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條 【高度蓋然性證明標準】雙方當事人對同一事實分別舉出相反的證據,但都沒有足夠的依據否定對方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案件情況,判斷一方提供證據的證明力 是否明顯大于另一方提供證據的證明力,并對證明力較大的證據予以確認。
因證據的證明力無法判斷導致爭議事實難以認定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舉證責任分配的規則作出裁判。
條文注釋
本條是關于高度蓋然性證明標準的規定。
所謂蓋然性,是指一種可能而非必然的性質。高度蓋然性,即根據事物發展的高度概率進行判斷的一種認識方法,是人們在對事物的認識達不到邏輯必然性條件時不得不采用的一種認識手段。所謂高度蓋然性證明標準,是將蓋然性占優勢的認識手段運用于司法領域的民事案件中,在證據對待證事實的證明無法達到確實充分的情況下,如果當事人提出的證據已經證明事實發生具有高度的蓋然性,人民法院可對事實予以確認。本條第一款有兩層含義:一是,雙方當事人對同一事實分別舉出相反的證據,但都沒有足夠的依據否定對方證據的情況下,法官可以借鑒現代自由心證的規則,結合案情情況分別對雙方證據證明力大小進行自由裁量;二是,比較雙方證據證明力大小的結果一經確定,即采證明力較大的證據作為認定案件爭議事實的依據。
因證據的證明力無法判斷導致爭議事實難以認定的情況大致可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比較雙方證據證明力勢均力敵,無法分出明顯的強弱;二是比較的結果是雙方的證據均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本規定賦予了法官在事實真偽不明的狀況下根據高度蓋然性證明標準作出裁決的權利,使得這種在《民事訴訟法》中尚未明確規定的做法有了司法解釋的依據。
關聯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經濟審判方式改革問題的若干規定》第24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核恐怖主義行為國際公約》的決定
2010-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07-03-16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經濟特區法規適用區域問題的解釋
1995-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的決定(1998)
1998-11-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的決定
1983-09-02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議
1982-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
1996-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推薦法官的獨立委員會的決定
1999-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三百四十二條、第四百一十條的解釋
2001-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
2002-12-28植物檢疫條例(2017修正)
2017-10-17衛星地面接收設施接收外國衛星傳送電視節目管理辦法(2018修正)
2018-09-18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21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2016年修正)
2016-02-06物業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
2014-01-17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社會救助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中央對地方專項撥款管理辦法
2000-08-07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8-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當前高溫干旱防御應對工作的通知
2013-08-04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
2012-11-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網站管理工作的通知
2011-04-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制度的通知
2011-02-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0-07-22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條例
2009-09-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2009-09-10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09-03-02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條例
2008-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