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教育是干部培訓工作與成人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科技人員的繼續教育,是提高科技隊伍素質、適應經濟體制和科技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建設現代化鐵路的需要。為了認真做好這項工作,特制定本暫行辦法。
一、管理機構。鐵路部門繼續教育工作,實行分級分口、各負其責的管理辦法,不設立專職或臨時機構。鐵道部對全路繼續教育工作進行總體規劃、宏觀管理和政策協調;日常工作由各級干部人事部門、教育和科技部門歸口負責,各有關業務部門積極配合。具體分工是:
部干部部會同科技局負責組織部一級繼續教育規劃的制定,提出目標,選調部分培訓對象,協調各部門工作,指導全路的繼續教育工作。
部教育局負責部一級繼續教育基地的建設及各基地任務的安排,根據繼續教育規劃提出繼續教育科目方案及年度實施計劃,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組織教材編寫,組織對辦學單位的教學工作、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益的檢查和評估。
各大口及業務局根據本系統的任務,科技、設備現狀及其發展情況,提出本系統所需培訓的對象、內容建議計劃;配合部干部部、科技局和教育局做好繼續教育規劃和繼續教育科目方案的制定、調整與更新工作。
各單位的繼續教育工作,根據上述分工,由干部培訓部門牽頭,有關部門積極配合,組織好繼續教育的實施;具體責任分工自行確定。
二、培訓對象及要求。鐵路繼續教育的對象,是所有在職的具有中專以上學歷、擔任助理工程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科技人員及科技管理人員,重點要抓好對專業技術骨干(即:擔任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科技人員、優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和科技管理人員)培養提高。
在“八五”計劃期間,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學習,高級技術職務的科技人員應能掌握本學科領域及相關學科的國內外先進知識和技術,成為本專業的學科技術帶頭人或科技專家,具有組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重點工程項目以及多學科綜合協作項目的能力。中級技術職務的科技人員,應在調整知識能力結構、擴展知識領域、增加知識深度的同時,提高綜合業務能力和創造能力,掌握本專業新技術、新方法、新設備、新工藝,成為科技工作中的骨干力量,具有帶領一般科技人員完成較復雜科研、技術項目任務的能力。初級技術職務的科技人員,在加強實踐環節和動手能力的同時,也要在基礎理論、知識結構、思想素質等方面進行綜合培養,加快成才步伐。
任務分工是:部負責培訓:(1)部分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科技人員;(2)部級優秀科技拔尖人才;(3)二級培訓基地的教員;(4)必須由部組織的其他人員培訓。各局和分局級單位,負責培訓本單位其他科技人員;層次分工,可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自行確定。
三、培訓內容。繼續教育的內容,應貫徹按需施教、學用結合、講求實效的方針,在使科技人員及科技管理人員不斷擴展、補充與本職工作有關的新知識,提高綜合應用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同時,密切結合鐵路科技攻關、技術改造和引進技術、設備以及管理方法的消化、吸收和創新上開展工作。主要內容是:
(1)追蹤本行業國內外科技發展動態、方向和水平,注重學習國內外已經應用于生產和管理上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
(2)對能應用于鐵路生產的新興學科和高科技的研究與開發;
(3)結合企業技術改造的需要,積極推廣普遍運用的科技成果,使之盡快轉化為直接生產力;
(4)對引進技術、裝備的消化、吸收和創新;
(5)經濟和技術政策、法規、合同以及技術轉讓、咨詢和科技服務等基本知識;
(6)拓寬專業知識的新的基礎理論;
(7)計算機應用能力訓練以及外語水平的提高;
(8)專業技術人員向管理人員過渡的必要知識。
四、培訓形式。根據不同對象采取脫產、半脫產、業余培訓和自學等多種形式:
(1)國內訪問學者;
(2)各基地辦班;
(3)選送人員到高校或科研單位進修、研修;
(4)組織參加刊授、函授或電化教育等學習;
(5)對新課題的研討;
(6)對技術難題的調研;
(7)參加學術會議;
(8)舉辦科技講座;
(9)本人提報學習計劃,單位安排脫產、半脫產或業余學習;
(10)有計劃、有目的地安排一些優秀科技人員出國考察、進修或參加外單位的課題攻關等。
五、培訓基地。承辦繼續教育,是各級各類專業學校及有關企、事業單位的主要任務之一,都要根據各自的專業特長,積極承擔任務。
部屬各高校、鐵科院、部黨校、管理干部學院為部一級的培訓基地,主要承擔鐵道部下達的培訓任務和一部分本系統下達的培訓任務,合理組織教學。
各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及職大、業大、電大等為二級基地,主要承擔本系統或本單位的培訓任務,也可根據辦學條件承擔一部分部級培訓任務。
分局級企、事業單位,也要建立必要的培訓基地,主要承擔本單位所屬科技人員的在職培訓任務。
各基地要有明確的任務安排及主要繼續教育科目,根據任務量大小,配備少量專職工作人員負責日常工作;專業教師以兼職為主,可向高校、鐵科院和企事業單位聘任一些專業知識豐富、有實踐經驗、能勝任教學的科技人員和科技管理人員為兼職教師,各單位應給予支持。
專業兼職教師所擔負的教學任務,要計算教學工作量;對兼職教師要按規定給予一定的報酬。教學成績計入業務考核檔案。作為晉升提級的依據之一。
六、培訓經費。各企事業單位的繼續教育經費從各單位的教育基金或教育經費中開支,不足部分可在生產或事業發展基金中列支。科研課題所需的培訓費用,列入課題經費中去。
