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
隨著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的發展和臺灣當局允許臺灣同胞來大陸探親的范圍放寬,臺灣同胞來大陸探親、旅游和進行貿易等活動的越來越多。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央對臺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做好臺胞來祖國大陸探親工作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1987]14號文件精神,為了加強對從臺灣(包括澎湖、金門、馬祖)直接來大陸的臺灣船舶和臺灣的邊防管理,保證他們的安全,促進“三通”和祖國和平統一,現對臺灣船舶來大陸港岸停靠實施邊防管理的幾個問題通知如下:
一、對臺灣船舶實施邊防管理的原則做好接待臺胞工作對促進“三通”和祖國統一具有重大政治意義,政策性很強,要求“既要熱情,又要適當”,同時鑒于臺灣當局仍對我持敵視的態度,要嚴防臺灣當局利用臺灣船舶來大陸港岸停靠之機進行破壞活動。對臺灣船舶停靠大陸港岸的,要本著內緊外松,確保安全的原則,熱情歡迎,友好接待,方便其往來,保障臺胞人身和船舶的安全;要加強邊防管理,防范內潛外逃,嚴格查禁走私販毒等違法活動,隨時提高警惕,確保海防安全。
二、對臺灣船舶實施邊防管理的辦法
1.查驗證件。臺灣船舶進出港時,查驗船舶證書、漁船民證(或其他有效身份證件),核對人數。船舶在港內停泊期間,其船舶證書由公安邊防部門代為保管,離港時發還。
2.檢查船體。對在港內停泊的臺灣船舶,進行船體檢查(含查驗船上貨物和行李)。對在避風點停泊的臺灣船舶,一般不實施船體檢查。對有內潛外逃或走私等嫌疑以及上級通報的重點臺灣船舶,應對其船體進行重點檢查。
3.對船舶監護管理。對在我設定的“臺灣船舶停泊點”停泊的臺灣船舶,均以岸上設卡巡邏或派艇錨泊、游戲的形式進行監護管理。對在我設定的“臺灣船舶避風點”停泊的臺灣船舶,可視情派艇巡邏或以錨泊的形式進行監護管理。對臺灣船舶實施查驗證件、檢查船體和監護管理中,對外露的國民黨旗、黨徽等標志,應責成船方遮蓋或降落;在船上發現有反動淫穢內容的書刊、畫冊的,應明告船長不準在大陸港岸拋擲和散發。注意發現特務人員、偷渡人員、黑社會組織成員和恐怖分子、走私販毒分子以及我方拒絕入境的人員;注意發現特務船、“心戰”船和其他違禁物品。
三、臺灣船舶來大陸港岸停靠的范圍
為避免臺灣船舶違章停靠,造成混亂,對從臺灣直達我沿海港岸停靠的臺灣船舶,應按其船舶的性質和來由,分別在經我省級人民政府批準的“臺灣船舶停泊點”和“臺灣船舶避風點”區段內停泊。對懸掛外國旗的臺灣船舶,應令其在國家開放口岸停泊,由邊防檢查站進行檢查管理。對從事對臺直接貿易和探親旅游的臺灣船舶,應令其在“臺灣船舶停泊點”區段內停泊。對急難救助和避風的臺灣船舶,應令其在“臺灣船舶避風點”區段內停泊,人員不準擅自上岸。對于無正當理由,在規定的區段以外停泊的臺灣船舶,應予勸離。
四、若干具體問題的處理
1.臺胞登陸須憑本人的有效身分證件辦理登陸手續。在港區所在縣、區范圍內活動的一律簽發“臺灣同胞登陸證”;在港區所在縣、區以外探親、旅游的,一律簽發“臺灣同胞旅行證明”。審批和簽發證件工作,均由邊防工作站辦理。為保障臺灣船舶的安全,不允許全船人員同時登陸,要留人守船。登陸的臺船人員,必須在證件規定的有效期內從簽證口岸隨原船離港,不準船走人留。因特殊需要,本航次不能隨原船返臺的,由對臺部門出具證明并保證其安全返臺,商省公安廳邊防局同意后方可暫留。
2.對偽裝搞情報活動的臺灣船舶,要通過調查工作,及時發現,掌握情況。對發現的國民黨特務、特務嫌疑分子和黑社會組織成員、恐怖分子,要嚴密控制,如發現有可疑活動,在掌握證據后確需扣留審查處理的,報省公安廳批準。
3.對于臺灣船舶攜帶的武器、彈藥,由船長提交清單,查點后由邊防站就地封存,返航時開封歸還。如發現非船用爆炸物品,應予收繳。
4.對于進行走私等違法活動的臺灣船舶,依據有關法規進行處理。
5.對于臺灣船舶違反我漁業法規或與我漁船發生海事糾紛、碰撞事故的,要及時通報水產、漁政、漁港監督部門處理。
6.屬于急難救助、修理補給的臺灣船舶,由對臺部門接待。屬于經商貿易、洽談生意的臺灣船舶,由經省人民政府批準的并領取營業執照的對臺貿易部門接待處理。進出港貨物由海關監管。
7.對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臺灣船舶的人員,情節輕微的,交由船長處理;情節嚴重的可視情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進行處理。
8.臺灣停靠大陸的船舶,任何人不得登輪參觀。因工作需要登臺灣船舶的我方工作人員,需事先通報邊防部門,邊防部門憑其本人有效證件放行。海關、檢疫等人員也可憑其穿著的制服和臂(胸)章放行。
9.應通知船長,臺船海員或旅客上岸,不得攜帶反動宣傳品,違反的要收繳。
五、加強對臺輪管理工作的領導
做好來大陸港岸停靠的臺灣船舶和臺胞的邊防管理工作,是公安邊防部門的一項重要任務,不僅有助于溝通臺灣與祖國大陸之間的聯系,加強兩岸人民之間的感情,增進他們對祖國大陸的信任和向心力,而且對推動整個臺灣形勢的發展,促進“三通”,實現和平統一,也將產生積極的作用。各級公安邊防部門要在公安廳、局統一領導下進行工作,建立健全請示報告、情況通報等工作制度,并教育干警堅持文明執勤,嚴格執行政策,遵守工作紀律。
上述通知,供內部掌握執行,執行中有何問題,請及時報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9-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關于發生武裝沖突時保護文化財產的公約》和《議定書》的決定
199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04-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5-04-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決定
1998-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9-07-04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1984-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
1988-04-13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
1981-12-13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1993-02-2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
1997-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
2001-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2001-12-29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獸藥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2-06取得內地法律職業資格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在內地從事律師職業管理辦法(2013)
2013-08-07機關事務管理條例
2012-06-28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加強汛期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11-04-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2-2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10-04-02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條例
2009-09-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布吉林松花江三湖等16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09-09-18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
2009-03-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對口支援方案的通知
2008-06-11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地震災區恢復生產指導意見的通知
2008-06-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08-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