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中醫(藥)管理局: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大精神,根據全國衛生工作會議和《中醫藥事業“九五”計劃及2010年規劃設想》提出的有關任務和要求,進一步加強農村中醫藥工作,我局制定了《縣級中醫醫院中醫專科(專病)技術骨干培訓項目實施方案》(附件1),現印發給你們,并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醫(藥)主管部門應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實施細則,并于3月底前報我局科技教育司,經審核備案后即可執行。
各地的實施細則應包括如下內容:
(一)落實本項目工作的組織領導,明確職責。
(二)落實本項目管理工作,制定具體管理辦法。包括教學管理、考試考核、評價監督、檔案管理等項目全過程的管理辦法。
(三)學員的遴選、學員與本單位及學員所在單位與培訓任務承擔單位協議的主要內容、要求等。
(四)名額分配辦法、培訓方式、省內基地確定的原則等。
(五)本省的配套政策。
(六)本省的配套資金。
(七)其他適合于本省情況的實施辦法。
二、第一期跨省培訓人員的計劃,如自行聯系有困難,可按所附《省外培訓單位與計劃表》(附件4)要求,于4月底前分別報我局醫政司和科技教育司。由我局醫政司審定后,予以協調安排。
三、開始執行本地實施細則后,須將執行情況和培訓人員匯總表及《縣級中醫醫院中醫專科(專病)技術骨干培訓申報表》(附件5)按要求報我局科技教育司備案。 附:1.《縣級中醫醫院中醫專科(專病)技術骨干培訓項目實施方案》
2.全國中醫專科(專病)、急癥醫療中心名錄(略)
3.全國示范中醫醫院(地、市以上)名錄(略)
4.省外培訓單位與計劃表(略)
5.縣級中醫醫院中醫專科(專病)技術骨干培訓人員匯總表(表一)(略)
縣級中醫醫院中醫專科(專病)技術骨干培訓申報表(表二)(略)
縣級中醫醫院中醫專科(專病)技術骨干培訓項目實施方案
為貫徹全國衛生工作會議精神,加強農村中醫工作,實施《中醫藥事業“九五”計劃及2010年規劃設想》中提出的培養100名能立于中醫藥科技前沿的中醫藥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000名在自身學科領域處于國內先進水平的中醫臨床和中藥技術專家;3000名縣級中醫醫院的中醫臨床專科(專病)業務技術骨干的“中醫藥人才培養113計劃”,結合培養“在各自學科領域里處于先進水平的民族醫藥臨床和技術骨干”的民族醫藥工作“316”計劃,現就縣級中醫醫院(包括民族醫院,下同)3000名中醫(含民族醫,下同)臨床專科(專病)業務技術骨干培訓工作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培訓目的
在全國范圍培訓3000名縣級中醫醫院中醫專科(專病)技術骨干,使受訓人員根據本單位業務建設為需要,在專業理論知識,特別是專科(專病)治療水平方面有顯著提高,從而提高縣級中醫醫院醫療質量和學術水平,促進農村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更好地為人民健康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二、培訓對象
縣級中醫醫院臨床科室業務骨干。
三、遴選條件
培訓對象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有主治醫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并且是本單位的業務骨干,在某一中醫專科(專病)診治上有一定基礎和培養前途者。
(二)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年齡在45歲以下,身體健康。
(三)遵守職業道德,熱愛本職工作,認真好學,有強烈的事業心、敬業精神和責任感。
四、培訓目標
(一)能熟練運用中醫或中西醫結合的診療技術,解決本專科急、危、重癥和部分疑難病種,療效顯著。
(二)對本地區某一中醫專科(專病)的診治具有專長,成為學術帶頭人,促進本院發揮中醫藥特色并形成優勢,在當地有一定知名度。
(三)了解本專科(專病)現階段學術發展的最新動態,掌握新理論、新思路、新技術、新療法,能運用于臨床實踐,并能熟練使用相關的診療設備。
(四)掌握中醫經典著作精髓及理論體系,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在本地區承擔本專科(專病)的專題講座和指導、培訓下級醫師。
五、培訓方式
根據實際需要,采取在省內、外集中培訓和分散帶教等方式組織培訓。符合條件的培訓單位納入國家和地方中醫藥繼續教育基地(網點)建設規劃,培訓內容列入國家或省級繼續教育項目。受訓人員按《中醫藥繼續教育暫行規定》取得相應學分。
六、培訓期限
人均累計培訓時間原則上不少于12個月〔特殊專科(專病)或專項技術培訓例外〕。
七、培訓單位
(一)全國中醫專科(專病)、急癥醫療中心。
(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推薦的地市級以上全國示范中醫醫院。
(三)省級以上有關中醫藥科研單位、高等院校的附屬醫院。
(四)與培訓專科(專病)項目有關的其他地市級以上各類醫療機構。
八、組織管理
(一)行政管理
1.本項目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和醫政司牽頭,科教司會同醫政司提出總體方案,科教司負責項目全過程的教學管理,科教司與醫政司共同對教學內容、培訓方式、培訓基地等提出意見,并與人事勞動與政策法規司、計劃財務司共同對整個培訓工作進行監督和評價。計劃財務司負責協調項目經費的落實和檢查。
2.本項目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兩級分工負責。以省級管理為主,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具體計劃并組織實施。
(二)教學管理
1.被選定的培訓單位,要組織制定培訓大綱,確定教材(教學參考書或資料)、培訓方式等具體培訓方案,報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審定。
2.培訓單位與受訓人員單位需簽訂培訓協議,明確培訓目標及教、學雙方工作數量、質量等具體目標要求。在個人培訓計劃中,應安排一定時間學習經典著作,以進一步提高受訓人員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培訓單位應指定專職教師帶教,為學員提供足夠的進修實習病床,并應定期開展專題講座。培訓期間和培訓結束時,由各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根據具體培養目標制定嚴格的考核辦法和要求并進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按規定取得證書與相應學分。
