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先后接到廣東省、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的來文,詢問關于不知情的買主買得的贓物應如何處理的問題,經與有關部門研究,提出以下意見,供參考。
按個人所有財產被盜竊,失主和不知情的買主,都有向盜竊犯要求賠償所受損失的權利。在盜竊犯下落不明或無力賠償損失的時候,雙方中就必有一方要受損失。失主和不知情的買主一般的都無過錯,把贓物從不知情的買主手中追還失主,也無非是保護失主的所有權。在法律尚無規定以前,我們的意見是:除不知情的買主買得的贓物如果是公共財產應另行研究外。失主和不知情的買主間的問題可按以下原則處理。
一、不知情的買主買得的贓物,如果是從市場、商店等合法買得的,應認為已取得所有權。但如果失主愿支付價金要回原物時,應當準許。
二、不知情的買主買得的贓物,如果不是從市場、商店等合法買得的,不能取得所有權。其所受損失,可以斟酌具體情況由失主和不知情的買主分擔。
三、如上所述,個人所有財產被盜竊,失主和不知情的買主都無過錯,而且雙方中必有一方要受損失,因之在處理這類糾紛時,應盡量采用調解方法解決。酌由失主和不知情的買主雙方分擔損失。
四、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來文所舉李流傳盜竊單車(即自行車)案內所繳獲的贓物,其中易國新所買的1輛單車,有稅票和發貨票等必要手續,亦未發現有買便宜的情形,而且時間已達5年之久,失主下落不明,這案如尚未處理,不如即將單車發還易國新較為適合。同案內其余11輛單車,如尚未處理,也可以按這個原則斟酌處理。
另外,我院還接到河北省冀縣人民法院來文,請示上述問題,希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轉告該院,我院不再另復。
附一: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贓物之不知情的買受者的損失應如何處理的原則問題的請示 (57)法民字第474號
最高人民法院:
曲江縣公安局于本年1月向我院提出申訴1件,對韶關地區中級人民法院將他們破案之贓物判歸不知情的買受人的判決表示不服。
曲江縣公安局于1955年春破獲了李流傳盜竊單車案,同年10月,將繳獲之贓物單車12架,經在報上公布,限期招領,至期無人認領之后,交曲江縣人民委員會上繳國庫。但因12架單車被盜竊去之后,經過幾年的時間,大都輾轉到了不知情的買受人之手,有些最后占有人,即以不知情且經合法手續買得為理由,要求發還。翁沅縣農具生產合作社社員易國新,是1架單車的最后占有人,該架單車是盜竊犯李流傳于1952年從廣州盜到翁沅的,賣給了翁沅三華單車店謝亞富,謝于1953年轉賣給周陂布匹聯營社,1954年經周陂布匹聯營社轉賣給易國新,價130元有稅單和發貨票等必要的手續。破案后,1956年曲江縣公安局從易處起去,給有收據。據易說,他是不知單車來歷的。經審查手續尚屬完備,未發現有買便宜的情形。1956年5月易國新以不知情和經合法買受向曲江縣人民法院起訴,要求發還。該院以單車是贓物,判決沒收,繳國庫,駁回了易的請求。易不服,上訴至韶關地區中級人民法院,該院于1956年12月第二審判決。根據第二審判決,易國新不知情且經合法手續買受,其所有權,應得到保護,曲江縣公安局收繳了易國新合法買受的單車,被視為侵犯了公民的合法財產,12架單車除將易所買受的1架,發還給易外,其余11架指令曲江縣人民法院再審。曲江縣公安局不服第二審判決。其理由,單車是贓物,不論何人,如何取得,都不能當做合法財產予以保護,這批單車由于客觀或人為的障礙,致使原主無法認領,原主不來認領即應繳國庫,至于易國新等的損失,只能對收取他們所付價金的盜竊犯,取得求償權。
我們認為,韶關地區中級人民法院判決和曲江縣公安局的申訴意見,涉及到贓物能否因不知情和買賣手續完備而取得合法所有權,和對確不知情的贓物買受人的損失,如何處理的立法原則問題,在民法典尚未頒布之前,有統一指示的必要。據此,提出下列問題,請予指示:
一、贓物能否因經過不知情的合法買賣而取得所有權ⅶ贓物的追繳,除貨幣及其他有價證券外,還要不要依它的流通方式而區別對待ⅶ
二、贓物如經失主認領后,對于不知情的買受人所付價金,如何處理ⅶ如有求償權,應對誰取得ⅶ是只對盜竊犯本人,盜竊犯和明知而買贓者,還是可以逐手上溯的追還ⅶ盜竊犯和明知而買贓物者,在返還價金上的對內對外關系如何ⅶ
三、贓物,如經依法公告招領而無失主前來認領,盜竊犯又無能將價金退還贓物所由起出之最后不知情的買受人(如上例),在這種情況下,是項贓物,是視為無主物而歸國庫,還是可以之照顧不知情的買受人的損失ⅶ
前列申訴案,因系帶有較為普遍現實意義的原則性問題,我們暫未做處理,聽候你院指示。
1957年5月16日
附二: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退贓問題應如何處理問題的請示 (57)院請字第18號
最高人民法院:
接我省冀縣人民法院關于追贓問題的請示,略稱:“被判刑的偷盜或路劫犯人,贓物已賣出,因無經濟能力,不能再買回贓物退贓者,應如何處理”。經研究,我們的意見:
一、被盜或被劫之財物,除已損壞、消耗、丟失、被告人又實在無力賠償者外,一般的應將贓物追還失主或使失主得到賠償。
二、故意收買贓物者,應當負法律責任;買主不知是贓物而買了贓物者,不應追究。
以上意見,當否,請研究復示。
1957年11月12日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修正案》的決定
2010-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
2007-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1986)
1986-09-05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超過批準用地面積不大的新建房屋是否可以用罰款代替責令限期折除的答復
1991-10-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年三所列全國性法律增減的決定
1997-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決定(2001)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的決定
2003-08-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2000-08-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的決定
1987-09-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決定
1990-04-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郵票過渡性安排的意見
1998-07-12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1999-12-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市政機構問題的決定
1999-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民國防教育日的決定
2001-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
2003-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
2004-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涉外工作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旅行社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衛星地面接收設施接收外國衛星傳送電視節目管理辦法(2018修正)
2018-09-18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21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2014-04-25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2013-1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08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2012修訂)
2012-11-09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2-11-09國務院關于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2-01-2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民銀行、監察部等部門關于規范商業預付卡管理意見的通知
2011-05-23關于全國深入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視頻會議的補充通知
201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