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行政訴訟中誰是原告?誰是被告?
在行政訴訟中原告是指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提起行政訴訟的公民已經死亡,其近親屬可以作為原告提起訴訟。有權提起行政訴訟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作為原告提起訴訟。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機關是被告。如果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經過上級行政機關復議后仍然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如果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機關是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作出同一具體行政行為的,共同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共同被告。由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該組織是被告。由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委托的行政機關是被告。行政機關被撤銷的,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二、哪些人是行政訴訟當事人、參加人和參與人?
行政訴訟當事人是指因發生行政爭議,以自己名義進行訴訟,并受人民法院裁判約束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和行政機關。行政訴訟當事人在一審程序中稱為原告和被告、在二審程序中稱為上訴人和被上訴人、在執行程序中稱為申請執行人和被申請執行人。被訴的行政機關的主管人員是被告方的代表,也是當事人。
訴訟參加人除指訴訟當事人外,還包括第三人、訴訟代理人。第三人是指同提起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第三人可以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訴訟代理人是指代為他人從事訴訟活動的人。沒有訴訟行為能力的公民,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法定代理人互相推諉代理責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為訴訟。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1至2人代為訴訟。律師、社會團體、提起訴訟的公民的近親屬或者所在單位推薦的人,以及經人民法院許可的其他公民,可以受委托為訴訟代理人。
訴訟參與人是所有在整個行政訴訟過程或某個訴訟階段參與訴訟活動的人,不僅包括訴訟參加人,還包括證人、鑒定人、勘驗人和翻譯人員。
三、當事人在訴訟中可以查閱人民法院的案件材料嗎?有什么限制嗎?
庭審材料是指在庭審過程中的庭審記錄以及出示的證據等。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經人民法院許可,當事人可以查閱本案的庭審材料,但是,涉及國家機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材料除外。
四、告狀要委托律師嗎?律師的責任是什么?
年滿18周歲、精神狀態健康的公民具有行政訴訟能力,可以由本人進行行政訴訟活動;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由其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進行行政訴訟活動。當事人和法定代理人也可以委托其他公民、社會團體、律師代為行政訴訟。
律師作為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的,可以依照規定查閱本案有關材料,可以依照規定向他的委托人、有關的組織、公民收集與本案有關的證據;依照法律規定,運用自己所掌握的材料,在法庭上替委托人辯護,維護委托人的合法權益;對涉及國家機密和個人隱私的材料,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保密。
五、哪些人可以作為訴訟代理人?
律師、社會團體、提起訴訟的公民的近親屬或者所在單位推薦的人,以及經人民法院許可的其他公民,可以被委托為訴訟代理人。
六、代理訴訟的律師可以查閱人民法院的哪些案件材料?
代理訴訟的律師,可以依照有關規定查閱本案有關材料,包括起訴狀、答辯狀、訴訟證據、庭審記錄等。但是對涉及國家機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材料,必須對當事人和其他人保密。當事人和其他訴訟代理人經人民法院許可也可以查閱本案庭審材料,但是涉及國家機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材料除外。
七、代理訴訟的律師能夠調查收集證據嗎?
代理原告訴訟的律師可以依照規定向他的委托人、被告方及有關的組織、公民收集與本案有關的證據。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在訴訟過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證人收集證據。
八、要告狀的人去世了,親屬能接著起訴嗎?
有權提起行政訴訟的公民已經死亡,其近親屬,即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九、什么是沒有訴訟能力的人?沒有訴訟能力的人由誰替他起訴?
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認和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人,屬于沒有訴訟能力,他們雖然具有行政訴訟權利,但本人不能進行行政訴訟活動。他們的權利受到侵害后,可由其法定代理人提起行政訴訟,進行其他行政訴訟活動。
沒有訴訟能力的人的法定代理人是其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其監護人,如果未成年人沒有父母或者父母沒有監護能力,依法由其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以及依法確定的其他人、單位為監護人。精神病人,可由其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以及依法確定的其他人、單位擔任監護人。
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其他公民、社會團體作為訴訟代理人。沒有法定代理人的,由人民法院指定代理人進行行政訴訟。
十、法定代理人互相推諉代理責任的怎么辦?
