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05)桂民二終字第3號
上訴人(一審原告):華錫集團銅坑礦。住所地:廣西南丹縣大廠鎮。
代表人:玉子慶,礦長。
委托代理人:藍世棟,華錫集團銅坑礦辦公室主任。
委托代理人:覃解生,民族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一審被告):廣西河池金河礦冶有限公司。住所地:河池市南環路371號。
法定代表人:侯義新,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李紹忠,該公司職員。
委托代理人:韋崇林,皓辰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華錫集團銅坑礦(以下簡稱銅坑礦)與上訴人廣西河池金河礦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河公司)因財產損害賠償糾紛一案,經河池市中級人民法院2002年 10月15日做出(2002)河地民初字第117號民事裁定,駁回銅坑礦起訴。銅坑礦不服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審理后認為該案符合受理條件,裁定指令河池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一審法院審理后,作出(2003)河市民一初字第8號民事判決,銅坑礦和金河公司均不服,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于2005年1月12 日立案受理,并依法組成由審判員管小平擔任本案審判長,與審判員鮑容琴、代理審判員張輝參加的合議庭,并于2005年2月2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書記員胡玉芳、速錄員黃鱗擔任本案記錄。銅坑礦的委托代理人藍世棟、覃解生和金河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李紹忠、韋崇林到庭參加了本案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兩上訴人訟爭一案經河池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查明:銅坑礦和廣西拉么鋅礦(以下簡稱拉么礦)均系國有企業,兩礦區相距約5公里。2001年7月3日,銅坑礦在其所屬地下礦井檢查工作時,發現拉么礦工人進入銅坑礦的91號礦體挖掘。當晚8時許,銅坑礦即在所屬礦井和拉么礦采礦區域內實施爆炸阻止挖掘。事發后為了查明爆炸事故點的區域權屬,南丹縣公安局委托原河池地區礦產資源管理局對爆炸事故進行現場測量,該局組織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域地質調查研究院、南丹縣礦產管理局派出的專業技術人員,在銅坑礦和拉么礦測量技術人員的參與下,于2001年11月16日對井下巷道事故地點進行實地測量,并做出了《廣西拉么鋅礦 350中段巷道爆炸事故現場測量的報告》。后銅坑礦書面委托湖南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對拉么礦越界進入銅坑礦91號礦體開采井巷的范圍和需要充填的費用進行鑒定。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依據上述報告對拉么礦越界進入銅坑礦91號礦體進行測量鑒定。鑒定結論為所采空的空區按要求應用棒磨沙膠結充填,費用為 2876993元。
另查明:2002年5月30日,原河池地區礦產資源管理局組成聯合調查組對銅坑礦的92號礦體進行開采調查,確認92號礦體被拉么礦越界掘進約50米,越界部分處于掘進階段并未采礦。
再查明:拉么礦于2003年4月16日與廣西人民機械廠合并,組建成新的企業法人廣西河池金河礦冶有限公司。
河池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國家保護合法的采礦權。拉么礦未經銅坑礦的同意,擅自進入銅坑礦礦區挖掘開采,侵害了銅坑礦的合法采礦權,對此拉么礦應承擔侵權的民事責任。銅坑礦起訴請求拉么礦對91號礦體采空區按要求用棒磨沙水泥膠結充填,費用為2876993元,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予以支持。至于銅坑礦起訴請求拉么礦對91號礦體、92號礦體盜采原礦進行賠償的訴訟請求,因未能舉出相關證據證實,本院不予采信。鑒于拉么礦已與其他企業合并組建新的企業法人廣西金河礦冶有限公司,因此拉么礦應承擔的民事責任依法由其新的企業法人廣西河池金河礦冶有限公司承擔。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第四條、第十九條第二款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十四條、第八十一條第二款、第一百一十七條的規定,判決:一、被告金河公司賠償原告銅坑礦充填費用 2876993元;二、駁回原告銅坑礦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訴訟65013元,由銅坑礦負擔41813元,金河公司負擔23200元。
