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
在公安機關普遍實行警務公開,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大精神,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需要,也是加強公安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同時,也便于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對公安工作實施監督,促進公安機關嚴格、公正執法,保障和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不受侵犯。為此,公安部決定,在實行多年的“兩公開一監督”等警務公開形式的基礎上,依照《人民警察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在全國公安機關普遍實行警務公開制度。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警務公開的主要內容
公安機關的執法辦案和行政管理工作,除法律法規規定不能公開的事項外,都要予以公開。公開的內容包括:
(一)執法依據和制度、程序
1. 公安機關的性質、任務、職責和權限;
2. 人民警察的職責、權利和義務;
3. 公安機關和人民警察執法活動的原則、執法依據、 辦案程序、執法制度、工作制度和要求;
4. 公安機關受理舉報、控告、申訴、行政復議、 國家賠償等的制度規范。
(二)刑事執法
1. 公安機關管轄刑事案件的范圍、執法職權、 辦案程序和立案標準;
2. 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證人、鑒定人、 翻譯人員依法享有的權利和義務;
3. 律師在偵查階段參與刑事訴訟的權利、義務。
(三)行政執法
1. 公安機關行政執法的范圍和職權;
2. 辦理戶口、居民身份證、車輛牌證和機動車駕駛證、 邊境通行證和出入境證件等有關制度、程序、時限、收費依據、收費標準、投訴方式;
3. 治安處罰、交通違章處罰、交通事故處理、 消防監督管理中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4. 公安機關依法適用公開聽證的程序、要求。
(四)警務工作紀律
1. 公安機關和人民警察的執法、管理、服務的紀律規范、要求;
2. 對公安機關和人民警察違法違紀行為進行舉報、控告的途徑、方法等。
二、警務公開的形式和辦法
(一)通過報刊、電臺、電視臺等新聞媒介和其他現代化信息傳播手段公布;
(二)在公共場所和對外辦公的場所設置公示欄、牌匾,或印發“警務公開手冊”等形式公布警務公開的內容,向社會各界廣泛宣傳公安機關的性質、任務和職權,宣傳有關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
(三)公安機關基層單位要將群眾常辦事項所需手續、程序、時限等印成“警民聯系卡”、“便民卡”或“明白卡”,還可以通過郵電部門設立電話查詢服務,有條件的地方可在對外辦公的場所,設立電腦觸摸屏,方便群眾查詢和辦事;
(四)看守所、收容教育所、治安拘留所、強制戒毒所等監管場所要將被監管對象依法享有的權利和義務以及生活衛生管理制度等張榜公布;
(五)通過口頭告知的辦法,使到公安機關辦事的社會各界群眾及時了解辦事程序和要求,使被傳喚對象或犯罪嫌疑人知道依法享有的權利。
三、警務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
公安部各業務部門和各級公安機關及其各警種、各部門都要按照本通知的要求,結合本地區、本部門業務工作實際,制定警務公開的具體實施辦法,于今年十月一日前予以公開。各級公安機關的警務公開工作由本級公安機關的行政首長負責組織實施,行政副職對其分管部門、警種的警務公開工作負分管責任,各警種、各部門警務公開工作由各警種、各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直接領導組織實施。各級公安機關及其警種、部門要指定專人對近幾年來制定的警務公開規定和制度進行認真清理,按本通知的要求,進一步修改、補充、完善;目前沒有制定這方面制度和規定的單位要抓緊制定,及時公開。
四、警務公開工作的監督檢查
各級公安機關要加強對警務公開的監督檢查,要建立、完善新聞發言人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召開新聞發布會或情況通報會,向社會公布、通報警務公開工作、隊伍建設、社會治安狀況和有影響的重大刑事案件偵破等情況。要公布舉報電話,設置舉報信箱,認真受理群眾的檢舉、控告,并將結果及時向群眾反饋。要建立警務公開工作群眾評議制度,每年一至三次,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特邀監督員及社會各界和群眾代表評議警務公開工作。對評議中收集的意見和建議,要責成有關部門研究、整改并限期作出答復。上級公安機關要加強對下級公安機關警務公開工作的檢查和指導。各級公安機關紀檢、監察、督察、政工、法制等職能部門,對警務公開的情況,要定期進行督促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對違反警務公開有關規定,情節嚴重的,要依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各地接此通知后,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并不斷總結經驗,充實警務公開的內容,完善警務公開制度。執行中遇到的問題要及時報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口與計劃生育法(2015年修正)
2015-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的決定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的決定
2001-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環保部門就環境行政處罰決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期限有關問題的答復
2001-06-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5-04-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5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2001-10-27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的具體產生辦法
1996-08-10華僑申請使用國有的荒山荒地條例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繼續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
2001-10-27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表決議案辦法
2003-03-04直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2003-11-24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
2019-04-23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工程咨詢行業管理辦法
2017-11-06存款保險條例
2015-02-17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外匯管理規定
2013-08-21國務院關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體制的指導意見
2013-04-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的指導意見
2013-02-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的意見
2013-02-10國務院關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關于山東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關于設立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的通知
2010-02-06外國企業或者個人在中國境內設立合伙企業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567號)全文
200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