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教學管理是保證教學工作正常運行、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為使教學管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促進高等醫學教育更好地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社會全面進步和衛生事業改革發展的需要,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教學管理工作要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辦出學校特色。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醫德高尚、技術精良、適應社會需要的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級醫學人才。
第三條 整體規劃學校的德育體系,加大德育工作的力度。加強和改進政治理論和思想品德的教學,講求實效;進一步發揮全體教職員工的育人作用,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把德育貫穿和滲透到教育的全過程。
第四條 教學工作是學校經常性的中心工作。要建立調控得力的管理體系;制定切實有效的政策、制度。全面發揮高等醫學教育的社會職能,處理好教學、科研、醫療、科技開發和社會服務的關系。
第五條 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在于深化教學改革。學校的各項改革都要有利于教學改革,要重視對教學改革的論證和總結。當前要注意教育思想的更新,主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面向21世紀對人才的需求,適應醫學模式的轉換,遵循教育的基本規律,制訂好整體性改革規劃和分階段的實施方案。
第六條 學校主要領導要不斷強化教職工的育人觀念和教學意識,經常研究教學工作,加強課程建設,定期召開教學工作專題會議,每學期至少聽課1-2次。主管教學的校領導要經常深入教學第一線,參與教學活動,了解情況,及時解決實際問題,每月至少聽課1-2次。
第七條 努力發揮教學管理部門的職能,健全機構,明確責任;重視教學管理人員個體素質的提高和群體結構的優化(大專以上學歷大于80%)。充分調動廣大師生的積極性,以適當形式強化他們的參與管理作用。
第八條 教學管理工作要遵循教學規律,引進競爭機制,深化教學改革,盡快實現教學管理過程科學化,管理手段現代化。積極開展教學管理研究,提高教學管理工作效益。
第九條 建立、健全教學管理的各種規章制度,嚴格執行,定期檢查。教學檔案要完整,應包括各專業、各層次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學日歷、教案、試卷、學生成績、教學總結等。
第十條 學校教學保障系統要牢固樹立為教學服務的意識,建立和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努力改善學校的教學條件(教室、實驗室、圖書館和體育場館等)和學生的生活條件(宿舍、食堂和文娛活動場所等),保證供應,及時維修。積極創造條件,滿足教學的需要。
第十一條 學校要保證教學經費的開支,保證教學公用經費逐年增大。努力拓寬經費來源渠道,教學經費除來源于國家或地方財政撥款外,還應從學校創收、集資等多渠道收入中提出一定比例用于教學,改善教學條件。應注意勤儉節約,合理使用,提高效益。
第十二條 要根據社會對醫學專門人才的需求和學校辦學條件,確定辦學規模、專業設置和層次。增設和取消專業要經過科學的人才預測、充分的論證,嚴格履行審批程序。專業設置要相對穩定,遵循教育自身規律,主動適應社會發展的變化,拓寬專業面,增強專業活力,辦出特色。確保人才培養質量和較穩定的就業去向。
第十三條 教學計劃要體現培養目標的要求,根據各專業人才應具備的知識和能力,優化課程結構,加強基礎教學,拓寬知識面。要保持教學計劃相對穩定,保證人才培養的基本規格。注重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增強學生的開拓創新能力。
第十四條 加強教材建設,要有完善的教材管理及審查制度,積極組織教材編寫或嚴格選用符合教學大綱要求的教科書、實習指導及聲像教材,提供必要的參考書刊,以滿足教學需要。定期開展優秀教材的評比、獎勵,不斷提高教材質量。
第十五條 教師要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精心組織教學,積極參加教學改革,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
第十六條 學校要采取具體措施保持教師隊伍的相對穩定,切實解決好教師的實際困難,要制定中、長期的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定期檢查落實情況。
第十七條 師資隊伍的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年齡結構合理,有高水平的學科學術帶頭人和合理的梯隊,符合整體優化的原則。
第十八條 師資的管理要有嚴格的聘任、考核、獎懲制度。教師教學工作量、教學效果和教學業績,要作為聘任和晉升教學職稱的必要條件,教學職稱的評審要有教學管理部門負責人參加。要建立和健全教師檔案,記錄完整,管理有序。
第十九條 重視對青年教師的培養,計劃落實,措施得力,使他們具有寬厚的專業知識和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對新參加工作的青年教師至少要進行1-2個月的崗前培訓(包括教育思想、教師職責、教學管理、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并以適當方法進行考核。注意關心青年教師的全面成長,老教師要做好傳、幫、帶。
第二十條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教師必須認真備課,改進教學方法,盡量采用先進教學手段,努力提高課堂講授質量。應把教學意識強、教學效果好、學術水平高的教師派到教學第一線。副教授(包括相應職稱)以上人員擔負教學的課時不能少于該課程理論課總學時數的60%。對新任課教師的培養性講課,一般控制在理論課學時數的15%以內。對任新課的教師應先集體備課,并組織有關人員聽課和及時反饋,以保證新開課的教學質量。每學期承擔講課任務的教師名單,需報學校教學管理部門審批。
第二十一條 實驗、實習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課一般由副教授以上教師指導,由講師、助教和研究生擔任。臨床課間實習應由高年資住院醫師或更高職稱的醫師帶教。應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編寫好實驗指導書,對學生的實驗訓練必須嚴格要求,注重學生能力、思維和科學作風的培養。實驗課必須進行考核,并按規定比例計入該課程成績。
第二十二條 畢業實習是綜合訓練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學校應重視并安排好各專業的畢業實習,加強教學基地建設,注重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臨床畢業實習應由水平較高的住院醫師或更高職稱的醫師帶教。對進修醫師帶臨床實習應嚴格審批,明確職責,加強管理和指導。每位實習醫師分管的病床數應達到6-8張。
第二十三條 考試是對教與學進行總結性檢查的主要手段。必須端正考風,嚴格考紀。應掌握好命題的深度與廣度,必修課程每次考試至少有難度相近的兩套以上試題供教務部門選擇。每門課程考試完畢應對試題進行分析,各校應積極創造條件建立標準試題庫,逐步做到考教分離。
第二十四條 學校要建立經常性的教學檢查評估制度,要從教學組織、領導、教學秩序、學習紀律、教材選用、授課質量、教學改革等方面進行不同形式的教學檢查評估,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第二十五條 學校應建立教學效果和畢業生質量信息反饋制度。每學期中和學期末應對本學期教學工作完成情況、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情況,通過各種形式進行信息反饋,認真總結,及時改進。根據培養目標要求,征求用人單位的意見,定期進行畢業生質量調查。
第二十六條 各校可根據本規定制定實施細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
2010-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關于確定三國國界交界點的條約》的決定
2007-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召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的決定
2003-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2000-08-25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有關法律問題的答復
1992-09-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教師節的決定
1985-01-2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1984-05-11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批準設立重慶直轄市的決定
1997-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1995-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汕頭市和珠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各自的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
1996-03-1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2000-10-31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
2014-01-17進口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登記管理辦法
2014-01-13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1年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關于印發《中央和國家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09-13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關于機構設置的通知
2013-03-19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國務院關于確定三沙市城市總體規劃由國務院審批的通知
2013-01-30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財政教育投入的意見
2011-06-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興邊富民行動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06-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工作的通知
2011-02-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泰安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1-01-28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
2010-10-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0-02-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采購管理工作的意見
2009-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