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資產法律保護中存在的若干問題 |
本文探討了無形資產法律保護中存在的三個問題,一是對無形資產的法律關系主體的認識問題;二是加強對無形資產中非專利技術和商譽法律保護的立法問題;三是規范和改進無形資產評估方面法律的思考。 要通過法律途徑加強對無形資產的保護,筆者認為只有對無形資產法律保護的主體的全面認識,意識到國家和企業、無形資產的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均是無形資產法律保護的對象,無形資產的法律保護才能爭取到絕大多數人的支持;只有加強對非專利技術、商譽等無形資產的立法保護工作,才能讓無形資產法律保護實現其系統性;只有解決好無形資產評估的法律規范問題,才能讓無形資產法律保護落在實處。 關鍵詞:無形資產法律保護 依據我國《企業財務通則》和《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無形資產是指企業長期使用但是沒有實物形態的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即專有技術)、商譽等。無形資產是企業中與動產、不動產相題并論的三大資產之一,然而由于無形資產缺乏實物形態,具有看不見摸不著的特點,使得其往往容易被人們所忽視,在企業經營和管理中沒有得到應有的保護。我國在這一方面的法律保護工作也有待改善,以下筆者就無形資產法律保護中關于無形資產的法律關系主體、非專利技術和商譽的保護及無形資產評估法律規范的問題,結合目前我國的法律規定,談談自己的觀點,以便拋磚引玉,希望有更多的人來關心和重視無形資產的法律保護。 一、明確無形資產的法律關系主體,對無形資產的法律保護具有重要的意義 無形資產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針對無形資產這一對象,對其擁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各方當事人,即無形資產的所有人和使用人。而在無形資產的法律保護中,人們對無形資產法律關系主體的片面認識,嚴重影響了對無形資產的法律保護。 片面認識之一,將無形資產法律關系主體簡單地認定為是企業或其他經濟實體,而忽視了國家作為無形資產法律關系主體的地位。 無形資產法律關系主體既包括其所有者也包括其使用者,多數的無形資產所有者和使用者均是企業或其他經濟實體,由于無形資產是企業或其他經濟實體的資產組成部分,其與企業或其他經濟實體利益密切聯系,在法律保護中企業或其他經濟實體的主體地位容易被認識。而我國現行的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市場經濟體制,仍有相當部分的無形資產是由國家所有的。人們容易忽視國家作為無形資產法律關系的主體地位,無意中忽視了對其加以保護,有時甚至為了個別人、企業或其他經濟實體的小團體利益而有意地將國家排除在法律保護范圍之外。例如,國有企業所持有的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專有技術、商譽等權利,系該等企業的無形資產,而在國有企業參與的兼并、重組或與外資合資、合作工作中,這類資產由于其缺乏實物形態和客觀具體的量化標準,若不強調國家是無形資產法律關系主體,這類國有無形資產就容易被人有意無意地忽視,而被兼并、重組或合資、合作的另一方無償或不合理地占有,其結果是國有無形資產的大量流失。若強調了國家作為無形資產法律關系的主體,在對國有企業體制改革中,遇到諸如此類的問題,就較容易引起人們對國有無形資產的重視。因此,強調國家作為無形資產法律關系的主體地位,對國有無形資產的保護意義重大。 片面認識之二,將無形資產法律關系主體簡單地認定為對無形資產擁有所有權的當事人,而忽略了無形資產使用者的法律關系主體地位。 法律關系主體是指承擔特定對象所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的參加者,即法律關系中權利的享有者和義務的承擔者。法律關系主體是相關法律的保護對象。對法律關系主體的認識不全面,就將導致這一領域法律保護的不全面,影響這一領域的法律秩序和法律保護的效果。無形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即專有技術)、商譽等,其所有權人對其享有法律上的權利同時也必須承擔相關的法律義務,因此,無形資產所有權人是當然的法律關系主體,這也容易為人們所理解。然而,在許多情況下,作為無形資產的所有人并沒有直接使用無形資產,而是將無形資產轉讓或許可他人使用。作為無形資產的使用方,其對無形資產的使用必須承擔一定的法律義務,同時也應該享有相應的法律權利,所以無形資產使用者同樣是該法律關系的主體。目前,人們對無形資產法律關系主體的認定,往往只重視保護無形資產的所有者而忽視無形資產的使用者,或者說,只將無形資產的使用者認為是無形資產法律保護中義務的承擔者,對其所應享有的權利(如無形資產使用權轉讓中,使用權人的獨占使用權)認識不足,從而將無形資產使用者推到無形資產法律保護的對立面。而從法律上說,保護無形資產所有者權利的同時也必須保護無形資產的使用權人的權利,否則所有權人的利益亦無法實現。