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鐵路牽引動力由蒸汽機車向內燃、電力機車發展,客貨列車逐步由內電機車牽引,大量蒸汽機車閑置或暫閑置下來。由于運輸工作的連續性,在機車換型過程中有關段都把主要力量放在新型機車的人員培訓、檢修準備和運用工作上。短時間內被替下的蒸汽機車數量較多、較集中,完全按部局備機車要求進行儲備確存在一定的困難,而有些局主觀上對閑置機車管理重視不夠,場地、人員、經費都未得到很好的落實,使部分鐵路局的閑置機車銹腐嚴重,零部件大量丟失,給國家財產造成了很大損失。根據鐵道部技術政策及發展規劃,為確保在一定時期內一部分蒸汽機車牽引區段運量增長、新線運營等需要,必須儲備一定數量的蒸汽機車。因此,儲備機車必須妥善保管起來,對根本沒有啟用價值的機車必須加速處理。為盡快扭轉當前儲備機車管理不善的被動局面,對閑置機車管理具體工作規定如下:
一、切實加強儲備機車管理,確保機車質量良好,隨時都能解備投入運用。
1、各鐵路局應根據局內蒸汽機車的運用情況和鐵道部要求,按照備者必用的原則,確定本局儲備機車的數量。該數量應能滿足在一定期限內蒸汽機車牽引區段的運量增長及機車報廢等補充的需要,原則上控制在現蒸汽運用機車的百分之十五左右。
2、儲備機車是指各局在運用機車基礎上補足檢備率后余下的閑置蒸汽機車中轉入局部備的機車。儲備機車必須從閑置機車中選擇質量良好的機車,嚴格按部、局備機車的要求入備。
3、超出儲備數量的閑置機車應采取出售及加速報廢的方法處理。對于質量狀態良好暫時又無出售可能的機車不必先入廠、架修,可在做好防腐、防凍處理后轉入段備封存,并報部核備。
4、儲備機車及段備封存機車的存放地點原則上應設在配屬蒸汽機車的段,各局應因地制宜,根據蒸汽機車儲備的數量及各自的情況采用集中存放為主分散存放為輔的儲備形式。
5、儲備機車應嚴格按《鐵路機車運用規程》中局、部備機車的要求進行嚴格管理。儲備機車、段備封存機車如發生由于管理不善造成機車銹腐、部件破損及丟失等情況要追究領導的管理責任。
6、儲備機車必須做到有專人看管,進行防腐、防凍和保養工作。存放儲備機車的儲備場或機務段均應設立機車儲備組,其人員配置應根據儲備及段備封存機車的數量而定。
7、儲備及段備封存機車的數量在10臺以下的應配備管理人員8人,20臺以下的可配備16人進行管理,20臺以上每臺可按0.82人配備,所需人員由鐵路局內部調劑解決。
8、零小易丟的部件,應拆下集中保管,存放前應進行認真的檢修和防腐處理后存放在專用的工位器上。
9、各鐵路局要盡快落實機車的儲備場地、人員和經費,總結前一段時間儲備機車管理中存在不足,吸取教訓,迅速扭轉儲備機車管理的被動局面。
二、加速機車報廢及殘值處理工作,搞好再生資源的回收,為國家節約更多的資金,做到物盡其用。
1、各鐵路局超過儲備數量的機車中質量狀態較差、部件銹腐丟失嚴重,使用年限超過20年的,均可按鐵機蒸(63)字第671號文件中規定的申請、審批手續報鐵道部批準后報廢。
2、為促進報廢機車殘值處理的積極性,報廢機車的拆解實行全額包干的辦法,每拆解一臺機車,拆解單位上繳給物資部門廢鋼鐵不少于100噸,在收回廢鋼鐵變價收入中,支付給拆解單位拆解機車工、料等費用1.4萬元,其余留鐵路局作為更改基金可優先用于機車檢修機具的更新和機車更改項目。廢鋼鐵的殘值由鐵路局與物資部門按有關規定清算。
3、報廢機車的拆解工作原則上由機車報廢前的配屬單位負責。機車解體確有困難時,可由鐵路局機務處調劑到其它單位進行報廢機車的拆解工作。
4、報廢機車在解體時要貫徹“以廢養舊”的原則,對修復后確有使用價值和使用渠道的配件,可在組織修復,驗收合格后,按有關規定折價回收使用時按修舊利廢計獎。
5、解體報廢機車清理出的廢鋼鐵和有色金屬嚴格按國家和部文有關規定辦理。在完成100噸廢鋼鐵回收指標,又完成了分離可用配件及有色金屬,其余部分統一由鐵路局處理,可支援拆解單位的多種經營發展。
6、根據機車車輛工廠的請求,也可以將一部分鐵路局處置困難的機車調撥給工廠。這種調撥必須經鐵道部批準后,按規定實行有償調撥。
三、擴大機車銷售渠道,盡可能地滿足地方鐵路及廠礦企業的要求,支援地方鐵路及合資鐵路建設。
1、為適應地方廠礦企業對蒸汽機車的不斷增長的要求,閑置機車中的質量狀態良好的QJ及JS型機車可向路外出售,避免存放時間過長,給國家財產造成浪費。
2、為加速處理閑置機車,出售機車的重置完全價格按鐵計(88)256號文件辦理,其折算價格按機車新造后的使用年限,每年折減4%,但調撥機車的最低售價不得低于機車可供利用的殘值數額。
本文自公布之日起執行,原鐵機函〔1989〕40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蒸汽機車儲備管理工作的通知》同時作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暫時調整有關法律規定的行政審批的決定
1970-01-01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201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13-03-17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2005修正)
2005-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免職的名單(2009年8月27日)
2009-08-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在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方面可以制定暫行的規定或者條例的決定
1985-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確認1955年至1965年期間授予的軍官軍銜的決定
1988-07-07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
1994-03-05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1993-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今年國債和調整中央財政預算方案的決議
1998-08-29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
2019-12-30規章制定程序條例(2017修訂)
2017-12-22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03年修訂)
2003-11-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云南大理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2-11-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的實施意見
2012-07-12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7-08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財政教育投入的意見
2011-06-29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2010年5月4日)
2010-05-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0-04-06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10-04-02保安服務管理條例
2009-10-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布吉林松花江三湖等16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09-09-18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
2009-09-09城市出租汽車管理辦法[失效]
1997-12-23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化肥流通體制改革的決定
20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