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一場大霧籠罩了安徽省利辛縣城,隨之而至的冬雨讓人領略了皖北冬天刺骨的寒冷。 在縣城人民路和前進路旁邊的兩個院落內,拆遷正在進行中,一排排房子已經夷為平地。但也有23處房屋因為主人沒有簽字,還在廢墟中寂寞地堅挺著。 蔣翔光就是其中一戶。這里是他成長的地方,街坊間有很多溫暖的記憶。但從2006年11月3日開始,一紙由“利辛房屋拆遷管理辦公室”發布的房屋拆遷公告打破了這里曾經平靜的生活。 更讓他吃驚的是,在98%的住戶沒有簽協議的情況下,2007年7月25日,中國亳州網登出一則消息:利辛縣政府掛牌出讓這兩個地段,安徽省強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和利辛縣房地產開發商江鴻超分別以3800萬元和2410萬元的出價取得這兩個地段的土地使用權,用途是商業用地和居住用地。該消息的作者之一為利辛縣國土資源局局長陸佩云。 “我們都有房產證,房子受法律的保護。按照物權法的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才能征收個人的房屋,但政府拆遷是為了蓋商品住宅小區,商品住宅小區不是公共利益,政府憑什么隨便征收我們的房屋?”蔣翔光舉著房產證質問。“況且國務院2004年已經下發通知,不準政府直接參與和干預拆遷,但這次拆遷完全由政府主導,開發商連影子都見不著!” 拆遷機構的股東是房地產管理局 1月9日上午,記者到達利辛縣城。拆遷的地段,位于縣城最繁華的人民路西側、前進路南側以及富強路東側、前進路北側,共占地32.87畝。一些房子僅剩斷壁殘垣,但墻上還殘留著春聯,一只紅燈籠在窗前搖曳,昭示著曾經的家的溫馨。 據了解,這兩片平房建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是已經破產的利辛三利公司和幾乎停止經營的利辛食品公司、皖北金屬制品公司的房改房。這里居住的163戶人家,大部分都是下崗職工。2006年11月3日,利辛縣拆遷管理辦公室發布第一號拆遷令。公告寫明“為發展利辛經濟,加快舊城改造,縣政府決定對食品公司、三利公司和皖北金屬公司地段土地進行公開掛牌出讓”。 “事先沒有通知,也不開座談會,一紙拆遷令就刷在了墻上。我們看見后都懵了。”蔣翔光告訴記者。 這次拆遷的拆遷人為利辛縣國土資源局下屬的利辛縣土地儲備發展中心,委托人是利辛縣房屋拆遷安置事務所。 被拆遷人李中奎、劉元富等人向利辛縣房地產管理局申請行政裁決時認為,“土地儲備發展中心不具備拆遷人資格”。理由是,2007年11月出臺的《土地儲備管理辦法》第三條規定,土地儲備機構是隸屬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統一承擔行政轄區內土地儲備工作的事業單位,“因此土地儲備中心是非營利性機構,它的這一性質決定其只能從事閑置土地的收購儲備,而不能從事項目建設”。 按照國務院《房屋拆遷管理條例》規定,申請領取房屋拆遷許可證的,應當向房屋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提交建設項目批準文件、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國有土地使用權批準文件、拆遷計劃和拆遷方案以及辦理存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出具的拆遷補償安置資金證明。 但房地產管理局在裁決書中認為,利辛縣土地儲備發展中心“按規定領取拆遷許可證,拆遷程序合法、有效”。 記者采訪利辛房地產管理局局長王平時,提出要看土地儲備發展中心的建設項目批準文件。王平找出一份利辛縣發展計劃委員會2006年9月29日對利辛土地儲備發展中心的關于皖北金屬制品公司等三宗國有土地擬建商品住宅小區暨拆遷地面附著物的報告的批復,批復內容為:“同意該三宗國有土地擬開發建設商品住宅小區暨拆遷地面附著物。” “土地儲備中心只能儲備閑置的土地,怎么會有建設項目?”