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原告:馮海斌,男,26歲。
被告:象山大象副食品批發部。
2001年1月1日,肖仁恩等四人入住由被告象山大象副食品批發部開辦的“象山甬港賓館”502房。該房為標準雙人間,登記人為肖仁恩,登記的同住人為其兄弟肖仁輝。原告馮海斌及另外一人亦同住此室,但未辦加鋪登記手續。次日凌晨三時許,該賓館因302房間住客失火,火勢迅速蔓延,致賓館三層以上重大火災,原告等人為逃生而破窗跳樓,身上有多處被火燒傷,另有跌傷等其他損傷,隨身所帶物品也付之一炬。事發后,被告為平息事態,先行支付了原告的前期醫療費用。原告出院后,曾與被告交涉財產、誤工等損失及后期整容費用等問題,但因雙方意見相差懸殊而未成。原告遂訴至象山縣人民法院,要求被告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之規定,賠償原告多項損失39666.50元。
被告象山大象副食品批發部答辯稱:原告于失火當晚住在其開辦的象山甬港賓館并受損失均系事實。但原告所住房間并非原告本人登記,登記人已證實系肖仁恩兄弟倆,故原告并非該房合法住客。該客房已實際超員,且原告等人未辦加鋪手續,故原告屬私自入住,行為違法,原告與被告未形成旅客住宿消費合同關系,本案不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原告雖因賓館火災受損失,但其受損害的事實及結果均與被告無關。在火災事故中,被告是最大的受害者。原告的損失應由失火者承擔。原告所訴訴訟主體不符,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起訴。
審判
象山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告未經登記入住被告開辦的甬港賓館,且未辦加鋪登記手續,故原告行為違法,原、被告之間不構成消費合同關系。原告所受損失因失火者造成,屬侵權損害賠償,應按民法通則規定,向責任者請求賠償。但被告是該賓館的管理者,對旅客入住情況有管理的權利和義務。被告在本起火災中雖也是受害人之一,但其有注意防火安全的義務,原告又確在被告賓館內受到損害,故可按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二條之規定適用公平原則,根據原告的實際損害合理分擔損失。因被告在審理過程中已與失火者就損失賠償問題進行磋商并達成協議,被告的部分損失已得彌補,故經法院主持調解,原、被告雙方2000年9月13日達成調解協議,由被告補償原告損失7000元(除被告已支付的醫藥費外)。
評析
旅客住店起糾紛成訟并不罕見,但本案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在于:非登記人入住,其行為是否合法;住宿者與賓館是否已形成事實上的消費合同關系。對原告馮海斌入住被告賓館的行為性質的判定,直接關系到本案的法律適用問題,也直接關系到被告應當承擔什么樣的民事責任問題。本案雙方的爭執焦點即集中于此。
1.消費合同的概念
消費合同是指消費者因購買、使用生活消費品或接受服務與經營者成立的民事法律關系。旅客住店是一種消費行為,在這種合同中,旅客以自己的名義在住宿登記單上登記,賓館開具的住宿單等是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本案原告所住的甬港賓館502房是由肖仁恩登記的,且肖兄弟倆住宿的。原告因非登記人,且原告是該客房核定標準之外的人,故原告入住502房行為非法,其與甬港賓館未成立消費合同關系。
2.消費合同的例外情況
消費合同還有一種例外情況,即合同雙方雖未辦理書面手續,但一方的行為已經另一方認可,且雙方行為并不違反其他法律、法規規定,可認為雙方已實際上成立了消費合同關系,這在理論上稱為“準消費合同關系”。
在本案中,這樣幾種情況可視為雙方已有消費合同關系:(1)客房雖由肖仁恩登記,但入住者只有肖和原告兩人,因該客房系雙人標房,故原告的入住行為合法;(2)原告作為該客房第三人入住,其主動或經賓館要求辦理了加鋪登記,可視為其入住行為已得到服務者認可;(3)除此之外,如賓館方既未對原告的入住提出異議,也未要求其補辦手續,且事后認可,也可視為雙方有消費合同關系。但在本案中,原告的入住不具有上述情形,故原告雖然是事實上的住客,卻不能由此推斷其與賓館已成立準消費合同關系。
3.法律適用問題
(1)如果原、被告之間已成立或實際上成立了消費合同關系,那么,原告所受到的損害均是因接受服務引起,不管賓館是否是失火者,被告都應當對原告承擔賠償責任,處理本案應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事實上原告系違法入住者,其與被告未形成消費合同關系,這樣就應適用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以普通侵權損害賠償論之。因被告提供服務及其管理行為與原告的損害結果并無因果關系,且被告無過錯,故對原告的損失被告可不承擔民事責任。賓館失火是由第三人的過失引起的,失火者是直接的加害人,故原告應向失火者請求賠償。但被告作為賓館服務的提供者,其對住客有管理的權利和義務,其另負有防火的注意義務,又原告確在賓館內受損害,故對被告可適用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二條規定的公平原則,對原告作適當補償。
責任編輯按:
