,在原告身體受到損傷時均為未成年人,原告須承擔撫養義務。
一審法院認為,原告蔡蓮英在雇傭勞動中,擅自開啟由專職人員操作的升降機和排除鋼絲繩上的粘著物,屬于雇傭活動之外的行為,且行為本身不當,造成人身損害后果,自己有明顯過錯,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原告是在專職人員離開崗位,未受到明確拒絕和有效制止的情況下開啟升降機的,而操作升降機的專職人員是被告賴鮮華的雇員,原告開啟升降機起吊沙漿這一行為,對于被告賴鮮華是義務幫工的性質,原告是因幫工活動遭受人身損害,所以,被告賴鮮華作為被幫工人,應負賠償責任。但是,原告對這一損害結果的發生自身確有明顯過錯,可以相應減輕被告賴鮮華的賠償責任。被告肖小文是原告的雇主,盡管原告的身體損害不是在雇傭活動當中發生的,但原告開啟升降機起吊沙漿這一作為,主觀上也是為了工地不窩工,實際上對被告肖小文有利。同時,原告的這種行為,也反映出被告肖小文對雇員的勞動管理松懈,對雇員在雇傭活動中的不當行為未能制止。因此,應承擔一定的民事責任。鑒于原告身體損傷嚴重,連續三次住院治療終結后,尚須拆除內固定和傷殘鑒定,實際上并未超過訴訟時效。所以對兩被告這一主張不予支持。據此,為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和社會的安定和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19條、第131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條、第14條、第19條、第20條、第 21條、第25條、第28條規定,判決:一、原告蔡蓮英因人身損害所發生的醫療費31779.60元;誤工費16780.53元;護理費4362.94 元;殘疾賠償金90715.68元;被撫養人生活費70392.76元,共計人民幣214031.51元。由原告蔡蓮英自己負擔40%;由被告賴鮮華賠償 35%,計人民幣74911.03元(已付2534.80元);由被告肖小文賠償25%,計人民幣53507.88元(已付32974.80元)。二、兩被告應賠償的金額與已付金額抵銷后應給付的金額,限判決生效后一個月內付清。本案訴訟費5000元、鑒定費450元,共計5450元。由原告蔡蓮英負擔2180元;被告賴鮮華負擔1910元;被告肖小文負擔1360元。
上訴人賴鮮華不服上述判決,上訴提出:一、一審法院認定事實不清,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被上訴人蔡蓮英的身體是在2003年6 月17日受傷的,而其卻在2005年8月23日才提起民事訴訟,依據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的規定,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68條明確規定了“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后經檢查確診并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一審法院在蔡蓮英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不具備訴訟時效中斷的條件之下,以蔡蓮英身體損傷嚴重連續三次住院治療終結后,尚須拆除內固定和傷殘鑒定,從而認定其末超過訴訟時效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2、一審法院認定被上訴人蔡蓮英的四個子女均為城鎮戶口與事實不符。蔡蓮英及其子女鐘坤萍、鐘的戶口是在蔡蓮英人身損害事件發生后辦理的農轉非手續。在一審庭審之中,蔡蓮英沒有提供其及子女由農業戶口轉為非農戶口的法定事由的證明材料,一審法院在沒有查明事實的情況下予以支持是錯誤的。 3、一審法院認定上訴人賴鮮華已付被上訴人蔡蓮英治療費用的數額錯誤。在蔡蓮英身體受到損傷后,上訴人除自行墊付了2534.80元現金用于蔡蓮英治療之外,還陸續給了被上訴人肖小文26800元現金,委托肖小文用于支付蔡蓮英的治療費用,肖小文也已經將上訴人給付的26800元現金用于了蔡蓮英的醫治,對此事實,肖小文已經認可,而一審法院僅憑庭審中肖小文自相矛盾的陳述,將上訴人賴鮮華支付的26800元醫療費用判決認定為肖小文支付的費用,是不妥當的。二、一審法院判決上訴人賴鮮華承擔賠償責任缺乏事實根據,蔡蓮英是肖小文雇請的小工,肖小文是蔡蓮英的雇主,蔡蓮英與上訴人賴鮮華之間不存在雇傭關系,對此事實一審法院已經查證屬實。