銅坑礦不服河池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上述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稱:金河公司盜采92號礦體事實存在。對此,銅坑礦已請求一審法院依法調查收集證據,并經一審法院委托桂林礦產地質研究院對金河公司的魚泉洞工區進行勘測,結果證明窿口坐標位置在金河公司的礦區范圍(3#測點),而開采區11#和12#測點已越過銅坑礦界,進入23.69米。但由于該采點已被金河公司封堵,故目前無法對盜采損失取得確切證據。為此銅坑礦已表示積極配合,但一審法院沒有要求繼續勘測,取證不能的原因在于法院,一審法院卻以銅坑礦方舉證不能為由駁回銅坑礦訴訟請求,有悖于法律規定。至今金河公司仍通過其魚泉洞窿口占領著銅坑礦的采礦區,請求二審法院判令金河公司停止侵權,取締其非法窿口,并請求在法院監督下繼續進行勘測,依據勘測結果,判令金河公司賠償銅坑礦損失。
金河公司辯稱:1、銅坑礦稱金河公司盜采其92號礦體不是事實。2002年4月,河池地區行政公署礦產資源管理局就已根據銅坑礦的請示和河池地區行政公署領導的批示組成工作組,對銅坑礦提出的問題進行了專項調查核實。并對拉么礦魚泉洞一工區(大樹腳窿)、二工區(火麻洞窿)進行了實地勘測。在調查報告中認定:拉么礦魚泉洞工區雖曾越界但未采礦,此為事實。2、銅坑礦要求對拉么礦魚泉洞工區巷道進行測量,沒有依據。原河池地區礦管局的調查報告已認定并做出了停止越界掘進行為,并在越界處砌墻封堵的處理意見。該事實已清楚明了,但銅坑礦卻置安全隱患和必將給拉么礦造成重大損失于不顧,一味要求打倒封堵墻和開挖主斜井井底進行勘查,屬無理取鬧。3、銅坑礦要求金河公司賠償其“被盜”礦石,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拉么礦魚泉洞工區雖有越界現象,卻無采礦行為,且礦產資源屬于國家,礦產資源受損,應當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的地質礦產管理部門依照《中華人民礦產資源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對侵害人做出停止開采、賠償損失、沒收采出的礦產和違法所得等行政處罰,而銅坑礦以礦產資源受損為由要求賠償屬主體不適格。
二審訴訟中雙方當事人就爭議事實即:巷道是否必須充填、用何種方法充填、充填工程量及費用為多少的問題各自提供以下證據。
上訴人銅坑礦提供的證據:1、2004年6月16日柳州華錫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給廣西壯族自治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關于“柳州華錫集團銅坑礦細脈帶礦體特大事故隱患區總體治理方案”的報告》;2、2004年6月18日《〈柳州華錫集團銅坑礦細脈帶礦體特大事故隱患區總體治理方案〉專家評審意見》及評審專家名單;3、2004年6月2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給長沙礦山研究院的桂安監管函字[2004]72號《關于聘請長沙礦山研究院對銅坑礦細脈帶礦體特大事故隱患區總體治理方案組織安全論證的函》;4、2004年7月7日《〈柳州華錫集團銅坑礦細脈帶礦體特大事故隱患區總體治理方案〉安全論證專家評審意見》;5、2004年7月8日長沙礦山研究院《柳州華錫集團銅坑礦細脈帶礦體特大事故隱患區總體治理方案專家論證會總結報告》;6、2004年 7月2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桂安監管一字[2004]17號《關于同意實施銅坑礦細脈帶礦體特大事故隱患區總體治理方案的批復》,以證明為防止銅坑礦細脈帶礦體特大事故,對爭議的巷道必須進行充填治理。同時認為其在一審訴訟中已提供1987年12月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的《廣西大廠二期工程91號富礦充填料采石場和破碎工程初步設計說明書》,證明91號礦體應采用利用井下掘進廢石、人造砂井下攪拌膠結充填方法。2002年9月由其委托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做出的《廣西拉么鋅礦越界進入銅坑礦礦區開采井項充填封閉處理設計方案》、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工程設計書、安全評價機構資質證書、設計人員劉春福、鐘友根資格證書,證明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是具有法定資質的礦山工程設計及工程造價咨詢和安全評價資質的單位,上述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的充填封閉處理設計方案合法有效。
上訴人金河公司對上述證據的真實性未表示異議,但認為本案爭議的不是采礦充填法,不存在采空區,打巷道不等于采礦,不必充填。并認為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的設計方案費用過高,其中巷道刷大充填部分不需要做,應扣除該部分的工程量,材料部分也過高,可以就地取廢石充填。
為此,金河公司提供以下證據:1、其委托廣西安生安全科學技術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生公司)2005年2月做出《廣西河池金河礦冶有限公司拉么礦 350水平與銅坑礦貫通巷道安全現狀評價報告》,證明爭議的巷道可利用廢石充填方法及巷道的斷面為5.77O;2、2005年3月31日其委托廣西工業建筑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廣西工業設計院)做出的《350水平與銅坑礦貫通巷道充填封閉處理工程預算書》(未包含巷道刷大部分的工程量和材料款),證明即便采用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的充填方法也只須85萬多元。其對工程的取費定額、計算方法、材料價格沒有提出實質性意見。
