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交通事故發生后,行人與機動車一方之間的侵權關系,以及機動車一方與保險公司之間的合同關系,在司法實踐中都不難理解。相對而言,較難把握的是行人與保險公司之間的法律關系:即當肇事機動車事先參加了第三者責任險的情況下,在機動車交通事故所引起的訴訟中,承保第三者責任險的保險公司應當處于何種訴訟地位?
對此問題,司法實踐中有以下三種不同的理解和作法:
一、受害人直接起訴“機動車一方”,當后者承擔賠償責任以后,可以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向保險公司追償。
其中的“機動車一方”,按照《民法通則》的規定和民事理論,應是指與行人相對的另外一方當事人,主要是指機動車的所有權人。但如果屬于職務侵權,則是指肇事司機所在的法人或非法人單位;如果是雇員為了完成雇主指派的任務而侵權,則是指應承擔替代責任的雇主。
這種觀點認為,應嚴格區分兩種不同的法律關系:其一是行人與機動車一方之間的侵權關系,其二是機動車一方與保險公司之間的合同關系。當行人作為受害人行使索賠權時,其案由是侵權,因此只能依法由機動車一方承擔侵權賠償責任。至于機動車與保險公司之間的合同關系,則是另外一個法律關系而與本案無關。受害人與保險公司之間,既無民事法律關系,也無民事訴訟法律關系。
二、受害人直接起訴“機動車一方”,保險公司可作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
這種觀點認為,雖然保險公司與行人之間并無直接的合同關系或侵權關系,行人應基于侵權法律關系直接向機動車一方主張權利。但機動車一方是否應向行人承擔賠償責任,直接決定著機動車一方是否按照保險合同向保險公司索賠。因此行人與機動車一方之間的侵權訴訟的結果,必然會影響保險公司的權利與義務。保險公司雖然不是侵權訴訟中的被告,但卻因與該案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而獲得了訴訟第三人的身份。
三、受害人可以把承保第三者責任險的保險公司作為被告,從而直接向保險公司索賠。
筆者贊同這種觀點。
表面而言,這種做法似乎沒有道理,而且經常受到責難。反對者認為,受害人不應直接對保險公司索賠。主要理由是受害人與保險公司之間并無直接的法律關系。就侵權關系而言,保險公司并不是侵權人,機動車方才是侵權人,因此應由機動車方向受害人承當賠償責任;就合同關系而言,與保險公司簽定保險合同并交納保費的是機動車所有權人。受害人并不是保險合同的當事人,因此不應享受合同中的權利。當機動車交通事故發生后,保險公司雖然應當承擔保險責任,但其性質是合同責任。依照合同相對性的原理,這是其對被保險人即機動車所有權人的責任,而不是對受害人的責任。因此在受害人與保險公司之間,沒有直接的法律關系。受害人把承保第三者責任險的保險公司作為被告,當然也就沒有法律和理論依據。
筆者認為,受害人應有權直接起訴保險公司。上述觀點之不足在于忽視了債權發生的法律依據。依照《民法通則》第84條的規定,“債是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規定,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的特定的權利和義務關系。”可見債的發生根據有法律規定與合同約定兩種情形。特定當事人之間即使沒有合同關系,也完全可能由于法律的規定而產生法定之債。《合同法》所規定的代位權之債就是典型的例證。誠然,受害人與保險公司之間確實沒有合同關系,但這只能證明二者之間沒有合同之債,而不能推而廣之,以為二者之間沒有任何債的關系。事實上,受害人與保險公司之間具有法定之債的關系。原因在于:
1、2004年5月1日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規定:“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因此,在不超出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的前提下,法律規定了保險公司直接向受害人賠償的責任,也即賦予了受害人直接將保險公司作為被告的訴權。
2004 年5月1日起施行的公安部《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53條進一步明文規定:“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損失未超過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的,當事人可以直接向保險公司索賠,也可以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雖然根據《立法法》,公安部的規定并非法律或法規,而只能屬于層級較低的部門規章,但其作為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實施文件,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且不構成對上位法的違反,因此關于當事人可以直接向保險公司索賠的規定,在司法實踐中應參照適用。
2、《保險法》第50條規定:“保險人對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的損害,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合同的約定,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 ”保險法作為《合同法》的特別法,應當優先適用。其中關于保險人直接向第三者賠償保險金的規定,應屬“債權相對性”的例外。
