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
為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警銜條例》和《國務院批轉公安部評定授予人民警察警銜實施辦法的通知》(國發[1992]49號文件),對各地和有關部門提出的一些具體問題,經與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共同研究,擬定了《首次評定授予警銜若干具體問題解答》。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1992年9月7日
附:
首次評定授予警銜若干具體問題解答
一、如何理解“評定授予警銜的人員,必須是屬于人民警察建制的在編在職的人民警察”?
屬于人民警察建制的在編在職的人民警察,是指經有批準權限的機關批準,由人民警察編制編成的單位內現在擔任人民警察職務的人員。警察建制、警察編制、現任警察職務同時具備的,才屬于評授警銜的范圍,否則就不屬于評授警銜的范圍。
二、“各級公安部門(包括公安部門設在鐵道、交通、民航、林業部門的公安機構)、國家安全部門和勞動改造勞動教養管理部門中,從事指揮決策、監督保障和業務工作的人民警察”,具體是指哪些人員?
從事指揮決策工作的,是指擔任各級領導職務以及在辦公廳(室)、指揮中心、機要通訊等單位工作的人民警察;從事監督保障工作的,是指在政工、紀檢、監察、審計和警用裝備物資、警察經費管理、機關行政管理等單位工作的人民警察;從事業務工作的,是指在偵察、情報、預審、治安行政管理、保衛、勞動改造和勞動教養管理、科研技術管理、法制、外事等單位工作的人民警察。上述在編在職、具有干部身份的人民警察,屬于評授警銜的范圍。
三、“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警察”,具體是指哪些人員?
是指人民法院中直接管理司法警察并擔任司法警察職務的人員和從事提解、押送案犯,送達法律文書,傳喚當事人,執行拘留、拘傳、搜查、遣送和其他強制措施,警衛法庭,執行死刑等工作的司法警察;人民檢察院中直接管理司法警察并擔任司法警察職務的人員和從事提解、押送、遣送、提訊人犯,傳喚當事人,執行搜查、逮捕和其他強制措施,送達法律文書等工作的司法警察。上述在編在職、具有干部身份的司法警察,屬于評授警銜的范圍。
四、“警察專業技術單位、院校、報社、醫院中擔任人民警察職務的人員”,具體是指哪些人員?
警察專業技術單位中擔任人民警察職務的人員,是指科研所的領導成員、所辦公室、科研保障、政工部門以及從事現場勘驗、刑事技術鑒定、警用裝備器械科研工作的人民警察。
警察院校中擔任人民警察職務的人員,是指院校的領導成員、警察教官以及院校辦公室、教學管理、教學保障、政工部門的人民警察。
警察報社中擔任人民警察職務的人員,是指報社的領導成員、辦公室、政工部門的人民警察和負有現場采訪報道任務的記者、編輯。
警察醫院中擔任人民警察職務的人員,是指公安醫院、安康醫院(專門收治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精神病人的醫院)、勞改勞教醫院的領導成員和執行警察職務的監護管理人員。
上述在編在職、具有干部身份的人民警察,屬于評授警銜的范圍。
警察專業技術單位、院校、報社、醫院的附屬單位,如出版社、印刷廠、招待所、車隊、護士學校、勞動服務公司、食堂、幼兒園等單位的人員,均不屬于評授警銜的范圍。
五、負責管理勞動改造勞動教養管理部門人民警察警務工作的警務部門人員,可否評授警銜?
警務部門中在編在職的人民警察,可以評授警銜。
六、由地方政府劃撥給政法部門的行政、事業編制的人民警察,能否評授警銜?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政法工作,更好地為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服務的意見》(中發[1992]7號文件)指出:“經濟發達地區和其他有條件的地區,還可以由省、市、自治區采取適當措施,解決政法部門警力不足的問題。”據此,由地方政府編委劃撥給政法部門的行政、事業編制,分別經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國家安全廳(局)、司法廳(局)和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審核同意,并按照吸收人民警察的規定吸收錄用的人民警察,已經具有干部身份的,可以評授警銜。
七、在人大、政協、黨委顧問委員會、政法委員會、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保密辦公室等部門任職的人員,仍占用人民警察編制的,能否評授警銜?
這些部門不屬于人民警察建制,在這些部門擔任的職務不屬于人民警察職務,因此不能評授警銜。
八、公安部門、國家安全部門、勞動改造勞動教養管理部門在編在職的人民警察,被借調到其他部門工作的,如何評授警銜?
由原工作單位按照他們擔任的人民警察職務等級評授警銜。
九、各地公安部門、國家安全部門、勞動改造勞動教養管理部門的機構規格及人民警察職務等級如何確定?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的廳、局、委員會等工作部門的設立、增加、減少或者合并,由本級人民政府報請國務院批準。”“自治州、縣、市轄區的人民政府的局、科等工作部門的設立、增加、減少或者合并,由本級人民政府報請上一級人民政府批準。”凡違反上述規定擅自建立或升格的機構,公安部和有關部門無權確認。人民警察的職務等級,都應按照國家規定的干部管理權限確定,擅自提升職務等級的,不能作為評授警銜的依據。對責任職務等級有爭議的,應按干部管理權限報經組織人事部門確定,然后按照確定的職務等級評授警銜。
十、《首次評定授予人民警察警銜的標準》在正處級職務人員中列有省會(自治區首府)市公安局長,是否意味著他們只能按正處級評授警銜?