銅坑礦對上述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認為金河公司提供安生公司的評價報告也證明了爭議的巷道存在安全隱患需要充填。該報告沒有對其采礦方法作說明,也未否定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的設計方案。報告的處理方法是針對拉么礦用的,應當根據銅坑礦的采礦工藝進行處理才科學。銅坑礦的充填處理方法是經過長沙礦山研究院等專家反復論證的,符合廣西安全監督管理局的要求。并對廣西工業設計院及其設計人員的資質提出異議,認為金河公司沒有提供相應的資質證明,故不認可該工程預算書。同時銅坑礦認為巷道刷大并非金河公司所認為的是在原有巷道內的擴大,而是指對隔離帶內越界井巷采用放頂充填,是必須實施的工程量。
此外,經質證,雙方一致認可金河公司提出的巷道5.77O斷面面積,并認可按南丹縣公安局在處理拉么礦350中段巷道爆炸事故繪制的事故現場分布圖(圖 3)計算巷道長度,實線部分按其長度和比例尺計算,虛線部分取其長度的一半按比例尺計算。據此,銅坑礦就雙方認可的巷道長度和斷面計算方法重新委托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對工程量和工程造價進行核算,結果為:隔離帶段長度390m、斷面5.77O、工程量2250.3m3,小計4674.0m3(刷方),20砼6.0m3;銅坑礦界內的巷道長度405.0m、斷面5.77O、工程量2336.85m3,繞道長度20.0m、斷面5.77O、工程量115.4m3,斜井及聯道長度155.5m、斷面5.77O、工程量897.24m3,小計3349.49m3(砼充填)。總計長度970.5m,工程量5599.79m3.重新核算后的總投資為2604162元。金河公司對重新核算后的數據沒有提出實質性意見,但仍認為不應采用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的設計方案,并認為本案屬安全治理問題,應由安全主管部門認定管理,并由其按照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審批的設計方案負責組織施工。
本院認為:訴辯雙方對對方當事人于二審中提供的證據的真實性均無異議,并進行了質證,本院對上述證據的真實性予以確認。
關于應否對貫通的巷道進行充填問題。依據雙方提供的證據,均證實貫通的巷道確實存在安全隱患,必須采取充填措施。關于采用何種充填方法問題。銅坑礦提供的 1987年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的《廣西大廠礦務局銅坑錫礦充填工藝技術補充設計說明書》及2002年其委托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做出的《廣西拉么鋅礦越界進入銅坑礦礦區開采井項充填封閉處理設計方案》,足以證明銅坑礦采用膠結充填方法是本案行為發生前就已經專家論證確認,2002年針對本案爭議的巷道,考慮經濟合理性方面和地勢方面的原因,推薦采用利用井下掘進廢石、人造砂井下攪拌膠結充填方案。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是具有法定資質的礦山工程設計及工程造價咨詢和安全評價資質的單位,在銅坑礦提供的廣西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桂安監督管一字[2004]17號《關于同意實施銅坑礦細脈帶礦體大事故隱患區總體治理方案的批復》,同意該局兩次組織專家對銅坑礦與北京礦冶總院共同編制的《柳州華錫集團銅坑礦細脈帶礦體特大事故隱患區總體治理方案》的評審和論證意見,并就實施該治理方案的有關問題作了批復。其中第三條要求:“對治理方案要制定具體的施工設計,并經你公司組織技術人員審查后方能實施,同時要進一步細化各具體實施方案的安全保障措施和應急救援預案,做好施工組織和安全管理,確保施工安全。”,說明銅坑礦的總體治理方案是得到廣西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的同意的,對于具體施工設計則要求由銅坑礦組織技術人員審查后實施。上述證據內容真實、形式合法,具有證明效力。而金河公司提供的其委托安生公司 2005年2月做出《廣西河池金河礦冶有限公司拉么礦350水平與銅坑礦貫通巷道安全現狀評價報告》,該報告是僅就拉么礦礦帶做出的安全現狀評價報告;而廣西工業設計院做出的《350水平與銅坑礦貫通巷道充填封閉處理工程預算書》,金河公司沒有提供該設計院具有礦山工程設計資格證書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授予的安全評價資質,前者不足以否定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的充填方案,后者缺乏證明力,本院不予采信。