雖然操作升降機的專職人員是上訴人賴鮮華的雇工,但蔡蓮英乃是在明知操作升降機的專職人員去樓上修理水龍頭,也明明看到操作升降的專職人員在木板上寫有“有電危險,請勿靠近”的文字,自己是非專業操作升降機的技術人員之下而去開啟升降機起吊沙漿的,對蔡蓮英這一行為的定性,一審法院主觀臆斷為義務幫工,是錯誤的。蔡蓮英開啟升降機起吊沙漿根本不是義務幫工,上訴人賴鮮華和被上訴人蔡蓮英之間根本不存在幫工關系,在升降機操作的專職人員因為工地上臨時有事不在崗位的情況下,那里還談得上明確拒絕和有效制止呢?再說,上訴人已雇請了專職的技術人員操作升降機,那里還要被上訴人蔡蓮英的義務幫工呢?一審法院認定蔡蓮英操作升降機起吊沙漿的行為屬于義務幫工與客觀事實不相符合,因此,一審法院判定上訴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就成了無源之水。三、一審法院適用法律錯誤。對蔡蓮英身體損害的后果,上訴人賴鮮華沒有任何過錯,尤其是,被上訴人蔡蓮英操作升降機起吊沙漿的行為,對于上訴人賴鮮華而言根本就不是義務幫工的性質,一審法院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4條判決上訴人承擔賠償責任無疑是錯誤的。綜上,上訴請求:1、撤銷于都縣人民法院(2005)于民一初字第437號民事判決書,依法發回重審或直接改判,判決上訴人賴鮮華不予承擔被上訴人蔡蓮英人身損害的賠償責任。2、本案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蔡蓮英承擔。
被上訴人肖小文答辯認為:1、上訴人賴鮮華提出被上訴人蔡蓮英所提起的人身損害賠償之訴已過訴訟時效期間的上訴理由成立。因為被上訴人蔡蓮英身體遭受損害的具體時間是2003年6月1 7日,起訴時間是2005年8月23日,期間不存在任何時效中止中斷的事由,因此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和最高人民法院對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的意見,被上訴人所提起的本案之訴顯然超過了訴訟時效,原審法院的認定,顯然錯誤。2、上訴人賴鮮華上訴提出被上訴人蔡蓮英四子女為城鎮戶口與事實不符的理由成立,人身損害賠償的計算顯然應以發生事故時的那一刻及之前的案件事實為依據,本案發生事故那天,被上訴人及四個子女的戶口尚未是非農戶口,因此不能按非農戶口計算有關賠償,原審判決認定他們為非農戶口,并以非農戶口計算相關賠償明顯不正確。3、原審法院認定被上訴人蔡蓮英身體受到損傷后,上訴人賴鮮華只付了蔡蓮英2534.80元是正確的。被上訴人蔡蓮英受傷后,被上訴人肖小文在上訴人賴鮮華處領走過26800元是事實,但當時兩人言明這筆錢在上訴人賴鮮華歷年欠其承包款中抵扣。這筆錢雖已給了被上訴人蔡蓮英,但其性質來講是肖小文的錢,這從上訴人賴鮮華一審答辯狀中稱借出26800元給肖小文的內容可以印證。因此,上訴人賴鮮華稱一審法院認定其已付被上訴人蔡蓮英治療費用的數額錯誤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4、一審法院判決上訴人賴鮮華承擔賠償責任是正確的,這一判決既有事實依據,也有法律依據。被上訴人蔡蓮英是在操作上訴人賴鮮華的升降機中受傷的,而在之前,應上訴人賴鮮華之要求,被上訴人蔡蓮英曾多次為上訴人賴鮮華開過升降機,升降機是特種專業設備,正是由于上訴人賴鮮華管理不善,作為外行的被上訴人蔡蓮英才能進入該區域并操作這一升降機,由此發生事故,上訴人賴鮮華顯然有責任。庭審中被上訴人蔡蓮英多次向法庭陳述在這之前上訴人賴鮮華多次叫其操作該升降機,據此事實而論,上訴人賴鮮華就應為其損害承擔賠償責任。本案中,被上訴人蔡蓮英操作升降機,上訴人賴鮮華直接得利且未能有效制止和拒絕,這一特征明顯符合義務幫工的特征。5、肖小文認為被上訴人蔡蓮英雖是其所請的雇工,但被上訴人蔡蓮英受傷不是在從事其分派的工作及該工作的預備工作或掃尾工作中受的傷,因此其受傷不是受雇傭中受的傷,依法不應認定肖小文承擔責任,但出于對被上訴人蔡蓮英的同情,肖小文不上訴而服判。請二審法院維持一審判決。
