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廣播影視局(廳):
有線數字電視監管平臺是有線數字電視技術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全國有線數字電視監管平臺,是協調、監管節目平臺、傳輸平臺、服務平臺運行秩序,保證服務質量,促進有線數字電視健康發展的保障。為加快有線數字電視監管平臺的建設步伐,完成各服務平臺、節目平臺與監管平臺的連接,現要求如下:
一、各級廣播電視部門領導要充分認識建設有線數字電視監管平臺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與監管平臺的連接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確保這項工作順利進行。
二、各有線數字電視服務平臺、節目平臺要嚴格按照總局相關技術規范和要求建設,必須采用經過總局測評認證的軟、硬件系統和設備,對目前正在使用的沒有經過測評認證的軟、硬件版本,要盡快進行升級。
三、各有線數字電視服務平臺、節目平臺要把與監管平臺連接作為系統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按照《節目平臺、服務平臺與監管平臺連接需要準備的工作》要求做好與監管平臺連接的準備工作,積極配合總局有線數字電視監管中心的工作,完成與監管平臺的連接。
為促進有線數字電視監管平臺建設,總局將于近期組織工作組分赴各地,檢查各服務平臺建設情況,督察與監管平臺的連接工作。
附件:節目平臺、服務平臺與監管平臺連接需要準備的工作一、采用已獲得總局入網測評認證的用戶信息管理系統(SMS)和條件接收系統(CAS)
服務平臺和節目平臺應采用經過總局入網測評認證的用戶信息管理系統和條件接收系統。對現使用的沒有經過總局入網測評認證的用戶信息管理系統和條件接收系統。要采取措施盡快進行升級。
二、提供用戶信息管理系統和條件接收系統與監管平臺聯接的固定IP地址和URL地址
1.服務平臺和節目平臺負責督促用戶信息管理系統和條件接收系統廠商提供與監管平臺連接的固定IP地址。
2.條件接收系統廠商提供條件接收系統保存監管數據文件的URL地址。
3.用戶信息管理系統廠商提供用戶信息管理系統接收監管平臺采集命令的URL地址。
三、提供與監管前端聯接的網絡端口和設備
1.服務平臺在和監管平臺聯調之前,事先核實好用戶信息管理系統和條件接收系統設備所在的位置,確定與監管平臺聯接的交換機。在用戶信息管理系統和條件接收系統所在的交換機上,應具有與監管前端連接的2個網絡端口。
2.核實用戶信息管理系統和條件接收系統所在交換機與監管前端機柜的物理路由,提供與監管前端聯接的網線。
3.如果條件接收系統與用戶信息管理系統不在同一個機房,或提供給監管前端的安裝位置與全國有線廣播電視監測網路由器不在同一機房,應確保兩機房之間的路由通暢。
四、提供穩定的、完整的射頻信號
1.服務平臺和節目平臺按照總局批準的相關節目頻道標識號配置SI信息。
2.服務平臺和節目平臺在有線數字電視播出前端的混合器射頻輸出端,分出一路≥6Odb的信號,作為監管平臺采集SI信息和視頻采集的信號源。
3.所提供的射頻信號應包含全部播出的有線數字電視信號。
五、提供2臺機頂盒、IC卡和遙控器
1.服務平臺和監管平臺聯調時,應提前將當地服務平臺的2臺機頂盒、IC卡、遙控器及遙控器、機頂盒的控制協議發往監管平臺,以便監管平臺進行控制接口開發。
2.服務平臺和節目平臺對提供的IC卡給予全部產品、節目的永久授權。
3.監管平臺聯系方法單位:國家廣電總局有線廣播電視監測中心通訊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真武廟2條9號7層聯系人:丁濤聯系電話:010-86094880傳真:010-6802132O六、提供播出數字電視節目的信息表格1.服務平臺和節目平臺負責將播出的數字電視節目信息以電子表格的形式發往總局有線廣播電視監測中心。
2.e-mail:yxjcchinasarft.gov.cn.有線數字電視信息表
┏━━━━━┯━━━━━━━┯━━━━━┯━━━━━━━━━━━━━━┓
┃調制方式 │ │ 符號率│ ┃
┠─────┼───────┼─────┼──────────────┨
┃ SI主頻 │ │ │ ┃
┃ │ │ NetWorkID│ ┃
┃點(MHz) │ │ │ ┃
┠───┬─┴────┬──┼──┬──┼────┬────┬────┨
┃序號 │頻點(MHz) │TsID│頻道│頻道│正/反譜 │OrgNetID│原始節目┃
┃ │ │ │名稱│別名│ │ │ 平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七、 CAS/SMS廠家的技術人員進行現場配合服務平臺和節目平臺負責協調SMS/CAS廠家,明確技術支持人員,在監管平臺與服務平臺聯調時,提前到達現場,作好系統準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1982-11-19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
2010-06-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關于預防、禁止和懲治販運人口特別是婦女和兒童行為的補充議定書》的決定
2009-1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2009年8月27日)
2009-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試行)
1979-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1992修正)
1992-09-0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特權與豁免公約》的決定
200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匈牙利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5-10-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9-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死刑案件核準問題的決定
1981-06-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國務院提請審議授權深圳市制定深圳經濟特區法規和規章的議案的決定
1989-04-04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推遲審議憲法修改草案的決議
1981-12-12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92-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議事規則
1987-11-24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在河道、航道范圍內開采砂石、砂金適用法律問題的答復
1990-05-1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198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1994-10-27戒毒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獸藥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專利代理條例(2018修訂)
2018-11-06防止拆船污染環境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旅行社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規程(試行)
2013-08-28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0-07-22檢察官職業道德準則(試行)
2009-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