北京市才良律師事務所王才亮律師看了批復復印件后感到奇怪,“根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房地產建設項目只能由開發商取得,土地儲備發展中心沒有建設資格,所以不可能有建設項目。按照國務院規定,如果沒有建設項目,自然不可能取得拆遷許可證。” 記者聯系采訪利辛縣土地儲備中心主任童偉時,他以必須征得縣宣傳部同意為由,拒絕接受采訪。記者聯系了該縣縣委宣傳部,但得到的答復是:“不認識這個人,沒法安排。” 對于具體操作拆遷事宜的委托人“利辛縣房屋拆遷安置事務所”,蔣翔光也表示質疑。他告訴記者:“原來拆遷公告上落款的‘拆遷管理辦公室’是一個臨時機構,我們質疑它的拆遷資質后,他們于2007年7月注冊了利辛縣房屋拆遷安置事務所,出資人竟然是縣房地產管理局。” 記者在他提供的利辛縣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企業信息表上看到,利辛縣房屋拆遷安置事務所的股東為“利辛縣房地產管理局”,出資11萬元。事務所的經營范圍為“負責全縣房屋拆遷安置補償,簽訂安置補償協議及舊房子拆除工作”。 蔣翔光拿出國務院2004年下發的《關于控制城鎮房屋拆遷規模嚴格拆遷管理的通知》給記者看,其中第五條明確規定:凡政府有關部門所屬的拆遷公司,必須與部門全部脫鉤。政府要從過去直接組織房屋拆遷中解脫出來,嚴格依法行政,實行“拆管分離”。 據被拆遷人反映,在拆遷過程中,幾乎沒有開發商的影子。只是在2007年9月23日由拆遷管理辦公室貼出的告示中有這樣一句話,原地還原的四棟樓房價位“已與開發商達成協議。” “按照《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規定,房地產管理局在拆遷中應該是行政裁決機關,即在拆遷當事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協議,并向其提出申請時,由房地產管理局依法作出居中裁決。但在利辛拆遷中,拆遷機構是由房管局出資的。這樣的拆遷,其公正性讓人懷疑。”王才亮律師說。 評估:結果貼出后方知評估機構是哪家 2006年11月4日,待拆遷房屋的評估結果貼出,評估機構為利辛縣同鑫評估公司。 “事先沒有告知我們,評估結果貼出來后才知道評估機構是哪一家。”蔣翔光說,“而且我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到,這家評估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蘭華林目前為房管局工作人員。國家規定評估機構要與政府脫鉤,這能叫脫鉤嗎?” “評估前幾天,幾個人拿著儀器在我家門口量來量去,問他干什么,只說量量看。評估結果貼出來后,我才知道那天是評估房子。”被拆遷人黃敬年的老伴說,“我是房主,我的房子咋評估出來這個價都不知道,這樣的評估結果能讓人信服嗎?” 記者了解到,建設部2003年12月出臺的《城市房屋拆遷估價指導意見》規定:市、縣房地產管理部門應當向社會公示一批資質等級高、綜合實力強、社會信譽好的估價機構,供拆遷當事人選擇。拆遷估價機構的確定應當公開、透明,采取被拆遷人投票或拆遷當事人抽簽等方式。《安徽省房屋拆遷管理辦法》也規定:房地產評估機構由拆遷當事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采取隨機抽取方式確定。 “評估結果貼出來后,我們認為評估機構的確定程序和評估過程不合法。”于是,在2006年12月8日由利辛縣縣長梁棟主持的被拆遷人座談會上,蔣翔光向利辛縣房管局局長王平提出這個問題。“當時梁縣長認為我的提法有道理,說如果認為評估結果不行的話,可以自己找別的評估機構。但王平沒有表態。” 利辛縣房管局局長王平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評估機構有資質,符合法定條件。我們是可以指定評估機構的。即便他們請別的評估機構,得出的結果也是一樣的,因為市場基準價是一樣的。”對于蘭華林是否為房管局干部,王平回答:“已經和局里脫鉤了,他們是中介機構,只能說我們在業務上領導他。” 