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閉破產費用測算對象
凡經過國務院批準、全國企業兼并破產和職工再就業領導小組通知關閉破產的核工業礦山以及原中央所屬現下放地方管理的有色金屬礦、煤礦等企業,按本細則規定進行關閉破產費用測算。
二、關閉破產費用測算依據
關閉破產費用測算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資源枯竭礦山關閉破產工作的通知》(中辦發〔2000〕11號文件)和《全國企業兼并破產和職工再就業領導小組關于貫徹執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資源枯竭礦山關閉破產工作的通知〉有關問題的意見》(〔2000〕33號文件)為主要依據。
三、測算內容及測算方法
(一)經常性費用
1.1~6級工傷、工殘人員和職業病人員費用。人數要按照規定的標準(國家標準GB/T16180-1996)進行等級鑒定后確定,費用按照《關于發布〈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的通知》(勞部發〔1996〕266號)文件的規定計算。但應扣除其中一次性支付的異地安置費和搬家補助費。
2.撫恤人員費用,按照撫恤人員數和各類撫恤人員撫恤標準計算。
3.退養家屬費用,按照退養家屬人數和規定的退養費用標準計算。
(二)一次性費用
1.清算費用
(1)訴訟費,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法發〔1999〕21號文件規定計算。
(2)資產評估、審計費用,按有關規定的計費標準計算(《關于發布〈資產評估收費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價費字〔1992〕625號文等)。
(3)清算組人員費用及辦公費用,根據關閉破產項目規模大小(在職職工5000人以下的為小礦,5000至10000人的為中礦,10000人以上的為大礦),分別按60、80、100萬元計算。
(4)清算期間的維護費,根據關閉破產項目規模大小,分別按150、200、250萬元計算。
(5)清算期間職工生活費,按在職職工人數計算。凡有財政撥付虧損補貼的企業,由企業用虧損補貼發放;沒有虧損補貼的企業,按照3個月的破產清算期和當地規定的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補助標準計算。
2.職工安置費
(1)全民職工一次性安置費或經濟補償金。
一次性安置費,以企業所在地級市上年職工年平均工資的3倍計算;如人均一次性安置費不足2萬元的按2萬元標準計算。
領取經濟補償金,按每滿1年工齡發1個月本人上年工資的標準計算。
(2)合同制職工經濟補償金,按每滿1年工齡發1個月本人上年工資的標準計算。
(3)混崗集體工經濟補償金,按每滿1年工齡發1個月本人上年工資的標準計算。
(4)距離提前退休年齡5年(含)以內的全民所有制職工,按一次性安置費計算辦法計算安置費。
(5)7-10級工殘人員一次性補助金。以新鑒定的人數和過去鑒定但尚未發放補助金的人數,按勞動部勞部發〔1996〕266號文件規定的標準計算。
3.移交設施補助費
(1)企業移交的學校、醫院、公安、供電、供水、供暖等生活和公用服務部門的費用,均按照上年實際支付的人員經費和日常運行費用,計算3年。特別困難地區可再延長2年,按5年計算。
(2)社區管理機構經費。其人數按照管理對象的6‰計算。管理對象包括:離退休人員、撫恤人員、退養家屬工、1-6級傷殘和職業病人員、執行提前退休政策人員。社區管理機構人員經費按企業所在地級市上年職工年人均工資計算3年。公用經費按人員經費的1.5倍計算。
4.社會保險費
(1)統籌項目內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和基本醫療保險費,分別按企業上年繳費工資總額的25%和6%計算10年,再折半核定。
(2)統籌外項目費用只計算省級人民政府統一規定的項目,其余項目不在計算之列。
5.拖欠的費用
(1)拖欠職工工資,按企業財務決算報告中的實際拖欠工資數填列。但財政撥付虧損補貼的企業,當年度的拖欠工資由虧損補貼支付,不得計入表內。
(2)拖欠撫恤金、傷殘補助金、喪葬費,按企業財務決算報告中的實際拖欠數填報。
(三)資產變現收入
資產變現收入按附表B03表的要求測算填報,填表必須要符合實際。固定資產變現率不得低于固定資產總額的5%,流動資產變現率不得低于流動資產總額的10%。
土地變現收入也要據實測算填報。
(四)虧損補貼基數
按財政上年撥付的實際虧損補貼數填報,用3個年度的虧損補貼總額作為破產費用的資金來源。
(五)資金缺口的計算
分三種方式計算:
1.企業有財政虧損補貼基數的,按〔一次性費用-資產變現收入-(虧損補貼基數-經常性費用)×3〕計算。
2.當企業財政虧損補貼基數小于經常性費用時,按〔一次性費用-資產變現收入-(虧損補貼基數-經常性費用)×10〕計算。
3.企業沒有財政虧損補貼基數的,按(經常性費用×10+一次性費用-資產變現收入)計算。
四、測算工作要求
(一)關閉破產費用測算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企業主管單位組織關閉破產企業進行測算。如實填報《破產企業破產費用測算表》(B01表)、《破產企業基礎數據表)(B02表)、《破產企業破產資產變現情況表》(B03表),并編制費用測算詳細說明。
(二)對中辦發11號文件下達之前已經實施關閉破產的企業,可以按照本細則規定重新進行測算。根據測算結果,資金缺口由中央財政補撥。
五、測算方案的審核確認
企業關閉破產費用測算方案,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初審后報財政部審核確認。
審核時,企業必須提供以下材料:
1.企業破產實施前一年度經注冊會計師審計的企業財務決算報告,包括相關經費的明細表:其他應付款科目余額明細表、應付工資科目余額明細表、應收賬款明細表等。
2.統計部門出具的企業所在地級市上年度企業職工年工資水平的證明材料。
3.市勞動保障部門出具的企業所在地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補助標準證明材料。
4.資產評估、審計的計費依據文件。
5.集體混崗職工有關詳細材料,包括混崗集體職工檔案樣本以及花名冊(匯總表)-復印件。包括職工的單位、姓名、性別、年齡、招工時間、進入企業時間、下崗時間等。
6.新鑒定7-10級工殘人員的名單、具體級別及有關主管部門核準的文件。
7.移交生活和公用服務單位費用的詳細材料,包括:移交資產明細表;醫院、學校、供水、供電、供暖等后勤服務單位費用收入和支出分類明細表。
8.統籌外項目省級政府發布的文件。
9.其他需要說明的材料。
10.費用測算表的計算機軟盤(excle)。
附件:
1.《資源枯竭礦山關閉破產費用測算表》(B01表)(略)
2.《資源枯竭礦山關閉破產企業基礎數據表》(B02表)(略)
3.《資源枯竭礦山關閉破產企業資產變現情況表(B03表)》(略)
4.上報關閉破產費用測算方案封面樣式(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法
2014-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12修訂)
201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2013修訂)
2012-10-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修正案》的決定
2010-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畢鳴岐國民事糾紛被訴法院可否傳喚問題的答復
1970-01-01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若干規定的決議(1982)
1982-12-1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的決定
2005-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加拿大領事協定的決定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
1988-04-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1978年底以前頒布的法律進行清理情況和意見報告的決定
1987-11-24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修訂)
199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的產生辦法
1999-01-16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2-19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藥品種保護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4-23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4-11-27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2第二次修正)
2012-12-17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1年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3-05-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10國務院關于發布第八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的通知
2012-10-31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技術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2-09-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的實施意見
2012-07-12國務院批轉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4-19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決定
201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