法定代理是指依照法律規定直接產生的代理。在訴訟代理中,法定代理是為無訴訟能力的人設定的。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屬于無訴訟行為能力的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其監護人,如果沒有父母或者父母沒有監護能力,依法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以及依法確定的其他人、單位為監護人。精神病人,可由其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以及依法確定的其他人、單位擔任監護人。
如果法定代理人為多人,并互相推諉代理責任時,為了保護被代理人的利益,保證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人民法院可以指定其中一人為行政訴訟代理人。
十一、有權提起訴訟的法人和其他組織被撤銷、合并、分立的,誰可以起訴?
行政訴訟法規定,有權提起訴訟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提起訴訟。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包括它的被撤銷、合并、分立等情形。有權提起訴訟的法人和其他組織被撤銷,由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提起訴訟。有權提起訴訟的法人和其他組織與其他法人、組織合并的,由合并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訴訟。有權提起訴訟的法人和其他組織分立的,由分立后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訴訟。
十二、一個行政決定處理了很多人,被處理的人能一起去起訴嗎?
行政訴訟法規定,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因同一具體行政行為發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樣的具體行政行為發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的,為共同訴訟。共同訴訟是因同一具體行政行為發生。這里“同一”的含義是指同一個,即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對同一個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發生爭議。例如某市城建規劃部門認為甲、乙、丙兄弟三人共有的私房為違章建筑,決定拆除,甲、乙、丙對市城建規劃部門的決定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訴,原告為甲、乙、丙三人,被告為市城建規劃部門,爭議的標的是拆除房子的決定是否合法。共同訴訟也可以因同樣的具體行政行為發生,這里的“同樣”的含義是指二個或者二個以上的具體行政行為的性質相同或者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事實和理由相同。但是因同樣的具體行政行為發生的訴訟,并不必然導致共同訴訟,必須是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才可以進行共同訴訟。如果人民法院認為不能合并審理,那么當事人應當分別進行訴訟,人民法院分別審理。
當事人進行共同訴訟時,人民法院也可以要求他們推選代表進行訴訟。
十三、行政機要裁處雙方當事人的爭議,一方不服起訴行政機關,另一方也要參加訴訟嗎?
行政機關裁處雙方當事人的爭議,一方不服起訴行政機關,涉及另一方利害關系時,另一方可以申請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作為行政訴訟的第三人,參加行政訴訟。比如甲、乙就某專利權和歸屬發生爭議,行政機關決定將專利權授予甲所有,乙不服而起訴,要求人民法院改變行政機關的決定。這時甲因為行政決定影響到自己的權益,就有資格要求參加訴訟,說明案件的真實情況,提出自己的主張,請求人民法院維持行政機關的決定。甲不參加原、被告任何一方,所以既不是原告,也不是被告,只是個第三人。
十四、除原被告外與行政處理決定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能申請參加訴訟嗎?
除原被告外,與行政處理決定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可以申請參加行政訴訟。包括:
1.在確權的行政案件中,當其他人認為該權利應屬于自己,而行政機關確認給他人時,在因此提起的行政訴訟中,被行政機關的決定賦予所有權的人是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可以申請參加訴訟。
2.對行政處罰不服的行政案件中的受處罰人或者受害人。比如在治安行政案件中,公民甲違反交通規則軋傷了公民乙,公安機關對甲作出處罰決定。如果甲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受害人可以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要求人民法院維持原判或者加重對甲的行政處罰;如果乙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受處罰人可以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要求人民法院作出維持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判決。
3.與訴訟爭議的具體行政行為有關的另一個行政機關。比如某縣政府認定某農民的自建房屋是違章建筑,該農民不服,以自建房屋已經鄉政府同意為由,向人民法院對縣政府提起行政訴訟,鄉政府可以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十五、工商、稅務等行政機關聯合執法共同處罰,被處罰人不服,起訴誰呢?
