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收賬款質押登記辦法》解讀
作者:邢利民 彭偉奇 文章來源:政策金融網
2007年10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應收賬款質押登記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施行。《辦法》的出臺,與《物權法》第228條“質權自信貸征信機構辦理出質登記時設立”相呼應,明確和規范了應收賬款質押登記的范圍、機構、程序,為銀行業創新應收賬款質押擔保方式提供了平臺,必將對銀行業發展產生深刻影響。
一、 辦法的主要內容和意義
(一) 主要內容
辦法主要依據物權法制定,主要回答三個問題:一是應收賬款的含義和范圍是什么;二是應收賬款質押登記的具體機構是誰;三是應收賬款質押登記、異議登記、變更登記、注銷登記程序和權限如何。
(二) 意義
一是明確了應收賬款的范圍,為銀行業發展業務指明了方向。《物權法》第223條第六項將“應收賬款”列為可以出質的權利,但對應收賬款的含義和范圍沒有作進一步明確。《辦法》第四條第二款明確“本辦法所稱的應收賬款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權利:1、銷售產生的債權,包括銷售貨物,供應水、電、氣、暖,知識產權的許可使用等;2、出租產生的債權,包括出租動產或不動產;3、提供服務產生的債權;4、公路、橋梁、隧道、渡口等不動產收費權;5、提供貸款或其他信用產生的債權。”從法理上說,《辦法》所列舉的五類應收賬款,只要沒有其它法律法規進行相反的或限制性的規定,銀行即可將其作為質押物并通過法定程序(簽訂質押合同并經登記)獲得質權。
二是與物權法實現有效對接,建立統一登記機構,方便了銀行登記。《物權法》第228條第一款“以應收賬款出質的,應當訂立書面合同。質權自信貸征信機構辦理出質登記時設立”。那么,何為信貸征信系統,如何登記?《辦法》回答了這一問題,第2條規定“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是應收賬款質押的登記機構。征信中心建立應收賬款質押登記公示系統,辦理應收賬款質押登記,并為社會公眾提供查詢服務”。自10月1日始,辦理應收賬款質押登記的部門只能是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其它涉及應收賬款登記的部門,不應進行新的應收賬款質押登記,即使進行登記的,該登記也無效。例如原公路、橋梁等收費權質押登記部門規定為省公路局,電費收費權質押登記部門為省發改委,10月1日后,應全部統一為征信中心。
三是登記程序簡便易行,提高了銀行業的登記效率,降低了登記成本。與以往我國不動產、動產、權利登記等程序不同的是,應收賬款質押登記采用的是形式審查,質權人不必對應收賬款權利進行評估、不必提供除質押合同以外的任何權利證明或資料,甚至不必到登記部門,加為質押登記系統用戶足不出戶即可辦理質押登記,這大大提高了登記的效率,也節省了登記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成本。
二、 《辦法》的主要特點
(一)實行形式審查而不是實質審查。與我國以往在物權登記上采用的是實質審查主義不同,《辦法》采用的是形式審查主義。二者的核心區別在于是否對引起物權變動的“原因行為”進行“真實性和合法性”審查。《辦法》規定質權人在辦理質押登記時需要提交的資料僅是雙方簽訂的協議,而登記內容由出質人自行填寫,征信中心只審查形式要素是否完備,既不要求登記人提交質押合同,也不對雙方主體的合法性、真實性進行審查,更不對權利范圍的真實性、準確性進行審查,因此,是典型的形式審查。由此,產生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登記機構對登記錯誤不承擔賠償等法律責任。二是登記不具有公信力,當登記權利與真實權利不一致時,以真實權力為準。三是登記的主要權利和義務由質權人自行承擔,登記行為主要由質權人自行完成。
(二)建立的是基于互聯網的登記系統。《辦法》規定由征信中心建立應收賬款質押登記系統。該系統建立的是基于互聯網的系統,具有開放性、廣泛性、便捷性等特點。任何人或任何單位,只要登陸互聯網,進入相應的網站,即可注冊成為用戶,進行質權登記或查詢。由于網站實行的是全國聯網,它能使相對人了解到每一筆應收賬款的設質情況,有效防止出質人惡意重復設質的現象,另一方面,它也為第三人的惡意登記、惡意注銷、惡意異議等提供了方便,增強了質權人的風險。
