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三輪農用運輸車
第三章 四輪農用運輸車
第四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與暢通,特制定本基準。
第二條 本基準所稱農用運輸車分為三輪農用運輸車和四輪農用運輸車兩種。
三輪農用運輸車是指發(fā)動機為柴油機,功率不大于7.4KW,載質量不大于500kg,最高車速不大于40km/h的三個車輪的機動車。
四輪農用運輸車是指發(fā)動機為柴油機,功率不大于28kw,載質量不大于1500kg,最高車速不大于50km/h的四個車輪的機動車。
第三條 本基準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農用運輸車進行安全技術檢驗,核發(fā)準予上道路行駛號牌與行駛證的技術標準。
第二章 三輪農用運輸車
第四條 車輛的認定標記
(一)商標或廠牌標志應設在車身前部易見部位。
(二)車輛金屬銘牌應標明廠牌型號、發(fā)動機型號、發(fā)動機功率、總質量、載質量、出廠編號、出廠年月和廠名,并固定在易見部位。
(三)發(fā)動機、底盤的編號應分別打印在發(fā)動機氣缸體和車架易見部位,字體高度應大于7mm.第五條 駕駛室只準乘坐駕駛員一人。
第六條 載質量按審定的噸位核定。
第七條 車輛外廓長、寬、高分別不大于4m、1.5m、2m.第八條 車輛空載狀態(tài)時,左右側傾穩(wěn)定角應大于25°。
第九條 發(fā)動機起動性能應良好,運轉正常,熄火裝置有效,便于操作。
第十條 轉向系
(一)方向把應操縱輕便靈活,不得有擺振、阻滯或其他異常現(xiàn)象。
(二)轉向系應有轉向限位裝置,向左或向右最大轉角均不得超過45°。
(三)轉向系各部位應安裝牢固,鎖止可靠,無裂紋和其他損傷,轉向時各部件不得發(fā)生刮碰。
(四)最小轉向圓直徑不大于7m.第十一條 制動系
(一)應有獨立的行車和駐車制動操縱裝置。
(二)車輛空載狀態(tài),車速20km/h,在附著系數(shù)為0.7的平坦水泥或瀝青路面上進行緊急制動時,踏板力不大于700N,制動距離應不大于4m,跑偏量不大于80mm.
用檢測制動力設備檢驗制動效能時,承載軸的制動力應大于軸荷的60%;左右制動力差不大于軸荷的8%。
(三)駐車制動裝置應能使車輛空載時在20%的坡道上穩(wěn)定停放。
用檢測制動力設備檢驗駐車制動效能時,在車輛空載狀態(tài)下制動力應不小于整車質量的20%。
第十二條 照明、信號裝置、儀裝及其他設備
(一)應有前照燈、前位燈、后位燈,轉向燈、制動燈、號牌燈和反射器等裝置。
(二)前照燈遠、近光可以變換,近光要防眩目。
(三)前照燈遠光燈的發(fā)光強度不小于8000cd.
(四)應有發(fā)電機、蓄電池、電流表等設備和儀表。
(五)喇叭聲級在車前2m,離地面高1.5m處測量為90至105db(A:
(六)各種照明、信號裝置、儀表應安裝牢固,工作可靠。
第十三條 其他
(一)車輛的任何部位不允許有使人致傷的尖銳突起物。
(二)車輛前端應有安全架。有駕駛室的,其高度應高出駕駛室;無駕駛室的,其高度應高出駕駛員座墊平面0.8至1m.
(三)車輛應有前后號牌安裝架。有駕駛室的,前號牌安裝架應設在駕駛室正面;無駕駛室的,前號牌安裝架應設在車廂正面右側。后號牌架應安裝在車架后面中間或左側。
(四)駕駛室擋風玻璃應用認證合格的安全玻璃,并有自動刮水器。
(五)駕駛操縱件應布置合理,保證駕駛員正常操作。
(六)左右各設置一面后視鏡。
(七)發(fā)動機動力傳動裝置應設置安全防護罩。
(八)輪胎型號應與載質量相匹配;前輪胎花紋深度不得小于3mm,后輪胎花紋深度不得小于2mm.