長期實踐證明,如果對無形資產使用方權利保護不力,使用方就不敢使用或盡可能少地通過合法渠道使用無形資產,其將影響無形資產所有權人的直接利益。使用者權利得以保障,無形資產的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就可能為了共同的利益同其他非法侵權者作斗爭。若無形資產法律保護不力,無形資產所有權人就不敢轉讓其無形資產,即使轉讓,收取的轉讓費也相當高,而把轉讓的無形資產可能被其他當事人共享的風險考慮在內,可見,對無形資產法律保護不夠,其使用者也同樣受損害。一旦重視無形資產使用者的主體地位,保護其合法權利,使用者就能認識到加強無形資產法律保護不僅對所有權人有利而且對使用者同樣有利。這樣為了共同的利益,無形資產的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就會站在共同的立場上,反對少數的非法侵權者。因此,要全面打擊對無形資產的非法侵權行為,既要重視無形資產所有權人的權利,也應加強對無形資產使用權人利益的保護,全面地認識無形資產法律關系主體。 由此可見,要加強無形資產法律保護,必須對其保護主體進行全面認識,在立法和執法中既要重視保護企業的無形資產,也要重視保護國有的無形資產,既重視無形資產所有權人的利益,也應重視無形資產使用權人的利益。 二、規范和保護非專利技術和商譽等無形資產,應制定專門的法律 我國目前各類無形資產中,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均有專門的法律法規加以管理,而非專利技術(即專有技術)和商譽的專門法律保護則還屬于空白。 非專利技術的英文譯名是KNOW-HOW,我國在《技術引進合同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中將KNOW-HOW認為是“未公開過、未取得工業產權法律保護的制造某種產品或者應用某項工藝以及產品設計、工藝流程、配方、質量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技術知識”。KNOW-HOW雖沒有被《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明確歸入工業產權之列,然而其作為一種可運用于工業實踐的智力成果,具有實際價值和工業產權的諸多特點,其無疑是企業無形資產的組成部分,同樣需要法律對其規范和保護。由于其不公開和不登記注冊等有別于專利的獨特特征,目前我國對其尚無專門的法律加以保護。而在知識產權方面法律較為先進的國家,已運用相應的法律原則對KNOW-HOW進行保護。西方國家對KNOW-HOW的法律保護主要適用合同法原則、侵權法原則、不當得利原則和反不正當競爭的原則。如在雙方訂有合同的情況下,一方違反合同規定使用或泄露某種非專利技術時,對方可以以違約為理由,尋求法律的保護。若雙方當事人之間沒有合同關系,根據侵權法原則,以侵害者用不正當手段侵害其非專利技術為理由,被侵害者同樣可以尋求法律的幫助。還有一種理論,將非專利技術作為一種所有權,所有權具有排他性,如第三者未經所有人同意而使用,則屬不當得利。等等這些將相鄰法律領域的法律原則用于保護KNOW-HOW的作法,可作為我國對非專利技術法律保護的一種借鑒。我們可以考慮將保護KNOW-HOW的相關法律原則,總結歸納后,制定一部專門的法規對KNOW-HOW進行保護,也有利于加強人們對KNOW-HOW的重視,從而完善我國的無形資產保護法律體系。 作為無形資產組成部分的商譽,亦需要法律的規范和保護。商譽的法律保護較為困難,因為其目前尚缺乏對其統一的認識。對商譽的認識多種多樣,有認為商譽即企業的信譽,有人認為商譽系企業名稱所代表的價值,還有人認為商譽是企業給人的總體形象所產生的信任感,更有人將商譽視為企業賺取“超額利潤”的能力。會計上則將商譽量化為企業凈資產的實際價值與購買該企業的現行公平市價之間的差額。不管對商譽的認識有多么不同,但有一點是肯定,商譽雖看不見摸不著,但其實實在在是企業資產的一個組成部分。法律可以在企業名稱、企業公平競爭方面,借鑒相鄰法律領域的理論對其專門規范。 三、無形資產評估方面法律規范的缺乏和可操作性差,既造成企業資產的不確定性和無形資產的流失,也容易造成對無形資產的忽視,這一狀況急待改進 中國的資產評估行業起步較晚,八十年代末期才開始資產評估業務,而有關無形資產評估的法律規范的起步和發展則更為滯后,在無形資產的評估中缺乏較為具體和客觀的強制性標準。 目前我國缺乏統一、規范的無形資產評估的法律,有關無形資產的評估方法、評估標準的法律規定中,原則性規定較多而可操作性差。這使得無形資產成為企業資產的不確定因素,極易造成企業無形資產的流失。 無形資產作為企業資產的組成部分,卻具有資產的貨幣價值不確定的特點,使得無形資產成為某些企業玩弄帳目游戲的工具。法律的欠缺使得企業在統計其資產時,就擁有一種可隨心所欲、調整范圍很大的砝碼。對于企業而言,動產或不動產的價值自始就比較確定,雖然可能通過采用不同的折舊方法,對其價值進行調整,但調整幅度有限。而無形資產則不同,其一開始所體現的價值就十分不確定,甚至在許多情況下,創造和取得無形資產時并沒有對其作價。沒有嚴格的法律標準或依據,企業或評估機構在確定企業資產時,顯得游刃有余。要想擴大其資產額,則將專利、商標、非專利技術和商譽等無形資產的價值擴大,要想縮小其資產額,就少計算甚至不計算無形資產的價值。