(三)登記風險和操作風險主要由當事人自行控制和掌握。由于登記機構只進行形式審查,相關登記風險全部由當事人自行承擔。對質權描述的合法性、真實性、完整性,完全由質權人自行控制,登記機構不承擔任何責任。對登記的變更或撤銷,由質權人行使和控制,登記機構只負責對要素是否齊備的審查,由此產生的操作風險和道德風險均由質權人自行承擔。
三、 農發行實施《辦法》要做的幾項工作
一要加入應收賬款質押登記系統,辦理好相關登記。質押登記是設定應收賬款質權的必要條件,據此才能產生優先受償等權利。我行應盡快加入人民銀行征信中心應收賬款質押系統,統一運作,建立以總行或一級分行為管理員,各二級分行或支行為操作員的內部管理體系,敦促有需要的各級行盡快辦理登記。對未進行登記或原登記部門不明確的,應盡快在該系統辦理質押登記,已經在有關部門辦理質押登記的,考慮到將來法律法規或規章變更的可能,為防止不必要的法律糾紛,也應當在該系統進行登記。同時,要嚴格內控制度。《辦法》第十八條“質權人憑修改碼辦理展期、變更登記、注銷登記。”據此,質權人不必提供變更或撤銷登記的理由,也不必提供任何文字性資料,征信中心也不必進行任何形式或實質性的審查,我行已登記質權存在很大的道德風險和操作風險,極容易被不當變更或注銷。這就要求我行要選擇政治上可靠的員工作為系統登記員,同時,必須嚴格內部責任,明確工作流程,通過與員工以協議方式明確因其工作失誤(或與出質人惡意串通)而造成的不當變更或撤銷應收賬款質押登記所應承擔的責任(經濟責任或行政責任)。
二要加大創新力度,積極探索實踐新型的應收賬款質押方式。結合我行當前業務發展狀況,對第一類銷售產生的債權中的供應水、電、氣、暖,第三類提供服務產生的債權中的公園景點、風景區門票,第四類公路、橋梁、隧道、渡口、數字有線收視等不動產收費權,建議可先行開展。對第一類銷售一般產品產生的債權、第三類提供一般服務產生的債權和第五類提供貸款或信用產生的債權,在對質權人和相對債務人進行嚴格限制(如要求信用等級達到AAA級),在調查應收賬款真實合法(銷售合同等),并進行嚴格的后續管理措施如簽訂賬戶質押協議等的前提下,也可以試點開展。對第二類出租產生的債權,如果出租人對出租的動產或不動產享有所有權的(或者土地使用權),可以作為質押。但對出租人沒有出租物的所有權的如承包經營形式的,要區別情況,謹慎辦理。
三要加強法律審查,積極做好應收賬款質押的法律風險防范。《辦法》列舉范圍相當寬泛,幾乎未作任何限制,風險全部由銀行自行辨識,這就要求我行對應收賬款能否入質進行必要的法律審查。筆者認為,需要我們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法律審查:一是法律法規或規章明確規定不得(或限制)質押的應收賬款不宜入質。例如政府土地儲備中心土地收益金,似乎可將其歸入第二款第二項“出租產生的債權,包括出租動產或不動產”。但2006年9月5日國務院公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規定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總價款全額納入地方預算,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也就是說,土地總價款(包括土地出讓金、政府取得土地所支付的征地、拆遷費用以及宗地前期開發費等)成為地方財政的預算內收入,而根據擔保法及預算法相關規定,顯然地方財政收入是不能質押的。因此,這種所謂的土地收益金質押貸款,實質上是一種政府信用貸款,銀行并不能取得從土地未來收益金中優先受償之權利。二是醫院、學校、公園等帶有公益性質的民事主體基于公益而產生的收費權不宜質押。從國民經濟構建合理性角度看,醫療、教育等均屬于不應當完全市場化的領域,因此,無論是擔保法還是擔保法解釋都在學校、幼兒園、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民事主體抵押方面采取一定限制。同樣,此類公益服務領域中諸如醫院對患者的醫療收費等應收賬款,直接關涉這類公益機構的利益與國民基本權益之間的“公平與效率”方面的微妙價值權衡,事關公共政策選擇,觸及社會穩定,故在這類領域中因提供公益服務而發生的應收賬款,不宜設定質押。