(九)車廂、車架、車橋、懸架、輪轂、輪輞等部件無開焊、裂紋;鉚釘、螺栓應齊全并聯(lián)結可靠。
(十)車身應無掉漆、銹蝕現(xiàn)象。
(十一)除后視鏡外,其他部件不得超出車身。
第十四條 車輛排放及噪聲應符合國家標準。
第十五條 車輛使用年限不得超過5年。
第三章 四輪農用運輸車
第十六條 車輛的認定標記
(一)商標或廠牌應設在車身前部易見部位。
(二)車輛金屬銘牌應標明廠牌型號、發(fā)動機型號、發(fā)動機功率、總質量、載質量、出廠編號、出廠年月和廠名,并固定在易見部位。
(三)發(fā)動機和底盤編號應分別打印在發(fā)動機氣缸體和車架易見部位,字體高度應大于7mm.第十七條 駕駛室前排座乘坐兩人的,座位長度應不小于1200mm;駕駛室后排座乘人,每一人座位寬不小于400mm.第十八條 載質量按審定的噸位核定。
第十九條 車輛外廓長、寬、高分別不大于5.5m、2m、2.5m.第二十條 發(fā)動機起動性能應良好,運轉正常,熄火裝置有效。
第二十一條 轉向系
(一)方向盤設在左側并轉動靈活,操作輕便。方向盤自由行程不大于30°。
(二)轉向輪不得有擺振或其他異常現(xiàn)象。轉向系應有自動回正能力。轉向時各部件不得發(fā)生刮碰。
(三)最小轉向圓直徑不大于11m.
(四)前輪側滑量不大于5m/km.第二十二條 制動系
(一)有獨立的行車和駐車制動裝置。
(二)行車制動應采用雙管路制動。
(三)車輛在空載狀態(tài),車速30km/h,在附著系數(shù)為0.7平坦的水泥或瀝青路面上進行緊急制動時,踏板力不大于600N,制動距離應不大于6.5m,跑偏量不大于80mm.
用檢測制動力設備檢驗制動效能時,空載狀態(tài)下,前、后軸的制動力應分別不小于前、后軸軸荷的60%,左右輪制動力差應分別不大于前、后軸軸荷的5%和8%。
(四)駐車制動裝置應能使車輛空載時在20%的坡道上穩(wěn)定停放。
用檢測制動力設備檢驗駐車制動效能時,車輛空載狀態(tài)下制動力不小于整車質量的20%。
第二十三條 照明、信號裝置、儀表和其他設備。
(一)前照燈、前位燈、后位燈、轉向燈、制動燈、號牌燈、反射器等裝置的數(shù)量、位置、光色應符合國家標準。
(二)前照燈應有遠、近光變換性能,近光要防眩目。
(三)前照燈遠光燈的發(fā)光強度應大于10000cd.
(四)應有發(fā)電機、蓄電池、電流表、車速表等設備和儀表。
(五)喇叭聲級在車前2m,離地面高1.5m處測量為90至105db(A:
第二十四條 其他
(一)車輛的任何部位不允許有使人致傷的尖銳突起物。
(二)駕駛室內部各操縱件應布置合理,保證駕駛員正常操作。
(三)駕駛室擋風玻璃應用認證合格的安全玻璃,并有自動刮水器。
(四)左右各設置一面后視鏡。
(五)車輛后懸應不大于軸距的55%。
(六)除后視鏡外,其他部件不得超出車身。
(七)空載靜態(tài)時,左右側傾穩(wěn)定角應大于35°。
(八)輪胎型號應與載質量相匹配。左右輪胎花紋應一致,前輪胎花紋深度不得小于3mm,后輪胎花紋深度不得小于2mm.
(九)后車輪為單胎。
(十)貨廂、車架、車橋、懸架、輪轂、輪輞等部件無開焊、裂紋,鉚釘、螺栓應齊全并聯(lián)結可靠。
(十一)車身無掉漆、銹蝕現(xiàn)象。
(十二)車輛前面保險杠右側有號牌固定位置,車架后面中間或左側有號牌安裝架。
第二十五條 車輛排放及噪聲應符合國家標準。
第二十六條 車輛使用年限不得超過8年。
第四章 附 則
第二十七條 本基準所指不大于或不小于均含本數(sh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2012年修正本)
2012-10-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信用卡規(guī)定的解釋
2004-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失效]
1980-08-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第五十三條第二款的解釋
2005-04-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5)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1994-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辭去代表職務的辦法的決定
1999-01-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已修定]
1996-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籌備委員會結束工作的建議的決定
1997-07-03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qū)駐軍法
1999-12-20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
2003-10-28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guī)定
2019-04-26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科學數(shù)據(jù)管理辦法
2018-04-02機關團體建設樓堂館所管理條例
2017-10-05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
2016-03-102015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方案
2015-05-12銀行辦理結售匯業(yè)務管理辦法
2014-06-22國務院關于修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的決定
2012-12-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中央國家機關及有關單位對口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qū)實施方案的通知
1970-01-01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規(guī)程(試行)
2013-08-28國務院關于印發(fā)“寬帶中國”戰(zhàn)略及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3-08-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guī)定的通知
2013-07-11違規(guī)發(fā)放津貼補貼行為處分規(guī)定
2013-06-13國務院關于浙江省海洋功能區(qū)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林下經濟發(fā)展的意見
2012-07-3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發(fā)展改革委關于加快推進煤礦企業(yè)兼并重組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0-10-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安全生產“三項行動”的通知
2009-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