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條 【高度蓋然性證明標準】雙方當事人對同一事實分別舉出相反的證據,但都沒有足夠的依據否定對方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案件情況,判斷一方提供證據的證明力 是否明顯大于另一方提供證據的證明力,并對證明力較大的證據予以確認。
因證據的證明力無法判斷導致爭議事實難以認定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舉證責任分配的規則作出裁判。
條文注釋
本條是關于高度蓋然性證明標準的規定。
所謂蓋然性,是指一種可能而非必然的性質。高度蓋然性,即根據事物發展的高度概率進行判斷的一種認識方法,是人們在對事物的認識達不到邏輯必然性條件時不得不采用的一種認識手段。所謂高度蓋然性證明標準,是將蓋然性占優勢的認識手段運用于司法領域的民事案件中,在證據對待證事實的證明無法達到確實充分的情況下,如果當事人提出的證據已經證明事實發生具有高度的蓋然性,人民法院可對事實予以確認。本條第一款有兩層含義:一是,雙方當事人對同一事實分別舉出相反的證據,但都沒有足夠的依據否定對方證據的情況下,法官可以借鑒現代自由心證的規則,結合案情情況分別對雙方證據證明力大小進行自由裁量;二是,比較雙方證據證明力大小的結果一經確定,即采證明力較大的證據作為認定案件爭議事實的依據。
因證據的證明力無法判斷導致爭議事實難以認定的情況大致可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比較雙方證據證明力勢均力敵,無法分出明顯的強弱;二是比較的結果是雙方的證據均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本規定賦予了法官在事實真偽不明的狀況下根據高度蓋然性證明標準作出裁決的權利,使得這種在《民事訴訟法》中尚未明確規定的做法有了司法解釋的依據。
關聯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經濟審判方式改革問題的若干規定》第24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的決定
2010-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 一 號
2008-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軍人違反職責罪暫行條例[失效]
1981-06-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教科書問題的決議
1996-05-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2004)
2004-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突尼斯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
1988-04-13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辦法
1988-04-02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1995年)
1995-09-10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鄉鎮企業法
1996-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修訂)
2004-04-06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
2019-12-30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
2006-03-21物業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03年修訂)
2003-11-23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征收教育費附加的暫行規定(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意見
2013-08-09國務院關于海南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1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2-01-1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農業部關于加快轉變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3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安全監管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煙花爆竹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11-08中國2010年世博會《上海宣言》
2010-10-31