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的進程中,不免伴隨著環境的污染,近年來,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提高,我們開始注重環境污染的治理,污染環境行為嚴重者,甚至可能觸犯刑法。
立案標準;
1、致使公私財產損失三十萬元以上的;
2、致使基本農田、防護林地、特種用途林地五畝以上,其他農用地十畝以上,其它土地二十畝以上基本功能喪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壞的;
3、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
4、致使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傷、十人以上輕傷,或者一人以上重傷并且五人以上輕傷的;
5、致使傳染病發生、流行或者人員中毒達到《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級Ⅲ級以上情形,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
6、其他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后果的情形。
相關法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規定,污染環境罪是指違反防治環境污染的法律規定,造成環境污染,后果嚴重,依照法律應受到刑事處罰的行為。該罪具體的內容包括違反國家規定,排放有害物質。
主要犯罪行為
1、實施本罪必須違反國家規定。
是指違反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以及國務院制定的相關行政法規、行政措施、發布的決定或命令。這些法律、法規主要包括《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以及《放射防護條例》、《工業“三廢”排放試行標準》等一系列專門法規。
2、實施排放、傾倒和處置行為。
其中排放是指把各種危險廢物排入土地、水體、大氣的行為,包括泵出、溢出、泄出、噴出、倒出等,傾倒是指通過船舶、航空器、平臺或者其他載運工具,向土地、水體、大氣傾卸危險廢物的行為;處置是指以焚燒、填埋或其他改變危險廢物屬性的方式處理危險廢物或者將其置于特定場所或者設施并不再取回的行為。
3、嚴重污染環境。
此條并不要求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后果。只要嚴重污染環境就可成立此罪。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境與我們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企業、個人都要注意保護環境,不要因為個人利益破環境。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環境污染罪的相關法律規定。如果現實生活中您或您的家人朋友們遇到類似的問題,可以直接找所在地人民法院或公安機關,或者在第一時間找律霸網律師在線圖文咨詢或電話咨詢。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也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分居兩年=自動離婚?
2020-02-19住校學生被打,學校是否應該承擔所有擔責?
2020-03-12離婚后不給撫養費,對方會進入黑名單嗎?
2020-03-18疫情防控中的“吹哨人”“信息披露”等法律制度
2020-03-24勞動合同變更的注意事項
2020-03-26不離婚可以要求分割財產嗎?
2020-04-02關于搶劫罪量刑標準
2020-04-09簽訂三方協議能被辭退嗎?
2020-04-09誤工費賠償的時間限制是怎么樣的?
2020-04-11合伙財產擅自抵押?連帶責任了解一下
2020-04-13廉租房的申請條件你知道嗎?
2020-04-18中介跑路房東要租戶搬怎么辦
2020-04-23分居多久能夠起訴離婚
2020-04-27醫療事故和傷殘等級是一回事嗎?
2020-04-27短信或微信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04-27解決民間借貸糾紛方法是什么
2020-04-28調整懷孕女職工崗位合理嗎
2020-04-29離婚訴訟女性如何爭奪孩子撫養權?
2020-04-29駕車逆向行駛會被扣多少分
2020-04-30有哪些技巧有利于女方爭取子女撫養權?
2020-04-30離婚子女撫養費確定標準是什么?
2020-05-01離婚訴訟中怎么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1哪些情形可以變更子女撫養權?
2020-05-03子女撫養費變更需要怎么樣起訴?
2020-05-04法院通常根據哪些因素來判定子女撫養權?
2020-05-04復婚手續如何辦理?沒有離婚證可以嗎?
2020-05-05專利侵權糾紛有哪些解決方法
2020-05-06僅有借條,沒有付款憑證,法庭不予認可存在借貸關系
2020-05-06勞務派遣有風險
2020-05-21有哪些特殊情況允許不支付子女撫養費?
2020-05-08離婚后發現自己懷孕了怎么辦
2020-05-08離婚時隱瞞轉移財產怎么辦?如何有效防止?
2020-05-09遭受家暴有必要保留證據嗎
2020-05-09工商執照遺失怎么補辦
2020-05-09擔保人在特定情況下,可以不擔責任
2020-05-10夫妻離婚孩子有沒有權利參與財產分割?
2020-05-10假離婚轉移財產需要承受哪些法律風險?
2020-05-10房貸提前還款違約金如何計算
2020-05-10夫妻起訴離婚需要分居多長時間?
2020-05-11故意損毀文物的處罰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