無須諱言,《道路交通安全法》所規定的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與《保險法》所規定的第三者責任險,并非同一概念。二者之間的主要區別在于:前者具有準社會保險的性質,并且具有絕對的強制性;而后者屬于商業保險,法律并未賦予其強制性。即使按照地方性法規或地方性規章而在局部地方具有強制性,這種強制性也僅僅是相對的。后者作為商業性的險種,在各地普遍存在。但前者作為一種準社會保險,在我國現階段尚未推行,《道路交通安全法》是規定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首部法律,相關的配套措施尚未建立起來。反對將二者相提并論、從而否定保險公司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規定對受害人直接承擔責任的觀點,并非毫無道理。
但是,在我國統一的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推行以前,作為過渡時期的權宜之計,考慮到商業性的第三者責任險與準社會保險性的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之間高度的相似性,由保險公司參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對受害人直接賠償,顯然有利于及時、徹底地解決道路交通事故糾紛,有利于維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也有利于實現“分散風險”這一保險制度最主要的功能。因此作為保險業的最高主管者,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于2004年4月26日發布了《關于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保監發[2004]39號),并明確指出:“中國保監會正積極配合國務院法制辦開展《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草案)》(簡稱《條例》)的起草和研究論證工作,”該《通知》還要求各保險公司在《條例》正式出臺前,“暫時按照各地現行做法,采用公司現有三者險條款來履行《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強制三者險的有關規定和要求,待《條例》正式出臺后,再根據相關規定進行調整,統一在全國實施。”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該項《通知》,對各保險公司具有當然的約束力。保險公司應當依照該精神,向機動車交通事故中的受害人,直接承擔起《道路交通安全法》所規定的責任。受害人將保險公司作為被告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而保險公司依照保監會的規定,不應行使抗辯權。當然保險公司實際承擔的責任,不應超出保險合同約定的責任限額。至于受害人所蒙受的超出保險公司責任限額以外的損失,則應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由肇事方承擔。
來 源:中國法院網作者:趙建民
(作者單位: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法官培訓中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可以凍結“老賴”的工資卡嗎?
2020-01-19“限制高消費”和“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有何區別?
2020-03-04兩個已婚的人士同居犯法嗎?
2020-03-10春節加班工資怎么算?
2020-03-27醫療過失行為:究竟是責任過失還是技術過失
2020-04-10自己最近網購被騙,請問怎么維權?
2020-04-14租二房東的房子,需謹慎!
2020-04-15離職證明書怎么寫?
2020-04-18盜竊罪應該如何認定?
2020-04-27大病救助申請書怎么寫?
2020-04-27出軌會不會影響夫妻共同財產分割?
2020-04-28非法行醫致死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04-28子女撫養費可以一次性支付嗎?
2020-04-28賭博罪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2020-04-30離婚以后想要變更孩子撫養權需要什么條件?
2020-04-30夫妻共同財產跟個人財產怎么分?
2020-04-30女方爭奪子女撫養權有哪些有利條件?
2020-05-01變更撫養關系案件的依據是什么?
2020-05-02變更子女撫養權的辦法有哪些?
2020-05-022020訴訟離婚流程要怎么走?
2020-05-022020最新離婚流程要怎么走?
2020-05-03拆遷房可以買賣嗎?
2020-05-04遺囑里把遺產分配給第三者合法嗎?
2020-05-05斷絕關系,可以永不回家嗎?
2020-05-06醫療糾紛的相關法律規定
2020-05-08老年人無房居住怎么辦?
2020-05-09貸款逾期解決辦法
2020-05-09夫妻分居以后房貸應該如何處理?
2020-05-10夫妻婚前買房的歸屬情況如何分析?
2020-05-10養老和醫療保險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10構成非法剝奪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要件是什么?
2020-05-10構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要件是什么?
2020-05-11夫妻離婚共同財產分割有哪些最新法律規定?
2020-05-11聚眾集會要遵守什么法律
2020-05-12口頭遺囑哪些情況有效和訂立口頭遺囑需要哪些程序?
2020-05-13何為價格欺詐
2020-05-13申請勞動爭議仲裁要多少錢和程序怎么走?
2020-05-13勞動仲裁管轄原則是什么?
2020-05-13勞動者提起勞動糾紛訴訟必須具備什么條件?
2020-05-13醫療損害賠償訴訟選擇哪個法院
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