3.由各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按時組織培訓工作的中期評估,對培訓工作做出評價,并妥善解決存在的問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適時組織抽查,對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和承擔任務的培訓單位管理不力,政策措施不落實,以至受訓人員不能達到培訓目標要求者,將采取調減名額、削減經費、甚至取消全部培養計劃等措施。
4.各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要建立追蹤培訓效果相關檔案,重點追蹤經培訓后學術水平提高情況,所學技術應用、研究與發揮情況及兩個效益等主要方面的實際效應,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備案。
(三)獎懲措施
1.建立積極的激勵機制。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應制定具體辦法,對認真學習,學有所用,為促進本單位或本區域內專科(專病)建設、學術發展做出突出成績的受訓人員予以表彰,對出色完成任務的培訓單位,應為其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予以優先扶持。
2.建立和完善監督管理機制。培訓單位與受訓人員所在單位及受訓人員與本單位有關協議沒有兌現的懲罰措施及有關管理辦法由各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自行制定。
九、經費來源
(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每年按計劃撥出一定的專款,作為人才培養專項補助經費(根據地區經濟狀況,每人3000~5000元)。
(二)各省級中醫(藥)行政管理部門和受訓人員所在單位按1∶2配套經費,設立本地區的人才培養專項經費或基金。
十、經費管理
(一)人才培養專項經費由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統一管理,專款專用。
(二)人才培養專項經費,主要用于支付培訓教材、資料、講課費、培訓人員住宿費、管理費等項開支。不得挪用、擠占,并做到及時、足額撥給接受培訓任務的單位。培訓人員的差旅費由派出單位承擔。剩余款項可由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給受訓人員配備開展專科(專病)所必需的小型診療設備。
(三)各承擔任務的培訓單位,收費標準不得高于其所在地區現行臨床進修教育收費標準,并應對中西部經濟不發達省區給予適當照顧。
(四)各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每年底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計財司報送資金配套及使用情況。
十一、工作程序
(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培訓名額分至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由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將名額分配至縣級中醫醫院。
(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提供各專科(專病)醫療中心和擬推薦承擔培訓任務的示范中醫醫院單位名錄。
(三)各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應根據本《方案》精神,結合地方實際情況,制定相應實施細則。并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審核備案。
(四)縣級中醫醫院根據當地疾病分類統計及疾病譜變化預測等有關資料,分析社會人群對中醫專科(專病)的實際需求并以此為依據準確選定應重點建設的中醫專科(專病),報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審定。
(五)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匯總各縣中醫醫院重點中醫專科(專病)選定意向,依據區域衛生規劃基本原則,避免中醫專科(專病)建設學科或病種覆蓋趨同、相鄰或同一服務半徑中同一中醫專科(專病)重復設置等問題,做出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縣級中醫醫院重點中醫專科(專病)建設整體規劃》。
(六)跨省(區、市)培訓工作,原則上由各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之間參照所附醫院名錄相互聯系,必要時可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協調安排。經濟發達地區和中醫藥事業發展較快的有條件的省份,應以省內培訓為主。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醫(藥)主管部門應對外省來本省培訓的人員給予妥善安排,督促檢查有關單位做好培訓工作。
(七)被培訓人員與本院簽署協議后參加具體培訓。協議中應明確學員接受培訓期間各項福利待遇及培訓結束后在原單位服務的最短期限。
十二、名額分配
(一)名額分配原則。以地區經濟發達程度及縣級中醫醫院數量為依據,適當向中西部貧困地區傾斜。
(二)全部3000名培訓計劃在2000年完成。二期計劃數基本與一期持平。京津滬在執行二期計劃時安排少量名額,經費以地方投入為主,國家予以適當補助。
(三)縣級中醫醫院中醫專科(專病)技術骨干培訓名額分配如下:
-----------------------------
| 省、市 | 總 數 | 其中民族醫 | 一期名額 |
|-----|------|-------|------|
| 新疆 | 69 | 50 | 20 |
|-----|------|-------|------|
| 寧夏 | 36 | | 20 |
|-----|------|-------|------|
| 西藏 | 20 | 20 | 10 |
|-----|------|-------|------|
| 青海 | 47 | 24 | 10 |
|-----|------|-------|------|
| 甘肅 | 150 | 12 | 50 |
|-----|------|-------|------|
| 云南 | 160 | 5 | 60 |
|-----|------|-------|------|
| 貴州 | 162 | | 40 |
|-----|------|-------|------|
| 廣西 | 142 | 6 | 40 |
