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全國性病麻風病控制中心:
基本消滅麻風病考核驗收工作開展10余年來,在加強各級政府對麻風病防治工作的重視和領導,動員全社會參與麻風病防治工作,推動我國基本消滅麻風病的進程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為了進一步提高考核驗收工作質量,保證我國麻風病防治工作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為21世紀在我國實現徹底消滅麻風病奠定基礎,我部組織對《基本消滅麻風病考核驗收辦法(修訂,1993)》進行了重新修訂,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基本消滅麻風病考核驗收工作是一項政策性、科學性較強的工作,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在政府的領導下,充分發揮專業防治機構的作用,安排必要的經費,妥善解決考核驗收中遇到的問題,保證基本消滅麻風病考核驗收工作的順利進行,努力把麻風病防治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附件:基本消滅麻風病考核驗收辦法(1999修訂)
一、基本消滅麻風病的指標
以縣(市、區)為單位(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轄市的城區,按“區”統計確有困難者,亦可以“市區”為單位,郊縣(區)仍應作為獨立單位)要求達到:
1.患病率≤0.1/萬(該率以未判愈的現癥病人數計算。對于人口在30萬以下的縣(市),未判愈的現癥病人數應不超過3名),且呈穩定下降趨勢者;
2.發現率呈穩定下降趨勢,近5年平均年發現率≤0.5/10萬(對人口在30萬以下的縣(市),近5年發現新、復發病人總數應不超過8名)。
二、申報條件
(一)縣(市、區):
1.已達到基本消滅麻風病的指標;
2.按《全國麻風防治管理條例》、《建立全國麻風疫情監測系統》等規定及《麻風病防治手冊》的要求,日常麻風防治工作具有良好的基礎:
(1)各級領導重視麻風病防治工作,有計劃、有措施;
(2)麻風病防治網絡基本健全,根據防治工作需要安排專兼職人員,隊伍穩定,沒有防治工作尚未開展的地區;
(3)開展麻風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及業務知識培訓;
(4)及時發現麻風病例,按時完成疫情登記報告工作;
(5)病例診治及時、規范,近5年聯合化療覆蓋率及規則服藥率均在95%以上;
(6)開展麻風畸殘預防及康復工作。
3.已完成由縣(市、區)衛生行政部門組織進行的自身考核。自身考核應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除評價指標要求外,認真考核以下內容:
(1)麻風病健康教育的力度和社會參與的效果;
(2)對專兼職麻風病防治人員、皮膚科醫生及其他有關衛生人員麻風病防治知識的培訓情況,上述人員對麻風病的識別能力和防治水平;
(3)在做好日常病例發現(如:組織報病活動及線索調查、患者家屬檢查、新發病人的疫點普查、治愈者復查)和現癥病人治療、隨訪工作基礎上,分析有無防治工作尚未開展的地區,是否存在有未發現的病例,并積極采取彌補措施;
(4)有關麻風病防治的歷年行政及業務文件、工作計劃和總結,健康教育和培訓情況的原始記錄資料;
(5)具備完整的流行病學及防治資料:
原最高年患病≤0.1/萬的縣(市、區),主要包括:病人名冊、病案記錄、疫情登記報告表、發病調查及接觸者檢查記錄;歷年的發病、發現、患病、治療(尤其是聯合化療)及監測情況;歷年病人變遷情況(如臨愈、自愈、死亡、外遷、失訪、遷入及復發);目前現癥病人數及需要化療病人數等反映出當地的麻風病流行和防治動態的資料。
原最高年患病率≥0.1/萬的縣(市、區):主要包括:病人名冊、病案記錄、疫情登記報告表、發病調查及接觸者檢查記錄;歷年的發病率、發現率、患病率;新發現病人畸殘率、少年兒童病人比例、型比及家屬發病人數;歷年治療情況、聯合化療藥品發放記錄及聯合化療覆蓋率、規則治療率、完成治療率及監測率;歷年病人變遷情況(如臨愈、自愈、死亡、外遷、失訪、遷入及復發);目前現癥病人數及需要化療病人數等,并繪制出流行分布圖(如:最高年份,達標年份及部級驗收年份)等反映出當地的麻風病流行和防治動態的資料。
4.對歷年來的防治資料進行整理,作出麻風防治工作總結及流行病學分析。
5.具有達到基本消滅麻風病的指標后,下一階段防治工作的目標、計劃以及組織措施和技術措施。
(二)省(自治區、直轄市):
1.全省(自治區、直轄市)所有縣(市、區)全部達到基本消滅麻風病的指標,并在縣(市、區)自身考核的基礎上,通過省級組織的驗收。
2.領導重視麻風病防治工作,有計劃、有措施;防治網絡基本健全,人員落實、隊伍穩定,沒有防治工作尚未開展的地區;日常麻風防治工作開展良好,做到及時發現病例、按時登記報告,并及時給予聯合化療,不存在未開展聯合化療地區;已開展麻風畸殘預防及康復工作。
3.具備完整的流行病學及防治資料。
4.對歷年來的防治資料進行整理,作出麻風防治工作總結及流行病學分析。
5.具有達到基本消滅麻風病的指標后,下一階段防治工作的目標、計劃以及組織措施和技術措施。
三、考核驗收程序
(一)省(自治區、直轄市)級驗收:縣(市、區)經自身考核,符合基本消滅標準后,由縣(市、區)衛生行政部門向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并附以自身考核的內容、方法、程序和結果,麻風防治工作總結及流行病學分析,下一階段防治工作的目標、計劃以及組織措施和技術措施等。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組織力量,根據上述標準和“申報條件”中相關內容,分別對原最高患病率在1/10萬以上或累計病人數在100名以上的縣(市、區)進行抽樣驗收;對原最高患病率在1/10萬以下或累計病人數不足100名的縣(市、區)進行檢查核實或抽查審核(亦可授權技術力量強的地、市、州衛生行政部門考核)。考核驗收組根據考核情況寫出書面報告,報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審批。
(二)部級驗收:麻風病人數很少的北京、天津、山西、內蒙、寧夏等五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在明確防治管理措施,整理好歷年麻風流行病學防治資料后,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向衛生部提交麻風防治工作總結報告和申請。衛生部派員檢查核實;原流行程度較低的河北、河南、黑龍江等三個省,以縣(市、區)為單位全部達到基本消滅麻風病標準,并已經完成省級驗收后,由省衛生行政部門向衛生部提出申請,衛生部組織專家組對原最高患病率在1/10萬以上或累計病人數在100名以上的縣(市、區)進行抽查審核;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以縣(市、區)為單位全部達到基本消滅標準,并已經完成省級驗收后,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向衛生部提出申請,衛生部組織專家組,視原流行程度進行不同規模的全面抽樣驗收。專家組在聽取匯報、審核資料、開展問卷調查及現場核查后寫出書面報告,報衛生部審批。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可按本辦法具體制定“實施細則”,報衛生部備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的決定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2011-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2007-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對法律實施情況檢查監督的若干規定
199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99修正)
1999-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萊索托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五十三條第二款的解釋
2005-04-27全國人大關于漢語拼音方案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京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6-01-20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警銜條例
1992-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修訂)
1999-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03-28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2006-08-27醫療機構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期貨交易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印刷業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學校體育工作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管理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02-19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
2015-04-06存款保險條例
2015-02-17國務院醫改辦關于加快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通知
2014-01-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08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12-29國務院關于批轉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2-07-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少數民族事業“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