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條 根據國務院批準的,由勞動人事部發布的《交通、鐵路部門裝卸搬運作業實行農民輪換工制度和承包工試行辦法》(以下簡稱試行辦法)的精神,結合鐵路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暫行規定。
第2條 本暫行規定適用于各鐵路局、工程局、部屬各工廠和物資辦事處。
第3條 農民輪換工在鐵路工作期間,是鐵路職工隊伍的一部分,政治上應與所在單位的固定工一視同仁,但按規定其農民身份不變,戶糧關系不轉,到期進行輪換,期滿返回農村。
第4條 鐵路實行農民輪換工,可視生產的實際需要,由裝卸工逐步向線路工(養路工)、給煤工、給水清灰工、清洗工、林務工、運搬工、采石工、開山工、路基工、混凝土工、解體工、鑄件清理工、噴砂工、防腐工、普通工等工種推開。
第5條 鐵路單位招收農民輪換工,必須控制在上級下達的勞動工資計劃之內,并應報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然后選擇那些經濟條件較差、勞動力富余的地區或就近就地進行。招用時,應實行公開招收,自愿報名,全面考核(特別要做好目測、體檢和實作考試),擇優錄用。
農民輪換工應具備的條件是:政治表現好;年滿十八至三十五周歲的男性農民;身體健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或專長;家庭有富余勞動力,本人在合同期間能堅持正常勞動。
第6條 農民輪換工的合同,用工單位可以同縣有關單位簽訂,也可以同鄉有關于單位簽訂,然后再由縣或鄉有關單位同農民輪換工本人簽訂相應的合同。合同內容應包括:生產任務、招用人數、人員條件、輪換期限、工資福利、勞保待遇、獎懲辦法、違反合同的責任以及雙方認為需要規定的其它事項。合同簽訂后,可到縣或縣以及公證部門辦理公證手續。
第7條 為保持生產的穩定性,使用農民輪換工的累計人數,應區別不同情況規定不同比例:除特別繁重體力勞動和有毒有害工種由用工單位自行確定外,其它工種一般不要超過本班組同工種人數的百分之三十。
第8條 農民輪換工的使用期限,一般為三至五年。除有毒有害工種外,如確因生產需要,并征得出工單位的同意,可以續訂一期合同,但最長不得超過十年。合同期滿可分期分批相互交錯進行輪換。輪換的具體辦法,用工單位可與出工單位協商確定。
第9條 農民輪換工進鐵路單位后,應有三至六個月的試用期。試用期滿,經考核合格的,方可繼續使用;不合格的,應退回原出工單位。
第10條 農民輪換工在鐵路工作期間的工資、獎金、津貼、勞保用品、探親假和患病、負傷、致殘、因工死亡等待遇,均按勞動人事部勞人計〔1984〕60號文的有關規定執行,實行鐵路企業同工種固定工的工資標準;婚、喪假等待遇,可比照用工單位固定工的有關規定執行。
農民輪換工本人使用鐵路乘車證按用工單位同工種固定工的規定辦理。
第11條 農民輪換工在鐵路工作期間,貢獻特別突出,符合《企業職工獎懲條例》有關獎勵的規定,同樣應授予他們相應的榮譽稱號,他們同樣應享受各種榮譽獎勵和物質獎勵。
農民輪換工原是黨、團員的,應將組織關系轉至所在鐵路單位。對鐵路工作期間具備共產黨員、共青團員條件的,應吸收他們入黨入團。
第12條 用工單位要對農民輪換工進行入路教育和崗前培訓,要經常對他們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技術業務培訓,以不斷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技術水平和生產操作能力。
第13條 用工單位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鐵路的規章制度,認真做好對農民輪換工的勞動紀律、安全生產和操作規程教育,切實保護他們在生產中的安全和健康。
第14條 用工單位要關心農民輪換工的生活,積極創造條件,安排好他們的食宿,開展有利于他們身心健康的業余文化娛樂活動。
農民輪換工的口糧,按規定應由當地糧食部門按同工種固定工的標準供應,糧食差價部份應由用工單位負擔。
第15條 用工單位要加強對農民輪換工管理的基礎工作,建立、健全農民輪換工的檔案、名冊、臺帳等基礎資料。比照固定工的規定,發給農民輪換工工作證、醫療證,離路時予以收回。嚴格考勤制度。對違反勞動紀律的,應按《企業職工獎懲條例》有關懲處的規定予以處理,直至開除。
農民輪換工的統計工作,比照合同制職工的辦法辦理。
第16條 出工的縣、鄉有關單位,應按規定負責做好農民輪換工的補充、更換和傷亡事故處理等工作,并應協助鐵路單位做好對農民輪換工及其家屬的政治思想教育。用工單位如認為需要,還可要求出工單位派帶隊干部。帶隊干部的一切費用,按規定應由出工單位負責支付。
第17條 農民輪換工在鐵路工作期間,應樹立主人翁責任感,遵守國家的法律和鐵路的規章制度,服從分配,堅持出勤,積極勞動,愛護公共財產,保證完成規定的生產任務,為鐵路建設貢獻力量。
第18條 凡《試行辦法》中有明確規定本暫行規定中未提及的,按《試行辦法》有關規定辦理。
第19條 各鐵路局、工程局、部屬各工廠和物資辦事處可根據《試行辦法》和本暫行規定的精神,制定實施細則,并報部核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12年修正本)
2012-10-26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2002修正)
2002-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的解釋
2000-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
1990-09-07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已修定]
1996-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
1997-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
2001-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6第三次修訂)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2014修訂)
2014-04-29廣告管理條例
1987-10-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岷縣漳縣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體制的指導意見
2013-04-10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泰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2-10教育督導條例
2012-09-09國務院關于促進紅十字事業發展的意見
2012-07-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少數民族事業“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2關于印發《2011年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1-03-28國家賠償費用管理條例
2011-01-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的通知
2010-10-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乳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
2010-09-16國務院安委會關于集中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的通知
2010-07-27國務院關于支持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0-05-27國務院關于開展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通知
2009-05-04國務院辦公廳要求嚴格執行國家法定節假日有關規定的通知
2009-03-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環境保護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08-07-10國務院關于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
2008-05-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08-04-30關于做好鐵路滯留旅客疏導工作的公告
2008-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