拆遷近尾聲,安置房仍是青青麥地 隨著拆遷公告貼出來的,還有拆遷安置補償方案。記者看到,幾經修改后的方案最終確定了兩種補償方式:貨幣補償——按照每平方米680元的市場評估價進行補償;產權調換——分原地11還原安置、異地11.2安置,結清產權,調算差價。 蔣翔光說,這塊地政府每平方米賣了2700多元,但給我們的補償一平方米才680元。“同地段的溫馨花苑二手房每平方米都賣到2000元呢,我們的房子就值這點錢?政府這么與民爭利合適嗎?” “原地還原安置后,一到三樓的房子每平方米要賣1360元,最便宜的六樓都要1180元。我腿腳不便想住一樓,根本就掏不起那錢。”83歲的紀脆平老大媽說。 對此,曾任利辛縣副縣長的宣傳部長武子軒卻說:“利辛的房子沒有超過2000元的,最多也就1800多元。我參加了前期的拆遷工作,了解這些拆遷戶,他們無非就是想向政府多要點錢。” 然而,記者從利辛最大的房地產中介公司——首佳房地產經紀公司了解到的情況卻是:溫馨花苑二手房一平方米2000元左右,而距離拆遷地段兩公里的銀杏花園2007年底開盤,均價已達2000元。 “他們那些房子當時成本價都很低,一間房子幾百塊錢就能蓋起來,每平方米補償680元已經是天價了,何況,如果在規定期限內拆遷,每平方米還有300元的獎勵呢。”利辛縣房管局局長王平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對此,蔣翔光認為政府評估時只考慮住房面積和住房結構,幾乎不考慮區位。“建設部2003年出臺的《城市房屋拆遷估價指導意見》規定,估價要根據被拆遷房屋的區位、用途、建筑面積等因素來進行。這里面的首要因素是區位,我們這個地段在縣城是黃金地段,市場評估價怎么能這么低呢?” “房子拆遷了,但沒有提供周轉房,只發放了18個月的過渡安置費。如果18個月過去了安置房還沒建成,我們不知道怎么辦。”被拆遷人萬磊說。房子被拆后,他只能舉家租房,月租200多元。 記者看到,國務院2006年《轉發建設部等部門關于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意見的通知》規定,在沒有落實拆遷安置房源和補償政策不到位的情況下,不得實施拆遷。 在利辛縣政府2006年12月21日召開的城市房屋拆遷與經濟適用房建設會議紀要上,記者看到這樣的記述:“選擇向陽路以北、東紅絲溝以西的60畝土地,進行經濟適用房及被拆遷戶的安置房建設。”但記者1月11日到該地段實地走訪卻發現,一年多過去了,這里仍是一片青青麥田,一點動工的跡象都沒有。 住在此處的村民王宗林告訴記者,縣里曾找過他們談征地的事,補償為每畝2.6萬元。“補償太低了,我們村里簽字的人不到三分之一,要全部簽完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如果不簽拆遷協議…… 對于黃敬年一家來說,沒有在拆遷協議上簽字就意味著三個兒子的低保沒有著落。 2007年,黃敬年的老伴到利辛縣城關鎮給三個下崗的兒子辦低保。經過審核,符合辦低保的條件。“表都填好了,但找城關鎮黨委副書記楊超簽字時,他說要在拆遷協議上簽字才給辦低保,不簽字就不能辦。辦理低保是國家規定的,他們居然這樣卡我們,還讓人活嗎!”黃敬年的老伴氣憤地說。 蔣翔光告訴記者,為了使拆遷盡快完成,縣里有關部門還“動員”被拆遷人“吃財政飯”的親屬,讓他們勸說家人在拆遷協議上簽字,否則就不讓上班。“在2006年12月梁棟縣長主持的被拆遷人座談會上,在縣里某部門工作的李某的母親,質問縣領導為什么不讓她兒子上班。當時縣長說要查實一下。事后我了解到,因為家人不簽字,李某的單位不讓他上班,專門回家做父母的工作,最長一次不讓上班時間達20天。” 記者試圖聯系采訪李某時,被他的母親婉拒了。“協議已經簽了,房子也拆了,孩子還要上班,我不好再說什么了。” 李玉美大媽告訴記者,因為她拒不簽字,縣里給她兒子所在的自來水廠施加壓力,要求停職。但她兒子單位領導回話:自來水廠是自收自支單位,把他工作停下來他吃什么? 劉大爺的兒子在縣人大常委會工作,“兒子每次回來勸說我們簽字,他媽就把他罵走。他也不容易,單位有壓力,但我們也不能因為這個就簽字呀。” 