被上訴人蔡蓮英答辯認為:1、一審法院認定本案沒有超過訴訟時效是正確的。本案中,其于2003年6月17日受傷,同日到贛州東河醫院治療,直至2004年7月6日出院,出院時因骨折處未完全愈合,不能拆除固定,直至2005年5月11日攝片顯示骨折愈合才在贛州市東河醫院拆除外用定架。拆除外用定架后,其到于都法院鑒定,評定為重傷乙級和5級傷殘,在治療期間,上訴人賴鮮華支付了醫療費2534.80元,其也多次要求上訴人賴鮮華支付賠償費,但上訴人賴鮮華置之不理。其傷勢程度直到2005年5月出院評殘后才確診,訴訟時效應從2005年5月開始計算。同時,上訴人賴鮮華支付醫療費和其多次要求上訴人賴鮮華支付賠償費,已引起訴訟時效中斷。2、其四個子女均為城鎮戶口,在一審法院,其已向法院提交了戶口本、公安機關證明等證據證明小孩的戶籍情況。其四個小孩在2002年辦理了農轉非手續,事實上四個小孩出生后一直在于都縣城生活,依法被扶養人生活費應適用有關城鎮標準來計算。3、一審法院判決上訴人賴鮮華承擔賠償責任是正確的。一審法院經過庭審,已查明蔡蓮英是肖小文雇請的小工,受傷是因為義務幫助上訴人賴鮮華開啟升降機引起,上訴人賴鮮華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同時,本案中肖小文沒有施工資質,上訴人賴鮮華明知還將泥工項目發包給肖小文,依據我國法律規定,上訴人賴鮮華作為工程總承包人,將泥工項目發包給無資質人,造成人身傷害的,依法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4、本案蔡蓮英沒有任何過錯。作為小工,蔡蓮英只能聽從雇主的指揮,在以前的工作中蔡蓮英曾聽從指揮操作過升降機,因此偶爾操作升降機也是其工作之一,上訴人賴鮮華雖然雇用了彭先明專職操作升降機,但上訴人賴鮮華缺乏管理,安排專職人員去作其他工作,而蔡蓮英操作升降機在客觀上也有利于上訴人賴鮮華,上訴人賴鮮華依法應承擔相應責任。一審法院認為蔡蓮英有過錯是不對的,蔡蓮英不應承擔任何責任。綜上,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基本清楚,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人賴鮮華的上訴請求。
二審庭審中,被上訴人蔡蓮英向法庭提供證人鐘群華、周小春證言,以證明被上訴人蔡蓮英在受傷之前曾聽從上訴人賴鮮華和被上訴人肖小文的安排,操作過升降機的事實。本院認為,上述證人證言在一審期間業已存在,被上訴人蔡蓮英在一審舉證期限內未向法庭提供,且該證據也不屬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十一條規定的新證據的范疇。因此,本院對上述證據不予確認。
此外,二審對一審判決認定的上訴人賴鮮華支付2534.80元,肖小文支付29244.80元醫療費的事實不予確認外,對一審判決認定的其余事實予以確認。
經二審審理查明,被上訴人蔡蓮英于2003年6月17日受傷住院至同年8月27日出院,因傷情未愈,又于同年8月31日住院至2004年3 月27日,后因拆除內固定又于2004年7月3日住院至7月6日。被上訴人蔡蓮英受傷后,上訴人賴鮮華除付給其醫療費2534.80元,還通過被上訴人肖小文陸續付給被上訴人蔡蓮英醫療費26800元。被上訴人蔡蓮英及其子女鐘坤萍、鐘 三人于2002年8月15日辦理農轉非手續,其女兒鐘坤萍 、鐘二人于2002年3月4日辦理農轉非手續。被上訴人蔡蓮英于2005年8月22日向一審法院提起人身損害賠償訴訟。
本院認為,被上訴人蔡蓮英系被上訴人肖小文雇請在工地上攪拌沙漿并將沙漿裝上斗車后推入升降機吊欄內的小工,雙方已形成雇傭關系。 2003年6月17日上午9時許,被上訴人蔡蓮英擅自開啟升降機的行為已超出其本人工作范圍,屬于雇傭活動之外的行為,由此造成的損害后果,被上訴人蔡蓮英自己有明顯過錯,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但被上訴人肖小文是雇主,其對雇員負有安全注意和管理職責,其因對雇員疏于管理,對被上訴人蔡蓮英的損傷后果,也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上訴人賴鮮華作為工程總承包人,對整個工地的安全生產負有管理職責,其明知被上訴人肖小文沒有相應的資質條件,而將工程發包給被上訴人肖小文,且其雇請的專門開啟升降機的工作員人擅離職守,以致于被上訴人蔡蓮英擅自開啟升降機造成損害后果,上訴人賴鮮華對此也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一審法院根據各方當事人的過錯程度,判決各方當事人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正確。因此,上訴人賴鮮華提出其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上訴意見與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被上訴人蔡蓮英受傷后,上訴人賴鮮華除付給其醫療費2534.80元,還通過被上訴人肖小文陸續付給被上訴人蔡蓮英醫療費26800 元。