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
上海市、
天津市、
廣東省、
遼寧省、
福建省、
深圳市財政廳(局)、國稅局、地稅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以下簡稱《注冊會計師法》)、稅法和國務院要求,結合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決定從現在起至1998年年底,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注冊會計師行業清理整頓工作。涉外會計師事務所及國際和外國會計公司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常駐代表處,均屬于清理整頓對象,由于涉外會計機構的特殊性和清理整頓同時進行財務、稅收檢查,經商國家稅務總局同意,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清理整頓的目的
依據《注冊會計師法》的要求,通過清理整頓,促使中外合作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合作所)、國際會計公司中國成員所(含聯系所,以下簡稱成員所)、國際和外國會計公司常駐代表處(以下簡稱代表處)的設立、運作符合法律、法規規定;依據中國稅法以及中國政府有關事務所的財務、會計規定,通過清理整頓,促使其財務收支、會計記錄、納稅狀況符合法律、法規規定;依據中國有關證券市
場管理法律、法規規定,通過清理整頓使其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據中國政府和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以下簡稱中注協)對注冊會計師進行管理的有關規定,清查境外會計師在中國境內執業的狀況,從而促使其在
中國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更好地開展業務;依據有關中注協行業管理的規定,通過清理整頓,促使其合規運轉。
二、清理整頓的內容和重點
(一)依據《注冊會計師法》和財政部《境外會計師事務所常駐代表機構管理暫行辦法》及有關規定,對代表處進行清理整頓。
重點包括六個方面:
1.代表處常駐人員是否經合法批準,未經批準或擅自委任的常駐人員,予以撤銷。
2.代表處是否非法從事法定審計業務。1996年、1997年內代表處非法從事法定審計業務的,按《注冊會計師法》第四十條的規定,由省級及深圳市財政機關責令其停止違法活動,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在1996年對合作所財務稅收檢查以后,代表處再次違法執業的,除進行上述處罰外,情節嚴重的,經財政部批準,撤銷代表處,并在5年內禁止在中國設立新的代表處。
3.代表處是否聘用了中國注冊會計師。凡在1996年、1997年聘用了中國注冊會計師的,該代表處的中國注冊會計師的執業資格予以取消。
4.代表處是否違反了中國稅法的有關規定。檢查代表處1996年、1997年納稅情況。凡違反中國稅法有關規定的,依法進行處理。
5.代表處是否按規定向中注協提交了1996年業務活動報告。凡未提交業務報告的,限期補交。
6.代表處是否與其相關的合作所、成員所在業務、財務上分別獨立運作。凡1996年、1997年混合運作的,在1997年年底前必須分開,否則代表處及相關的合作所和成員所停業整頓。
(二)依據《注冊會計師法》和財政部《中外合作會計師事務所管理暫行辦法》及有關規定,對合作所進行清理整頓。
重點包括十個方面:
1.是否在中國境內以合作雙方原事務所名義單獨從事法定審計業務。違反者,對有關責任方給予警告,限期改正。
2.是否按規定由合作所統一執行業務,檢查1996年、1997年中國企業境內上市外資股(B股)的審計報告,是否由中國注冊會計師簽發;所有在中國境內從事的審計業務,是否均由合作所統一承纜、統一收取費用、統一進行核算、統一保管檔案、統一安排人員。違反者,給予警告處分。
3.是否按規定執行上市公司的相關業務。與其他事務所合作審計,本所出報告,本所承辦的工作量是否達到60%,凡未達到的,屬賣招牌行為,予以罰款。其工作質量是否符合執行證券業務的有關規定,凡違反的,限期糾正。
4.是否按規定向中注協提交了1996年承接上市公司審計項目一覽表。凡在1997年年底前未提交的,給予警告。
5.是否按規定向中注協提交1996年、1997年合作所注冊會計師人員名單,并及時報告人員變動情況,凡1997年年底前未提交人員名單和報告人員變動的,給予警告。
6.是否按規定聘請外方人員。凡未經中外雙方業務負責人同意、并報中注協備案聘用的外方人員,在1997年年底前應予撤離。
7.是否完成后續教育計劃。合作所應按規定向中注協報告每年培訓情況,凡1996年、1997年未達到中注協培訓制度要求的注冊會計師,應予補課。
8.是否按規定進行財務管理、會計核算和繳納稅款。檢查合作所1996年、1997年財務管理、會計核算和納稅情況。凡無完整會計記錄的,限期改正;凡未按規定進行會計核算的,限期改正;凡未經本所以外的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的年度會計報表,應聘請中國注冊會計師進行審計;凡在中國境內從事業務的一切財務收支,未記、漏記、故意隱瞞不記的,屬偷稅行為,按稅收征管法進行處理。
9.是否按規定設立分支機構。凡非法設立的分支機構,予以取締,并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10.是否按章程、協議、合同規定正常運轉。檢查董事會是否正常運轉,中、外方總經理是否到位。
(三)依據《注冊會計師法》和財政部《關于允許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在中國境內發展多個成員所的通知》及有關規定,對成員所進行清理整頓。
重點包括四個方面:
1.是否按規定批準設立。所有成員所,均應經財政部批準方為合法。凡未經批準,擅自設立的,1997年年底前予以取締。
2.是否完成了事務所的體制改革。按規定,成為成員所的會計師事務所必須完成體制改革(對聯系所無此要求)。1998年年底前沒有完成體制改革的,取消成員所資格。
3.是否按規定聘請外籍人員。凡聘請的外籍人員,必須報經中注協批準,未經批準的,在1997年年底前應予撤離。
4.其他有關事項,按《關于清理整頓注冊會計師行業的通知》(中注協會協字[1997]183號)的要求進行。
三、清理整頓的方法和步驟
(一)基本方法是:自查、檢查、抽查相結合;邊整邊改相結合;教育幫助、嚴肅處理相結合;表彰先進、懲治違紀相結合。
所有的合作所、成員所、代表處,均按屬地原則,委托當地注協會同當地財政、稅務部門組織清理整頓。受委托的注冊會計師協會、財政、稅務部門,要加強領導、周密計劃、細致安排、嚴格組織,嚴肅檢查,扎實工作,不走過場。
(二)全部清理整頓工作分四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合作所、成員所、代表處自查。自文到之日起,至1997年12月底,各合作所、成員所、代表處應組織學習。通過學習,明確清理整頓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緊迫性,從而提高參加清理整頓工作的自覺性。在此基礎上,按財政部、中注協統一要求,進行自查。填寫各種自查表格。在1997年12月底前,報送所在地注冊會計師協會。
第二階段,所在地注協檢查。1998年1月至4月,有關地方注協組織檢查組,按本通知所附“外國會計公司中國機構分布表”的列示,對本地的合作所、成員所和代表處進行全面檢查,重點檢查各事務所自查中是否存在隱瞞、虛報、回避的問題及有舉報的問題。
第三階段,中注協抽查。1998年5月至6月,中注協組織檢查組,對各地清理整頓情況進行檢查驗收,同時有重點地進行抽查。
第四階段,總結驗收。在上述3個階段完成后,各地注協應進行總結,并在總結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建章建制,把行業管理納入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對模范遵紀守法的合作所、成員所和代表處中的好典型,應進行表彰。
(附件略)
一九九七年九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