不能這樣理解。這一規定適用于目前仍是正處級職務等級的省會(自治區首府)市公安局長。正科級職務人員中列有縣(市)公安局長、政委,也屬于同樣情況。
十一、現任人民警察職務的軍隊轉業干部,如何評授警銜?
對軍隊轉業干部,有關部門根據地方工作需要和本人的德才條件,參照他們在軍隊的職務,分配了適當工作,確定了相應的人民警察職務。《警銜條例》第十條規定:“人民警察警銜按照人民警察職務等級編制警銜授予。”據此,從軍隊轉業的人民警察,均應按照現任的人民警察職務等級評授警銜。現任職務仍是首任人民警察職務的,擔任現職時間,可以與轉業前在軍隊擔任的最后職務時間合并計算。
十二、人民警察擔任現職時間,可否與其在其他部門擔任同一等級職務的時間合并計算?
經干部任免權限機關認定的同一等級職務,可以合并計算。
十三、下放掛職鍛煉的人民警察,如何評授警銜?
由原所在單位按照他們原任的人民警察職務等級評授警銜。
十四、在職的人民警察正在警察院校或者黨校培訓的,如何評授警銜。
由原所在單位按照他們原任的人民警察職務等級評授警銜。
十五、這次評授警銜,計算擔任現職時間和參加工作年限截至哪一天?
這次授予警銜命令的時間統一規定為1992年9月1日。與此相銜接,計算擔任現職時間和參加工作年限截至1992年8月31日。1992年9月1日以后任命的職務等級不能作為這次評授警銜的依據。
十六、從全日制警察院校和地方大專院校畢業,現任人民警察職務的,其在院校學習時間可否計入參加工作年限?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警察院校、地方大專院校的畢業生,在校學習時間不能計算工齡。考慮到人民警察隊伍知識化、專業化的需要,有利于吸引人才,提高人民警察隊伍的素質,首次評授警銜時,可以把在全日制警察院校和地方大專院校的學習時間,按照規定的學制計入工作年限。
十七、教授、研究員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在評授警銜時如何掌握標準中關于“在專業技術工作中作出特別突出貢獻”的規定?
在專業技術工作中作出特別突出貢獻,是指經國務院、人事部批準授予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或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00元或50元的優秀專家。
十八、副教授、副研究員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在評授警銜時如何掌握標準中關于“在專業技術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規定?
在專業技術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1)經國務院、人事部批準授予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或由省、部一級批準的優秀專家;
(2)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00元或50元的;
(3)獲國家優秀教師稱號的;
(4)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發明一等獎、二等獎項目的第一完成人。
十九、屬于授銜范圍內的人民警察,因職務未定、出國留學進修、連續、病休二年以上未恢復工作、工作不稱職等暫緩評授警銜的,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評授警銜?
職務未定的,待確定職務后評授警銜;出國留學進修的,待回國確定人民警察職務等級后評授警銜;連續病休二年以上的,待病愈恢復工作后評授警銜(因公負傷致殘的除外);工作不稱職的,要組織集中培訓,經培訓合格的可以評授警銜,仍不合格的調離人民警察隊伍。
二十、因違法違紀經干部任免權限機關批準正在受審查的人民警察,如何評授警銜?
在審查期間不評授警銜;待審查做出結論后,仍屬于授銜范圍的可以評授警銜。其中不給處分的,授銜時間從1992年9月1日算起;給予處分的,授銜時間從批準授銜之日算起,計算工齡和任職時間仍按首次授銜的規定執行。但是,對給予行政開除留用察看、開除或者黨內留黨內察看、開除黨籍處分的人民警察,按照中央紀委、中央政法委等六部委《關于清理調出不適合做政法工作人員的通知》的規定,應當調離人民警察隊伍,不能評授警銜。
二十一、警察院校的學員在學習期間不評授警銜,那么他們應佩帶什么樣的領章?
佩帶沒有銜級標志的橄欖色劍形領章。
二十二、新吸收錄用的人民警察,在見習期間可否評授警銜?
在見習期間不評授警銜,待見習期滿后,根據確定的人民警察職務等級評授警銜。在見習期間佩帶沒有銜級標志的橄欖色劍形領章。
二十三、有的人民警察要求更改出生年月日和參加工作時間,如何處理?
在這次評授警銜中不予查證、更改,應分別以居民身份證和干部檔案中的記載為準。個別確需查證、更改的,可在評授警銜工作基本完成后再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2018修訂)
2018-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軍人違反職責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2013
2013-0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的決定
2011-04-22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
2002-06-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地方性法規對法律中沒有規定的行政處罰行為可否作出補充規定問題的答復
1996-04-26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4-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4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5-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
2000-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在一九七九年設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將革命委員會改為人民政府的決議
1979-09-13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
1990-09-07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5-03-1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中吉國界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0-04-29地質資料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生豬屠宰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公共機構節能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2017)
2017-05-28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
2014-02-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浙江慈溪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13-12-31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建設部省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2013-12-02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
2013-11-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常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