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了進一步完善金融企業財務管理體制,加強費用支出總量控制,建立健全費用支出與經濟效益有機結合的管理制度,防止費用支出擠占信貸資金或其他有關資金,切實有效地防范金融企業經營風險,強化財務監管,促進和引導金融企業以經營效益為中心,根據《金融保險企業財務制度》和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我國金融企業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建立費用支出專戶管理制度的原則:
(一)對金融企業費用支出實行專項、專戶管理,嚴格分離業務經營資金和費用支出資金,嚴禁費用支出擅自擠占信貸資金或其他有關資金。
(二)費用支出指標同經營效益掛鉤,根據上年盈利或虧損情況分別按費用率或費用總額予以考核控制,促進金融企業提高經營效益。
(三)實行費用率或費用總額控制,當年費用指標節余的,允許結轉下年度使用。
第三條 金融企業必須單獨設立“費用存款專戶”,專門用于本企業除稅金及附加、應提折舊、國家規定提取的各種準備金和直接在成本中列支的壞賬損失以外的各項費用支出的考核與管理,并不得透支。金融企業上述各項費用支出納入“費用存款專戶”統一管理后,費用開支范圍和標準、具體賬務處理和會計科目設置仍按《金融保險企業財務制度》、《金融企業會計制度》、《保險企業會計制度》以及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金融企業的各級機構(總、分、支機構)每級只能在財會或計財部門設立一個“費用存款專戶”,嚴禁一級機構各部門多頭設立費用存款賬戶。已經多頭設立費用存款賬戶的,一律予以撤消。
第四條 結合年度預算申報、批復和考核制度,財政主管機關以金融
企業法人為單位統一核定費用指標,統一考核。根據金融企業上年決算的實際盈虧情況和業務發展,按以下兩種辦法核定當年費用支出指標:
(一)凡是上年盈利的,本年實行費用率控制辦法。費用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費用支出
費用率=----×100%
收入
費用支出按《金融保險企業財務制度》第五十八條第十一款規定的內容(不含稅金)以及手續費、業務宣傳費和業務招待費等計算;收入按金融企業全部收入(即營業收入、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入之和)減去同業往來利息收入、系統內往來利息收入和營業外收入計算。
(二)凡是上年虧損的,本年實行費用總額控制辦法。在核定本年費用總額時,以上年費用支出為基數,按一定比例削減費用總額。
第五條 上年度盈利的金融企業,本年度實行費用率考核辦法后發生虧損的,下年度費用支出改按總額控制辦法。核定費用指標時按一定比例削減費用總額。
第六條 金融企業應于每年4月底以前,向主管財政機關上報當年費用指標計劃,主管財政機關5月底以前予以批復。“費用存款專戶”的資金管理在財政主管機關下達費用支出指標之前,金融企業可暫按上年同期實際費用支出的80%予以控制,費用考核指標下達后嚴格執行。
第七條 主管財政機關核定的費用率或費用總額指標一般不得調整。對國務院決定的重大政策調整和特大自然災害等因素影響費用支出,確需調整當年費用率或費用總額指標的,金融企業應于10月底之前上報主管財政機關,11月底之前主管財政機關根據金融企業實際費用支出情況,適當調整當年費用率或費用總額指標。未經主管財政機關批準,金融企業仍應按原核定的費用率或費用總額指標執行。
第八條 連續虧損的全國性金融企業,由財政部審核并報國務院批準后下達費用總量控制指標;地方金融企業由其主管財政機關審核并報地方政府批準后下達費用總量控制指標。
第九條 金融企業要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在本辦法規定的原則基礎上,建立健全內部費用支出和工資分配管理制度,加強考核,嚴格費用支出和工資分配管理,堵塞漏洞。
金融企業應在財政主管機關核定的費用率(或費用總額)內,分別核定分支機構和總行(總公司)本級以及直屬機構的費用率或費用額計劃,不得超額分配。
金融企業必須嚴格執行《金融保險企業財務制度》和國家有關規定,正確核算各項收支,嚴禁通過多提或少提應付利息、呆壞賬準備金等方式調節盈虧,嚴禁該攤銷的支出不攤銷或少攤銷,嚴禁將“費用存款專戶”透支或費用掛賬,增加費用支出。
第十條 金融企業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費用支出管理,各項費用支出在國家下達的費用支出指標內據實列支,杜絕不合理開支。特別是微利甚至虧損的企業,更要強化費用支出約束機制,加大管理力度,努力增收節支。重點壓縮職工工資、業務宣傳費、業務招待費、租賃費、修理費、會議費、差旅費、外事費、郵電費、公雜費等支出項目。同時,要加大機構撤并力度,對長期低效益甚至虧損、扭虧無望的機構要采取堅決措施予以撤并,精簡人員,減少開支。嚴禁違反規定新建、擴建、購買辦公樓,進行豪華裝修。
第十一條 嚴格工資支出管理,金融企業各項工資性支出(包括各種津貼、補貼、資金等),必須納入工資總額管理,并執行國家統一的工資政策,對各地方政府出臺的工資項目和津貼、補貼政策,一律停止執行。嚴禁濫定級別、亂提工資、亂發獎金和實物。凡是虧損企業,凍結當年工資晉級,不得發放獎金,削減工資總額。在金融企業內部,對盈利分支機構和虧損分支機構要區別對待,增加盈利分支機構工資總額時,必須相應壓縮虧損分支機構工資總額。
第十二條 對未經批準,擅自突破費用控制指標,人為調節費用開支,不按規定亂列工資性支出等違紀行為,財政主管機關除核定費用指標時相應予以扣減外,并在金融系統內部進行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建議有關部門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行政責任;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三條 本辦法適用于商業銀行、保險、信托投資、證券、租賃、財務等全國性金融企業。政策性銀行費用支出管理辦法按財商字〔1997〕344、491號文件執行。
地方性金融企業(包括城市商業銀行、城鄉信用社)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參照本規定制定具體考核管理辦法。
第十四條 本辦法由財政部負責解釋。
第十五條 本辦法自1999年1月1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