被上訴人肖小文在一、二審庭審中也承認從上訴人賴鮮華處領到26800元,并將該筆款作為醫療費交給了被上訴人蔡蓮英。因此,一審判決將該筆款 26800元認定為被上訴人肖小文支付不妥,應予糾正。至于上訴人賴鮮華與被上訴人肖小文之間的工程結算,應另行通過合法途經予以解決。被上訴人蔡蓮英在先后三次住院期間,曾多次要求上訴人賴鮮華和被上訴人肖小文支付醫療費,上訴人賴鮮華及被上訴人肖小文也曾陸續支付醫療費給被上訴人蔡蓮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之規定,被上訴人蔡蓮英所提起的訴訟存在多次時效中斷的情形。因此,本案未超過訴訟時效,上訴人賴鮮華提出本案已過訴訟時效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原審判決認定的基本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民事責任的分擔合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江西省于都縣人民法院(2005)于民一初字第437號民事判決第二項;
二、變更江西省于都縣人民法院(2005)于民一初字第437號民事判決的第一項為被上訴人蔡蓮英的醫療費31779.60元、誤工費 16780.53元、護理費4362.94元、殘疾賠償金90715.68元、被撫養人生活費70392.76元,共計人民幣214031.51元,由被上訴人蔡蓮英自己負擔40%,上訴人賴鮮華賠償35%,計人民幣74911.03元(已付29334.80元),被上訴人肖小文賠償25%,計人民幣 53507.88元(已付6174.80元)。
一審案件訴訟費5000元、鑒定費450元,共計5450元,由上訴人賴鮮華負擔1910元,被上訴人蔡蓮英負擔2180元,被上訴人肖小文負擔1360元;二審案件受理費5000元,由上訴人賴鮮華負擔4000元,被上訴人肖小文負擔1000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徐 俊
審 判 員 謝 紅 衛
審 判 員 曾 曉 蘭
二00六年三月六日
代理書記員 黃 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級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復核死刑緩期執行改判用)
2020-10-14刑事裁定書(補正裁判文書失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駁回自訴用,樣式二)
2020-10-14延長審限案件呈批表(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合議庭評議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提押票(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報送上(抗)訴案件函(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釋放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通知書(管制用)
2020-10-14退還、返還扣押(調取)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不予批準逮捕案件補充偵查提綱
2020-10-14查詢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送達受理單位)
2020-10-14刑事申訴復查決定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指令出庭通知書(送達受指令人民檢察院)
2020-10-14延長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送達看守所)
2020-10-14傳喚證
2020-10-14會見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請表
2020-10-14×××公安局釋放通知書
2020-10-14犯罪嫌疑人訴訟權利義務告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