|-----|------|-------|------|
| 重慶 | 76 | 3 | 20 |
|-----|------|-------|------|
| 四川 | 200 | 20 | 60 |
|-----|------|-------|------|
| 海南 | 22 | | 15 |
|-----|------|-------|------|
| 陜西 | 150 | | 50 |
|-----|------|-------|------|
| 廣東 | 66 | | 20 |
|-----|------|-------|------|
| 湖南 | 150 | 3 | 50 |
|-----|------|-------|------|
| 北京 | 10 | 3 | |
|-----|------|-------|------|
| 天津 | 10 | | |
|-----|------|-------|------|
| 上海 | 10 | | |
|-----|------|-------|------|
| 湖北 | 110 | | 50 |
|-----|------|-------|------|
| 河南 | 202 | | 40 |
|-----|------|-------|------|
| 山東 | 88 | | 40 |
|-----|------|-------|------|
| 江西 | 164 | | 40 |
|-----|------|-------|------|
| 福建 | 56 | | 30 |
|-----|------|-------|------|
| 安徽 | 104 | | 40 |
|-----|------|-------|------|
| 浙江 | 47 | | 30 |
|-----|------|-------|------|
| 江蘇 | 57 | | 30 |
|-----|------|-------|------|
| 黑龍江 | 82 | 3 | 40 |
|-----|------|-------|------|
| 吉林 | 72 | 3 | 40 |
|-----|------|-------|------|
| 遼寧 | 74 | 3 | 40 |
|-----|------|-------|------|
| 內蒙古 | 94 | 60 | 30 |
|-----|------|-------|------|
| 山西 | 160 | | 50 |
|-----|------|-------|------|
| 河北 | 210 | | 80 |
|-----|------|-------|------|
| 總計: | 3000| 215 | 1045|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決定
2013-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2009-06-27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已失效]
1954-09-20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1986修正)
1986-12-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萊索托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菲律賓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5-07-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6-06-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有關法律問題的答復
1992-09-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制定的法律、法令效力問題的決議
1979-11-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6-09-05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1991-04-09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1996-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2019修正)
2019-03-02志愿服務條例
2017-08-22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管理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基本農田保護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防交通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印發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實施方案(2013-2015年)的通知
2013-07-31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農民合作社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7-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3-05-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內燃機工業節能減排的意見
2013-02-06國務院關于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的批復
2012-08-05機關事務管理條例
2012-06-28國務院關于批轉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的通知
2012-06-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
2012-05-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衛生部等部門全國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1-12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婦女發展綱要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的通知
2011-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