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边@一規定與我國民法的權利與義務一致原則相適應。同時,我國的財產繼承制度在處理繼承人繼承被繼承人的債權和債務時,采取限定繼承的原則,繼承人對于被繼承人所欠的債務和稅款,限定在繼承人所繼承遺產的范圍之內負責清償,對于超過繼承人所繼承遺產價值總額的部分,繼承人可以不負清償的責任。繼承人享有法律賦予權利的同時,經常發生將作為一個整體的權利和義務關系分割開,對債務人以欠債人已死亡等種種借口拒絕履行清償義務。
人民法院應如何從訴訟程序上和實體上保護債權人合法債權并實現之,應當是司法中予以重視的課題。
債務人死亡案件牽涉到繼承人、受遺贈人、繼承參與人和他們相互之間以及他們與原告(債權人)、集體組織、其他公民之間所發生的析產、遺產管理、清償債務、繼承、遺贈等權利義務關系。具體訴訟中適格的被告是誰,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1.原告起訴時,在訴狀中將死亡的債務人列為被告的處理。我國民法通則第九條規定,“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始于出生,終于死亡”。民事權利能力是成為民事主體的前提條件。債務人死亡后,已喪失民事權利能力,喪失民事主體資格。起訴時,原告將死亡的債務人列為被告的,人民法院應依法通知原告變更適格的主體,原告拒絕變更的,依法裁定駁回原告的起訴。
2.原告起訴時將數個繼承人中一部分列為被告的處理。人民法院應依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的規定,通知享有繼承權的其他繼承人作為本案被告參加訴訟。在繼承開始后,被繼承人的一切財產權利至遺產分割前這段時間內均歸繼承人共同共有。我國繼承法對此雖無明文規定,但從我國國情出發,我國財產繼承存在著分割前的共同共有階段,共同共有人對被繼承人的債務負連帶清償責任,各共同共有人應參加訴訟。我國繼承法沒有詳細規定債務清償的時間問題,但是根據繼承法的原則精神,應在被繼承人死亡之時起到遺產分割前先對被繼承人的債務進行全部清償,如有剩余,對剩余的遺產在繼承人中間進行分割。這樣可避免遺產分割后,在債權人有數人時,再辨別哪個債權人的債權由哪個繼承人負責清償的難題,也可以避免因繼承人生活困難,其繼承得來的遺產已被處理掉,難以估價,可能損害債權人利益。
3.原告起訴時,遺產分割結束,各繼承人對被繼承人債務清償原則按其繼承份額由各繼承人按比例清償,法院應通知所有參加分割遺產的繼承人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
4.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明確表示放棄繼承的處理。按一般的民法原理講,它的生效時間應溯及到繼承開始時,放棄繼承的內容既包括放棄遺產的繼承,又包括對被繼承人債務的清償,從繼承開始時到遺產分割結束與放棄繼承者無關,也就談不上負擔清償被繼承人所欠的債務,法院不應追加放棄繼承的繼承人參加訴訟。
5.遺產管理人參加訴訟問題。我國繼承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存有遺產的人,應當妥善保管遺產,任何人不得侵吞或爭奪”。這一立法精神表明遺產管理人是存有遺產的人,按照我國生活習慣,存有遺產的人一般多是繼承人,在有幾個繼承人并存的情況下,存有遺產的繼承人為遺產管理人。有繼承權的繼承人同時又是遺產管理人的,應是債務人死亡案件的被告。
6.放棄繼承的繼承人對被繼承人與其共同共有財產析產前,對共同共有財產中被繼承人的遺產實施保管的,人民法院應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通知其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7.債務人死亡后,雖有繼承人、受遺贈人,但他們都放棄繼承權、受遺贈權,或者沒有繼承人、受遺贈人。存有遺產的遺產保管人為本案被告。但死者的遺產沒有人管理時,我國繼承法雖無明文規定,但社會習慣由死者生前所在單位或所在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主要遺產所在地的基層組織負責保管遺產。對爭當或拒絕充當遺產管理人,會造成對遺產的損壞散失,直接損害債權人和其他利害關系人的利益的,債權人或其他利害關系人可申請人民法院依法指定遺產管理人。債權人在被指定的遺產管理人拒絕清償債務時,可以將遺產管理人為被告提起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投訴電話怎么打?
2019-12-17正主出門辟謠,“實名舉報”真的這么低成本?
2020-02-17累犯與再犯的區別?
2020-03-30工傷保險賠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04-11債權人突然要求自己提前還款,合法嗎?
2020-04-14專利權可以買賣嗎,具體怎么買賣呢?
2020-04-14農村宅基地房屋繼承條件包括哪些?
2020-04-22對高空墜物的受害者如何進行賠償
2020-04-24夫妻共同債務需要從哪些方面認定?
2020-04-28變更孩子撫養費的流程怎么走?
2020-04-28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的客觀特征
2020-04-29哪些情形優先考慮子女撫養權?
2020-04-29婚姻法規定子女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04-29交通肇事罪的處罰規定有哪些?
2020-04-30可撤銷婚姻是什么意思?
2020-04-30公司可以隨便對員工罰款嗎
2020-04-30商場失竊,商家是否有權搜身
2020-04-30離婚案件中偷拍偷錄能作證據嗎?
2020-05-01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額怎么確定
2020-05-01離婚以后想要變更孩子撫養權怎么辦?
2020-05-02目前變更撫養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05-02家庭暴力行為是什么認定標準?
2020-05-02變更子女撫養權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0-05-03夫妻離婚有哪些情況可以少分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5前夫婚內欠債我有責任承擔嗎?
2020-05-05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可以獲得哪些補償?
2020-05-07起訴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合理分割?
2020-05-08彩禮返還需要哪些條件?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0-05-13離婚后工資還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10夫妻婚前買房的歸屬情況如何分析?
2020-05-10房貸提前還款是否有違約金
2020-05-10離婚放棄子女撫養權有沒有補償?有哪些參考法律規定?
2020-05-10離婚以后可不可以變更子女撫養權?法定程序是什么?
2020-05-10夫妻到法院離婚兩歲以下子女撫養權一般歸誰?
2020-05-11如何取得房屋所有權
2020-05-11財產損失鑒定費用誰承擔
2020-05-11環境犯罪是夠應追究人的責任?
2020-05-12離婚案件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標準
2020-05-12合同詐騙罪立案標準和量刑標準是什么?
2020-05-13如何計算醫療事故喪葬費
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