關于充填工程量及費用應為多少問題。雙方于二審訴訟中共同認可的巷道長度的計算方法和斷面面積5.77O,對此本院予以確認。銅坑礦已提供了其委托《廣西拉么鋅礦越界進入銅坑礦礦區開采井項充填封閉處理設計方案》及工程預算,在排除雙方對充填方式的爭議的情況下,金河公司雖然提出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的充填方案中的隔離帶刷大部分屬不應做的工程,經查該部分并非金河公司所認為的是在原有巷道內又開掘擴大,而是“先在拉么礦越界開采井巷靠近拉么礦礦界一側設置1m厚的混凝土隔離層(砼標號為C20),然后在隔離帶巷道四周布置炮孔進行放頂充填。”,是必須實施的工程量。此外,金河公司對工程量的計算問題沒有提出實質性意見。基于此,以及本院對銅坑礦提供的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利用井下掘進廢石、人造砂井下攪拌膠結充填方案采信,本院對銅坑礦委托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重新核算的工程量及工程造價亦予以確認,預算總造價為2604162.88元。
綜上,本院對一審已查明的訴辯雙方無爭議的事實予以確認。此外,還查明以下法律事實:
1、2002年銅坑礦委托湖南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對拉么礦越界進入銅坑礦91號礦體開采井巷的處理方案進行設計,該設計依據2001年11月18日廣西區域地質調查研究院提供的《廣西拉么鋅礦350m中段巷道爆炸事故現場測量報告》做出。該設計對井巷實行封閉處理的必要性、井巷充填封閉原則、處理方法及處理工程量進行闡述,并對工程造價做出預算。考慮到銅坑礦現有采礦工藝為分段空場嗣后充填,且拉么礦越界開采井巷已靠近銅坑礦深部92號礦體,為避免 92號礦體開采時構成威脅,該區域越界井巷必須實行全充填,隔離帶內越界井巷以盡量降低成本為原則,采用隔離墻與廢石充填相結合充填。從經濟合理和安全考慮,推薦采用利用井下掘進廢石、人造砂井下攪拌膠結充填方案。處理工程量為總長度1025m,斷面6.0O,總工程量6150m3,隔離帶小計工程量4674.0 m3(刷方)、C20砼6.0 m3,銅坑礦界內3810.0 m3(砼充填),工程預算總投資為2876993元。2005年4月,銅坑礦就雙方認可的巷道長度和斷面計算方法重新委托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對工程量和工程造價進行核算,結果為:隔離帶段長度390m、斷面5.77O、工程量2250.3m3,小計4674.0m3(刷方),20砼6.0m3;銅坑礦界內的巷道長度405.0m、斷面5.77O、工程量2336.85m3,繞道長度20.0m、斷面5.77O、工程量115.4m3,斜井及聯道長度155.5m、斷面5.77O、工程量897.24m3,小計3349.49m3(砼充填)。總計長度970.5m,工程量5599.79m3,充填方法仍為利用井下掘進廢石、人造砂井下攪拌膠結充填,重新核算后的總投資為2604162元。該證據經本院組織雙方質證,金河公司沒有對工程量、計算方法、材料取費提出實質性意見。
2、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是具有法定資質的礦山工程設計、工程造價咨詢和安全評價資質的單位。
3、2004年柳州華錫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委托北京礦冶研究總院對“銅坑礦細脈帶特大事故隱患區治理”進行系統分析研究,并形成了總體治理方案的研究報告。同年6月2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給長沙礦山研究院發函,委托長沙礦山研究院組織專家對上述“治理方案”進行安全技術論證,并于同年7月8 日做出了論證總結報告。7月2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以桂安監管一字[2004]17號《關于同意實施銅坑礦細脈帶礦體特大事故隱患區總體治理方案的批復》,同意專家組評審和論證意見,并同意銅坑礦實施該治理方案,就實施治理方案的有關問題做了四點批復:一是認為對隱患區綜合治理是必要的;二是要銅坑礦與科研單位根據專家組意見對治理方案進行補充完善,并嚴格按照審查通過的治理方案認真組織實施,盡快消除隱患。三是要對治理方案要制定具體的施工設計,并經銅坑礦組織技術人員審查后方能實施,同時要進一步細化各具體實施方案的安全保障措施和應急救援預案,做好施工組織和安全管理,確保施工安全。四是要繼續加強地面塌陷區的監管和井下地壓監測、預報工作等。
本院認為:合法的采礦權理應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拉么礦超越核定的開采范圍未經銅坑礦的同意,擅自進入銅坑礦礦區挖掘開采,侵害了銅坑礦的合法采礦權。拉么礦越界開采的貫通巷道對銅坑礦和兩礦之間均已構成一定的安全隱患,必須采取充填措施,但拉么礦至今未采取措施進行處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七條的規定,拉么礦應承擔侵權的民事責任,對其實施侵權的銅坑礦91號礦體的貫通巷道停止侵害并恢復原狀,實施充填措施。銅坑礦已提供證據證明其為保護自身合法利益,減少因礦界糾紛而引起的安全事故的發生,委托了具有相應資質的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做出充填封閉處理方案和預算,該處理方案是采用利用井下掘進廢石、人造砂井下攪拌膠結充填方案,同時,銅坑礦還提供了銅坑礦細脈帶礦體特大事故隱患區總體治理方案已經廣西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組織專家評審、論證,并以桂安監管一字[2004]17號批復同意銅坑礦的治理方案。巷道充填僅是總體治理方案中具體的施工設計,依據上述批復,應由銅坑礦組織技術人員審查后實施。據此,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做出充填封閉處理方案可以作為實施充填的方案,金河公司應按該方案實施。