七、培訓時間及待遇。大中專畢業工作八年以上、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科技人員,每三年有三個月左右的脫產進修、學習時間,可以分散使用,也可以集中使用。其他科技人員以業余學習或半脫產學習為主,時間由各單位自定。各單位要根據工作任務和本人的要求,制定中期培訓規劃和年度培訓計劃,合理安排好科技人員的工作與學習,保證學習生產兩不誤。
在規定的脫產學習時間內,本人的工資(包括浮動工資)及福利待遇不變。
八、建立培訓、考核與使用制度。把培訓、考核與使用結合起來。通過各種繼續教育形式進行學習的人員,學習期滿后均應提交成績證明或成果,其中:凡參加基地或函授、電大等學習者,由基地承辦單位發放單科或多得成績通知書、專題水平證明等;自學者,應由本人提交自修計劃(包括題目、內容、目標、進度等)結束后提交論文或研究報告,由兩名高一級職務的專業技術人員審定后,作出水平評語。各單位應將其學習成績記入本人的業務考績檔案,作為晉升提職的必備條件。在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工作經常化、制度化后,要實行不經過繼續教育取得水平證明,不予評定晉升高一級專業技術職務的辦法。
繼續教育工作要與各單位經營管理工作緊密結合,納入第一管理者的任期目標,其成績作為考核本單位及主要領導的重要內容之一。
九、加強管理。開展繼續教育,是提高科技人員及科技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完善科技人員隊伍結構的重要途徑之一;是促進科技進步,推進科技與經濟密切結合、科技成果盡快向直接生產力轉化的基本措施;是實現鐵路運輸生產向現代化的組織與管理過渡,加速鐵路建設發展的戰略任務。各單位必須加強對繼續教育工作的管理,落實任務,明確責任,制定規劃,統籌安排,定期進行研究和檢查,切實做好這項工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1954)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敘利亞共和國政府文化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識的決議
1985-11-22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沒收非法所得”是否包含沒收土地問題的答復
1990-08-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臨時性區域組織的決定
1997-02-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跨國收養方面保護兒童及合作公約》的決定
2005-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
2001-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84-09-20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失效]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1997-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
1993-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三百四十二條、第四百一十條的解釋
2001-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會議組成的補充規定
2002-06-29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備案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17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2002-04-28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2018年修訂)
2018-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3年修正)
2013-12-07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公布遼寧大黑山等21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13-06-04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1-12-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2-28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2010-12-31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宜興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1-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的決定
2010-04-24國務院關于調整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的通知
2009-05-25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促進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若干政策的通知
2008-12-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汶川地震抗震救災捐贈資金使用指導意見
2008-06-13國務院關于機構設置的通知(2008年)
2008-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