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佛中法民一終字第323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 姚元漢,(略)。
委托代理人姚元友,(略)。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佛山市歐神諾陶瓷有限公司,住所地佛山市三水區樂平鎮范湖工業區。
法定代表人鮑杰軍,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譚偉平、李忠民,均系廣東天倫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因與被上訴人工傷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一案,不服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人民法院(2003)順法民一初字第445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被告佛山市歐神諾陶瓷有限公司于2000年1月21日成立,住所位于佛山市三水區樂平鎮范湖工業區。2002年8月30日,被告與南海東建建筑陶瓷有限公司簽訂租賃經營合同,約定由被告租賃對方位于南海市松崗鎮沙水管理區的瓷磚生產線及相關設備,時間為2002年9月10日起至2007年9月10日止。后被告與馮紅健、龐少機簽訂合同,將租賃物轉讓給兩人使用,時間與原租賃期限相同。龐少機與馮紅健在租賃合同的基礎上于 2003年4月18日成立南海市歐瑞特陶瓷有限公司。在南海市歐瑞特陶瓷有限公司成立之前,原告作為原料車間噴粉工序噴粉司爐工于2003年2月17日 17時30分進行噴粉操作時,滑倒碰傷右拇指,于2003年2月17日至2003年2月28日在松崗醫院住院治療11天。被告于2003年4月11日作出工傷事故情況調查表,反映原告在佛山市南海區松崗沙水管理區歐神諾陶瓷有限公司工作期間受傷,并于2003年4月22日向佛山勞動局出具工傷報告,內容為:“我公司員工原料車間噴粉工序噴粉司爐工姚元漢……。請貴局給予我公司員工作出工傷鑒定書”。佛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2003年5月23日出具工傷認定書,認定原告作為被告員工在工作中受傷構成工傷。后佛山市勞動能力鑒定書認定原告構成九級傷殘,原被告均沒有申請復查和重新鑒定。后來原告辭工,主動終止與被告的事實勞動關系,并正式向被告提出工傷賠償,無果,遂于同年11月17日提出申訴,佛山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于同年11月20日以時效已過為由作出不予受理案件通知書,原告于同年11月27日向本院提起訴訟。
原審判決認為:從被告為原告申報工傷,被告曾租賃南海東建建筑陶瓷有限公司位于南海市松崗鎮沙水管理區的瓷磚生產線和相關設備的事實, 可認定被告曾在南海設立分車間進行生產,原告與被告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原告在該分車間為被告工作期間受傷,因此原告可以享受工傷待遇,被告負工傷賠償責任。被告辯稱是基于原告的欺詐行為而為原告申報工傷,未能舉證證明,本院不予采信。根據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第十一條的規定,勞動者請求用人單位承擔工傷待遇的,應從其治療終結之日或傷殘等級評定之日起算,原告工傷評殘是2003年7月14日,故該日應作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亦即原告申請仲裁請求用人單位承擔工傷賠償責任的有限期限至2003年9月14日,無論原告是2003年10月或是11月辭工向被告主張權利,其于2003年11月17日提出申訴已超過仲裁申請期限,其權利受法律保護的時效已過,故原告訴請被告賠償工傷待遇,本院不予支持。被告辯稱原告的請求因超過仲裁申請期限而不受法律保護有理,本院予以采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判決:駁回原告姚元漢對被告佛山歐神諾陶瓷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
上訴人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稱,一審判決引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法規,屬引用法規不當。公司方一直以欺詐的手段對待姚元漢。一是暫不批準辭工,要他莫急:二是關于工傷賠償一事他們同意,至于賠償數額他們要商量,考慮考慮。上訴人的工傷認定書和評殘書,被上訴人一直沒去勞動局領取,到了10月初才去勞動局取回。他們還說要去咨詢,因為他們公司從開辦以來從來還沒有正規地按法律法規賠償過一個因工受傷者。上訴方拿出當時在省勞動廳和社會保障廳咨詢時得到的《廣東省社會工傷保險條例》及其《實施細則》時,他們說要核實這兩個文件的真偽性。上訴方每隔5天、10天去公司問一次,公司領導回答要他莫急,他們會按政策辦理的,但到了10月26日,公司方突然要上訴人辭工離廠,說如果要公司給予工傷賠償,請他去找公司的法律顧問天倫律師事務所的律師談。說只給一萬元之內的賠償額,超過一萬元免談,為此雙方才發生爭議,才于11月16日向佛山市勞動仲裁庭申請勞動仲裁,這是時間拖延的真正原因。姚元漢于2003年7月14日評殘,評殘后,一直在被上訴人企業正常勞動,直到10月20日被無理辭退,才發生勞動爭議,在法律規定的60日內的11月16日向佛山市勞動仲裁庭申請勞動仲裁,這是合理合法的,其請求賠償工傷待遇的權利應當受法律保護。