銅坑礦請求金河公司按照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的充填預算支付尚未發生或將來發生的不確定的充填費用,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銅坑礦起訴請求拉么礦對盜采91號礦體賠償損失,因未能舉出相關證據證實,本院不予采信。金河公司認為爭議的越界巷道無須充填與查明的事實不符,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銅坑礦起訴請求拉么礦對盜采92號礦體原礦進行賠償。經查,原河池地區礦產資源管理局已于2002年5月組織聯合調查組對92號礦體進行調查,確認 92號礦體被拉么礦越界掘進50米,越界部分處于掘進階段并未開采。之后拉么礦已按照主管部門的意見進行了封堵。銅坑礦于二審訴訟中稱拉么礦在此之后又向前掘進,但沒有提供相關的依據和政府對拉么礦越界行為的認定和處理意見,該部分請求實屬兩個礦山企業之間的礦區范圍的爭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礦山企業之間的礦區范圍的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有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依法核定的礦區范圍處理。故銅坑礦起訴請求拉么礦對92號礦侵權賠償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應予駁回。鑒于拉么礦已與其他企業合并組建新的企業法人廣西河池金河礦冶有限公司,因此拉么礦應承擔的民事責任依法由其新的企業法人金河公司承擔。
綜上,拉么礦的行為構成侵權,應由金河公司承擔其侵權的民事責任。銅坑礦的部分請求有理合法,本院予以支持。本院依據當事人在二審提供的新證據,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十七條第二款,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三)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河池市中級人民法院(2003)河市民一初字第8號民事判決主文第二項;
二、撤銷河池市中級人民法院(2003)河市民一初字第8號民事判決主文第一項;
三、上訴人廣西河池金河礦冶有限責任公司按照2002年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做出銅坑礦充填封閉處理方案對其實施侵害的銅坑礦91號礦體貫通巷道進行充填,自收到本判決書之日起一年內履行完畢,費用自擔,并經有關部門驗收合格。
一審案件訴訟費65013元(銅坑礦已預交一審法院),二審案件訴訟費65013元(銅坑礦、金河公司各向本院預交65013元),合計130026元,由金河公司負擔65013元,銅坑礦負擔65013元,銅坑礦多預交的65013元,由本院退還銅坑礦。
上述義務,義務人應于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一年內履行完畢,逾期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一條的規定辦理。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管 小 平
審 判 員 鮑 容 琴
代理審判員 張 輝
二○○五年五月十九日
書 記 員 胡 玉 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人或其他組織申請執行書
2020-10-14取保候審申請書(樣式一)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中止審理用)
2020-10-14人民法院解除監視居住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減刑執行通知書(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減刑用)
2020-10-14代理詞(刑事)
2020-10-14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不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糾正不當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意見書
2020-10-14搜查證
2020-10-14延長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送達看守所)
2020-10-14____________執行回執
2020-10-14×××公安局發還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公安局準許拘役罪犯回家決定書
2020-10-14提請減刑/假釋審批表
2020-10-14×××公安局復議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通知立案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答復舉報人通知書
2020-10-14起訴意見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