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用工策略解析企業應對新勞動法
一、違約金不能再隨意設定
《勞動合同法》規定,只有在兩種情形下,用人單位可以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一是在培訓服務期約定中約定違約金。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二是在競業限制約定中約定違約金。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競業限制的人員限于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以上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由此可見,新法實施后,除以上兩種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的違約金,或者以賠償金、違約賠償金、違約責任金等其他名義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責任。
二、用工一定要簽書面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10條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將面臨許多懲罰措施。
1、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1個月但不滿1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資。
2、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1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一旦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沒有法律規定的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用人單位無法辭退勞動者,否則,違法辭退要支付2倍的經濟補償金。
由此可見,新法實施后用人單位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將面臨風大的法律風險。因此,用人單位必須轉變以前的觀念,牢固樹立起“用人就要簽訂書面合同”的觀念。
三、不能隨意辭退員工
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應當事先將理由通知工會。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勞動合同約定的,工會有權要求用人單位糾正。用人單位應當研究工會的意見,并將處理結果書面通知工會。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勞動合同法》第87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四、不能再用勞務派遣規避法律
《勞動合同法》第62條規定的用人單位的義務主要包括用工單位應當執行國家勞動標準,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告知被派遣勞動者的工作要求和勞動報酬;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提供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對在崗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培訓;連續用工的,實行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應當按照勞務派遣協議使用被派遣勞動者,不得將被派遣勞動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單位。在被派遣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用工單位與勞務派遣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這一連帶責任的規定,將使企業采用勞務派遣用工的法律風險大幅度增加,勞務派遣用工方式分散法律風險的作用蕩然無存。
五、企業規章制度職工說了算
《勞動合同法》第4條規定,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這里的“討論通過”、“提出方案和意見”、“平等協商”等規定已經是規章制度有單方行為變為了雙方行為,即新法實施后,企業制定規章制度的行為將是一個民主表決和集體協商的雙方行為。
六、拖欠勞動報酬可以直接起訴
《勞動合同法》第85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50%以上100%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1)未依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未依照本法規定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2)低于當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4)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這一規定的出臺,將大大加重用人單位拖欠工資的成本。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發放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發出支付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北京破獲首起跨省區銷售假冒口罩案
2020-02-10拘役、羈押、行政拘留有什么不同?
2020-02-26你提出的“違約金”是否過高?
2020-03-05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責任怎么辦?
2020-03-20公安機關不立案制度
2020-04-09締約過失責任的認定
2020-04-10商標侵權免責的條件是什么
2020-04-16交通意外相關的賠償標準
2020-04-16房屋租賃五大注意事項
2020-04-17丈夫把錢給了別的女人?法院替你拿回來!
2020-04-18你知道交通事故責任劃分和比例分配嗎?
2020-04-26醫療事故重新鑒定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04-27拖欠工程款要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0-04-28離婚后要求變更孩子撫養權怎么辦?
2020-04-28放縱走私罪的認定與界限
2020-04-29鄰居私自占用公攤面積怎么辦
2020-04-28法定監護人的范圍是什么?
2020-04-28單方起訴離婚需要什么條件?
2020-04-29影響子女撫養權爭奪的因素有哪些?
2020-04-29爭奪孩子撫養權怎么取證?
2020-05-07離婚訴訟夫妻共同財產分割有哪些證據?
2020-04-30誣告陷害罪的認定和界限是什么
2020-04-30妻子拒絕生孩子丈夫能起訴離婚嗎?
2020-05-01夫妻起訴離婚共同財產分割需要哪些證據?
2020-05-01非婚生子女撫養費怎么樣計算?
2020-05-01法律上撫養權是如何判定
2020-05-01私生子女在法律上都有哪些權利以及義務?
2020-05-02子女撫養費可不可以要求免除?
2020-05-02單方起訴離婚需要經歷哪些程序?
2020-05-02子女撫養權變更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2020-05-04結婚登記不預約是否可以
2020-05-05商業寫字樓如何收取物業管理費
2020-05-06擅自更改醫療方案不告知,意外誰負責?
2020-05-07用人單位終止員工勞動合同怎么賠償?
2020-05-07夫妻單方面買房子獨自還房貸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9婚后買房只有一方名字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9婚姻詐騙如何進行刑事立案
2020-05-09網絡借錢給網友,該如何討要
2020-05-09夫妻共同財產贈與以后還能不能撤銷?
2020-05-10夫妻離婚可不可以一起擁有孩子撫養權?
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