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農業部、中編辦、人事部、財政部《關于穩定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意見》已經國務院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是實施科教興農戰略的基礎,也是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的依靠力量。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要通過改革得到穩定和發展。各級人民政府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要予以重視并給予必要的支持,鼓勵農業科技人員采取多種形式到農業生產第一線,直接為農民服務,進一步推進農業技術推廣事業的發展。對目前一些地方出現的非法拍賣、轉租、侵占、平調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財產,隨意向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安排非專業人員等做法,要立即予以糾正,以保持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穩定。
關于穩定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意見農業部 中編辦 人事部 財政部
(一九九九年七月二十九日)
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是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和國家對農業支持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科教興農戰略的重要載體。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精神,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鼓勵農業科技人員到農業生產第一線直接為農民服務,確保農業和農村經濟穩定發展,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穩定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重要意義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已初步形成了比較健全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農業技術推廣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各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在農業技術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應用,開展技術培訓和咨詢,提高廣大農民素質,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當前一些地方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存在著隊伍不穩、保障措施不力、管理體制不順、人員素質不高等突出問題,嚴重影響了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穩定和農業技術推廣事業的發展。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科學技術是農業發展的根本出路,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是科學技術轉化為農業現實生產力的主導力量。沒有積極有效的農業技術推廣,就沒有農業的穩定發展。各級人民政府必須高度重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建設與發展,充分認識它在農業發展新階段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穩定。
二、進一步貫徹落實穩定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政策措施
為了穩定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推進農業技術推廣事業發展,國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性質、人員編制、經費保障等作出了明確規定。這些政策措施是推進農業技術推廣事業發展的重要保障,各地要繼續貫徹落實。
縣、鄉兩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是事業單位。各地要加強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管理,明確職責要求。要依法保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權益,對拍賣、出租、侵占、平調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資產的行為,要嚴肅查處。
各地要按照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定性、定編、定員工作的要求,核定機構編制,配備專業技術人員。核定的編制不能挪作它用,也不能超出編制配備人員。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中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不得低于80%,嚴格控制非專業技術人員進入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對超比例安排的非專業技術人員必須堅決予以清退。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編制內的人員經費要納入財政預算,保證足額到位。各級人民政府要逐步提高對農業技術推廣事業的投入,財政等部門用于農業技術推廣的資金應逐年增加,并提高其在農業總投入中的比重。
三、努力探索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業技術推廣新路子
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應當繼續堅持國家扶持與自我發展相結合的路子。各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要積極探索和建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運行機制,服務目標要逐步由促進農產品數量增長向提高質量和效益轉變,服務形式要由單一服務向綜合服務拓展,服務內容要由以產中服務為主向產前和產后服務延伸。在完成國家賦予的公益性職能的前提下。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和技術特長,不斷拓寬服務領域,開展有償服務,興辦經營實體,進一步增強其活力和實力。
在當前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興辦農業股份合作制企業中,一些地方的農業技術推廣機構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有的開展技術承包,有的實行技術入股,有的興辦龍頭企業與農戶和其他企業結成利益共同體。這些辦法顯示出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廣闊發展前景,要認真總結和大力推廣。
技物結合是農業技術服務的有效形式,深受廣大農民歡迎。各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要圍繞種子、化肥、農藥、飼料、疫苗、農機具及配件等農業生產資料經營,開展與技術指導相結合的多種形式的服務。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在從事農資經營服務過程中要守法經營,確保質量,維護農業生產者的利益。
四、積極為農業技術推廣事業改革與發展創造條件
各級人民政府要積極創造條件,推動農業技術推廣事業的改革與發展。財政、計劃、金融、工商管理等部門,要積極鼓勵和支持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興辦經營實體、開展有償服務。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經營服務的收入,應主要用于農業技術推廣活動及改善本單位職工的生活條件。按現行政策規定,農業技術服務應當繼續享受免征營業稅(增值稅)的優惠政策。財政部門核撥的事業經費,要專項用于農業技術推廣。各級人民政府和部門不得以任何借口向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攤派支出或強行提留。
五、鼓勵農業科技人員到農業生產第一線
鼓勵農業科技人員到農業生產第一線,直接為農民服務,是提高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隊伍素質、推進農業技術推廣事業發展的重要措施。各級政府要制定優惠政策和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把現有的技術骨干留在基層,把高素質的技術人員吸引到基層。
要保障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工資待遇。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編內人員和離退休人員的工資,要按時、足額發放。到縣以下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工作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可享受《國務院批轉
勞動人事部、農牧漁業部、林業部、財政部關于加強農林第一線科技隊伍的報告的通知》(國發[1983]74號)規定的向上浮動一級工資的政策。對在艱苦地區工作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除向上浮動一級工資外,還可適當增加補貼。分配到縣以下農業技術推廣第一線工作的大中專畢業生,按照人事部、農業部下發的《農業事業單位貫徹<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制度改革方案>的實施意見》(人薪發[1994]22號)的規定,可以提前定級,其定級工資標準可高于同類人員一檔。同時,對到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工作的大中專畢業生和農業科研人員,除享受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優惠政策外,行政關系可以轉到工作單位,也可以保留在政府人事部門所屬的人才交流服務機構。
各地要積極改革和完善分配政策,鼓勵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開展科技開發、科技承包和提供技術服務,對取得重大經濟或社會效益成果的要給予重獎,并保護其合法收入。同時,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要深化改革,逐步打破用人制度上的任命制和分配制度上的“大鍋飯”,建立嚴格考核、競爭上崗、按崗定酬、以績付酬的機制。
各地在專業技術職務評聘中,對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應繼續采取傾斜政策。要以他們的推廣業績為主,對學歷、論文、著作和外語水平等要求應切合實際。對在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工作業績顯著的農業科技人員,可以優先評聘、破格晉升專業技術職務。適當增加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比重和數量,評聘推廣研究員要優先考慮在一線工作的推廣人員。
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對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領導,關心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工作和生活。幫助他們解決在住房、子女就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方面遇到的問題,千方百計地為他們
解除后顧之憂,使他們以充沛的精力做好本職工作,為農業技術推廣事業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