被處罰人可以起訴工商或者稅務機關,也可以將他們作為共同被告起訴。理由是,這些行政機關都參與了實施具體行政行為,受侵害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對他們中的某個、部分或者全部行政機關提起行政訴訟。如果被控告的行政機關只有一個,而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機關有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若認為有必要,可以依職權追加其他行政機關參加訴訟,成為共同被告。
十六、經依法授權的企事業單位行使行政職能,能作為行政訴訟的被告嗎?
由法律法規授權的企事業單位行使行政職能,應當對其基于授權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負責,在被起訴時作為被告參加訴訟。
十七、鄉政府委托村委會對村民進行處罰,村民對處罰不服,起訴誰呢?
應當起訴鄉政府。因為受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作的具體行政行為,這種行為的基礎是行政機關的委托授權,所以應當由委托的行政機關作為被告。如鄉政府委托村委會管理計劃生育工作,有權處罰超生的公民。如果被處罰的公民對該處罰決定不服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應當起訴鄉政府。
十八、作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被撤銷,受處罰人起訴誰呢?
行政訴訟法規定,行政機關被撤銷的,繼續行使其職能的行政機關是被告。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被撤銷的,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因承擔了前一個行政機關的行政職權,在行政訴訟中作為被告或者在已經開始的訴訟中接替被撤銷的行政機關作為被告。因此如果作出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被撤銷,而受處罰人不服該處罰決定的,應當將繼續行使其職能的行政機關作為被告提起訴訟。
十九、對行政復議的決定不服的,起訴誰呢?
行政訴訟法規定,經復議的案件,如果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應當起訴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應當起訴復議機關。
二十、外國人能在我國打行政官司嗎?
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組織可以按照本法在我國進行行政訴訟。如果外國法院不允許我國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在該國進行行政訴訟的,根據對等原則,我國也不允許該國公民在我國進行行政訴訟。
來源:中國人大網 2000年12月17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燒主動就醫,確診可獎勵10000元 !
2020-03-01企業怎樣申請辦理貼現
2020-03-16勞動合同:我需要專一
2020-04-20三角債能否起訴第三方
2020-04-21農村房屋建筑合同怎么寫?
2020-04-22期房轉讓的步驟具體是什么
2020-04-28工程款的訴訟時效是多久之法律規定
2020-04-28猥褻兒童罪的認定標準
2020-04-29夫妻個人債務應該怎樣認定?
2020-04-29哺乳期撫養費應該如何計算?
2020-04-29離婚訴訟女性如何爭奪孩子撫養權?
2020-04-29新婚姻法對于子女撫養權有哪些規定?
2020-04-30離婚如何更加有利于爭奪孩子撫養權?
2020-04-302020起訴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0-04-30訴訟離婚子女撫養權一般怎么判?
2020-05-01套路貸中房屋買賣合同認定方式
2020-05-01失去繼承權的情形都有哪些?
2020-05-01私生子有沒有權利享受繼承權?
2020-05-02夫妻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是什么?
2020-05-02不給子女撫養費會不會被列入老賴名單?
2020-05-04子女撫養權歸屬問題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2020-05-04孩子的監護權是否可以轉移給親戚?
2020-05-04對方毆打子女可以要求變更撫養權嗎?
2020-05-04結婚登記是否需要做婚檢
2020-05-05協議離婚沒能力支付撫養費怎么辦
2020-05-05什么是重婚?婚外情離婚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05-05證明對方存在婚外情的證據都有哪些?
2020-05-05對方冷暴力可不可以作為離婚的理由?
2020-05-05企業合并要不要支付經濟賠償?
2020-05-07送別人收養的孩子親生父母能不能要回來?
2020-05-08中學生暑假打工屬于童工嗎?
2020-05-08再婚夫妻需不需要婚前財產公證?如何進行財產公證?
2020-05-08哪些情形下專利宣判無效
2020-05-08夫妻離婚時按揭房產可不可以過戶?
2020-05-09變更勞動合同能要求漲工資嗎
2020-05-09非婚同居財產應該如何分割?
2020-05-09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0-05-10離婚以后子女撫養費如何確定以及變更?
2020-05-11人身損害賠償和工傷損害區別在哪
2020-05-11虛假宣傳為何物?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