還有,評估無形資產的有關機構在其獨立性、客觀性和公證性上尚有欠缺,一方面缺乏較為具體的無形資產評估的法律強制性標準,另一方面缺乏嚴格法律規定下的行業自律,存在一些評估機構或其人員為個別利益而不惜放棄其執業道德現象,這更使得無形資產的價值不確定。無形資產價值的不確定也使得企業的投資者和經營者對無形資產的不理解和不重視,視其為可有可無。無形資產價值的不確定,也無法對其進行保護和管理,這樣企業的無形資產就容易流失。 要解決無形資產不被重視和價值不確定的問題,我國應借鑒西方發達國家在這方面的經驗,加強立法,健全評估機構及評估人員的行業管理機制,讓公正的中介機構和專業人士對企業的無形資產作出公正的評估結論,使得無形資產的價值得到承認和重視。首先,應在無形資產評估標準和評估方法上制定相應的操作性較強的規范。在這類規范中,可以將不同類型的無形資產的創造或取得所支付的費用(如研究開發費用、設計費用、創作費用、使用權取得費用、宣傳廣告費用)和無形資產給企業帶來的增值利益(名牌產品的附加值、會計制度中的商譽價值)列入無形資產價值的組成部分。這類法律規定將基本解決無形資產評估無法可依、無規可循的問題。其次,建立嚴格的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行業管理機制,加強其獨立性和公正性,以解決無形資產在評估中仍十分突出的主觀性強的問題。 無形資產雖然不像動產或不動產那樣看得見摸得著,卻實實在在地構成企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已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要通過法律途徑加強對其保護,筆者根據自己的陋見,認為應在無形資產法律保護的主體認識上、在無形資產法律保護的內容上及對無形資產評估的法律規定上有所調整和加強。只有對無形資產法律保護的主體的全面認識,意識到國家和企業、無形資產的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均是無形資產法律保護的對象,無形資產的法律保護才能爭取到絕大多數人的支持;只有加強對非專利技術、商譽等無形資產的立法保護工作,才能讓無形資產法律保護實現其系統性;只有解決好無形資產評估的法律規范問題,才能讓無形資產法律保護落在實處。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的形式有哪些
2020-02-20債務人同樣擁有這些合法權利
2020-03-02關于夫妻忠誠協議
2020-03-04貸款二手房評估的環節?
2020-03-27自己怎么為二手房估價?
2020-03-31因為欠錢被債主關了三天,能以非法拘禁罪立案嗎?
2020-04-03國家對于技術秘密是怎么認定的
2020-04-09刑事訴訟證據很重要
2020-04-13實習生需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0-04-15單獨約定試用期無效嗎?
2020-04-15商標禁止使用的范圍有哪些
2020-04-16內幕交易、泄露內幕的內容范圍
2020-04-20集體合同爭議怎么處理
2020-04-20小產權房屋買賣合同你會寫嗎?
2020-04-22小三是否可以起訴男方重婚
2020-04-23沒有欠條,借出去的錢還能要回來嗎?
2020-04-26保險公司設立具體流程
2020-04-26合同詐騙罪的犯罪構成是什么?
2020-04-27合同違約之后有哪些補救措施
2020-04-28夫妻共同債務有哪些特征?
2020-04-28離婚后子女撫養費應該怎么給付?
2020-04-28子女撫養權通常怎么判決?
2020-04-29子女撫養費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哪些?
2020-04-29離婚想要子女撫養權如何爭?。?/p> 2020-04-29
我國最新離婚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04-30嫖娼罪如何認定
2020-04-30構成非法侵入住宅罪的要件是什么?
2020-05-062020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0-04-30商品房過戶需要交多少稅?
2020-05-01調取離婚證據的方式都有什么?
2020-05-01離婚以后對方不肯支付子女撫養費怎么辦?
2020-05-02離婚以后可以要求增加子女撫養費嗎?
2020-05-02子女撫養權歸誰?如何變更?
2020-05-02離婚以后想要變更子女撫養權有什么辦法?
2020-05-02夫妻如何更有力爭奪子女撫養權?
2020-05-03債權訴訟時效期屆滿如何處理
2020-05-03醫療事故鑒定的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0-05-04征地補償協議書怎么寫?
2020-05-04涉外婚姻跟國內婚姻訴訟程序有什么區別?
2020-05-05退休職工死亡待遇是什么
20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