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衛生廳在前一階段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預防控制工作中,認真貫徹衛生部的各項政策和技術文件,并結合本省的具體情況,探索和總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現將有關措施摘錄轉發給你們,供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預防控制工作中參考。
二○○三年五月十九日
附件:
安徽省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預防控制工作的幾項具體措施
自
廣東等部分地區發生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簡稱“非典”)疫情以來,安徽省衛生廳按照衛生部的統一部署,把非典預防控制工作作為衛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及時確立了“防范得嚴、發現得早、控制得住、處理得好”的總體要求,全體動員,全力以赴,積極組織全省衛生系統開展非典預防控制工作,取得了無二代繼發感染病例、無醫務人員感染病例和無死亡病例的階段性初步成效。主要做法可以概括為:
一、加強疫情監測報告,努力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安徽省在疫情監測工作中,重點抓好疫情發現和監測的三道防線。
一是抓好流動人口監測的第一道防線。全省在機場、車站、道口、碼頭等交通部位設立了697個檢疫點和留驗站,開展了對流動人口,特別是從流行區來皖和返鄉人員的疫情監測,對每位入境旅客測量體溫,詢問癥狀,并作健康登記。發現發熱的可疑人員,立即送當地醫療機構發熱門診作進一步醫學檢查,并及時報告當地疾病控制機構。
二是抓好重點人群監測的第二道防線。從流行地區返鄉和來皖人員是安徽省重點監測人群。安徽省是勞務輸出大省,隨著春耕農忙的來臨,返鄉民工不斷增加。為有效預防非典疫情向農村地區的傳播,省政府于2003年4月28日發出通告,要求各級政府組織村委會、居委會和有關部門、單位對從流行區返鄉和來皖人員進行逐個登記、體檢和健康隨訪,密切觀察其健康狀況。發現發熱的可疑病人,立即送當地醫療機構發熱門診作進一步醫學檢查。
三是抓好發熱門診疫情監測的第三道防線。安徽省在縣及縣以上醫療機構和鄉鎮衛生院設立發熱門診1246個,實行首診負責制,24小時持續接診,做好對就診發熱病人的疫情監測。發熱門診發現可疑病人予以隔離留觀,發現疑似病例立即報告。同時,派駐發熱門診的疾病控制專業人員對疑似病例進行詳細的流行病學調查。
在抓好三道監測防線的同時,安徽省努力把疫情監測、報告延伸到社區人群。一是建立社區人群監測系統。在當地政府組織下,基層醫療衛生人員配合村委會和居委會干部,逐戶訪視村民或居民,發現不明原因發熱病人立即將其送到發熱門診作進一步醫學檢查。二是通過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向社會公眾廣泛宣傳非典防治知識和政府的防治政策、策略,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疫情的發現和報告,實行疫情舉報有獎制度。同時,衛生部門嚴格執行疫情報告值班制度,確保24小時值班電話通暢,認真對待每一起有關疫情線索的舉報和報告,及時組織人員調查核實。
二、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做好疫情的調查處理工作
一是建立了有效的疫情應急處理系統。為有力、有效控制疫情,省里組建了8個由預防醫學和臨床醫學專家共同組成的專家技術指導組,各市、縣組建了727支疫情處理小分隊,實行24小時值班,隨時調查處理突發疫情。
二是規范了疫情調查和處理工作。為加強疫情調查、處理工作,及時、有效地控制疫情,安徽省衛生廳根據衛生部的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下發了《安徽省SARS疫情監測、報告、處理工作規范》、《安徽省SARS疫情流行病學調查指導方案》,確定了疫情調查、處理的基本原則,規定了疫情調查、處理工作的內容、程序和方法,明確了在疫情調查、處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中各級、各有關機構的責任,有力地指導、規范了全省的疫情調查、處理工作。
三是加強了信息互通、密切配合。為了在第一時間開展疫情調查、處理工作,各級疾控機構向發熱門診和定點醫院派駐了大量的專業人員,在醫療機構中開展了流調、報告和控制傳染源工作。醫療和防疫專業人員在疫點處理與醫療救治中相互協調,確保迅速有效的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工作中注重加強各級、各部門之間的互通信息和相互配合,實行確診和疑似病人集中收治在市級定點醫院隔離治療,有利于嚴格隔離、防止院內感染。