記者向房管局局長王平提到此事時,他說,縣里動員在機關工作的子女做父母工作是允許的,拆遷是為了大家的利益,黨員更應該起帶頭作用。 2007年12月18日,被拆遷人莊莉簽字了。“我不想再和公安機關打交道了,精神壓力太大了。”2007年7月,她和20多名群眾到安徽省政府信訪局反映問題,回來的路上被警察帶走了,最后被拘留十天,罰款500元。記者看到,她的拘留證上寫的拘留理由是“糾纏省信訪局干部”。 “和我一起到省里反映問題的吳敏霞趕緊給接待我們的省信訪局干部王鑫打電話,他說我沒糾纏他,就讓利辛縣信訪局副局長把我保出來了。”于是,在拘留所呆了兩天后,莊莉回到了自己的家。 莊莉告訴記者,她的丈夫張俊穎因為向拆遷辦公室反映問題時態度激烈,也被拘留了九天。記者看到,張俊穎的拘留證上寫的拘留原因是“辱罵房地產管理干部王平”。 利辛縣公安局治安大隊大隊長馬少群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拆遷的事情跟我們無關,我們不會去管。”而曾經傳喚了莊莉的警察汪振斐則回答,“我找莊莉問過話,有沒有傳喚她不記得了。” |
來源:檢察日報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愛她,就給她有效的婚姻
2020-03-04共同貪污犯罪中的數額如何認定和量刑?
2020-03-06小孩的撫養權能寫進婚內協議嗎?
2020-03-23偷偷錄音現在也可以算合法了
2020-03-23貸款買的房子,能賣嗎?
2020-03-25如何防范倉儲合同的陷阱
2020-04-11勞務派遣中的損害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0-04-17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員失職罪的法律規定
2020-04-20兄弟姐妹間是否有贍養義務
2020-04-24養子女也有財產繼承權
2020-04-26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無效怎么辦
2020-04-27最新漲工資消息看過來!
2020-04-29離婚如何合法爭奪孩子撫養權?
2020-04-28哪些情況下可以變更子女撫養費?
2020-04-29誹謗罪的認定和界限區分
2020-04-30夫妻離婚損害賠償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0-05-01房屋被違法拆遷怎么辦?
2020-05-02子女撫養權判決有什么原則?
2020-05-02夫妻離婚以后該如何變更子女撫養權?
2020-05-02離婚子女撫養權的歸屬原則
2020-05-02法院判決子女撫養權考慮哪些因素?
2020-05-022020辦理離婚手續需要什么證件?
2020-05-02成年子女能否起訴父母支付撫養費?
2020-05-03離婚以后應該如何變更子女撫養權?
2020-05-04復婚一般需要經過哪些法定程序?
2020-05-05離婚公證需要怎么樣辦理?
2020-05-05申請離婚需要滿足哪些必需的條件?
2020-05-05訴訟離婚需要怎么樣舉證?
2020-05-05販毒有多嚴重
2020-05-06離婚后,婚前債務該如何劃分
2020-05-10轉移夫妻共同財產和偽造夫妻共同債務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05-10夫妻同意離婚訴訟離婚怎么爭奪子女撫養權?
2020-05-11酒駕和無證駕駛如何判刑
2020-05-11侵犯商業秘密,會有什么后果
2020-05-12遇到拆遷補償糾紛應該怎么處理?
2020-05-12父母出資買房證明范本如何寫
2020-05-12勞動者申請勞動仲裁審理程序怎么走?
2020-05-13被拖欠工資怎么到勞動局進行投訴?
2020-05-13坐牢出來之后是否還需要還錢
2020-05-13婚前同居會違法嗎?
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