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申報
第三章 創建
第四章 自檢
第五章 初審
第六章 驗收
第七章 批準和命名
第八章 復核
第九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以下簡稱創優)工作的管理,提高城市的現代旅游功能,促進城市的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國家旅游局設立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創優委),負責指導全國創優工作的開展。創優委接受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的指導,并可吸收相關部門參加。創優秀下設辦公室,負責處理日常工作。各省(區)、地級市應設立相應機構,并負責本轄區內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工作的開展。
第三條 《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檢查標準》(以下簡稱《標準》)由國家旅游局制定發布。
第四條 國家旅游局采取多種形式,全面宣傳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整體形象。
第五條 國家旅游局設立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標志物。標志物主體由長城烽火臺、地球和中國旅游業標志三部分組成。
第二章 申報
第六條 國家旅游局鼓勵旅游城市參加創優工作。參加創優工作的縣級市經上級旅游局向所在省、自治區旅游局申報;地級市及副省級市向所在省、自治區旅游局申報;直轄市直接向國家旅游局申報。
第七條 申報城市應設立相應機構,負責本市創優工作的開展。
第八條 申報城市應當提交下列文件:
(一)市旅游局申請報告;
(二)市政府同意申報的文件;
(三)市創優工作方案;
(四)市創優機構設置及聯絡方式;
(五)上級旅游行政主管部門要求補充的其他材料。
第九條 各省、自治區旅游局根據本轄區創優工作的總體安排及申報城市的實際情況,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核后,向國家旅游局報送參創城市名單。所報城市經國家旅游局審核后,列入全國參創城市名錄。
第三章 創建
第十條 參創城市應按照《標準》,向本市各相關部門分解目標責任,落實達標計劃。
為保證創建工作不走過場,自列入全國參創城市名錄后,創建工作原則上不少于三年。
第十一條 參創城市應對創建工作做好督促檢查,并將創建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向上級創優機構通報。
第十二條 參創城市應做好創建工作的宣傳發動,并與其它創建活動緊密結合,協調一致,相互促進。
第四章 自檢
第十三條 參創城市在實施創建計劃后,應進行自檢。
第十四條 自檢工作由參創城市的創優機構統一部署,組織專門人員嚴格按照《標準》對所有考核項目逐項打分。
第十五條 自檢范圍應涉及《標準》檢查項目的所有單位和場所。自檢合格率達到90%以上后,參創城市可向上級旅游局提出初審申請。
第十六條 國家旅游局受理直轄市的初審申請。省級旅游局受理所轄副省級、地級市及縣級市經上級旅游局轉報的初審申請。
第五章 初審
第十七條 參創城市申請初審時應提交下列文件:
(一)該市創優機構的申請報告;
(二)該市自檢情況報告;
(三)該市所有涉及《標準》檢查項目的單位名錄和地址;
(四)該市自檢情況打分表。
第十八條 省級旅游局在審核參創城市初審申請材料后,應當組織初審組,對參創城市進行初審工作。
第十九條 初審組應對《標準》所有考核項目逐項打分,并提出初審意見。
第二十條 省級旅游局應對初審組提出的初審意見進行認真審核,作出初審結論。對初審合格的城市,可向國家旅游局提出驗收申請。
第二十一條 國家旅游局在審核直轄市的初審申請材料后,可以明查暗訪形式進行初審工作,提出初審意見。
第二十二條 國家旅游局對驗收申請和初審意見進行審核后,作出是否進行驗收的決定。
第六章 驗收
第二十三條 申報驗收時應提交下列文件:
(一)省級旅游局初審報告;
(二)初審打分表;
(三)參創城市的自檢工作報告及自檢打分表;
(四)參創城市所有涉及《標準》檢查項目的單位和地址。
第二十四條 國家旅游局根據參創城市的創建及初審情況,組織驗收組進行驗收工作。
第二十五條 驗收時應嚴格按照《標準》進行檢查。
第二十六條 驗收工作結束后,驗收組應當向國家旅游局提交驗收報告和打分表。
第七章 批準和命名
第二十七條 國家旅游局對驗收合格的城市,經商有關部門意見后,正式命名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頒發證書和標志物。
第二十八條 未經國家旅游局批準命名,任何城市不得使用“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稱號,不得擅自制做使用“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標志物及其平面圖形的宣傳品。
第八章 復核
第二十九條 獲得“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稱號的城市應保證創優工作的連續性,并根據驗收組提出的整改意見,制定整改計劃,落實整改工作。
第三十條 國家旅游局負責組織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復核工作。省級旅游局對所轄已命名的城市要進行日常檢查,并參與復核工作。
第三十一條 復核工作每兩年可組織一次。復核時應嚴格按照《標準》進行檢查。
第三十二條 國家旅游局以適當方式公布復核結果。
第三十三條 國家旅游局對未通過復核或在創優工作中發生重大問題的城市,將提出通報并限期改正,直至取消命名,收回證書和標志物。
第九章 附則
第三十四條 地區、州、盟、縣等行政區劃的創優工作參照本辦法進行。
第三十五條 本辦法由國家旅游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六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實施辦法(2013)
2013-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2010-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國人民解放軍保衛部門對軍隊內部發生的刑事案件行使公安機關的偵查、拘留、預審和執行逮捕的職權的決定
1993-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9)
1999-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第一條修正案》的決定
2003-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2003修正)
2003-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萊索托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規定的解釋
2005-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7-12-1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1979-07-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87-04-11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已修定]
1996-07-05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鹵水是礦產資源的答復
1992-07-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郵票過渡性安排的意見
1998-07-12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1999-12-20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9-04-17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志愿服務條例
2017-09-07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條例(草案)[失效]
1984-09-18殘疾人教育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201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
2013-05-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4-07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泰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2-10國務院關于印發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3-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