當然,對于非公益性質的民事主體所產生的帶有公益性的收費權(如私營的公園景點門票收入),或者是公益性質的民事主體純粹以市場運作所產生的收費權(如學校市場化運作的學生公寓收費),仍然可以對其質押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嘗試。三是合法性存疑的應收賬款不宜質押。例如某縣計劃將其礦產資源收費權作為質押,而該礦產資源收費權共涉及六項收費,許多由縣政府部門文件設定,那么,對這些收費權是否合法,應進行必要的審查。再如涉及走私等違法經營行為產生的應收賬款不得作為質押。四是已經設定擔保的應收賬款應慎重質押。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該應收賬款已經設定質押,且其所擔保的債權額度并非遠小于應收賬款額度;該應收賬款的前身動產(存貨)已經辦理抵(質)押并經登記,且簽訂了賬戶質押之類的協議;產生該應收賬款的不動產(如房屋、水電站等)已經設定抵押,因為抵押權自動追及不動產產生的法定茲息(房屋出租租金、電費收入等),實際上已經就該筆應收賬款設定了在先的擔保權。以上情況,除非在前的抵(質)押權人以書面方式主動放棄優先受償的順位,否則不宜接受其作為主要擔保方式。
供稿:邢利民 彭偉奇(湖南大學MBA2006秋)
單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風險管理部法律咨詢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協議離婚,你需要知道的
2020-03-04凈身出戶承諾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03-05因訂婚引起的財務糾紛如何處理
2020-03-12受托人擅自轉委托怎么處理
2020-03-17入戶搶劫如何認定
2020-03-25沒收犯罪人全部財產還是部分財產的概念
2020-04-13朋友把幾套房子轉到兒子名下,不執行判決還錢怎么辦?
2020-04-14征地補償計算方法是什么,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04-24想生二胎?這些你知道嗎?
2020-04-26房屋繼承有糾紛,妥善處理是關鍵
2020-04-26離婚轉移財產怎么辦?如何收集證據?
2020-04-28離婚子女撫養權判決的原則是什么?
2020-04-29非婚生子受法律保護嗎?
2020-04-30見義勇為導致罪犯受傷,要負責嗎
2020-04-30變更孩子撫養權流程怎么走?
2020-04-30夫妻離婚損害賠償的法律條件是什么?
2020-05-01衡量子女撫養費的標準有哪些?
2020-05-012020訴訟離婚流程要怎么走?
2020-05-02婚姻法有哪些贍養老人的法律規定?
2020-05-03哪些情形可以變更子女撫養權?
2020-05-03子女探望權協議應該怎么寫?
2020-05-03涉外結婚的相關條件有哪些
2020-05-04夫妻離婚收集證據時需要掌握哪些技巧?
2020-05-05離婚撫養費怎么給?增加撫養費有哪些法定理由?
2020-05-05勞務合同解除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05-06女方凈身出戶離婚協議書應該怎么寫?
2020-05-08夫妻離婚子女撫養權怎么變更?如何取證?
2020-05-08再婚夫妻需不需要婚前財產公證?如何進行財產公證?
2020-05-08懷孕期間如何辦理離婚
2020-05-08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標準是什么
2020-05-09再婚夫妻要婚前財產公證嗎?如何進行財產公證?
2020-05-09債務人死亡,家人需要背負債務嗎
2020-05-10夫妻離婚孩子有沒有權利參與財產分割?
2020-05-10訴訟離婚損害賠償的原則是什么?
2020-05-10協議離婚時關于房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05-10房貸提前還款具體流程是什么
2020-05-10新婚姻法對于子女撫養權都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0-05-10離婚以后要求對方增加子女撫養費需要什么條件?
2020-05-11登記結婚無事實婚姻可以離婚
2020-05-28什么是騙婚?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