在密切接觸者的追蹤調查中,病人發現地的衛生行政部門與鐵路、公路、民航等部門密切聯系,獲取密切接觸者的詳細資料。各級疾控機構通過協查函,有效地追蹤調查密切接觸者,及時實施了隔離醫學觀察。
四是強調“早、小、嚴、實”地處理疫情。在第一時間獲取病人和疑似病人流行病學資料后,安徽省在疫情處理中強調隔離、治療病人、追蹤調查管理密切接觸者、疫點隔離消毒等控制措施要及早進行;實施疫點隔離的范圍要盡可能地小;各項控制措施要嚴格,果斷有力,盡快同時實施。在疫情控制中,密切接觸者的追蹤調查是重點,也是難點。為使這項工作落到實處,安徽省的做法是:病例發現地和途經中轉地的衛生行政部門主動向鐵路、公路、民航等部門索取有關密切接觸者的詳細資料;對發現地之外的密切接觸者,在省內的,由發現地的衛生行政部門向其所在地衛生部門發出協查函;在省外的,由衛生廳向有關省(直轄市)發出協查函;各地接到協查函后,要立即組織疾控機構對有關密切接觸者開展追蹤調查,并將結果及時函告發函地衛生行政部門;對無法獲取追蹤線索的密切接觸者,各級衛生行政部門通過廣播、電視、報紙和互聯網向社會公告,告示其立即到當地醫療機構接受醫學檢查和觀察。
三、規范定點醫院和發熱門診設置,提高臨床診療水平,確保非典患者得到有效的隔離救治
一是按照“分散接診,疑似留觀,集中收治”的原則及時完成了定點醫院、指定轉運機構和發熱門診的布局設置及功能劃分。全省共指定各類非典收治醫院123所,設置單人隔離病房2705間(張)。為集中現有資源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最大限度地防范避免醫務人員的感染,本著重點建設、分批啟用、集中收治、分類管理的原則,對市縣不同類型的定點醫院作出了相對明確的功能劃分,并制定了《安徽省SARS定點醫院設置標準與管理規范》,提出了設置與管理的具體要求。現階段安徽省非典臨床診斷和疑似診斷病例全部集中收治在市級定點醫院,縣級定點醫院用于收治醫學觀察對象和發熱留觀病人。其中外賓非典患者指定由一所省級三甲醫院集中收治。同時,明確規定,一旦定點醫院啟用收治非典病例,其他病人一律安排轉院撤離。安徽省市級定點醫院首批新增投入2700萬元,設備、技術、床位和救治能力已達到或基本達到《安徽省SARS定點醫院設置標準與管理規范》的要求,可以滿足安徽省非典病人救治需要。
二是提高臨床診斷治療水平,加強醫療救治能力建設。組織了醫療機構全員培訓、定點醫院強化培訓、專家組及師資重點培訓和重癥非典臨床救治技能培訓等多種形式的專業培訓;組建非典醫療救治專家組和24小時待命的566支醫療救治應急小分隊,提供疑難病例診斷、醫療救治和突發疫情處理等技術支持;制定了非典臨床診斷和疑似病例病情日報制,開展臨床診療結果回顧性分析評估,并據此制定了全省非典臨床分類診斷分級管理制度、專家組工作職責及會診工作程序和《安徽省SARS鑒別診斷與臨床治療參考要點》;向部分收治病例較多和病情較重的定點醫院派出省級臨床專家組主持救治工作。
三是按照“數量適當、布局合理、條件合格、工作規范”的原則結合省情實際規劃設立發熱門診。鑒于疫區返鄉民工是安徽省非典疫情監測的重點人群,發熱門診的監測是發現和報告非典病例的主要方式,安徽省規定所有縣及縣以上醫療機構和鄉鎮衛生院都要設立發熱門診,重點解決城鄉特別是農村地區發熱病人的分診就醫、消毒隔離、疫情監測和易感人群防護等問題,同時,衛生廳還及時下發了《安徽省發熱門診設置標準與管理規范》,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認真組織對發熱門診進行檢查和指導,并對全省發熱病人和留觀病例進行連續動態監測,為疫情預警和資源調配提供參考。
四、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控制非典醫院感染,全力做好醫務人員防護工作
為有效控制和防范非典地在院內傳播,努力實現省政府提出的每一位醫務人員不被感染的目標,安徽省衛生廳按照衛生部《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醫院感染控制指導原則》的基本要求,制定了操作性較強的《安徽省醫療機構發熱門診消毒隔離工作指南》、《安徽省非典防治工作人員健康防護指南》和《發熱病人診治流程》等技術標準和工作規范。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將醫院感染控制作為防治工作的重點環節進行了多輪督查和專業指導,確保各項管理制度和防護措施的到位。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抓落實:
非典定點醫院和發熱門診嚴格執行隔離病區管理制度和標準操作規程;診療場所具有相對合理的分區,醫護人員和病人使用不同的專用通道;醫務人員出入病區和相關場所嚴格執行“三級防護”的規定;配備足量的隔離服、口罩、眼罩、消毒液、消毒設備、更衣洗手設施以及搶救重癥病人用的防化服等;所有病人都被安排在獨立的具有空氣消毒或通風設施的病房進行隔離治療,沒有獨立盥洗間的病房配備了個人衛生處置設施,嚴禁病人之間相互接觸;開展定點醫院消毒效果監測和醫院感染監控;為非典病人提供專用的運輸工具和防護措施;隔離病區的醫護人員一個班次工作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護理人員連續在班不得超過3小時,醫務人員的輪休和醫學觀察相對集中安排;醫用垃圾和病人污染物的消毒處理必須有嚴格的流程要求,并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
五、加強正面宣傳引導,普及科學防病知識,強化依法防治意識,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充分利用各種方式和渠道,向社會和群眾廣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非典防治知識,教育廣大群眾增強自我防范非典的意識和依法防治的自覺性。在省委宣傳部統一組織下,省市報刊和廣播電視紛紛開設專欄,舉辦專題節目,開展“面向基層、面向農村、面向學校”防病知識宣傳和健康教育,同時,大力組織宣傳衛生人員在非典防治中的先進事跡,弘揚正氣、鼓舞士氣,樹立衛生部門形象,贏得社會的關心和支持。
全省各地按照省總指揮部統一部署,緊急動員開展了以預防非典為中心內容的愛國衛生運動,積極組織開展防病知識宣傳和室內外環境衛生的清理,改善環境衛生狀況;組織開展了對機關、賓館、交通單位人員的消毒技術培訓和咨詢,開展了對火車、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候車室、候機室等公共場所的消毒工作。
六、整合資源,加大投入,進一步增強非典預防控制能力
安徽省衛生廳結合前期防治工作實際及時制定了《安徽省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預防控制工作指導方案》,組織了對省級醫療救治、疫情處理和市級技術骨干及師資隊伍的再培訓,以全面提高全省非典防治技術隊伍的水平與能力。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衛生單位從實戰出發,進一步落實屬地管理原則,整合醫療衛生資源,購置必要的儀器設備、藥品、防護用品和消毒用品,做好物資儲備;加強定點醫院和發熱門診建設,部分定點醫院和發熱門診未達到規定設置要求的,限期整改達標;同時,加大投入,進一步改善疾病控制機構的硬件設施。
七、強化防治工作的督查和指導,建立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
省總指揮部和衛生廳已先后組派了四批督查組和專家工作組奔赴全省各市縣開展督查和指導工作。各市政府和衛生行政部門分別對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車站、碼頭、學校等重點場所進行了檢查,衛生廳還將各市防治工作的督查結果量化后向社會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從而促進了各項預防控制措施的落實。安徽省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層層建立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做到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衛生廳明確各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衛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防治工作第一責任人,必須切實地負起責任,深入到防治工作第一線,狠抓各項防治措施的落實,要求衛生系統全體工作人員堅守崗位,認真履行職責,用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工作紀律來保證非典防治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對因領導不得力、措施不落實、工作不到位而造成嚴重后果的,特別是造成非典傳播以及控制不力的,要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和有關人員的責任,決不姑息。決不容許任何人漏報、瞞報、緩報疫情,決不容許任何人以任何理由拒收病人,決不容許有任何亂收費的現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