廣東省高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不能大于《勞動法》,因《勞動法》第八十二條規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之內向勞動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這里的“評殘之日”不等于“勞動爭議發生之日”。因為評殘這是處理工傷的一個正常的動作程序,一些正規廠家到了一定的時候會給受傷員工辦理好一切賠償。但另一些不法廠家讓受傷員工辦理好評殘手續后,可利用《指導意見》關于時效限定的這把尺子,愚弄、欺詐因工受傷員工,一些不懂法或者不太懂法的員工,被廠家騙了,自己還蒙在鼓里。一些人利用這些法規不明確、不健全的空檔,坑害因工受傷評殘的打工者。而“發生勞動爭議之日”這就很明確。受傷員工他會知道不能再指望廠家發善心和再被他們的花言巧語迷惑了,他們會想到只有使用法律的途徑才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那也就談不上會出現過時效了。他們會千方百計及時報告了。因此本案應適用《勞動法》第八十二條法規規定的條款,不能適用《指導意見》第十一條的條款。綜上,請求二審法院撤銷三水法院(2003)三法民叁初字第605號民事判決書的判決;依法判令被上訴人賠償上訴人因工致殘的工傷賠償費20444元(其中工傷賠償費19644 元,扣罰的工資金款800元)。
被上訴人口頭答辯稱:一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經審查,本院對一審認定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形成了事實上的勞動關系,且上訴人在為被上訴人工作期間受傷,因此被上訴人對上訴人負工傷賠償責任。根據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第十一條的規定:勞動者請求用人單位承擔工傷待遇的,應從其治療終結之日或傷殘等級評定之日起算。上訴人工傷評殘是2003年7月14日,故該日應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所以上訴人申請仲裁請求用人單位承擔工傷賠償責任的有限期限至2003年9月 14日,上訴人于2003年11月17日提出申訴已超過仲裁申請期限,其權利受法律保護的時效已過,故上訴人認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為10月26日,其申訴沒有超過仲裁申請期限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上訴人認為本案不應適用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第十一條的規定,而應適用《勞動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評殘之日”不等于“勞動爭議發生之日”。固廣東省高院的指導意見是根據勞動法作出的解釋,沒有違背立法本意,應當適用。上訴人認為被上訴人在時效問題上采用了欺詐的手段,并非法扣除上訴人的工資,沒有充分證據支持,故本院不予采信。
綜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案二審受理費50元,由上訴人姚元漢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楊恩敏
審 判 員 張雪潔
審 判 員 劉 頎
二○○四年四月十八日
書 記 員 徐立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調卷函(審理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抗訴案件用,樣式二)
2020-10-14管轄權異議書(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復核死刑改判用)
2020-10-14高級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復核死刑緩期執行改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用)
2020-10-14人民法院解除監視居住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提押票(刑事案件用)
2020-10-14罪犯保外就醫取保書
2020-10-14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通知書
2020-10-14撤銷強制措施決定書
2020-10-14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送達原持有人)
2020-10-14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
2020-10-14刑事確認復查決定書
2020-10-14解除取保候審申請書
2020-10-14×××公安局提請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意見書
2020-10-14×××公安局隨案移交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公安局銷毀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公安局傳喚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批準直接受理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撤銷強制措施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