與以營利為目的向社會公眾提供住宿服務的經營者成立住宿服務合同關系,最本質的特征是要由住客向經營者發出要約,經營者予以承諾,即要有雙方合意行為一致(其形式可有上文中的幾種);其次是住客要支付對價,以換取經營者提供的住宿服務。同時,按照住宿服務的交易習慣,客房標準與住客人數是一致的,并實行誰登記誰入住的辦法,未登記人員一般不允許入住,經過經營者的允許,應辦理超標準(人數)加床登記手續,以滿足上述兩個要件的要求。
本案原告是利用他人登記入住的條件,以不支付對價而得到住宿為目的,投機取巧入住被告的客房,這種行為不符合建立合同關系的雙方協商一致、等價有償和誠實信用的原則,因而,原告不能與被告成立住宿合同關系,不享有該種合同關系中的任何權利,即不能依據合同提出違約損害賠償之訴。同時,由于原告行為的違法性,違法行為不能產生權利要求,故其也不能向被告提出侵權損害賠償之訴。原告的損害應當是其違法行為與偶然發生的火災事故碰巧結合,及與其自救措施不當進一步結合造成的后果,在這種情況下,原告的行為與損害之間就具有了因果關系。而被告對于火災的發生和原告受到的損害并無因果關系,因果關系不具備者,即便其行為有某種過錯,也不應對與其無因果關系的損害承擔民事責任。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二條公平原則的適用,不能脫離開因果關系的基礎。
當然,被告作為提供住宿服務的經營者,不僅負有對與之建立了住宿服務的住客的住宿安全的合同義務,也負有保障一般公共安全(在其服務區域內),為不特定的公眾進出、來訪、辦事等時的安全負法定責任的義務,即對不特定的公眾要負一個經營者的善良管理義務。如果被告未盡到這種義務而造成不特定人的損害的,應負損害賠償責任。但本案原告因其主觀動機。即不屬合同關系的相對人,也不屬不特定的公眾,而是對被告實施違法侵害的侵權行為人,在其侵權行為持續進行之中與第三人過失引起的火災發生巧合而造成本人損害,也是不能以被告違反公共安全義務為理由,對被告提起侵權損害賠償的請求的。
基于上述理由,筆者認為,原告對被告提起訴訟欠缺請求權基礎,雙方只有事實上的聯系,沒有法律上的聯系。被告在調解中愿意補償原告,只能認為是對自己權利的處分,自愿對原告予以一定的幫助,而不應當是適用公平原則的結果。
出處: 人民法院案例選. 二○○二年第二輯(總第40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時捷女司機3年違章29次,是誰給了她特權!
2019-08-02業委會還有這些法律條例要遵守?
2020-01-02保密協議簽訂之后是如何生效的
2020-04-10實習生在沒有社保的情況下受傷了怎么辦
2020-04-15詮釋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
2020-04-16扶養關系的變更
2020-04-17勞動法如何規定試用期
2020-04-20什么是房產稅?
2020-04-22子女撫養費的相關內容都有哪些?
2020-04-24變更子女撫養權需要什么手續?
2020-04-27商品房網簽備案注銷方法是什么
2020-04-27債務人惡意轉移財產怎么辦?
2020-04-28如何確定無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
2020-04-28離婚夫妻債務應該如何承擔?
2020-04-29離婚孩子撫養權如何確定?
2020-04-29起訴離婚財產分割有哪些根據?
2020-04-30孩子撫養權如何爭取?怎么變更?
2020-04-30離婚子女撫養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0-05-02男性爭奪子女撫養權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0-05-02夫妻共同財產具有哪些典型的特征?
2020-05-02法官判決不公,何處申訴?
2020-05-03想要爭奪子女撫養權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0-05-04借貸糾紛中“借據”需要完善和規范
2020-05-04股東會決議代簽是否可行
2020-05-04夫妻離婚傷害賠償條件有哪些?
2020-05-05犯罪從犯一般應承擔什么責任
2020-05-05解除收養關系證明需要如何開具?
2020-05-07離婚后可否再次起訴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8婚后買房只有一方名字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9交通事故傷殘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05-28公司利潤分配的原則
2020-05-09夫妻離婚有二個孩子撫養權通常怎么判決?
2020-05-10夫妻離婚以后可否更改離婚協議小孩的撫養權?
2020-05-10沒有撫養權的收養子女有沒有繼承權?
2020-05-11婚姻詐騙案一般如何處理
2020-05-11房屋產權證到期后怎么辦?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0-05-12加工承攬合同印花稅如何計算?
2020-05-12私人老板拖欠工資應該怎么追討?
2020-05-13醫療損害責任主要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0-05-13勞務費和工資有什么區別?
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